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之學,由來尚矣!《詩》、《書》之序,即其萌芽。及漢世劉向、劉歆奉詔校書,撰為《七略》、《別錄》,而其體裁遂以完備。自是以來,作者代不乏人,其著述各有相當之價值。治學之士,無不先窺目錄以為津逮,較其他學術,尤為重要。今欲講明此學,則其意義若何,功用安在,不可不首先敘明者也。
《目錄學發微》是余嘉錫的在目錄學領域的主要著作。書中廣泛利用中國歷代學者在目錄學方面的論著,對目錄學的意義、功用和源流,對目錄的體例和類例的沿革,都做了精辟論述,并發展了章學誠的觀點,認為在目錄體例中,篇目、小序、敘錄、版本、序跋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目錄必須具備這些內容,才能發揮出"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作用。
書中附有另一篇目錄學專著《古書通例》,原名為《古籍校讀法》,亦是目錄學課程的講義。介紹了古籍在著錄、體例、編次等方面的特點和變化,指出了研究閱讀古籍的門徑。
目錄學發微
前言
一 目錄學之意義及其功用
二 目錄釋名
三 目錄書之體制一篇目
四 目錄書之體制二敘錄
五 目錄書之體制三小序
六 目錄書之體制四板本序跋
七 目錄學源流考上周至三國
八 目錄學源流考中晉至隋
九 目錄學源流考下唐至清
十 目錄類例之沿革
[附錄] 古今書目分部異同表
外一種:古書通例
前言
緒論
卷一 案著錄及時
諸史經籍志皆有不著錄之書
古書不題撰人
古書書名之研究
漢志著錄之書名異同及別本單行
卷二 明體例第二
秦漢諸子即后世之文集
漢魏以后諸子
古書多造作故事
卷三 論編次第三
古書單篇別行之例
敘劉向之校讎編次
古書之分內外篇
卷四 辨附益第四
古書不皆手著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