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標準普爾指數每年都按照一個長期穩定的速率增長,每個人都會無聊至極,交易會慢慢枯竭。這個世界需要繁榮和衰退,讓大跳躍和大崩潰循環往復,就像一個馬戲團。
本書作者追蹤報道富豪事跡近十年,看慣了各種暴富暴窮的傳奇,采訪了數百位億萬富豪。有感于大起大落的富豪對其他階級,對整個國家巨大影響,遂摘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與讀者共享。
書中的富豪大多白手起家,借勢資本市場的膨脹,迅速積累巨額財富。過上奢華、糜爛的生活,私人飛機、超級豪宅、數不清的派對、投懷送抱的美女如云。然而,資本的江湖總是風云變幻,超級金融危機不期而至,史無前例的大崩潰葬送了本不應存在的春秋大夢。
在眾多財富損失事件中,教訓、警示、洞見時出,誠如作者所言,我們需要了解富豪,不僅是了解他們奢侈、糜爛的生活,更因為沿著他們的軌跡,我們能對自己的金融和政治版圖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華爾街日報》受追捧的財富專欄全文連載,索羅斯、巴菲特等每天都在追看的高端故事書。
作者追蹤報道富豪8年,看慣了暴富暴窮的財富故事,寫盡了泡沫時代的生存法則。
現實版《了不起的蓋茨比》,白描上流社會的奢侈、貪婪、自私與冷酷,一切奢華與糜爛都將過去,唯有段子長期流傳。
錢是怎么來的:金融的神話30年,透視財富新貴發家的終極秘密。
錢是怎么沒的:史無前例的房地產大崩潰是怎樣發生的,一窺億萬富豪如何集體破產。
●我們需要了解富豪,不僅是了解他們奢侈、糜爛的生活,更因為沿著他們的軌跡,我們能對自己的金融和政治版圖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美]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華爾街日報》博學記者,該報"財富報道"(The Wealth Report)專欄作家。八年來,追蹤報道富豪的奢侈、糜爛、冷酷與自私,目睹令人震驚的財富損失事件,發覺我們的世界已經被喜愛"經濟狂歡"的富豪所綁架,暴富暴窮的頂層"1%"正將剩下的99%拉下更不穩定的深淵。曾出版全美超級暢銷書《富人國》。
序章 奢華、糜爛、真實、殘酷
沙漠深處的夢幻城堡
破產富豪凄涼晚景
金融危機讓有錢人死里逃生
歡迎來到暴富暴窮的時代
誰都無法回避的一堂財富課
Part 1一大批超級富豪是怎樣誕生的
及時章 虛華背后的殘殼
神秘的富豪獵手
高度危險的拾荒者
沒有比面子更重要的事
始作俑者——罪惡的銀行
窮途末路的有錢人以命相搏
第二章 一波神奇的財富浪潮
1982,美國的清晨
每個人都在擲骰子
權勢越來越強盛的1%
馬克思的啟示錄
"偉大"的金融化
華爾街的吸血鬼
Part 2從億萬富豪到窮光蛋只需一年
第三章 豪宅陰影下的冤魂
90000平方英尺的廢墟
超級房地產泡沫來襲
為博美人一笑,億萬身家灰飛煙滅
你永遠不可能比你的債務聰明
第四章 流浪漢的光輝歲月
豪宅里有一群不愿穿衣服的女孩
有點小錢的人經不起折騰
銀行永遠都是"勢利眼"
天下最快樂的"負"翁
第五章 10億美元買來的教訓
破產之后,終于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慘痛的教訓:永遠不要把賺錢當成目標
Part 3所有人都是墊背的
第六章 毀了世界的超級富豪
"了不起的蓋茨比"派對
遍地都是錢,遍地都是危險
房子和妻子都是戰利品
被金錢埋葬的小鎮
第七章 私人管家的末日
沒有人真的需要奢侈品
管家的最差結局
管家也保不住自己的家
第八章 超級富豪制造的財政懸崖
加利福尼亞怎么了
政府患上了富豪依賴癥
Part 4應對新問題,要用土辦法
第九章 怎樣成為一個靠譜的有錢人
永不過時的生活方式
了不起的悲觀主義者
后記 又一輪危險的財富循環開始了
避免破產的三個方法
成為真正的有錢人的生活攻略
致謝
第六章 毀了世界的超級富豪
