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民俗志》是"跨文化方法論研究"叢書之一,是法國著名漢學家和道教研究專家勞格文在中國田野調查的成果。主要記錄了我國華南各地的民俗習慣,包括內陸的客家與臨海的閩南,白楊源:徽州傳統村落社會,許村:徽州的家族文化與歷史,婺源:村落宗族、經濟與民俗,里東鄉:歙縣傳統農村社會,歙縣:宗族與民俗等六節內容,涵蓋福建南部客家與安徽各地的宗族民俗文化,輻射各地節日與民俗、與經濟和社會的關系,有文化學的意義。作者認為,"民俗"包括婚喪嫁娶、社會組織,乃至經濟活動等,巨細無遺,其概念比"宗教"等術語涵蓋內容更為廣泛。這本書,較好地體現了作者對華南民俗的描述與理解。
《華南民俗志》可作為大學生的學習參考,也可以作為民俗文化愛好者的休閑讀本,對客家和徽州民俗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尤其不應該錯過。
勞格文(JohnLagerwey),畢業于美國密歇根大學,1967~1975年間曾在荷蘭萊頓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等大學學習,197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自1977年起成為法國遠東學院(EFEO)的成員,主要從事道教研究工作,后在法國高等實驗學院(EPHE)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