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5月率先推出"法律及其配套規定"叢書,深獲廣大讀者的認同和喜愛,業界人士譽稱該叢書的出版在法律圖書中掀起了"藍色風暴"。叢書出版種類達到150種左右。2004年8月,我社精選出發行量達到20萬冊的常用法規,推出了"常用法律配套規定便攜本"系列。
本著"以讀者為本"的宗旨,我們對原配套規定叢書進行了全新改版,推出此套《法律及其配套規定》叢書,旨在使其成為廣大讀者學法用法的好幫手。新版叢書的特點如下:
1?法規分類細化,讀者可按類尋找相關問題的法律規定;
2?注釋法條中的重難點,幫助讀者把握法律規定的精髓;
3?標注相關法條,方便讀者以主體法為核心查找配套規定;
4?隨附未收錄的其他相關法律文件目錄和失效法規索引,為讀者提供更多的立法信息;
5?總結相關法律圖表和計算公式,增強實用性;
6?封底提示關鍵條文,一目了然,查找迅速。
7?主體法使用圖解。
及時部分 主體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
及時條 [適用范圍]
第二條 [企業分類及其含義]
第三條 [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所得范圍]
第四條 [稅率]
第五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第六條 [企業收入總額]
第七條 [不征稅收入項目]
第八條 [準予扣除的與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
第九條 [準予扣除的公益性捐贈支出]
第十條 [不得扣除的支出事項]
第十一條 [固定資產折舊扣除]
第十二條 [無形資產攤銷費用扣除]
第十三條 [可扣除的長期待攤費用范圍]
第十四條 [投資資產成本不得扣除]
第十五條 [存貨成本扣除]
第十六條 [轉讓資產凈值扣除]
第十七條 [境外虧損不得抵減境內盈利]
第十八條 [年度虧損結轉]
第十九條 [非居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第二十條 [具體辦法的授權規定]
第二十一條 [稅收法律優先]
第二十二條 [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第二十三條 [境外繳納所得稅額的抵免]
第二十四條 [境外法定所得抵免]
第二十五條 [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項目所得稅優惠]
第二十六條 [免稅收入]
第二十七條 [免征、減征所得]
第二十八條 [小型微利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減征所得稅]
第二十九條 [民族自治地方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三十條 [加計扣除范圍]
第三十一條 [創業投資企業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十二條 [企業加速折舊]
第三十三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減計收入]
第三十四條 [企業稅額抵免]
第三十五條 [稅收優惠辦法制定]
第三十六條 [專項優惠政策]
第三十七條 [扣繳義務人源泉扣繳]
第三十八條 [非居民企業境內取得工程作業、勞務所得源泉扣繳時的扣繳義務人]
第三十九條 [扣繳義務人無法履行扣繳義務時納稅人繳納所得稅]
第四十條 [扣繳義務人繳納代扣方式]
第四十一條 [企業與關聯方之問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計算]
第四十二條 [預約定價安排]
第四十三條 [報送納稅申報表的附隨義務及協助調查的責任]
第四十四條 [企業拒不提供、違規提供與關聯方之間業務往來資料的處理]
第四十五條 [設立在低稅率國家(地區)企業的利潤處理]
第四十六條 [超標利息不得扣除]
第四十七條 [不合理安排減少所得稅的調整]
第網十八條 [特別納稅調整補征稅款應加收利息]
第四十九條 [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第五十條 [居民企業納稅地點]
第五十一條 [非居民企業納稅地點]
第五十二條 [禁止合并繳納所得稅1
第五十三條 [企業所得稅納稅年度]
第五十四條 [繳納企業所得稅方式]
第五十五條 [企業終止經營活動及清算時繳納所得稅]
第五十六條 [貨幣計量單位]
第五十七條 [已享受法定優惠的企業的過渡性措施]
第五十八條 [本法與國際稅收協定關系]
第五十九條 [實施條例的制定]
第六十條 [施行日期]
第二部分 配套規定
附錄
其他相關法規索引
及時章 總則
及時條 適用范圍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以下統稱企業)為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依照本法的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適用本法。
第二條 企業分類及其含義 企業分為居民企業和非居民企業。
本法所稱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
本法所稱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來源于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第三條 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所得范圍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第四條 稅率 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
第二章 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