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時分,一架來自柏林的客機降落紐約機場,所有乘客均離奇死亡。疾病管制局的防疫專家伊費意外地找到了機上四名生還者,還有一個形似棺材的巨大黑色木箱。接下來,一系列詭異事件接連發生。誰也不知道,一股黑暗勢力正在吞噬人類……
這是好萊塢知名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的作品首次引進大陸。小說融合哥特、科幻、驚悚等諸多元素,徹底顛覆以往外表俊美高貴的吸血鬼形象,堪稱一部改變吸血鬼歷史的里程碑之作。吉爾莫·德爾·托羅對整個吸血鬼歷史研究頗深,因此,小說呈現出來的不僅僅是情節、敘事和人物,還糅雜了古往今來吸血鬼題材中的眾多儀式、風格與主題。
血族三部曲之《血族2:墜落》
血族三部曲之《血族3:永夜》
吉爾莫·德爾·托羅,好萊塢全才型導演,《刀鋒戰士》《地獄男爵》《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導演,《霍比特人》金牌編劇。本書是他力作。另一位作者查克·霍根,代表作《竊盜城》曾于2005年獲得"漢密特獎"(國際犯罪小說獎),被故事大師斯蒂芬·金列為該年度的十大小說之一。
小說原作比電影還精彩,徹底顛覆傳統吸血鬼形象。美國驚險小說協會主席克萊夫·卡斯勒盛贊:"這三部曲的部氣勢非凡,像是被下了咒似的吸引人!一旦讀了頁,就沒辦法不把這故事看完,我相當期待下一集。"小說一問世,就榮登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暢銷書排行榜。
吉爾莫·德爾·托羅(GuillermoDelToro)
好萊塢著名的鬼才導演,金牌編劇。1993年以《魔鬼銀爪》一鳴驚人,之后陸續執導《刀鋒戰士》、《地獄怪客》、《潘神的迷宮》等多部電影,其中《潘神的迷宮》以魔幻綺麗的童話風格,席卷奧斯卡金像獎、英國演藝學院獎、西班牙哥雅獎等全球各大獎項。2013年編導的《環太平洋》在全球熱映,獲得極佳票房成績。曾與《魔戒》大導演彼得?杰克森合作,成為《霍比特人》編劇之一。其作品素以獨特的影像風格直探人心深層的恐懼。
查克·霍根(ChuckHogan)
美國小說家,寫過許多受歡迎的作品,包括《僵局》和《竊盜城》。其中《竊盜城》,不但贏得2005年"漢密特獎",更是被故事大師史蒂芬?金列為該年度的十大小說之一,并已被改編拍成電影,備受好評。
譯者葉妍伶
曾就讀及任職于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研究所、臺灣師范大學翻譯研究所口譯組。
尤賽夫·薩鐸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亞伯拉罕·瑟拉齊安的奶奶準備說故事了,"有一個巨人。"
小亞伯拉罕眼神灼然,霎時間木碗里的白菜羅宋湯好像變得更好喝了,至少大蒜味不再那么嗆。這個男孩臉色蒼白、身材瘦小且體質孱弱,他的奶奶一直想把他喂胖點。祖孫倆面對面坐著,孫子喝著湯,奶奶編著毛線講故事。
奶奶的故事。童話。傳說。
"這巨人是阿爾巴尼亞貴族的兒子,他叫做尤賽夫·薩鐸。薩鐸少爺比所有人都壯碩,比村子里所有的屋頂都還要高聳。他進出房舍都得低著頭彎著腰,他長這么高其實很辛苦,這是先天的疾病,而不是上帝的恩賜。這個年輕的巨人很辛苦,因為他的肌肉沒有足夠的力量支撐他又長又重的骨架。有時候他連走路都痛。舉步維艱的他會拄著拐杖,那拐杖比你還高呢,杖頭的銀制手把刻著一個狼頭,那是他們的家徽。"
"然后呢?奶奶?"亞伯拉罕滿口都是菜。
"那是他的命,但這種缺陷卻教他謙卑,這是一般貴族缺乏的特質。他有一副慈悲心腸,會關懷貧者、病者和辛勤工作的村民。他對村里的小孩特別好,他的口袋又大又深,就像農夫裝蕪菁的麻袋一樣,鼓脹的口袋里裝滿了零食和玩具。他自己的童年并不愉快,他八歲就和薩鐸老爺一樣高,九歲就比他父親高一個頭。薩鐸老爺心里一直以兒子虛弱的身體和畸形的外表為恥。但薩鐸少爺是個溫柔的巨人,深受村民喜愛。大家都說薩鐸少爺高人一等卻不高傲跋扈。"
奶奶點點頭,要孫子再吃幾口。他咬著煮熟的甜菜根,當地人說這是"嬰兒心",因為甜菜根的顏色、形狀都很像顆小心臟,還有那像經絡一般的纖維。"然后咧,奶奶?"
