新媒體包括數字新媒體、網絡新媒體和移動新媒體。憑借所具有的網絡化、數字化、便捷化、互動性、個性化、多元化等特征,新媒體擴大了信息獲取途徑,改變了信息讀取方式,影響著信息處理過程,創新了人類活動領域。新媒體的應用,為檔案信息服務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無限可能。本書全景式地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檔案信息服務進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從新媒體形式的角度,研究和探討了檔案網站、即時通訊、網絡論壇、博客、微博、RSS、Wiki、SNS、圖片社交網站、地圖社交網站、音視頻播客、移動社交、移動應用、早期移動增值服務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從檔案信息服務方式的角度,研究和探討了新媒體對檔案閱覽服務、展覽服務、宣傳服務、編研服務、檢索服務、咨詢服務、知識服務的影響。并研究總結了新媒體環境下檔案信息服務的變革和未來發展方向。
本書是一部兼具新角度、新視野與學術新意的著作,不僅在理論研究上具有創新思維,在實踐中也有利于促進檔案利用服務工作開拓新思路、開創新途徑。同時,本書對于新媒體發展的研究與總結也適合其他領域關注新媒體發展的研究者參考借鑒。
趙屹,女,1972年6月出生,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軍事信息管理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全軍檔案理論研究小組成員,《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條目撰寫人,《解放軍檔案》特約撰稿人。曾參加美國馬里蘭大學"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應用與檔案管理"培訓。主要研究方向:檔案管理現代化。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與專業著作6部。發表專業學術論文80余篇,核心期刊40余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檔案局科技項目2項,軍隊檔案科技項目2項,上海市檔案科技項目1項。參加國際、總參、空軍、上海市課題18項。獲國家省部級獎項2項,軍隊級獎項2項,上海市科技獎項1項,專業學會獎3項。榮立三等功1次。
及時章 檔案信息服務概述 1
及時節 檔案 1
第二節 檔案信息3
第三節 檔案信息服務的含義 4
第四節 檔案信息服務的必要性 6
第五節 檔案信息服務的基礎 8
第六節 檔案信息服務的目標 9
第二章 新媒體概述 11
及時節 新媒體概念的出現 11
第二節 新媒體的含義 12
第三節 新媒體的類別 15
一、數字新媒體 15
二、網絡新媒體 15
三、移動新媒體 17
第四節 新媒體的特征 18
一、網絡化 18
二、數字化 19
三、便捷化 19
四、互動性 20
五、個性化 20
六、多元化 20
第五節 新媒體的影響 21
一、擴大了信息獲取途徑 21
二、改變了信息讀取方式 22
三、影響著信息處理過程 23
四、創新了人類活動領域 23
第六節 相關概念辨析 25
一、社交媒體概念 25
二、自媒體 26
三、全媒體 27
四、新傳媒 28
五、大眾傳媒 29
第七節 新媒體的未來發展 29
一、Web3.0 29
二、三網融合 32
第三章 新媒體形式與檔案信息服務 35
及時節 新媒體形式 35
第二節 檔案網站與檔案信息服務 38
一、檔案網站概述 38
二、信息閱覽服務 39
三、信息檢索服務 47
四、信息搜索服務 48
五、交流互動服務 51
六、導航服務 52
七、鏈接服務 53
八、調查統計服務 55
九、下載服務 55
第三節 網絡論壇與檔案信息服務 56
一、網絡論壇概述 56
二、網絡論壇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作用 57
三、我國檔案網絡論壇發展情況 59
四、我國檔案網絡論壇的特點 60
第四節 博客與檔案信61
一、博客概述61
二、博客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作用 63
三、國內外檔案博客發展情況66
第五節 微博與檔案信息服務 69
一、微博概述 69
二、微博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作用 70
三、國內外檔案微博發展情況 75
四、我國檔案微博的特點 76
第六節 RSS與檔案信息服務 79
一、RSS概述 79
二、RSS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82
第七節 WIKI與檔案信息服務 85
一、Wiki概述 85
二、Wiki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86
第八節 即時通信與檔案信息服務 89
一、即時通訊概述 89
二、即時通訊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89
第九節 SNS與檔案信息服務 91
一、SNS概述 91
二、SNS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92
第十節 圖片社交網站與檔案信息服務 95
一、圖片社交網站概述 95
二、圖片社交網站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97
第十一節 地圖社交網站與檔案信息服務 98
一、地圖社交網站概述 98
二、地圖社交網站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99
第十二節 音、視頻播客與檔案信息服務 103
一、播客概述 103
二、播客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104
第十三節 移動社交與檔案信息服務 108
一、移動社交概述 108
二、移動社交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110
第十四節 移動應用與檔案信息服務 114
一、移動應用概述 114
二、移動應用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115
第十五節 早期移動增值服務與檔案信息服務 122
一、早期移動增值服務概述 122
二、早期移動增值服務在檔案信息服務中的應用 124
第四章 新媒體與檔案信息服務方式 126
及時節 檔案信息服務方式 126
第二節 新媒體與閱覽服務 128
一、新媒體環境下閱覽服務的含義 128
二、新媒體環境下閱覽服務的特點 129
二、新媒體環境下閱覽服務的發展 129
第三節 新媒體與展覽服務 134
