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史與中華多元文化論集》為南京大學歷史系陳得芝教授的論文集。陳先生是國內蒙元史研究的,學術聲譽極佳,此次結集出版的書稿是其在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元史研究叢稿》之后的第二本論文集,故名《續編》,包括其專論文章22篇、舊作4篇、譯文4篇、序言10篇。
陳得芝 1933年11月生,福建霞浦人。19521956年,南京大學歷史系本科;19561960年副博士研究生,從韓儒林教授專攻蒙元史,結業后留校工作。19821991年繼任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主任,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曾任元史研究會副會長、蒙古史學會副理事長。19882003年任江蘇省政協委員、常委、文史委員會主任。2003年退休,受聘江蘇省文史館館員。參與韓儒林主編《中國通史參考資料》第六冊(元代)和《元朝史》的編撰,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蒙古地區)的編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卷及《中國歷史大辭典遼夏金元》卷的編寫;主編《中國通史》(白壽彝總主編)第八卷(元)。19582012年,、札記、書評、譯文等120多篇。出版有論文集《蒙元史研究叢稿》(2005)、《蒙元史研究導論》(2012)。
前言:樂在其中
淺論邊疆民族歷史文獻學的建設
元世祖詔令、圣訓叢談
民本與有容
傳統文化二題
從"支那"名稱來源諸"新說"談起
關于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問題
古林清茂與元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重讀向達先生的《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
兼評榮新江著《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
從五進五退看許衡的角色定位
元文宗在建康
讀高麗李承休《賓王錄》
域外元史史料札記之一
八思巴字文獻研究的學術貢獻
慶祝蔡美彪教授八十華誕
從亦黑迷失身份看馬可波羅
《一百大寺看經記》碑背景解讀
關于元朝的國號、年代與疆域問題
成吉思汗墓葬所在與蒙古早期歷史地理
元代多元文化社會的言語文字二題
從元代江南文化看民族融合與中華文明的多樣性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西域地名釋讀
王國維的學術進步觀及其西域史蒙元史研究
從"銷金鍋兒"到民族熔爐
元代杭州與蒙古色目人文化的演變
"玉山文會"與元代的民族文化融合
元代民族文化融合之一角
伊金霍洛從"大禁地"到"成陵"
忽必烈的高麗政策與元麗關系的轉折點
蒙元史研究中的歷史語言學問題
金亡前的宋蒙關系
《元史譯文證補》評介
元代的鈔法
鯨舟吼浪泛滄溟
從鄭和下西洋看中國海外交通的發展
譯文
成吉思汗西侵和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爭
國外書籍譯介三則
吐蕃與宋、蒙的關系
成吉思汗、合罕稱號再探
學術評論
張華、楊休、季士家《清代江蘇史概》序
沈衛榮《一世達賴喇嘛傳》序
張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體制研究》序
尚衍斌《元代畏吾兒研究》序
魏志江《遼金與高麗關系考》序
劉月蓮《澳門歷史語言文化論稿》序
趙琦《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序
潘清《元代江南民族重組與文化交融》序
周萍萍《十七、十八世紀天主教在江南的傳播》序
律師《清平樂》序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