"他也愛大自然,對殘忍的狩獵活動一點興趣也沒有。不過他身在豪門不得已,十五歲那年他爸爸和叔叔便說服他一起遠赴羅馬尼亞,進行為期六周的狩獵之旅。"
"是來這里嗎,奶奶?"亞伯拉罕問,"那個巨人,他來過這里?"
"是到北邊的黑森林。薩鐸家族可不獵熊、野豬或麋鹿。他們的目標是狼,那是薩鐸家族的紋章標記。他們以動物界的狩獵者為獵物。薩鐸家規說吃狼肉可以讓子孫得到勇氣與力量,薩鐸老爺則相信這可以強化兒子瘦弱的肌肉。"
"然后呢,奶奶?"
"他們的旅途漫長又艱險,而且天候惡劣,但尤賽夫都撐過去了。他從來沒有離開家園旅行過,旅途中陌生人異樣的眼光讓他覺得很丟臉。等他們抵達黑森林時,他覺得樹叢似乎有生命。日落后動物離開了巢穴,在森林里四處漫步,就像流離失所的難民一樣。四周有太多動物了,獵人無法在營地安睡。有些人想要離開,但薩鐸老爺一心只想獵狼。他們聽到黑暗中的狼嗥,薩鐸老爺迫切焦急地想要捕一匹狼,給他的兒子,他的獨子。他龐大畸形的外表就像薩鐸家族的毒瘤,他要為家族破除詛咒,他要幫兒子找個媳婦,產下健康的后代。
"所以尤賽夫的爸爸在第二天日暮前就離開了團隊,獨自尋找狼蹤。其他人徹夜守候,黎明后又分頭去找他。那天傍晚,尤賽夫的表哥沒回到營地,隔天又少了一個人。"
"奶奶,然后呢?"
"就只剩尤賽夫一個人。隔天他離開營地,在一片之前搜索過的樹林里發現了他父親、叔叔和堂兄弟的尸體,散落在地底洞穴的入口四周。他們的頭顱都被強大的力量壓碎了,但身體卻沒有啃嚙的痕跡。看得出來,他們是被一種兇猛暴戾的野獸殺害的,但它的動機卻不明確,顯然不是出于饑餓或恐懼。他也猜不出原因,但他感覺得到未知的生物在幽暗的洞穴里,監視他、觀察他。
"薩鐸少爺把每一具尸體都搬離洞口,掩埋在深深的地底。當然這工作把他累慘了,他精疲力竭,耗盡元神。落單的他又害怕又疲憊,但他當晚還是回到了洞穴里,準備在日落后面對邪惡的力量,為家族復仇,死也不足惜。多年后有人在樹林里發現他的日記,我們才曉得這些。那是日記的一筆。"
亞伯拉罕的嘴巴張得老大,食物都吞下去了:"發生了什么事?奶奶?"
"沒人曉得。在他的家鄉,過了六周、八周、十周后,都沒人接到過狩獵隊員的音訊,大家都擔心薩鐸家族的安危,所以村民組成了搜救隊,可是他們毫無斬獲。后來,第十一周,一輛馬車停在薩鐸莊園,車窗蓋上了厚重的窗簾。那就是年輕的薩鐸少爺。他把自己關在城堡里,住進一間沒有臥床的廂房中。后來幾乎沒人再見過他。那時候,只有謠言跟他一起回來,大家謠傳著羅馬尼亞的森林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有人說他們見過薩鐸少爺,雖然我們也不知道這話到底是真是假,但他們說薩鐸少爺的病都治好了。也有人說他被附身了,高大的身軀里藏著強大的力量。他一直走不出喪親之痛,所以從來沒有在白天出現過,他遣走了所有的仆傭。不過,城堡在夜里才有動靜,從窗外可以看到爐火熒熒,但日子一久,薩鐸城堡便逐漸荒蕪頹圮。
"夜里……有人說他們聽到了巨人在村里走動的腳步聲。尤其是小孩,他們都說自己聽到篤篤篤的拐杖點地聲了。薩鐸少爺已不需靠拄拐杖行走,他是用這聲音打暗號,讓小孩爬出床外討零食和玩具。不相信的人從窗隙或門孔往外瞧,結果就看到了刻狼頭的手杖。"
他奶奶的眼神一暗,瞄一眼他的碗,都喝得差不多了。
"然后呢,亞伯拉罕,有些農夫的小孩開始失蹤了。聽說隔壁村落也有小孩失蹤。連我的村子也是。沒錯,亞伯拉罕,你奶奶小時候住的村莊只要走半天就到薩鐸城堡了。我還記得我們村里的兩姊妹,有人在樹林里空曠處發現她們的尸體,毫無血色,就和地上的白雪一樣。她們的眼睛還沒閉上,蒙上一層霜。我自己也曾經在深夜里聽到不遠處傳來篤篤篤的聲音,有節奏而且充滿力量。我趕緊拉起被子蒙住頭,不去聽,好幾天都怕得睡不著。"亞伯拉罕聽著故事,咕嘟一聲把碗里的湯都吞了下去。
