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的幽靈:民族主義、東南亞與世界》這本文集考察比較了各個東南亞國家具體的民族主義表現,對殖民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社會現象提出了不少的洞見。作者將比較史、歷史社會學、文本分析與人類學融于一體,從黎剎的小說到泰國的政治謀殺、菲律賓的地方巨頭統治等,均能信手拈來并從中理出清晰的政治文化脈絡,視角獨特而內容豐富。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36— )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民族主義研究和東南亞研究的專家。1953年進入劍橋大學主修西方古典研究和英法文學。1958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專攻印尼研究。1983年發表民族主義研究經典之作:《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此外還著有《革命時期的爪哇》(1972)、《鏡中:美國殖民時期的暹羅政治與文學》(1972)、《語言與權力:探索印尼的政治文化》(1990)、《三面旗幟下:無政府主義與反殖民想象》(2005)等。
題記 致謝 導言 及時部分 民族主義的長弧 1 民族主義、認同與序列邏輯 2 復制品、光暈和晚近的民族主義想象 3 遠距民族主義 第二部分 東南亞:國別研究 4 黑暗之時和光明之時 5 專業夢想 6 雅加達鞋里的沙子 7 撤退癥狀 8 現代暹羅的謀殺與演進 9 菲律賓的地方巨頭民主制 10 及時個菲律賓人 11 難以想象 第三部分 東南亞:比較研究 12 東南亞的選舉 13 共產主義之后的激進主義 14 各尋生路 15 多數族群和少數族群 第四部分 所遺何物? 16 倒霉的國家 17 民族之善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