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圖書
人氣:34

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

(不忘本來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div>
  • 所屬分類:圖書 >文化>民族文化  
  • 作者:[張澤云] 編著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39281582
  •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10
  • 印刷時間:2015-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以開闊的思路,生動的語言,從琴棋書畫、中醫中藥、文學藝術、民間工藝、武術、美酒、淡茶、民間雜技等方面入手,以豐富的知識和史料,講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編輯推薦

一條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捷徑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發展過程中精神的內在動力。傳統文化既是中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礎,也是歷史、現代和未來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是幫助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條捷徑。

一本濃縮中華文化精華的儲備書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琴棋書畫、中醫中藥、文學藝術、民間工藝、武術、煙草、美酒、淡茶、民間雜技等,無不在世界文化史上大放異彩,各自呈現出獨特的魅力,在歷史的路途上散發著迷人的光芒。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獨立寫成一部洋洋大觀的巨著,讓讀者充分領略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為方便讀者了解,《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選取了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內容,作簡單介紹,只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本可以提升自身素質的文化讀本

一個人的文化知識和常識往往是其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可以提升文化修養,豐富人生內涵。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常識,有利于我們完善個人素質,從“沒文化”變得“有文化”。

一本輕松有趣、方便休閑的理想讀物

《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多個讀者感興趣且實用的傳統文化常識,既是一本精華版的、方便的傳統文化百科辭典,又可以成為休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常識、擴大文化視野的理想讀本。

一個為你提供與人聊天話題的知識庫一條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捷徑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發展過程中精神的內在動力。傳統文化既是中國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礎,也是歷史、現代和未來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睹刻熳x一點傳統文化》是幫助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條捷徑。

一本濃縮中華文化精華的儲備書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琴棋書畫、中醫中藥、文學藝術、民間工藝、武術、煙草、美酒、淡茶、民間雜技等,無不在世界文化史上大放異彩,各自呈現出獨特的魅力,在歷史的路途上散發著迷人的光芒。這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可以獨立寫成一部洋洋大觀的巨著,讓讀者充分領略傳統文化的迷人魅力。為方便讀者了解,《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選取了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內容,作簡單介紹,只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一本可以提升自身素質的文化讀本

一個人的文化知識和常識往往是其綜合素質和能力的體現?!睹刻熳x一點傳統文化》可以提升文化修養,豐富人生內涵。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常識,有利于我們完善個人素質,從“沒文化”變得“有文化”。

一本輕松有趣、方便休閑的理想讀物

《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分門別類地介紹了多個讀者感興趣且實用的傳統文化常識,既是一本精華版的、方便的傳統文化百科辭典,又可以成為休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快餐,是方便快捷地掌握中國傳統文化常識、擴大文化視野的理想讀本。

一個為你提供與人聊天話題的知識庫

《每天讀一點傳統文化》讓你不知不覺成為會聊天的人。有了這么多的知識儲備,你再也不用擔心沒有話題,聊天冷場了。

推薦閱讀:“每天讀一點”系列之《每天讀一點世界文化常識》《每天讀一點哲學常識》《每天讀一點民俗文化常識》《每天讀一點世界藝術史》《每天讀一點世界戰爭史》《每天讀一點國學 常識》《每天讀一點二戰史》《每天讀一點世界史》《每天讀一點中國史》!