",薩鐸莊園的那村子也荒廢了,變成了禁忌之地。吉普賽人的馬車成群經過我們小鎮的時候,還說他們在那里碰到了靈異事件,在城堡附近發現鬼魂和幽靈。他們說月光下巨人會出來覓食,那姿態就如暗夜冥王。吉普賽人警告我們說:`多吃點,長壯點,否則薩鐸就會把你抓走了。`所以啊,亞伯拉罕,多吃點,長壯點。快吃干凈。要不然,他就來了。"奶奶的神情已經不像剛剛陷入回憶時那么黯淡了,她的眼神又閃著光彩,"薩鐸會來哦。篤篤篤。"
他吃完了晚餐,連一塊甜菜根都不剩。碗底朝天,故事也說完了,但他的肚子和腦袋瓜都脹脹的。奶奶看他吃完就滿足了,他覺得奶奶的表情多么慈祥、充滿關愛。他們祖孫倆常在這張搖搖晃晃的餐桌上親密地交談,分享心靈的糧食,共度不受打擾的時光。
過了十年,瑟拉齊安家族被迫離開他們的木工行和村落,但逼他們的不是薩鐸。德國軍隊到了他們的村落,一位德國軍官被分配到他們家住宿,幾日下來,也被瑟拉齊安家族的溫暖融化。軍官會在那一張搖晃不穩的餐桌上拿出面包與他們一家人分享,有一夜,他向瑟拉齊安家族提出警告,叫他們隔天不要聽從命令到火車站集合,要當晚就潛逃離開。
瑟拉齊安家族聽軍官的建議,一家八口人一起帶著家當逃跑,能帶多少盡量帶。奶奶拖累了大家潛逃的速度,更糟的是,奶奶知道她是全家人的負擔,她很明白老骨頭會害其他人涉險,不斷責備著自己不中用的雙腿。大家都先走了,就剩下亞伯拉罕。這時亞伯拉罕已經是個強壯的青年,前途不可限量,年紀輕輕就成了雕刻師傅和猶太法典的學者,而且他對猶太神秘主義《光明篇》特別感興趣。年輕力壯的亞伯拉罕殿后陪著奶奶。后來他們聽說其他家人在下一個小鎮被逮捕,被迫搭上前往波蘭的列車,他的奶奶自責又愧疚,堅稱自己應該去自首,以保全亞伯拉罕。
"快跑,亞伯拉罕。你要逃離納粹的魔掌,就像逃離薩鐸的獵殺那樣。快逃。"但他聽不進去。他不肯離開奶奶。
當晚,一位好心腸的農夫收留他們,讓他們兩人暫宿同一個小房間。隔天一早,亞伯拉罕發現奶奶躺在房間地上,她一定是夜里跌落床下了。她的雙唇發黑干裂,她的喉頸也呈現炭黑色。是服毒自殺。那農夫體恤他,讓亞伯拉罕把奶奶葬在花圃下。他耐心地為她刻了一塊精美的木質墓碑,上頭雕了花瓣、小鳥和她生前最喜歡的各種圖案。他哭了好幾回,終于踏上奔逃的旅程。
他努力逃離納粹的追擊,經常聽到身后傳來篤篤篤的聲音……
而惡靈緊緊跟隨。
望月掩日
OCCULTATION
初虧
當太陽西邊的小缺口——初虧——失去光芒時,地面上的人群就愈來愈期待了。午后的太陽像是被啃了一口,愈啃愈大口。剛開始地表上的亮度并沒有改變,只是天空中高掛了一道黑色的鑿痕,平時都很穩定的太陽這時少了一塊,讓今天成為特別的日子。
"日食"其實是個錯誤的說法。"食"指的是天體被另一個天體遮掩的天文景象。日食發生的時候,月球剛好走到太陽與地球的中間,陽光無法投射到地球上,所以月球的影子投在地球上,地球上的某個地區就會被月球影子所掩蔽。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掩日"。月球掩蔽了太陽,讓地球上黑了一塊,所以月球并不是"食日"而是"食地"。
太陽與地球的距離約是地球與月球距離的400倍,巧合的是,太陽的直徑也是月球直徑的400倍,這就是為什么當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從地球的角度看過去,月球和太陽的面積幾乎一樣大。
