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國為什么富窮國為什么窮》是埃里克·S·賴納特2007年出版的著作,該書多方位地對國富國窮這一古老的、極富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全書分八章。及時、二章對兩種不同的經濟思想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對主流經濟學靜態的、脫離現實和不尊重歷史事實的缺陷進行了強烈批評。第三章從經濟政策史的角度,揭示了西方發達國家富國強國的秘訣。第四和第五章對全球化時代西方國家所主導和推行的自由貿易政策進行了批評。華盛頓共識失敗后,主流經濟學開始通過氣候、疾病等這類非決定性因素為自己的解釋失敗進行辯解,第六章對這種觀點進行了系統批駁。第七章對當前的"治標"經濟學的理論和政策進行了剖析。第八章在前文的基礎上對落后國家提出了建議。
本書兼具可讀性與理論性。適合于所有對國富國窮命題感興趣的讀者,而對發展經濟學、演化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思想史和經濟史等領域的學者,則更具有參考價值。
埃里克·S·賴納特(Erik S.Reined)是世界著名的演化經濟學家和發展經濟學家,替代性教規基金會主席和創建者,挪威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塔林技術大學(愛沙尼亞)發展戰略與技術管理教授,生于挪威奧斯陸,先后就讀于瑞士圣加倫大學(經濟學)、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康
前言
致謝
本書圖表
引言
第1章 探究經濟理論的類型
第2章 兩類不同方法的演化
第3章 競賽:富國如何致富
第4章 全球化:贊成的理由但也是反對的理由
第5章 全球化與幼稚化:為何窮國越發貧窮?
第6章 搪塞失?。簹v史終結中的似是而非
第7章 治標經濟學:為什么新千年發展目標不是一個好主意?
第8章 "使經濟活動正確"或已經被遺忘的創造中等收入國家的治國藝術
附錄
注釋
參考文獻
第1章 探究經濟理論的類型
他們為什么會這么窮?我的秘魯之行剛進入第二天,這個問題就開始浮現。這一問題與我看到的那些秘魯的工作者有關:機場里的行李搬運工、巴士司機、旅店員工、理發師、商店服務員,他們的工作效率看起來并不比挪威的同行們低多少。而后,我的問題漸漸發展成:為什么相同水平的生產率在不同的國家會產生不同的報酬?市場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那天茶會后,當垃圾的臭味差不多從皮膚和衣物上散去之后,我和我瑞典、芬蘭的同學們受邀出席了費爾南多·貝朗德(Fernando Be1af1nde)總統在總統府舉辦的午宴。雖然當時我們都知道建學校是個好主意,但對秘魯窮困的原因卻無人知曉。我決定回家后到百科全書里去尋找答案,結果一無所獲。自此,我的好奇心被激發了。依照世界銀行最近的計算,法蘭克福巴士司機的實際工資是他的尼日利亞同行的16倍,這是為什么?我開始著手尋找答案,而這本書,就是我所尋求到的結果。
在瑞士讀完大學和哈佛讀完MBA之后,我在意大利開了一家制造業工廠。從秘魯垃圾場開始浮現的問題始終在我心中縈繞不去,但真正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居然沒有人對這個問題感興趣。
1967年,和今天一樣,經濟學家也聲稱自由貿易將增進經濟均等,消除富國和窮國的工資差異。事實上,對這一理論的信心也是自那時起開始膨脹的,自由貿易被看做是一個沒有輸家只有贏家的體系。為什么在一些特定的歷史階段里,比如,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對某種理論會形成如此一致的堅信?——按照這種理論,置身于兩個不同國家的高技術工程師和洗碗工人如果開始自由貿易,他們就能迅速地獲得同樣的工資水平。而且,緊隨著這種理論而來的都是突出的社會問題,甚至是革命,無論是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還是現在,都是如此。但是,當不那么抽象并且更具實踐性的理論占據學術舞臺時,這類社會陰影卻得到了修復。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曾極富洞察力地指出,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先前的知識就被遺忘,而由無知來主導人們。
……
相當好看,可讀性強!很受啟發!
經濟學的基本分析 不同的角度 很好
值得一讀。
書不錯,就是感覺不厚,呵呵
準備好好看一看,應該是本不錯的書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紙質也很好。值得思考。
這個商品不錯~
這本書非常值得閱讀,會使你明白許多關于經濟財富的道理
同時在當當和**買書,**一天就到了。當當不停延遲。而且送書的人態度實在太差!
還可以吧,書聽老師推薦的,內容還不錯,但紙質不太好…
作者對國際間國家的分化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值得想研究國際分化的人去閱讀
讓你明白經濟學的真諦,幫助你正確理解經濟學
窮國富國,拋開資源稟賦的差異,如果有貧富差距,可能就難以忽略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富國為什么富 窮國為什么窮(當代世界學術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