作者簡介

張澤云,男,畢業于中央民族大學中文專業。對中國近代現代史,中國傳統文化深感興趣,出版過《中國考古文化》《與佛教零距離》等書。

目錄

及時章 琴棋書畫——方寸間的藝術情思

及時節 樂器樂律與藝術成就

舜以五弦琴治天下........ 002

琴音與“九德”.......... 003

探索琴、瑟和諧的秘密.... 003

《陽春白雪》與曲高和寡.. 004

第二節 琴音里的千古美談

高山流水覓知音.......... 005

蔡中郎與焦尾琴.......... 006

司馬相如與《鳳求凰》.... 007

蔡文姬與《胡笳十八拍》.. 007

古曲《廣陵散》的失傳.... 008

歐陽修撫琴療病養身...... 009

第三節 古代名棋與對弈棋局

帝堯造棋的古老傳說...... 010

楚河漢界與中國象棋...... 011

第四節 棋人棋事灑清風

謝安下棋穩軍心.......... 012

梁武帝與圍棋高僧........ 013

“常勝將軍”宋太宗...... 014

徐達和勝棋樓........... 015

“名譽七段”段祺瑞...... 015

第五節 古代書法的字里千秋

篆書與篆刻............. 017

漢隸的波磔之美.......... 018

別具一格的魏碑.......... 019

唐太宗與“書圣”王羲之.. 020

顛張醉素............... 021

顏筋柳骨............... 022

宋代皇帝與“尚意”書風.. 023

爨寶子碑............... 024

第六節 格高思逸的繪畫之美

巖畫的原始之美.......... 025

神奇的彩陶繪畫.......... 026

秦漢繪畫的絢麗多姿...... 027

規模宏大的佛教壁畫...... 028

藝術高超的人物畫........ 029

第七節 獨具一格的繪畫名家

才絕、畫絕、癡絕的顧愷之 031

王維的詩情與畫意........ 032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033

繪畫天才和瘋子——八大山人 034

寫意鼻祖徐渭........... 035

第八節 名畫背后的傳奇故事

千年癡情《洛神賦圖》.... 037

《唐宮仕女圖》的豐腴之美 038

《清明上河圖》與北宋市民經濟 040

《雪夜訪戴圖》的成畫故事 041

第二章 古典文學——雅俗共賞的藝術寶庫

及時節 源遠流長的詩歌藝術

《詩經》和我國詩歌的起源 044

浪漫主義的開篇——《離騷》 046

曹植和五言詩........... 047

“李杜”和盛唐詩歌...... 048

詞的起源——敦煌曲子詞.. 050

詞人柳永的夢幻人生...... 051

張養浩的千古之嘆........ 053

第二節 光怪陸離的小說世界

小說的起源——古老的神話 054

《搜神記》和《世說新語》 056

唐宋傳奇的發展新高度.... 057

明清小說和明代四大奇書.. 059

別具一格的《品花寶鑒》.. 060

第三節 異彩紛呈的戲曲藝術

梨園鼻祖和戲曲的誕生.... 062

元曲四大家............. 063

“第六才子書”——《西廂記》 066

“百戲之祖”昆曲........ 067

湯顯祖和《牡丹亭》...... 069

南洪北孔............... 070

國粹京劇............... 072

第三章 中醫中藥——傳統醫學的智慧結晶

及時節 天人相應的中醫文化

中醫的雅稱............. 076

