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行走云南邊境4197公里的旅行,一場探尋人類自身燦爛與隱秘的發(fā)現(xiàn)之旅。引領(lǐng)你將目光投向視野外的驚艷,投向人類共同的記憶——
寧洱:長長的那柯里茶馬古道幾乎見不到行人,長風呼嘯,只有滾馬坡、信坊這樣的地名,讓人回想起浩浩蕩蕩的馬隊曾經(jīng)在深山密林中奔波穿梭,曉行夜宿。
普洱:一年四季你只能看到三種顏色:云白,天藍,樹綠。那年我從佤山上下來,看到樹林中有一片金黃的稻田,頓時淚流滿面。
墨江:事實上北回歸線是看得見的。它被設計成一米寬的玻璃面地溝,而我就橫跨了溫帶和熱帶,左腳灼熱,右腳冰涼。
景邁:布朗族祖先遺言:我給你們留下牛馬,怕遇到災害死掉;給你們留下金銀,怕你們有24小時會用光;只有給你們留下茶樹,子孫后代才會吃不完用不完。
富巖佤山:金三角群山密林中的那種神秘植物,讓整個世界為之癲狂。實際上這種植物本身是無罪的,有罪的是人心。
…………
在中國,沒有比彩云之南更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省了;
在彩云之南,沒有比普洱和版納地區(qū)更像地標的地區(qū)了;
具體到普洱和版納,應該沒有人會像楊鎮(zhèn)瑜那樣“不惜筆墨,吐盡肝腸”的寫作和旅行了。
這是一片神秘野性、有著迷人熱帶風光和神秘文化的土地,不僅有孔雀開屏傣女善舞的曼妙身影,也有金三角秘密交易和少數(shù)民族的詭異舊俗。
曾經(jīng)駐防云南四國邊境的高大威猛中尉,帶你進行一場“鬼吹燈”式的云南四國邊境探秘,一起領(lǐng)略邊境的魔幻與神奇,走進人類早年的記憶,觸碰人類自身無法忘卻的燦爛輝煌與隱秘傷痛。.
楊鎮(zhèn)瑜:
曾經(jīng)高大威猛的曾經(jīng)的中尉,刺刀一樣挺拔閃亮的青年,常年行走在滇南的叢山密林和民俗風物里。
有時候,他持槍走過勐啊的哨卡,浪漫地觀察著外國的月亮;
有時候,他卸下戎裝,試圖在無量山下找到段家的六脈神劍和王妃香魂……
這樣一個地方和這樣一個人的結(jié)合,誕生了一種獨特的寫作——顛覆傳統(tǒng)的“旅行體”寫作,以深度的“庖丁解牛式”向你娓娓道來。
當楊鎮(zhèn)瑜像李白一樣漫游在大地上,當他以筆為夢、以相機為馬,這片土地掩藏在歷史最深處的故事和線索,就像紀錄片的鏡頭一樣次第為你打開。
自序
推薦序
及時章 你們在下雪,我在開花——茶城普洱
一年四季你只能看到三種顏色:云白,天藍,樹綠。在這樣的土地上會有“醉氧”的感覺。那年我從佤山上下來,看到樹林中有一片金黃的稻田,頓時淚流滿面……
第二章 砍頭祭奠的難解之謎——西盟佤山
等到四目相對,一個佤族青年手起刀落,一顆鮮艷的人頭就掉了下來,被盛在了托盤中。
第三章 山洞里走出來的民族——西盟佤山
那里的人民對天地、對神靈充滿敬畏。敬畏產(chǎn)生自律,自律讓他們活得誠實而飽滿……
第四章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shù)星星——富巖佤山
我的菜地,我的豬圈,我的芭蕉樹,我的古茶樹,我的無花果樹和春天。這是一次遲來的造訪,這樣的造訪,只能剩下憂傷……
第五章 人類的童年都一樣——富巖佤山
我深深地記住了魔巴的唱詞。這樣的唱詞沒有虛假和繁飾,卻那樣的淳樸,直指人心,很有些《詩經(jīng)》中《國風》的味道。
第六章 一個叫“永不來”的地方——孟連永不勒
當年,戰(zhàn)士們開玩笑說,這個地方應該叫“永不來”。別人可以不來,但身為邊防軍人,我們不來不行。
第七章 660年的煙雨滄桑——孟連娜允古城
瀕臨失傳的傣族古樂,據(jù)說和麗江的納西古樂可以媲美。那些戴著尖尖的塔形皇冠的舞者表演的后宮舞蹈深深地吸引了我。
第八章 聞香識普洱——景邁古茶樹下
布朗族祖先帕艾冷臨終遺言:“我給你們留下牛馬,怕遇到災害死掉;給你們留下金銀,怕你們有24小時會用光;只有給你們留下茶樹,子孫后代才會吃不完用不完。”
第九章 勾魂的神秘——鎮(zhèn)沅苦聰人
說到蜘蛛衣、樹皮衣,也許你會覺得神秘,稀奇,但對于苦聰人來說,卻是不堪回首的過去。
第十章 雙塔各長出一棵菩提樹——景谷勐臥總佛寺
