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間,我先后五次進藏,三次抵達阿里,記錄下阿里人獨特的生存全景,他們的生死、命運、愛情、信仰、暗傷、悔恨與災(zāi)難。所以更理解藏族人為什么重生輕死。許多人把生命永遠地留在了那里,要知道,這些孩子有的還不到二十歲……
那位叫王惠生的老西藏,為了改良阿里羊的品種,用什么辦法把五只活蹦亂跳的魯西南 小尾寒羊,從北京運到萬里之外的獅泉河鎮(zhèn)的?
那封在郵路上走了1年零7天的書信,是否跟人一樣,翻過雪山,爬過冰達坂?
擁有滿滿一柜子裙裝,在阿里的八年時間里,一次都沒有穿過裙子的女兵,是否又在鏡前試穿那條紫色連衣裙?
十九歲的那位戰(zhàn)士復(fù)員了嗎?他曾對我說,感謝你阿姨,你是我半年來見到的第二個陌生人,是我當兵兩年來見到的個女人。
這本書能讓我們平靜而有力量。
翻開她,翻開的是阿里人用靈魂的歌唱。
我們每天對抗著自己心里的小惡魔,
用尺子丈量著分厘得失,
用怨懟向著世界討公平。
卻不知道那些斷了前程的王君植們,
那些賠上性命的李寶軍們,
那些善良的洛桑山丹們,是在用生命堅守信仰。
沒有人喜歡真正的苦難,但就是在這種稀薄,絕望的生存環(huán)境里。
當死亡變成感冒一樣的平常時,阿里人用豁達和堅韌對待一切苦難。
杜文娟,女,陜西人。
著有長篇小說《走向珠穆朗瑪》,小說集《有夢相約》,散文集《杜鵑聲聲》《天堂女孩》。
魯迅文學院第十四屆高研班學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Preword引子
Chapter 1用20萬個長頭去夢中的地方
貢保是個命硬的孩子
半個月亮爬上來
出生在羊圈里的洛年赤烈
推開窗戶就能摘到蘋果
靈魂不死
念念不忘的名字
用20萬個長頭去夢中的地方
什么人在保佑你
Chapter 2走進天路,走向天堂的路
夢里夢里見過你
所有阿里人的暗傷
這輩子只能懷念
不來西藏后悔一輩子
益西堅村終于坐上了飛鳥
走進天路,走向天堂的路
昆侖是一把量人的尺
我的兄弟在邊關(guān)
媽,我不想去阿里
邊境
你為什么死那么早,為什么不帶走我
Chapter 3轉(zhuǎn)山,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人人都說王惠生
有一種靜默叫傷痛
生的艱難,死的容易
岡仁波齊的誘惑
人文的阿里并不寒冷
永遠欠一次鉆桌子的客人
生平及時張結(jié)婚證
雪山下是印度羊
災(zāi)難如魔鬼
科迦村的金色花朵
后記在北方的寒風中追溯
“養(yǎng)育之難,難于上青天”——為什么懷孕是所有阿里人的暗傷?《半個月亮爬上來》——為什么傳世歌曲的曼妙背后,隱伏一個冰凍的故事?神奇的“天路”——在懸崖上的公路,凍死,摔死,都不足奇,因“牦牛發(fā)情”死是怎么回事?邊防線上——印度士兵會喝到二鍋頭嗎?
節(jié)選一《半個月亮爬上來》
半個月亮爬上來
咿啦啦爬上來
為什么我的姑娘不出來
咿啦啦不出來
請你把那紗窗快打開
咿啦啦快打開
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
輕輕地扔下來
這是西部歌王王洛賓根據(jù)西北民歌曲調(diào)創(chuàng)作的著名歌曲。
20世紀80年代,他在一封書信里這樣寫道:三十年前,我為你寫了《半個月亮爬上來》,你還是一副布爾什維克的嚴肅……
收信人,正是王君植。
我不認識王君植,也不知道她是否還活在人世間,但是我想念她,想跟她說一些女人之間的話。
真的想念她,尤其在阿里。因為,她是阿里高原上及時批女軍人,女漢族干部。她的兒子安進軍,是阿里高原迎來的及時批漢族小客人。女兒安阿里,是出生在阿里高原上的及時批漢族孩子,也是及時批軍人后代。
王君植與阿里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她是一個什么樣的女人?她的人生之花,是否像那朵玫瑰,艷麗芬芳?