簡說中醫“四診”........ 077

第二節 古代醫家的集大成者

醫仙華佗與麻沸散........ 079

醫圣張仲景的救世之道.... 080

葛仙翁的煉丹術.......... 081

醫學領域的實干家李時珍.. 082

女醫學家鮑姑的故事...... 083

妙應真人孫思邈.......... 084

名醫錢乙與六味地黃丸的故事 085

第三節 帝王與中醫的趣聞趣事

扁鵲先生與桓侯諱疾...... 087

名醫淳于意與肉刑的廢除.. 088

朱元璋的藥引子.......... 089

康熙與地黃湯的故事...... 090

第四節 集天地之精華的中藥文化

神農嘗百草的歷史傳說.... 091

古代社會的用藥風潮...... 092

中藥的七情配伍.......... 094

第五節 品讀古代醫藥名著

《黃帝內經》的成書傳說.. 096

王惟一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097

宋慈和《洗冤集錄》...... 098

吳又可和《瘟疫論》...... 099

太子參緣何未入《本草綱目》 100

第四章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藝術瑰寶

及時節 中華武術發展歷程及武藝

武術的起源及其發展...... 102

江湖也有規矩——武德.... 104

天下功夫出少林.......... 105

第二節 比武術更誘人的武俠文學

武俠小說的演變.......... 107

“奇幻仙俠”還珠樓主.... 108

“開風氣者”梁羽生...... 110

“武林盟主”金庸........ 112

“武學大家”古龍........ 113

第三節 著名的武術家

楊露禪與太極拳.......... 115

“中華及時保鏢”杜心五.. 116

五可歌可泣的“大刀王五” 117

“神力千斤王”王子平.... 118

一代宗師霍元甲.......... 119

韓慕俠的大刀隊......... 120

第四節 著名兵器及運練高人

七星龍淵和伍子胥........ 121

春秋霸主和越王勾踐劍.... 122

武圣關羽與青龍偃月刀.... 123

俞大猷與少林棍法........ 124

第五節 武術的延伸——游戲雜技

最古老的足球運動——蹴鞠 125

千奇百怪的幻術.......... 126

上層貴族的投壺宴飲...... 127

鳳凰銜書............... 127

秋千................... 128

身臨其境的仿聲口技...... 128

廟會與獅子舞........... 130

迷人的煙火............. 131

弄劍................... 131

皇家冬季的冰嬉消遣...... 132

第五章 飲食廚藝——舌尖上的美食盛宴

及時節 風雅的飲食之道

原始社會茹毛飲血的飲食文化134

烹調的出現............. 135

飲食養生及時人彭祖...... 136

烹調的鼻祖:伊尹........ 137

第二節 名人與美食

被烹煮的西施舌.......... 138

楊貴妃與貴妃雞.......... 139

王允與貂蟬豆腐.......... 140

蘇東坡與東坡肉.......... 140

諸葛亮發明包子為救人.... 141

第三節 傳統節慶飲食

咬蘿卜“啃春”的由來.... 142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來歷.... 143