在塔快要建成的一個夜晚,刀漢臣和建塔的設計師同時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觀音菩薩帶著釋迦牟尼的舍利子飄然而來,在雙塔中央安放下舍利子,然后駕著祥云消失在遙遠的天際。
第十一章 消逝是遲早的事——銀生古城
按照金庸大俠的想象,來無量玉璧參觀應該是在月明三五之夜,素衣的仙子凌波微步,舞姿翩翩……遠遠傳來一浪浪清脆的猿猴的鳴叫聲,一時間山鳴谷應。
第十二章 左腳灼熱,右腳冰涼——墨江“一米陽光”
事實上北回歸線是看得見的。它被設計成一米寬的玻璃面地溝,而我就橫跨了溫帶和熱帶,
第十三章 大清國的煙雨舊事,寂寞的茶馬古道——寧洱
20公里的那柯里茶馬古道,更加適合騎驢。手撐紙傘,頭戴斗笠,行走在一場淅淅瀝瀝的斷魂雨里,或撮口長嘯,或放聲高歌,一不小心就走成了劍客或者詩仙。
第十四章 一腳踏三國——十層大山
沿途能看到河流,洶涌澎湃;云朵是世界上最美的云朵——就懸掛在群山間,甚至就在腳下、車窗邊,一忽兒在左,一忽兒在右。遠觀青山如洗;茶園滴翠,曲曲彎彎的江城路,像一條立體的山水畫廊。
第十五章 探秘六大茶山——易武正山
刮風寨的寨門被打開之前,這里的瑤族群眾根本不知道采茶用茶,很有點身在寶山不識寶的味道。那些動輒八百年、上千年的老茶樹,是野生的。
有些酒,一直在等待飲者 / 黎小桃
《人頭樁下的佤山秘境》
過了寨門是一溜石階,兩邊是高高的人頭樁。轉(zhuǎn)過幾百米古藤纏繞的山路,赫然入目的,是數(shù)以千計的長了綠毛的牛頭和人頭樁,令人毛骨悚然。不同年代的牛頭有的釘在樹上,有的釘在木架上、山崖上,甚至干脆堆放在路邊。高高的人頭樁上懸掛著竹籠,里面有一團黑黑的什么東西。
山谷里溪流淙淙,陰風撲面。當?shù)厝擞媚竟鳈M穿竹筒,竹筒接滿水,“嗒”的一聲敲擊在巖石上,倒空后繼續(xù)再接水。那聲音更平添了幾分陰森,令人毛發(fā)直豎。
順山路而下,就是神秘莫測的勐梭龍?zhí)丁}執(zhí)妒且粋€被原始森林環(huán)抱的天然湖泊,湖水清澈無染,岸邊萬木蔥蘢。湖光山色,水天相接,幽靜得像一場睡夢。一片片水草浮在水面上,像寂寞沙洲。那水草會動,今天在這里,明天可能已經(jīng)散著步到了別處。
湖水氤氳而幽秘,水中橫七豎八地倒伏著一些大樹的尸體。湖邊斷崖上爬滿了榕樹的根蔓,層層疊疊,像一面根墻。有幾根藤索從樹上垂下來,像在天地間垂掛。每一棵樹木都竭力生長,在雨季到來的時候拼命吸收著空氣中有限的養(yǎng)分。
龍?zhí)对谪糇迦嗣裥闹械纳袷サ匚唬@里的一草一木都不會有人去動。據(jù)說有一次潭中漂起一條死魚,撈起來稱了稱,足足有80斤。
佤族在50多年前還處于原始社會末期,刀耕火種,結(jié)繩記事,相信的是魔巴的咒語和天神的庇佑。據(jù)一個當?shù)乩相l(xiāng)講,解放初,佤族婦女幾乎都赤裸著上身,佤族男子身上幾乎不穿衣服,只在腰間和私處勒一條白布條遮羞。
佤族是一個桀驁不馴的剽悍民族,他們的梭鏢和弩箭讓人望而生畏。在邊疆少數(shù)民族中,佤族老大哥的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甚至連孟連傣族末代土司刀派洪的三個老婆中,大老婆也是佤族。這其中當然不能排除政治聯(lián)姻的因素,因為佤族牢牢地占據(jù)著涼爽而又沒有瘴癘的山頭,俯瞰山下,白云蒼茫,眾生悠悠。
《北回歸線上的“一米陽光”》
車下了高速,我們徑直來到北回歸線標志園。
北回歸線是北緯23°26′的緯度線,同時又是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它橫貫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15個國家和地區(qū),經(jīng)過我國云南、廣西、廣東、臺灣四省。在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絕大多數(shù)是沙漠和海洋,而在普洱市的墨江縣,卻是一塊森林茂密、物種多樣的綠洲。在北回歸線經(jīng)過的地區(qū),都建有不同規(guī)模的標志性建筑。墨江的北回歸線標志園和太陽廣場,是目前世界上規(guī)模較大、最為壯觀的北回歸線紀念性景觀。