1930年,王君植出生在山西省臨汾地區(qū),山西大學外語系肄業(yè)。大學期間,她談了一場戀愛。
1949年6月,從山西來到陜西華縣參軍。后來到甘肅,從敦煌向西北,長途行軍,穿越茫茫荒漠,到達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南緣。她們在沙漠中迷了路,差點變成了樓蘭美女。
1950年7月,在沙漠南緣的且末縣,與年長她十七歲的安志明結(jié)婚,婚后在新疆軍區(qū)獨立騎兵師政治部當干事,地點在于田縣。1951年5月,正當丈夫安志明率領(lǐng)后續(xù)部隊,支援李狄三的先遣連,進軍藏北前夕,他們的及時個兒子降生。為紀念安志明出征西藏,為這個孩子取名進軍。
1952年6月,二十二歲的王君植,奉南疆軍區(qū)軍長郭鵬的指示,率經(jīng)驗豐富遣連和后續(xù)部隊20多個家屬及子女,隨駱駝運輸隊進入阿里。剛滿一歲的兒子小進軍也在其中。行軍途中,作為領(lǐng)隊,王君植不僅要與駱駝運輸隊做好配合,還要管好自己的隊伍,尤其是兒童的生命安全。為此,行軍伊始,她就宣布了三條紀律:幫助運輸隊員捆馱子,做飯。大人每天走30里路,小孩可以綁在駱駝背上。高山險路上,不騎駱駝。
翻越達坂時,很多大人和孩子一樣,出現(xiàn)了流鼻血、拉肚子、吐白沫的癥狀,還好,性命全保。經(jīng)過半個多月的艱苦跋涉和生死歷險,終于走出大雪山,來到班公湖畔的日土宗,與久別的夫君安志明相聚。再經(jīng)過一周行軍,到達當時阿里首府噶大克。
雪域高原及時次迎來了女兵和漢族兒童,為蠻荒之地帶來了勃勃生機。在噶大克,她帶領(lǐng)干部家屬進行生產(chǎn)勞動,為建筑房屋工地搬運土坯,為戰(zhàn)士縫洗衣服,幫助炊事班輪流做飯。以后還有兩批女兵先后到達阿里,她帶領(lǐng)女兵學習訓(xùn)練,噓寒問暖。
不久,小進軍患上了高原病,開始全身浮腫,后來全身腐爛流黃水,死去。夫妻倆把兒子埋葬在噶爾河畔的紅柳林中。
丈夫安志明于1952年10月,任阿里分工委書記,是阿里地區(qū)較高領(lǐng)導(dǎo)。1953年7月,王君植又生了一個女兒,取名阿里。1954年10月,組織將他們夫妻調(diào)至喀什的南疆軍區(qū)工作。她在軍區(qū)文工團演出過大型話劇《打擊侵略者》。1955年,南疆軍區(qū)文工團與新疆軍區(qū)文工團合并,她被安排在八一子弟學校任教。其間,曾在《新疆日報》發(fā)表《闊加老爹》等長篇紀實文學。
1956年,有人誣告她是國民黨特務(wù),判刑兩年,發(fā)配到阿克蘇農(nóng)場勞動改造。從此,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實姓名,取而代之的是女特務(wù)。與安志明離婚后,女兒安阿里由于無人看管,生活陷入困境。刑滿釋放后的王君植長期在農(nóng)場勞動。“”中,老賬重算,又被打倒,并被安排與刑滿釋放人員結(jié)婚,生有二子,后因感情不和與其離婚。
1979年,王君植恢復(fù)軍籍和黨籍,1980年轉(zhuǎn)業(yè)到《阿克蘇報》任編輯。其間,寫了大量詩歌和回憶錄,后離休。王君植一生較大的愛好,是讀小說。她還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當日語教員期間,為當?shù)嘏囵B(yǎng)了許多日語人才。
這就是王君植走過的路,一個女人用一寸寸光陰丈量了幾十年的路。如果王君植還活著,她應(yīng)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耄耋之人不應(yīng)該用美麗、漂亮來形容,但在我心中,她不僅漂亮,而且才華橫溢。更令我敬佩的是,她有一顆鋼鐵般的心臟,經(jīng)歷那么多磨難,依然堅強樂觀。
每個女人都是一朵花,有人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有人是雍容華貴的芙蓉,有人是含蓄寧靜的幽蘭。盡管王洛賓在他的歌中,把王君植與玫瑰聯(lián)系在一起,我則認為,王君植是一朵冰清玉潔的雪蓮花,而且是一朵永不枯萎的雪蓮。雖然在她二十四歲的青春年華,就離開了阿里高原,離開了快樂與痛苦相融的雪域阿里,依舊沒有減弱她雪蓮般的氣質(zhì)和品格。
一個女人,沒有愛情的喂養(yǎng),是不幸福的。一個女人,因為愛情,而蹉跎一生,又是悲哀的。
王君植的一生,幸福嗎?