寒食禁火餳大麥粥........ 144

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144

楊貴妃與中秋月餅........ 145

臘八節與臘八粥.......... 145

第四節 歷史久遠的八大菜系

海鮮主打的膠東菜........ 147

古老與前衛相結合的廣東菜 148

酷炫麻辣話川菜.......... 149

奢侈又清淡的閩南菜...... 150

蘇菜與《隨園食單》...... 151

浙菜精品西湖醋魚........ 152

京菜及其代表譚家菜...... 153

徽菜及其一絕“績溪一品鍋” 154

第五節 獨具特色的中華宴席

康熙大壽與滿漢全席...... 156

孔府宴................. 157

全鴨席................. 157

流水盛宴——洛陽水席.... 158

第六章 煙酒茶——嗅味的雙重體驗

及時節 煙霧迷離中的精神體驗

煙草,一種神奇的植物.... 160

國人與煙草的及時次親密接觸161

從水煙袋到鼻煙壺........ 161

第二節 與煙草展開的精神抗爭

崇禎皇帝禁煙........... 163

紀曉嵐戒煙............. 164

齊白石戒煙吟對聯........ 165

第三節 千載飄香的飲酒文化

儀狄造酒與酒的起源...... 167

從青銅酒器到金銀酒器.... 168

武松打虎和白酒的出現.... 169

茴香豆與黃酒搭配.... 169

“流觴曲水”的絕唱...... 170

第四節 中華名酒的傳奇故事

茅臺酒的傳說........... 172

醉倒杏花村的賀魯將軍.... 173

古紹興嫁女必飲女兒紅.... 174

二郎鎮里話郎酒.......... 175

第五節 推杯換盞話酒趣

越王勾踐簞醪勞師........ 176

竹林七賢和酒........... 177

魏文帝與葡萄酒.......... 177

劉玄石與千日醉.......... 178

賀知章金龜換酒共言歡.... 178

唐伯虎“佯狂使酒”...... 179

酒瓶里的史學大師王鐘翰.. 180

第六節 流溢芬芳品茶道

探訪茶樹的發源地........ 181

茶圣陸羽與《茶經》...... 182

迢迢萬里的茶葉貿易...... 183

古代文人斗茶趣談........ 184

古代名茶大觀園.......... 185

第七節 茶人茶事

諸葛武侯與普洱茶........ 188

及時個女茶師李冶........ 189

王守仁喝茶設縣.......... 190

魯迅的茶膏............. 190

老舍和《茶館》.......... 191

古鎮周莊的“阿婆茶”.... 192

第八節 奇異的少數民族茶文化

品味白族“三道茶”...... 194

拉祜族的燒茶和烤茶...... 195

茶葉里加鹽巴的怒族...... 195

藏族的酥油茶的起源...... 196

布朗族酸茶的獨特味道.... 197

傣族清幽竹筒茶.......... 197

基諾族的涼拌茶.......... 198

第七章 古玩器物——溫潤古樸的藝術之美

及時節 中國的代名詞——瓷器

唐三彩................. 200

宋代名窯............... 201

景德鎮和青花瓷.......... 203

第二節 文房四寶

筆..................... 205

墨..................... 206

紙..................... 208

硯..................... 209

第三節 玉器

玉的分類............... 211

四大名玉............... 212

翡翠................... 214

瑪瑙................... 214

古代玉器的鑒定.......... 215

第四節 歷史文明的幽光——青銅器

神秘禮器大盂鼎.......... 217

“鎮國之寶”后母戊鼎.... 219

飛旋的蓮鶴方壺.......... 220

三星堆青銅器........... 220

第五節 琳瑯滿目的飾品

玉佩傳遞的綿綿深情...... 222

鳳冠霞帔............... 223

發簪的古典神韻.......... 223

內涵豐富的耳飾品........ 224

軍用扳指的蛻變.......... 225

辟邪去災長命鎖.......... 225

第八章 民間工藝——精美絕倫的民俗瑰寶

及時節 獨具匠心的民間工藝品和藝術畫

傳奇年畫圣地楊柳青...... 228

中國一絕高密撲灰畫...... 229

技藝高超的蕪湖鐵畫...... 230

別具情趣的羽毛工藝畫.... 231

始于宮廷的麥秸畫........ 232

彩紙里的傳奇故事........ 232

第二節 歷史悠遠的風箏文化

清明節與風箏的發明 ..... 234

宋徽宗與《宣和風箏譜》..

在線預覽

及時章

琴棋書畫——方寸間的藝術情思

在古代,彈琴(主要是彈古琴)、弈棋(有圍棋也有象棋)、書法和繪畫是古代文人雅士必須掌握的四種技能,用于提高自身的修養,又被稱為“文人四友”。琴棋書畫起源都很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其分布地域,最初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后來逐漸擴散到全國各地。

琴棋書畫最初在文人雅士之間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世俗化,其內涵也得到極大拓展。比如音樂,既有令高雅人士陶醉的“陽春白雪”,也有普通人喜聞樂見的“下里巴人”。

及時節 樂器樂律與藝術成就

音樂在我國古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孔子在聽到美妙的音樂之后,“三月不知肉味”。

我國古代音樂中,以古琴作為代表。琴棋書畫,文人四友,從排列上也可以看出古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舜以五弦琴治天下

在4000多年前的中原山野中,勞作之余,人們總會聽到一個人的琴聲和歌聲。他一邊彈著五弦琴,一邊唱道:“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首歌的名字叫作《南風》。歌詞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和煦的南風吹啊吹,可以緩解人們的愁悶?。患皶r的南風吹啊吹,可以給人們增加財富。

相傳這首歌詞的創作者就是“三皇五帝”中的舜。同時,他還是五弦琴的發明者?!抖Y記 樂記》中記載:“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制樂,以賞諸侯。”意思就是說,舜帝發明了五弦琴,還用它來演奏《南風》,統治天下。