標志園建在一道巨大的山梁上,設計新穎,氣勢壯偉。穿過月亮廣場進入西大門,依次是回歸之國、雙子星廣場、石陣廣場、哈尼取火臺,白色的天文館像一個茶壺的白色壺蓋,鑲嵌在登高架山上。匠心獨具的設計和斑斕耀眼的各種雕塑,把我們看得目瞪口呆。這一刻,仿佛時間真的停滯了,只有天地玄黃、辰宿列張,只有日月輪回、四時交替,只有太陽月亮和各種不知名的星球,像乒乓球羽毛球網(wǎng)球溜溜球一樣在空中往來穿梭嚶嚶嗡嗡。
事實上北回歸線是看得見的。它被設計成一米寬的玻璃面地溝,而我就橫跨了溫帶和熱帶,左腳灼熱,右腳冰涼。
一路看下來,主標館、古日晷、日月交輝、超越塔、石環(huán)、夸父追日、太陽之路、回歸之門,一個形象生動的空間系列,向人們述說著從遠古到今天我們所能理解的宇宙洪荒。個人之于時間和空間是渺小的,渺小到像一只跳蚤。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樣的思考毫無意義,個人最終能握住的,只有當下。
我認識北回歸線標志園的設計者——旅加拿大華僑王崇亮,標志園的設計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他巧妙地把紙上的時間和空間,展現(xiàn)在一座并不起眼的山坡上。
設計不乏可圈可點之處,比如太陽廣場上展現(xiàn)哈尼族敘事長詩《絡奇絡耶與扎斯扎依》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大型浮雕,體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和時間更替的地平日晷,按照太陽照在站立的人身上根據(jù)投影即可粗略判斷時間的人體太陽鐘,手托地球偶的“無影手”等等。他巧妙地把天文地理知識和哈尼族文化熔為一爐,氣勢恢宏,布局精巧,既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又反映了哈尼族人民長期以來對太陽的崇拜。
來北回歸線標志園應該在夏至日(6月21日或6月22日)的正午。當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射,你可以看到“日照無影”的天文奇觀。從這一刻開始,太陽轉(zhuǎn)身而去,開始南移。
去年公司組織去了一次云南,是去的麗江。感覺并沒有很多人說的那么好,可能是被過度開發(fā)了吧。人人都去的地方,也就沒神馬意思了。看了這本書,對立面描寫的原始森林,少數(shù)民族之類的非常感興趣,真希望公司能組織去普洱一次。實在不行的話,我自己休年假的時候去一次。
剛收到 還沒看 但是感覺還不錯 當當趕緊有在線客服吧 太不方便了 前兩天在九塊九那看到一本書 添加到購物車要買了又變成二十七了 又 請問這是個什么鬼!想問客服只能打當當客服電話…
所謂“文如其人”,作者軍人氣重。他的文風樸實、自然而又風趣。作者在文中多處提到自己的“得瑟”這一偉大的技巧。總是逗得你忍俊不禁。“作者行文“有江湖之氣,也有人間煙火;有幽默之機,也有理性思考。”或深或淺,淺之處:行云流水,狂放不羈;深之處:觸動肝腸,潸然淚下。
如果不是讀了這本《去邊境走私風景》,打死也不會想到還有這樣的少數(shù)民族——五次搬離原始森林,又五次逃回森林中,穿著蜘蛛衣或樹皮衣;也很難了解佤族人對茶葉做成的貢獻;更難以想象砍頭谷居然和諸葛亮有聯(lián)系。這本書就是這樣,帶你到邊境山谷里認識不同的云南。
《去邊境走私風景》,無論是從題目還是內(nèi)容來看,作者的思路和視線是特別的,在書中,我們很少看到特別優(yōu)美的風景,卻能處處感受到濃郁的民族氣息,作者以他在邊境幾十年的目光,為讀者們展示了一個獨特的邊境風景。
另外,云南還是茶之鄉(xiāng),酒之鄉(xiāng)。作者用比較多的篇幅介紹這兩大特色產(chǎn)品。另外,還有黑陶也是作者的大愛。還有那些植物,有的也十分的古怪。看完這本書云南游的愿望更加強烈了,好想嘗嘗那個雞肉稀飯,饞死了,口水ING……
特殊的經(jīng)歷注定了他對這片土地的熟悉,注定了他的行程是比較深入的,而且,還有當?shù)氐拿袼讓<液蛻?zhàn)友的幫助,真可謂得天獨厚了。“避秦之地,桃源之鄉(xiāng)”,美麗富饒的云南,相信每個讀者均會沉浸在作者的篇篇游記當中,流連忘返。