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性格決定人。如果沒有政治環(huán)境影響,在我看來,王君植不管與她生命中出現(xiàn)的任何一個男人生活,她都是幸福的,快樂的,無憂無慮的。
時間老人,卻把她安排在了崢嶸歲月。在風卷云涌的大海上航行,有誰能享受到安寧。
二十六歲,兒子夭折,沒有了丈夫,離開了幼女,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與鐵窗為伴,挖空心思寫交代材料的時候,自然意識不到這些。除了悔恨,還是悔恨。
她在悔恨一個男人。
悔恨的,正是學生時代的那場戀愛。
他,是國民黨軍統(tǒng)的地下情報員,這件事為她多舛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鮮紅的領(lǐng)章被撕去了,帽徽被摘掉了,多才多藝、英姿颯爽的女軍官,瞬間變成了怪異的女特務(wù),荷槍實彈押送她、審判她的,是她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和下屬。
世界上所有人,無論男女,無論國籍,無論古今,初戀都是一樣的,美好和青澀同在。牢獄中的王君植,思考最多的肯定不是美好。
當儀表堂堂的軍官安志明,向她伸出愛情之手的時候,她一定是幸福的,美麗的。他們的婚姻維持了六年時間,在阿里與夫君共同生活的兩年時間里,兒子夭折,女兒出生,氣候惡劣,生活艱難。從我的角度理解,她痛苦過,也曾有過快樂。
因為阿里高原是快樂的天堂。不管是土生土長的藏族人,還是外來者,只要在阿里生活24小時,就有這種體驗,隨著時間的推移,感受愈加強烈。這不僅在于阿里的景色壯觀,生活簡單,主要是這里的人樂善好施,熱情淳樸。多么怪癖固執(zhí)的人,到了阿里,都溫煦可愛,寬厚憐憫。好像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是兩塊精良的磨刀石,再鋒利的刀劍,只要越過,就會棱角銳減,圓滑溫潤。
有時候,我會突發(fā)奇想,如果曹海林、土化瑛、王君植,這些解放和建設(shè)阿里的功臣,在歷次政治運動中,像貢保一樣,生活工作在阿里,是否會幸免于難?或者,受到的沖擊波會弱一些?
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王君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一個懂得價值和利用價值的人,是忙碌的。況且,這個時期的夫君,一定是疼愛她的,珍惜她的,呵護她的。她一定也是歡喜的,甜蜜的,依戀的。經(jīng)歷長期戰(zhàn)爭和居無定所的男人,誰不渴望有一個安穩(wěn)的家庭和一個漂亮賢惠的妻子?王君植符合一個好妻子的所有條件。
在她離開阿里,直到生命的黃昏,無論在七尺牢獄,還是在塔里木盆地邊緣勞動改造,一定會想起阿里,想起清澈的噶爾河水,粉紅的六月紅柳花,熱情的藏族百姓。當然,長眠在阿里高原的兒子進軍,是她思念的源泉。
她的一生都在思念。
生活不會因為思念而停止腳步。她的第二任丈夫,同她一樣,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兩人經(jīng)常合作《蘇三起解》,但兩人還是沒有牽手到老。受到嚴格控制的王君植,喜歡演唱這出家鄉(xiāng)的戲劇,內(nèi)心的壓抑和不屈,可見一斑。
坎坷一生的王君植,怎么會成為王洛賓的抒情對象呢?