為什么《南風》具有如此之大的教化功能呢?這得從舜的弟弟象說起。象是舜同父異母的弟弟,深得父母寵愛。舜的父親、后母和象都想要置舜于死地,但舜以怨報德,對他們一直很好。舜做了國君,將江南“有庳”,即今天湖南雙牌縣,封給了象。象到封地后,棄惡從善,寬以待人,而且通曉當地少數民族語言和文化,為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舜晚年到南方巡視,看到象的轄區內民風淳樸、秩序井然、物產豐富、百姓富裕,就寫了《南風》一曲,借南風之德來贊頌仁義孝悌之風,謳歌社會正氣。

舜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處處為百姓著想,與百姓共同勞作和生活。他將自己對于天下百姓的關懷和治國理念都融在了琴聲之中。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出色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隨著他的琴聲和歌聲感染教化了許多人。他統治的時代則成為儒家文化理想中的黃金時代。

琴音與“九德”

古代的文人雅士們都很喜歡彈琴,對于琴的音色也很有講究。按照儒家“君子比德如玉”(就是說,君子應該像玉一樣,有高尚的德行)的理念,人們也賦予了琴音很多道德含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九德”。

所謂琴音“九德”,是說一張理想的琴,應該具備奇、古、透、靜、潤、圓、清、勻、芳九個優點。

奇,材質和音質都輕松脆滑。

古,琴音醇和,淡雅中有金石韻。

透,琴音清亮綿遠而不咽塞。

靜,琴音純凈,沒有雜音。

潤,琴發聲不燥,圓潤。

圓,琴音渾然不散。

清,琴聲如金石,清脆。

勻,琴七弦俱清圓,勻均平衡。

芳,琴使用越久,效果越好。

探索琴、瑟和諧的秘密

琴瑟和諧,是器物與器物的和諧,是夫妻之間的和諧,也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古人講究修身養性,而精研琴棋書畫則是很好的方式。很多文人既寫得一手好詩,也彈得一手好琴。琴適合獨奏,兩三人相伴,山間,青松,流水,確實是一種優雅的景致,在較大型的宴席上,琴聲就顯得過于單調了。人們試著用很多種樂器為琴伴奏,但效果都不佳,直到瑟的出現。

琴的音色古樸高遠,寧靜悠然,就好像謙謙君子,優雅安靜;瑟體積大,空腔大,因此音量也大,弦多,音色也多,恰似一個天真活潑的少女,充滿了活力。琴瑟合鳴,似山間流水,像金鳳和鳴,如蓓蕾初綻,引導人們移步換景,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陽春白雪與曲高和寡

“悲哉,秋之為氣也!”喜歡文學的人,對這一名句大多耳熟能詳。它出自戰國著名辭賦家宋玉的《九辯》。宋玉在歷史上可謂大名鼎鼎,但在當時知道他的人卻很少。

24小時,楚襄王把他叫了去,問:“先生(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君王都特別尊重讀書人,尊稱他們為先生),你是不是把自己美好的德行隱藏起來了?不然,寡人為什么沒聽到普通老百姓稱贊你???”宋玉想了想,對楚襄王說:“大王啊,有一個歌者在咱們的郢都做客的時候,起初他唱的是《下里》《巴人》,來聽的人有幾千多,反響很大;當他唱《陽阿》《薤露》的時候,傾聽應和的人還有幾百人;唱到《陽春》《白雪》時,還留下傾聽的不過幾十個人了。歌曲越高雅、越復雜,能夠唱和的人自然就越來越少,這就是曲高和寡呀。”

宋玉對楚襄王提到的《陽春》《白雪》是兩首器樂曲。后來,“陽春白雪”不僅被用作古琴曲名,還用來形容高雅的文藝。

第二節 琴音里的千古美談

從俞伯牙《高山流水》謝知音,到嵇康演奏《廣陵散》慷慨赴死,我國琴音中留下很多耐人尋味的故事。這些故事有的被演繹成戲劇和小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有的則仍留在琴聲中,散發著無言的魅力。

