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綱要》的文件精神,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而編寫,主要包含了心理健康知識、自我、人際、情緒、學習、生活、生涯等方面的內容。每一節的內容都由生活鏈接、心海導航、反觀自我、心靈雞湯、心靈拓展、心靈感悟六部分組成。其目的是幫助中職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適時關注自身心理狀態,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地發揮學生的潛能。
本書融科學性、可讀性和可操作性為一體,既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也可作為輔導員老師和學生的自學教材。
《放飛心靈: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普通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指導綱要》的文件精神,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而編寫,旨在幫助中職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適時關注自身心理狀態,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程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掌握心理調適方法,適時關注自身心理狀態。
養成自信、自律、敬業、樂群的心理品質,程度地發揮自身的潛能。
及時章 心理健康——通往幸福的階梯
及時節 心理健康概述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中職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三節 心理健康的自我調試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章 悅納自我——讓心靈健康成長
及時節 發現自我探索自我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接納自我熱愛自己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三章 生命教育——讓生命開滿繁花
及時節 樹立理想確立目標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珍惜生命學會感恩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三節 熱愛生活抗拒誘惑——AIDS離我們并不遠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四節 熱愛生活抗拒誘惑——讓遠離我們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四章 和諧關系——讓生活充滿快樂
及時節 交友有道相處有術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良師益友教學相長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三節 珍惜親情學會感恩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四節 同齡友誼助我成長
一、生活鏈接
一、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五章 調控情緒——讓青春不失色
及時節 認識情緒管理情緒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調試不良情緒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六章 學會學習——學海無涯任你游
及時節 樹立信心助你前行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二節 制訂計劃走向成功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六、心靈感悟
第三節 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一、生活鏈接
二、心海導航
三、反觀自我
四、心靈雞湯
五、心靈拓展
八、心靈感悟
第七章 戀愛季節——編織愛情的神話
第八章 網絡時代——別讓自己成為網奴
第九章 珍視生活——讓生活多姿多彩
第十章 職業素質——職場成功的秘訣
第十一章 危機干預——未雨綢繆
參考文獻
第二節 中職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一、生活鏈接 一個16歲中職女生的自述
我一直以來對自己就缺乏自信,譬如小時候,很想參加繪畫班,后來發現很多報名者以前都接受過訓練,我是一點兒基礎都沒有的,擔心參加后會出丑,就放棄了報名。后來很多事情都是擔心會出丑就放棄了。
在現在生活中,我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擔心別人會不高興,很多事情都是按照別人的意愿去做,結果,我做得很不舒服。
我發現身邊的人自信心特別強,很想像他們那樣,但是我總做不到。特別是上了中職學校之后,情緒一直很低落,不愿意見人,也不愿意回家。一想到鄰居家的好朋友小麗上了市里的重點中學,以后就會考大學,有光明的前途,而自己呢,既不聰明,也沒能力,這輩子注定只能碌碌無為了。
二、心海導航 不少中職生跟上面說到的這位女生一樣,對重點中學甚至普通中學的學生非常羨慕,作為年輕人,他們對未來同樣有美好的憧憬,也渴望陽光和鮮花,但有一種潛在的壓力,讓他們選擇了不一樣的道路。他們既有和同齡人一樣的心理發展特點,又有這個群體的特殊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如下:
(1) 自主性與依賴性相結合。青年初期的自我意識較少年時期大為增強,開始把自己看做成年人,渴望與成人一樣具有平等的社會地位與權利,反對從屬地位與式的干涉。已經意識到自己長大了,追求內心世界的自我判斷、決定,將注意力集中到關心自我、發現自我上。渴望走向社會,想干一番事業,在心理上有擺脫父母的愿望,要以獨立的人格出現于人們面前。但自控能力仍顯不足,身體的發育水平快于相應的心理發展水平。特別是由于經濟上不能獨立,很多事情想干而不能干,不得不對家長形成依賴性。加之接觸社會較少,對求職就業有所焦慮。遇到不滿或不平之事,容易出現情緒失控,這些情緒上的波動,使他們難以自覺控制。一些重要的事情還得家長出面解決。
(2) 競爭性與過激性相結合。在一些事情上愿意與人競爭,具有一定的主動性、自信心,但也存在被動性與自卑感。由于學習成績不佳,中考或高考成績不理想,個別的甚至沒有參加中考或高考。有的是在社會上晃了一兩年又回到學校。小學到初中長期受到應試教育負面因素的影響,承受著老師、家長較多的指責和同學們的歧視,缺乏受到科學的教育和真誠的關愛。難免形成抑郁自卑心理,對未來感覺渺茫,對學校和社會表現出冷漠、反抗、恐懼,甚至仇視。遇到學習困難就往后退。用過激的行為方式掩飾自己可能受到的傷害,如通過逃課、網絡游戲、頂撞教師、幫派不良行為、打架斗毆等違紀違規現象顯示自己的所謂個性。
(3) 思想意識活躍與學習動機缺失相結合。職業教育理論考試較少,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不像初中和高中那樣學習緊張。中職生沒有升學的壓力,思想意識較為活躍,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一部分中職生長期以來學習基礎較差并缺乏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和行為,在學習上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不足。
(4) 渴望得到認可與人際關系障礙相結合。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夸獎。中職生一方面期盼得到人們的理解、贊揚,與知心人愿意敞開心扉,說話比較坦誠直率,另一方面存在閉鎖、固執、多疑等現象。一些同學尤其不善于與人交往,為人處世能力較差,存在著社交障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不懂起碼的文明禮儀、以自我為中心、言語表達力差、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
(5) 名落孫山的自卑心理與前途迷茫的消極心理相結合。據調查,中職生中具有自卑心理的將近占了一半以上。目前,雖然教育一再進行了改革,社會上用人制度也有了一些變化,但是仍然未能走出“應試”的束縛,用人制度也未能打破“唯文憑”的觀念,特別是在邊遠的農村,無論教育主管部門還是社會家長,評價學校的主要標志是升入重點、名牌的人數,家長望子成龍的觀念仍很強烈,許多家長雙雙在外打工,深知無文憑之苦,所以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加之社會對職業學校的不公正評價,有的甚至將其比喻成“收購站”。可以說,絕大部分中職生均是不得已而選擇職高,走進職高后,人際關系和課程結構的變化使得昔日的學習熱情和對前途的信心煙消云散,有的甚至整日陷入自卑與郁悶之中。
加之現在社會競爭日益強烈致使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對于中職生來說就更難適應,所以不少學生抱著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認為學好與不學一個樣,反正畢業后都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于是對前景感到迷茫、憂郁,甚至恐懼,對學習毫無興趣,有的厭學、逃課,甚至離家出走。部分學生則是坐等學校給找一份工作,認為學校總應該想辦法,不學無術、消極逆反。
三、反觀自我 你能接納自己嗎 對下列題目做出“是”或“否”的選擇。
(1) 在朋友或家人眼里,你是否顯得過于敏感?
(2) 你是否喜歡與別人爭論不休?
(3) 你是否總是持批評態度?
(4) 你是否容忍他人有不同觀點?
(5) 你是否易動肝火?
(6) 你是否愿意原諒人?
(7) 你是否愛嫉妒?
(8) 你是否能認真聽別人講話?
(9) 你是否不樂于接受恭維?
評分標準:
1、2、3、5、7、9題,回答“是”得1分,4、6、8題回答“否”得1分,答錯不計分。將各題分相加,得出總分。
結論:
如果總分在5分以上,說明你自我否定得太多了。要好好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