血色歲月,也有浪漫。
從阿里隨丈夫回到喀什的王君植,調(diào)到南疆軍區(qū)文工團工作,與她一起共事的還有在押犯王洛賓。王洛賓因為曾經(jīng)當過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馬步芳劇團音樂教官而入獄。為了參加部隊文藝匯演需要加強創(chuàng)作力量,南疆軍區(qū)文工團才把王洛賓要來。
一次下部隊演出,路上休息時,她驚訝地發(fā)現(xiàn),王先生在織毛衣。他們聊了起來。王洛賓告訴她,在窯上打磚,手變得粗糙,手指不靈活,織毛衣,可以靈活手指。
不多久,王君植送給王洛賓一雙手套,她知道,一雙彈琴作曲的手需要保護。
此時的王洛賓,正處在人生低谷,是一個在押罪犯,歷史反革命。正在上演的作品是他用心血澆灌而成,可他無權(quán)進入劇場。歡聲雷動的掌聲是別人的,獲獎是別人的,伴隨他的,只有清冷的月亮,和無限的孤獨。
不遠的地方,就是女團員宿舍。宿舍里有些燈光,王君植就住在那里。她是軍區(qū)副參謀長安志明的妻子,而他,則是一位狼狽的反革命。
月光皓潔,半個月亮,清風習習重凄涼,手套就在身旁,一道靈光劃過長夜。
半個月亮爬上來
照著我的姑娘梳妝臺
請你把那紗窗快打開
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
輕輕地扔下來
任務(wù)完成以后,他被押往一個更加森嚴的監(jiān)獄。他想,她一定很好,肯定很好,應(yīng)該很好,因為她是一個善良的好姑娘。
節(jié)選二《走進天路,走向天堂的路》
千里新藏路上,最累不過駕駛員。手握方向盤,腳踏鬼門關(guān),屁股坐的是閻王殿。有人在風雪中修車時,手抓住保險杠時間太久,松手時,手掌肉皮撕裂。有的因為凍傷而截肢。有的耳垂凍掉。有的甚至獻出了生命。有的在牦牛發(fā)情期,為搶時間通過路段,被發(fā)情的牦牛連車帶人推到一邊。有的在深夜,點燃輪胎、坐墊、衣物,驅(qū)趕野狼,與狼周旋。車陷冰河,一直朝前開,一鼓作氣沖上岸邊。車陷沼澤,倒著開,迎著冷風,一夜風流——流一夜鼻涕。蜷著身子,睡車廂當團長,只是輕如鴻毛的事。有人餓得吃牙膏,喝汽油,飲冰雪。有人凍死后,懷里揣著遺書,手里捏著馕餅。
節(jié)選三《所有阿里人的暗傷》
我在格列家門口等了一會兒,三個人開著一輛小車回來了。這是一家普通藏式平房,客廳的藏柜鮮艷漂亮,繪著寶傘、金魚、寶瓶、蓮花、白海螺、吉祥結(jié)、勝利幢、金輪的吉祥八寶圖案,上面擺著象征五谷豐登的切瑪,和銀質(zhì)銅質(zhì)器皿。我在一幅掛歷下面的沙發(fā)上坐下,掛歷上的主人公就是格列。身著綠色武警制服的格列,站在高入云端的潔白雪山下,神采熠熠,精神煥發(fā)。這是西藏自治區(qū)為年度道德模范專門制作的宣傳掛歷。
我打趣道,格列政委怎么跟掛歷上的人長得一模一樣啊。
格列和春曉哈哈大笑,另一位穿警服的人也爽朗地笑著。從他的軍銜和名牌認出,他叫普布旺拉,與格列一樣,也是一位武警軍官。
格列向我介紹說普布旺拉是他的戰(zhàn)友。
春曉笑呵呵地補充道,他也是我的新郎官,我有兩個新郎官哩。
我也融入到他們的笑聲之中。待了解到兩個新郎官的故事以后,怎么也笑不起來。
格列的家在圣城拉薩附近,從經(jīng)濟文化相對繁榮的前藏,來到荒僻的后藏阿里,當武警,上警校,目前任西藏邊防總隊阿里邊防支隊霍爾邊防派出所政委。邊防維穩(wěn),向來是地方政府和各警種部隊的頭等大事。工作在一線的格列,經(jīng)常面臨著各種突發(fā)事件。
一個冬夜,雪花剛剛停止了飄零,就接到報案,一支58人的隊伍,想從普蘭縣的山口潛逃越境。格列帶著六名警察迅速追擊,40人后援部隊也分頭趕上,在各個出山口,封控堵截。潛逃人員中,有人對這里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便與格列他們迂回曲折,打起了游擊戰(zhàn)。大雪剛過,山谷和山頭一樣,被大雪覆蓋。雪域茫茫,寒冷異常,行動艱難。格列他們不放過一個山洞,一個埡口,潛逃者和追擊者都疲憊不堪的時候,終于堵截住了所有潛逃者。
