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明的《舞蹈創(chuàng)作素材與舞蹈表演基礎(chǔ)》屬 于“舞蹈表演理論課”的一個部分。根據(jù)目前的認知 ,“舞蹈表演理論課”擬分為三:其一是知識性的, 其二是學(xué)術(shù)性的,其三是實踐性的。所謂“知識性” 部分分東、西方兩大范疇。本書以中國戲曲史和歐美 戲劇史為內(nèi)容,以創(chuàng)作和表演方式為一級劃分標準: 以社會背景、代表人物和代表作、表演理念與風格、 在表演史上地位和意義、思想討論題和參考書目等條 目為統(tǒng)一模式,對東西方在舞臺表演發(fā)展歷程中的各 個時段進行概況式的描述。
李杰明,50后,69屆;上學(xué)少,折騰多。農(nóng)民6年,工人6年,圖書館員,院報編輯,外加中文教學(xué)這三樣擱一塊30年,往事歷歷,心頭筆尖。喜讀書,好議論;是文青,是憤青。
中國戲曲部分 及時章 戲曲的雛形 一、優(yōu)孟衣冠 二、東海黃公 三、參軍戲 四、踏搖娘 五、張協(xié)狀元 課堂作業(yè) 本章參考書目 第二章 元代戲曲(1279—1368) 及時節(jié) 背景與概況 第二節(jié) 代表作家與代表作 關(guān)漢卿和他的作品 王實甫和他的《西廂記》 馬致遠和他的《漢宮秋》 紀君祥和他的《趙氏孤兒》 白樸和他的《墻頭馬上》 高明和他的《琵琶記》 第三節(jié) 表演風格與理念 胡祗通的表演理論 課堂作業(yè) 本章參考書目 第三章 明代戲曲(1368—1644) 及時節(jié) 背景與概況 第二節(jié) 代表作家與代表作 李開先和他的《寶劍記》 王世貞和他的《鳴風記》 梁辰魚和他的《浣紗記》 高濂和他的《玉簪記》 周朝俊和他的《紅梅記》 湯顯祖和他的《牡丹亭》 第三節(jié) 表演風格與理念 潘之恒的表演理論 課堂作業(yè) 本章參考書目 第四章 清代戲曲(1616—1911) 及時節(jié) 背景與概況 第二節(jié) 代表作家與代表作 李玉和他的《清忠譜》 洪舁和他的《長生殿》 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 第三節(jié) 表演風格和理念 黃旖綽的表演理論 課堂作業(yè) 本章參考書目 第五章 民國戲曲(1912—1949) 及時節(jié) 背景與概況 第二節(jié) 表演藝術(shù)家與代表作 第三節(jié) 表演風格與理念 西方戲劇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