本節為讀者簡單介紹幾個最廣為流傳的故事。

高山流水覓知音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音一個也難求。”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戰國時期,楚國人伯牙很喜歡彈琴,并拜了一個叫連城的人做老師。伯牙天資聰穎,但很難捕捉到音樂的神韻。

24小時,他的老師對他說:“我帶你去拜訪一位大師吧,他會點化你的。”伯牙跟著老師乘船出發,到了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休息,自己尋找大師去了。見老師去了很久還不回來,伯牙就走上山去。繞過一個山頭,他發現一幅奇景正掛在眼前:云中飛瀑,霧中清泉,不知道哪里是霧,哪里是水,水花濺在巖石上,恰如珍珠;水聲回蕩,就像沒有琴弦的音樂。伯牙不禁被眼前的這一幕感動了,就坐下來彈琴。這時,老師出現在他身后:“哈哈,大師被你找到了??!”原來,老師所說的大師就是大自然。

相傳,伯牙在這里創作了《水仙操》和《高山流水》兩首著名的曲子。隨著時間的推移,伯牙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很少有人能懂得他彈奏的曲子。

一次,他奉命出使,途中遇到了大風,不得已在漢江口停留。伯牙無事,就彈起琴來。彈完之后,草叢中忽然傳出一個興奮的聲音:“妙啊妙??!”伯牙一看,原來是個樵夫,就問:“你也懂得琴藝嗎?”結果樵夫說得頭頭是道。

伯牙聽他也懂音樂,就繼續彈起琴來,彈到雄壯高亢的時候,樵夫就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彈得舒暢流利的時候,樵夫就說:“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這位樵夫就是鐘子期。伯牙很高興,就和鐘子期結拜,并約定每年的中秋在這里相會彈琴。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到了這里,才發現鐘子期已經去世了。伯牙在鐘子期的墳前彈了一曲《高山流水》,之后破琴絕弦,仰天長嘆:“知音都不在了,我為誰彈琴呢?”

為紀念他們,后人就把高山流水比作知音或知己,也比喻樂曲高妙。

蔡中郎與焦尾琴

宋朝詩人陸游有一首詩《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死后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詩里面所說的“蔡中郎”就是蔡邕,他在音樂史上可是鼎鼎大名。他的《琴賦》《琴操》都是影響深遠的琴學著作,而《蔡氏五弄》和《游春》則是千古名曲。有意思的是,他還與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有關。

一次,蔡邕路過吳縣,發現一個人正在做飯。灶火燒得正旺,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作響。蔡邕看了一眼,卻發現燃燒的是一塊上好的梧桐木。愛琴如命的蔡邕知道梧桐木是做琴的好材料。他不顧火勢,將那塊被燒著的木板抽了出來,并撲滅上面的火,連連搖頭:“可惜,可惜!”蔡邕這種反常的舉動讓燒飯的人非常驚奇,就詢問蔡邕這樣做的原因。聽蔡邕解釋原委之后,他笑了:“原來是這樣,既然你這樣喜歡,拿去好了。”

道謝后,蔡邕把這塊木頭帶回家,把燒焦的部分置于琴的尾部,精心制作了一張琴,并給它取了一個特別別致的名字——焦尾琴。

司馬相如與《鳳求凰》

司馬相如早年家貧,郁郁不得志。有一次,他在臨邛富戶卓王孫家做客,遇到了才貌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洛隆县| 福泉市| 乐安县| 兴隆县| 八宿县| 龙川县| 类乌齐县| 潜江市| 永寿县| 连州市| 喜德县| 临潭县| 平昌县| 兴化市| 龙岩市| 天峨县| 毕节市| 方山县| 铜陵市| 余姚市| 精河县| 威宁| 西安市| 白河县| 民权县| 普定县| 正安县| 南川市| 四平市| 句容市| 宜宾市| 黄梅县| 焉耆| 兴文县| 德清县| 金乡县| 岳池县| 东莞市| 江源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