一、新媒體環境下展覽服務的含義 134
二、新媒體環境下展覽服務的特點 135
三、新媒體環境下展覽服務的發展 137
第四節 新媒體與宣傳服務 144
一、新媒體環境下宣傳服務的含義 144
二、新媒體環境下宣傳服務的特點 145
三、新媒體環境下宣傳服務的發展 146
第五節 新媒體與編研服務 148
一、新媒體環境下編研服務的含義 148
二、新媒體環境下編研服務的特點 149
三、新媒體環境下編研服務的發展 151
第六節 新媒體與檢索服務 155
一、新媒體環境下檢索服務的含義 155
二、新媒體環境下檢索服務的特點 156
三、新媒體環境下檢索服務的發展 157
第七節 新媒體與咨詢服務 164
一、新媒體環境下咨詢服務的含義 164
二、新媒體環境下咨詢服務的特點 166
三、新媒體環境下咨詢服務的發展 168
第八節 新媒體與知識服務 172
一、新媒體環境下知識服務的含義 172
二、新媒體環境下知識服務的特點 173
三、新媒體環境下知識服務的發展 174
第五章 新媒體環境下檔案信息服務的變革 177
及時節 更新信息傳播理念 177
第二節 改變信息傳遞模式 179
第三節 暢通利用者參與渠道 179
第四節 借助外部社會力量 181
第六章 新媒體環境下檔案信息服務的未來發展 182
及時節 聚合服務 182
一、檔案信息聚合服務概述 182
二、檔案信息聚合服務的實現 184
第二節 推送服務 187
一、檔案信息推送服務概述 187
二、檔案信息推送服務的特點 189
三、檔案信息推送服務的內容 190
第三節 自助服務 191
一、檔案信息自助服務概述 191
二、檔案信息自助服務的內容 192
三、檔案信息自助服務的基礎 194
第四節 個性化服務 196
一、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概述 196
二、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的基礎 197
三、個性化檔案信息服務的過程 199
第五節 移動化服務 199
參考文獻 207
后記 20
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有價值的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各種形式的歷史記錄,是人們從事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真實與客觀記載,也是人們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原生性信息的直接積累與物化形態。
檔案具有社會性、歷史性、確定性和原始記錄性。其中原始記錄性是檔案的根本屬性。檔案作為人類社會活動的真實記錄記載著歷史滄桑,是清晰的、確定的"及時手材料",是真實性不容置疑的文獻材料,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檔案是人類文明的產物。承載著信息、知識的檔案,保留著真實的歷史印記,是人們查考、處理問題的依據,可以滿足人們察往知來的需要,對國家、社會組織或個人具有重要的憑證價值和情報價值,在社會文化的積累、傳播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檔案被視為國家的重要財富。美國國家檔案與文件署(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NARA)前署長詹姆斯·B·羅茲指出:"檔案的首要作用是它作為整個國家的歷史記錄,能使一個社會立足于過去經驗的認識,去理智地計劃未來,… …檔案中包含了數量巨大的關于人民、組織、社會和經濟發展、自然現象和事件等等的情報,對于描述國家歷史的完整面貌,是無價的原始資源。作為國家的歷史的資源,檔案在促進人民對其自身的了解和形成民族意識方面有著強有力的影響。"據《資治通鑒》記載,秦末,劉邦帶兵西入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蕭何獨先入收秦相府圖籍藏之,以此沛公得具知天下險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而二戰后美蘇等作為戰勝國,在瓜分德日等戰敗國時,不僅搶武器、搶科學家,也搶檔案。蘇聯從德國得到的大量圖紙提高了其制造噴氣機的能力。美國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大量關于中國內地的航拍片至今還保管在美國國家檔案館里并已部分解密向社會提供利用。這些實際行動均向社會顯示了檔案的重要價值。
因為檔案具有重要價值,它還被視會社會記憶和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在及時屆國際檔案大會上指出:"歷史就是人類社會的記憶,它既然是一種記憶,就需要依靠的資料來作為的依據。所以歷史就應該借助于檔案,否則就有脫離實際、憑空幻想的危險"。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世界記憶工程"項目,目的是為了及時采取行動確保世界文獻記憶不再受到損壞和喪失。隨著該項目的開展并在世界范圍內產生重要影響,"記憶"成為檔案界的一個重要概念并拓展了檔案工作的視野。加拿大檔案學者特里·庫克這樣描述檔案:"在普通公民看來,檔案不僅要涉及政府的職責和保護公民的個人權益,而且更多的還應為他們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體記憶" 除了"記憶"外,"遺產"一詞也是檔案界的一個重要概念。檔案記載著過去、孕育著未來,被視為延續人類文明的紐帶,從而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遺產。"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國家咨詢委員會為了配合世界記憶工程編制的部級名錄《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目前已經收錄百余件(組)檔案文獻,其中部分檔案文獻如廣東、福建兩省聯袂申報的"僑批檔案"已經成功申報《世界記憶名錄》。隨著信息社會和數字時代的到來,檔案的形式演變為電子檔案,但它依舊被視為世界遺產,是數字化形式的數字遺產。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數字遺產憲章》,其中指出:"無論何種形式遺產的消逝,都是全人類的損失。如果不著手解決所面臨的相關威脅,數字遺產將會迅速丟失。""為保護數字遺產,作為國家遺產保護政策的一項主要內容,檔案立法應該包括數字遺產。"
書籍不錯,一致很喜歡,喜歡在雜志之家買書
此書不錯。但是雜志之家最近送書比較慢,有時候是宅急送。有時候是中通。
真的很好啊!跟想象的一樣好!不錯!
緊跟時代,趙老師,這幾年這一類型的書出了好幾本,筆耕不輟呀,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