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齊魯書社1985年出版的《孔子評傳》的修訂本。
作者根據近年研究所得,在齊魯版的基礎上,除增寫了《經濟思想》一章外,對其他各章也分別作了較大修訂,對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學為核心而展開的倫理、政治、經濟、教育等思想全貌及兩千多年來在國內外廣泛傳播和影響的曲折變化過程,都作了評述。作者以更廣闊的視野對原著作了重大修改,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朝著、客觀、公正地評價孔子這個目標邁出了新一步。
書前所附畫像,冠之以《布衣孔子三十而立像》,寓意頗深,耐人尋味。書后附有孔子年譜、人名索引、文獻索引和詞語索引,為讀者閱讀提供方便。
匡亞明,1906年生于江蘇丹陽,1926年入上海大學中文系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長期從事教育和黨的理論、新聞、宣傳工作。歷任《日日新報》主筆,《大眾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華東政治研究院院長、中共華世局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吉林大學校長、南京大學校長。現任南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序
序
及時章 導論
一 研究中國古代有重在貢獻的人物為什么以孔子為起點
二 "以世論人"和"以人論世"
三 人類文化知識遺產的繼承和發展問題
四 對孔子思想實行三分法問題
五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和應注意的三個區別
六 關于文獻資料等問題
第二章 生平概略
一 沒落的貴族家庭
二 幼年在貧賦中成長
三 獨立謀生,勤奮好學
四 "三十而立"至仕魯之前
五 進入貴族統治集團——初次碰壁
(一)中都宰
(二)小司空
(三)大司寇
(四)墮三都的失敗
(五)孔子誅少正卯實無其事考
(六)矛盾顯露,棄官離魯
六 訪問列國諸侯——到處碰壁
(一)訪問列國諸侯的目的
(二)訪問列國諸侯的簡要經歷
(三)訪問列國諸侯的三個階段
(四)結束流浪,回到魯國
七 不知老之將至的晚年
(一)關于反對季孫氏實行田賦問題
(二)關于西狩獲麟問題
(三)關于陳恒殺君、孔子請討問題
(四)妻、兒、弟子相繼死亡
(五)孔子病逝
第三章 孔子時代的社會背景
一 西周是領主制封建社會
(一)殷周間斗爭不僅是兩個王朝興替之爭
……
第四章 仁的人生哲學思想
第五章 倫理思想
第六章 政治思想
第七章 經濟思想
第八章 中國歷史上及時個偉大的教育家
第九章 中國歷史上及時個偉大的文獻整理家
第十章 孔子思想在國內外影響源遠流長
第十一章 結論
附錄
索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