日全食只有在滿月、月球比較靠近地球的時候才會出現。月球運行的軌道會影響日全食的時間長短,不過日全食不會超過七分四十秒。這次日全食會持續四分五十七秒:美麗的初秋午后時光將出現近五分鐘詭異的暗夜。
本來這個時段應該看不到月亮,但這時月球半掩了太陽,明亮的天空開始朦朧了起來:像黃昏,卻沒有日落時刻的溫暖。在地表上,日光很微弱,好像被過濾或稀釋了。陰影也變得模糊,仿佛有人在地球上裝了個調光器。
太陽被月球遮掩到只剩下一道蛾眉,這道眉愈來愈細瘦,逐漸被月球吞噬,即將被掩熄的光線仿佛在驚慌中迸裂出熊熊的日暉。掩日的過程似乎得到了某種動力,它以急切的速度在廣闊的地表上鋪了一層灰暈。像抽血一樣,正常的色譜里顏色都被榨干了。月影出現時,西邊的天空暗得比東邊快。
美國與加拿大多數地區只能看到日偏食,地球自轉過程中每小時能看到全食的范圍僅10000英里長、100英里寬,這時月球最深沉黑暗的影子映在地球上。全食帶由西到東橫跨了非洲角、大西洋直到密歇根湖西岸,月球的影子以每小時超過1000英里的速度移動著。
眉形的太陽繼續變窄,天空的顏色變成令人無法呼吸的深紫色。晦暗的西邊凝聚了一股力量,像是無風無聲的暴風圈,席卷了整片天空,愈來愈逼近衰弱的太陽,就像一頭強壯的動物屈服于自己體內腐敗衰退的勢力。
太陽細到幾乎被吞滅了。透過安全濾鏡看過去,這景象就如同有人高舉著人孔蓋,遮蔽了陽光。細眉放射著熾熱的白光,這光在臨死前的幾分鐘轉為銀色。
明暗相間的游動影帶出現在地面上。地球不規則的大氣層折射的陽光(這道理就和游泳池底部的光線一樣)像一條蛇,在你的眼角扭曲翻轉。這種光線鬼魅般的變化讓每個觀看日食的人都豎起了寒毛。
結局來得很快。的掙扎驚心動魄,令人心寒。細眉萎縮成一條曲線,成為天空中一條弧形的傷疤,又裂成幾顆發亮的珍珠,這是陽光穿過月球邊緣的不規則表面所透射出的光芒。珍珠一個接一個迅速地閃爍后消失,像燭光被自己的熔蠟窒滅。緋紅色的光線是太陽的色球層,也就是太陽上方薄薄的大氣層,它在珍貴的幾秒鐘內綻放光芒——然后太陽就消失了。
全食。
……
《潘神的迷宮》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交出了一本驚人的小說出道作,他和查克·霍根成功地讓懸疑氛圍貫穿整本書!
——美國《出版家周刊》
這三部曲的及時集氣勢非凡,像是被下了咒似的吸引人!一旦讀了及時頁,就沒辦法不把這故事看完,我相當期待下一集。
——美國小說家克萊夫·卡斯勒
把你的心臟病藥放近一點,《血族》可能會無聲無息地出招!
——美國小說家格萊葛利·馬奎爾
血腥與末世元素混合而成的可怕故事,仿佛是從今日報紙頭條截下來的。
——美國小說家詹姆斯·羅林斯
在各自領域都很成功的吉爾莫和查克這次攜手合作,要完成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在陳腐的吸血鬼小說當中開啟一條新路!
——美國《書簽》雜志
"小說寫得如同電影"這個評語,在德爾·托羅與霍根這本《血族》上是贊譽。不但動作描繪得具有臨場感,在敘事鏡頭的跳接上也顯得相當熟練。他們知道讀者的呼吸節奏,了解讀者的感官渴望,透過層疊的劇情推移,將吸血鬼
這個長期以來被浪漫化、平板化的怪物形象予以顛覆,盡管它們演化于你無法參與的歷史,但歷史終究會追上并找到你。
然后吃掉。
——臺灣作家曲辰
吉爾莫·德爾·托羅的電影或小說總有個精神是:探究地底的幽暗世界。
以現代醫學觀點——"病毒感染"解釋吸血鬼傳說,并擴及:人類的戰爭無不是嗜血的行為。
在滅絕無望的世界里,更堅定地保有愛、希望與信賴……
——臺灣作家·影評人吳孟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