潛逃者中,有大人,有小孩,有本地人,也有遠道而來者。有的出境要去聽達賴喇嘛講經(jīng),有人想把孩子送到國外學英語。
西藏的任何地方,只要是路邊的房子,有人生活,就約定俗成,成為遠行者的救命稻草,受災(zāi)者的避難所。邊防派出所和兵站,自然擔負著過往行人的生命安全,盡力提供服務(wù)保障。
2007年3月,普蘭方向普降暴雪,致使219國道封堵,沿線交通中斷,沿途被困車輛人員較多,牧區(qū)牲畜凍死凍傷數(shù)量劇增。霍爾邊防派出所至馬攸木橋公安檢查站一線,部分車輛人員下落不明。格列帶領(lǐng)戰(zhàn)士,從早上一直搜尋到晚上。在漆黑的夜色中,為了防止戰(zhàn)士迷路走失,用背包繩把每個官兵連起來,沿著電線桿艱難搜索。經(jīng)過三天四夜的緊急救助,被困在雪地中的20多名旅客和4輛汽車,全部營救出來。派出所共接待被困群眾300余人次,救治傷病群眾110多人次。
事業(yè)上一帆風順的格列,也迎來了愛情的甘霖。孔繁森小學教師春曉,與他約定了婚期,時間定在2002年3月的24小時。
離婚禮還有五天時間,格列從布置一新的家中出發(fā),到300公里以外的普蘭通外山口執(zhí)勤。剛到山口,風雪飄搖,大雪封山。心急如焚的新郎只能風雪兼程,想要回到新娘的懷抱。婚期姍然而至,新郎還在雪地上跋涉。
藏族人對婚禮非常重視,春曉又是當?shù)厝耍埣硪呀?jīng)發(fā)出。客人陸續(xù)而來,端上切瑪,捧上青稞酒,獻上哈達,祝福新人幸福吉祥。哈達不但要獻給兩位新人,還要獻給雙方父母。無奈之下,只能請格列的戰(zhàn)友普布旺拉擔當臨時新郎,婚禮如期舉行。
直到婚禮后的次日凌晨兩點,風雪夜歸的格列,患上了雪盲癥。眼睛紅腫,淚流不止,這樣的形象不好回到新房,只能在單位的集體宿舍里休整調(diào)養(yǎng),孤枕難眠。
格列用傷感的語調(diào)對我說,結(jié)婚八年來,妻子先后懷孕六次,五次流產(chǎn)。好不容易產(chǎn)下一個男孩,三天后,因為缺氧,在他的懷抱中死去。
嘆息無法改變他們的現(xiàn)狀,慰藉不了他們的傷痛。阿里人的生育問題,不是一家一戶的事,不是幾對夫妻的困難,而是所有阿里人,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
地區(qū)財政局的一位在藏干部對我說,阿里人,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來者,都不敢隨便碰觸懷孕和教育孩子的話題。這是所有阿里人的痛,所有阿里人的暗傷。
遠離世俗的悲歡離合,深入的不僅是西藏景區(qū),更是了解西藏神圣所在。 ——《中國作家》
這部作品讓人們理解什么叫生命禁區(qū),什么叫神圣的領(lǐng)土和使命;阿里人與心靈的孤獨和身體的寂寞斗爭,簡單而快樂地生活在那片神奇的土地。這是一部深入西藏文化腹地的感悟之書,是一部解讀西藏精神的書,也是一部啟迪讀者心靈、鼓舞人們樂觀對待一切苦難的勵志之書。 ——新華網(wǎng)
一直盼望去西藏,所以對阿里也有種情節(jié)在里面,很喜歡。。。。
阿里,是很遙遠的地名,但是,讀過以后卻很震撼,為阿里的人,為阿里而奉獻的人
一直覺得西藏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書中描述的阿里更是讓人想深入的了解她。
西藏真的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有機會一定要去那里看看。阿里阿里,看第一個故事就很感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信仰,朝圣的人也一樣!
