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心咨詢——心理治療中的超個人范式》立足于作者的親身培訓實踐,旨在從超個人心理學的視角提供一套連貫、整合了的咨詢治療方法。
超個人意指通達并超越個體人格。超個人心理治療認為:我們都擁有無盡的內在資源,可以應對任何我們可能遭遇和面臨的挑戰,其關鍵在于要敞開面對這些內在資源,扎根于 "內在父母"空間,面對并治療受傷的"內在小孩"。
這是一本自身帶有極大能量的書。當我在編輯過程中疑神疑鬼、瞻前顧后的時候,它引領我回到當下、安于當下;當我腦子里又是喋喋不休的聲音時,我開始質疑,這些不是真的;當我義憤填膺火冒三丈的時候,我領悟到那是我的內在小孩在吵鬧……
也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膽戰心驚地度過每24小時,而心里想的卻是悠閑詩意的停留,在此,我真誠地推薦這本書,希望它能讓大家有一些頓悟,能給大家一些新的選擇。
米杉(Michel Claeys):比利時心理治療師,生于1950年。獲得法學和犯罪學碩士學位后(RUG 1975),投身教育和心理咨詢事業。在廣泛游歷北美和歐洲期間,接受了個人成長、團體工作、心理咨詢與治療的豐富多樣的方法培訓。
基于超過30年的專業經驗,依靠著對多種傳統治療方法和更具創新性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療法、超個人心理學療法的廣泛接觸,米杉發展出一套個人的咨詢方法和風格——本性治療,其有效性得到了業內同仁的一致認同。
2000年底,米杉將事業重心轉移到中國,在從事咨詢工作的同時,為中國的大學提供講座及培訓。
倪男奇:米杉的夫人及工作伙伴,米杉著作《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擁抱》《夢的真相》《情商魔法訓練營》的譯者。1978年生于安徽,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碩士,目前任北京服裝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及時章 扎根本性
一 什么是本性?
二 尋找本性:我是誰?
三 聯結本性的工具
四 討論
五 本章概要
六 個人實操
第二章 安于當下
一 咨詢師存在于當下的特質
二 引領來訪者回到"此時此地"
三 實操工具
四 討論
五 本章概要
六 個人實操
第三章 與來訪者面對面:匹配、傾聽、鏡射、賦力
一 匹配
二 積極傾聽
三 鏡射
四 賦力
五 討論
六 本章概要
第四章 做出選擇:從受害意識到肩負責任
一 理解"責任"
二 教授責任
三 吸引法則
四 咨詢對話:責任
五 討論
六 本章概要
第五章 錨定資源:聯結內在父母
一 父母與孩童
二 治愈內在小孩
三 聯結內在父母:錨定資源
四 咨詢對話:聯結內在父母
五 評論
六 討論
七 本章概要
八 個人實操
第六章 對情緒能量進行工作:會見內在小孩
一 心腦分離
二 敞開面對情緒能量
三 轉化情緒能量
四 咨詢對話:聯結感受
五 討論
六 本章概要
第七章 對認知模式進行工作
一 思維是能量
二 咨詢師的認知系統
三 來訪者的認知系統
四 重構認知模式
五 咨詢對話:重組認知模式
六 討論
七 關于思維和認知模式的主要洞見
八 本章概要
九 個人實操
第八章 設定目標
一 設定目標是在尋找解決辦法
二 識別需要
三 設定目標:識別選擇,做出新選擇
四 澄清意愿
五 識別具體步驟
六 咨詢對話:設定目標
七 討論
八 本章概要
九 個人實操
第九章 對夢工作
一 不同類型的夢
二 夢在談論我們自身
三 怎樣開始探索你自己的夢?
四 夢中的基本象征元素
五 在咨詢治療中對夢工作
六 個案研究
七 討論
八 本章概要
第十章 身體語言:獲取身體信號的訊息
一 身體表達的,是意識還未能識別的
二 身體部位的象征意義
三 對我們的身體說話
四 討論
第十一章 呼吸、 放松與觀想
一 自我提升的工具之一:有意識的呼吸
二 引領內心工作
三 實操技巧
四 創造性的觀想工具
結 語
術語表
參考文獻
致 謝
附 米杉本性心理治療與釋夢心理治療培訓介紹
主題一:本性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系列培訓
主題二:釋夢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系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