喜歡寫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的無量玉璧、玉璧仙影所在地——無量劍池那一節(jié):按照金庸大俠的想象,來無量玉璧參觀應該是在月明三五之夜,素衣的仙子凌波微步,舞姿翩翩……遠遠傳來一浪浪清脆的猿猴的鳴叫聲,一時間山鳴谷應。令人浮想翩翩,作者文筆好。
henbucuo,ganjuemeiyounamedefawei,erqiekeyiliaojiedaoyixienibuzhidaodezhishi,wocuijianqukanzhebenyouji
云南是個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作者也很著重這方面的介紹。比如:佤族的“砍頭祭谷”“叫谷魂”;傣族的“潑水節(jié)”,和當?shù)爻瑥姷奈缚冢瑯O具特色的飲食;布朗族的竹子出生證等等。通過作者的介紹令你既感到十分的親切又能很好地滿足你的好奇心。
看了這本書真的感覺云南真是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真的是無處不美。書中還有很多圖片,有一些是作者親自拍下的,他“按停”了他的司機好多次。“遇到鬼“那次錯失了很多珍貴的照片,真的很遺憾。心動不如行動啊,說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彩云之南。
閱讀《去邊境走私風景》,我眼前浮現(xiàn)的畫面是:彩云之南,茶香一直鋪到天上;云朵落在阿瓦山,落在鬼魂谷;斑斕的蝴蝶從晨露到黃昏,隨心所欲地貼在任意一棵茶樹上,貼在傣族少女的發(fā)間或者花窗邊沿……群山蒼茫,人民古樸,注釋著普洱和版納地區(qū)的滄海桑田。
光聽這些地名就會讓你出一身冷汗:死亡谷、老虎口、野豬林、馬蜂陣、螞蟻嶺、螞蟥溝……有一次老團長林芝培在巡邏途中順手抓住一根“藤蔓”,抓到手后感覺不對趕緊甩了,定睛一看,居然是一條綠油油的眼鏡蛇! ————————這段看著好爽呢。
云南是個多民族融合的地方,作者也很著重這方面的介紹。比如:佤族的“砍頭祭谷”“叫谷魂”;傣族的“潑水節(jié)”,和當?shù)爻瑥姷奈缚冢瑯O具特色的飲食;布朗族的竹子出生證等等。通過作者的介紹令你既感到十分的親切又能很好地滿足你的好奇心。
看了這本書真的感覺云南真是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真的是無處不美。書中還有很多圖片,有一些是作者親自拍下的,他“按停”了他的司機好多次。“遇到鬼“那次錯失了很多珍貴的照片,真的很遺憾。心動不如行動啊,說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彩云之南。
作者不是小情小趣,我認為作者是有大情懷的:“我們沒有機會看到佤族人叫谷魂的宏大場面,但我深深地記住了魔巴的唱詞。這樣的唱詞沒有虛假和繁飾,卻那樣的淳樸,直指人心,很有些《詩經(jīng)》中《國風》的味道。”也許,人類的童年時期都是一樣的。
剛提交訂單時有些后悔,因為過去偶是標題黨愛好者,曾經(jīng)因為喜歡書名買過好幾本書,有的看到內(nèi)容后只覺得名不副實,后悔不及。還好,這次看到書的內(nèi)容沒有讓我后悔,風格潑辣圖片揭秘,與封面渾然一體——雖然去邊境走私風景絕對是標題黨一枚哈!
在“暴力敘述”中,我們從“靠”了幾百次,“按停”幾百次,這兩個富有生活氣息的詞兒,知道普洱這個地方的桃源美,只存在三種天然的顏色:天藍,云白,樹綠,這是多么讓人向往的一片土地,加上瀕臨“金三角”的神秘地帶,也為它渲染了一層不可捉摸的色彩。
可以說這是我看過的最值得一看的旅游書籍,沒有那么多的矯情和優(yōu)美文字的堆砌,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恰到好處,十分貼切,讓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此外,更佩服作者淵博的知識,所到的每一處地方的文化歷史背景都能娓娓道來。看得十分過癮。
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送給好友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