一口氣看完的,很感動對阿里做出貢獻的人,那種環(huán)境下一直堅守在阿里的人,看到很多地方都流淚了
挺好看的,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故事,但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阿里,多多少少有點政治色彩,不是旅游方面的書
這是一本值得擁有的好書。到手后馬不停蹄的在看,看到的是純樸、虔誠以及一點神秘。
作者大概在阿里見了許多人,也聽了許多小故事,她想好好寫來著,不過功力一般,所以,趁著特價,買來隨便看看,也還行吧,大概了解一下阿里的當代歷史和風土人情。
確實像封面上寫的,“不是觀光客的獵奇與掠影,也非避世者的空靈抒懷”,讀起來可能會稍顯平淡,甚至有些無聊,但這就是最真實的阿里
阿里,西藏的西藏,屋脊的屋脊,遙遠的遙遠,這里也有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
講了很多比較傳奇的阿里的故事,如果故事能更詳盡就好了。
不是一般的旅游隨筆,書中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和思考,對阿里普通人生活的真實寫照。
阿里阿里寂寞斗爭,簡單而快樂地生活在那片H神奇P的土地。這是一部深入西藏文化8腹地的感悟之書,是一部J解讀西藏精神
沒去過阿里,希望通過這本書了解阿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活動時搶購的,非常滿意,有機會也想去阿里看看
喜歡西藏,向往阿里,本書主要講的是發(fā)生在阿里高原上的一些故事
打開杜文娟博客,讀了《阿里 阿里》、《援藏干部》、《牽著西藏的手》等一系列關(guān)于西藏、阿里的文章,我很驚訝。作為一個女人,獨行俠,多次進出西藏,在青藏高原那樣艱險的地方走了那么多的路,接觸了那么多的人和事,這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氣,多少的毅力和耐力啊,要克服怎樣的困難,吃怎樣的苦啊。
《阿里阿里》不是一本旅行書,是一本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的生死故事書,人在如此不宜生存的環(huán)境下生活故事永遠值得被記錄,因為人性的光芒在這種環(huán)境下更容易彰顯。在這書里,我看到不是景區(qū)的阿里,看到人與自然同樣的強大壯美。整本書都在講生命堅韌、理想堅定的人的故事。
阿里一直都是內(nèi)地人的夢。缺少機緣,擠不出時間,只能靠字里行間,遠遠地看一看阿里。
沒有溫馨感人的故事,只有一個個枯燥的真實人生,確是為西部大開發(fā)做出了實時貢獻的實干家,也許會覺得無味,但是看到祖國的強大都是因為這些人一點點干出實事來,心里也會由衷的佩服
人生之中,總會有些許東西時讓你心靈震蕩的。我喜歡阿里的文化,甚至瘋狂。2014的藏歷馬年,我在計劃的同時也給了自己一個承諾。轉(zhuǎn)山意味著什么,走新藏又意味著什么。也許,在課余時間我能想到的也有未來想要的是什么。
阿里,因為是在西臧,因為地域、民族文化等諸多原因,總是有一種浪漫與神秘,這一本散文集,卻讓我們了解到了更為真實的阿里,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真實的人們。值得一讀。
阿里阿里這本書寫的非常真實,用各種故事讓你了解阿里
《阿里阿里》不是一本旅行書,是一本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的生死故事書,人在如此不宜生存的環(huán)境下生活故事永遠值得被記錄,因為人性的光芒在這種環(huán)境下更容易彰顯。在這書里,我看到不是景區(qū)的阿里,看到人與自然同樣的強大壯美。
品匯搞活動囤來的,我覺得買書是一種病,一旦染上了,就戒不掉了。經(jīng)常在雜志之家上搜羅各種喜歡的書,各種題材的,家里都放不下了,買的多了就能從中找出竅門。閑來無事的時候,安靜的坐下來看會兒書,感覺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