他們是粗心的人們……他們擾亂了事物和生物的運轉,然后撒手不管,繼續回歸自己的金錢或自己的魯莽大意中,或者回到任何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因素中,然后讓其他人為他們收拾殘局。
——《了不起的蓋茨比》
"了不起的蓋茨比"派對
8月的24小時下午,一個爵士樂隊的傳單在阿斯彭西區瘋傳開來,穿過綠地和白色柱子的長廊。洛基山脈的頂峰越過樹尖,延伸到夏末的云層,這些雨云幾乎每天都層層疊疊一整天直至黃昏。山間吹來一絲清風,帶來了一襲秋意,木材燃燒的氣味從附近的煙囪徐徐飄來。
在庫伯大道上,一股路虎和奔馳的車流徑直開向莊嚴的維多利亞豪宅。汽車依次停下,從車里走出了一群珠光寶氣、錦衣華服的貴賓。他們慢步走向豪宅草坪上延伸出的大帳篷。樂隊演奏著雷格泰姆樂曲。穿著白襯衫、打著領結的侍者們手托銀盤,盤中裝著凱歌香檳、明蝦和炸鯰魚塊。藍丁香、玫瑰和各種野花擺設在每張餐桌上,顯得花團錦簇。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超過270個狂歡者會從各地趕來引爆阿斯彭兩年一度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派對。
來賓們都身著20世紀20年代的服裝。男士們穿著白色亞麻西裝配復古風領帶,里面是糖果色條紋襯衫,下身穿短褲,頭戴巴拿馬草帽或者高爾夫球帽。他們都是在扮演舊時代的富豪們——大蕭條前的富豪、背帶褲裝扮的交際家,以及穿著組特裝、帶著懷表的惡棍。
女士們穿著亮片裝飾的針織連衣裙和低胸絲質禮服。脖子和耳畔裝飾著冰塊大小的寶石。經過了一個夏季的休整,傍晚的微風讓幾位賓客都披上了貂皮披肩和外套。從上往下看著攢動的人群,滿眼都是珠寶裝飾的鐘形女帽和用白色絲綢及羽毛裝飾的高聳頭飾。
一紅一黃兩輛復古的汽車出現在入口處。弗雷德?阿亞扎是主辦人之一,也是長期以來阿斯彭派對的固定班底,他站在大門口,穿著白色套裝,頭戴草帽。"嗨,親愛的,你今天真美……原來你在這兒。愛你哦……哇哦,這是我們全阿斯彭最慷慨和善解人意的家伙啊!嘿,鮑勃……嗨,親愛的,上周的派對非常棒哦!"
阿亞扎帶著燦爛的笑容,藍色的眼睛放著光,他對于今天的來賓規模非常驕傲。他說:"今年可能是我們目前為止行情好的一年了。"鉆石經銷商夏娜?泰勒,一頭金色卷發,穿著緊身的天鵝絨胸衣,戴著羽毛裝飾的圍巾,與德思禮?可瑞爾喝著香檳。后者是一位外來的年僅22歲的年輕女子,穿著流蘇裝飾的針織短裙,她專門賣珠寶首飾給名人們,例如瑪利亞?凱莉。夏娜說:"今天的來賓看起來都比較有社會閱歷,不過,你懂的,這些家伙才懂得如何狂歡。"
杰克?克勞福特,來自得克薩斯州的退休石油商人,他穿著一件深色的西裝,帶有翻領紐扣,他說:"我曾經跟阿爾?卡朋有過交情。"他坐在桌邊喝著一杯香檳,一邊跟他的兄弟和其他的朋友一起閑聊,說以前在阿斯彭的好日子。"我記得20世紀60年代的時候我們在這里度過的及時個冬天。我們待了一個月的時間,舉行了各種聚會。那時候在阿斯彭,男女的比例不協調,平均4個小伙子只對應一個女孩。所以說,舉辦聚會是平均分配的一個路子。我們會以一個小伙子配兩個女孩的比例來邀請來賓。"
很多賓客都還沒有從昨晚的聚會中緩過神來,一場在今天某個協辦人家中舉行的意大利葡萄酒品酒會的舉辦人說:"你應該來的。我們有個很棒的廚房,曾經還在雜志社刊登過!我們還有個很不錯的家庭影院,不是吹牛,真的非常不錯。除了這兩樣,我們的房子就沒什么特別了。"
餐桌上的談話都是關于這些富有的人們所感興趣的東西,無非是他們秋天的旅行計劃,很難找個好的幫手幫忙之類的事,還有關于飲食和醫生的討論,把孩子們送去上大學("包含兩個美國證券交易所的金卡")的故事,抑或是在阿斯彭的山間小路上與單車一族、慢跑者不斷升溫的爭端。
蓋茨比派對的舉辦者們一共有16個人,他們是阿斯彭富豪圈中的核心團隊,似乎一年到頭都在馬不停蹄地舉辦各種聚會。例如5月份舉辦的"鄉巴佬"舞會,8月份的魚骨燒烤會,之后又有海灘狂歡派對、突尼斯之夜,以及其他很多。貝蒂?維斯估算了一下,這個小團隊平均一個月要舉行兩場派對,"或許還不止"。
但是在所有的派對中,蓋茨比派對是最為盛大的,原因是出席派對的服裝。幾年前,曾經有位女士為了出席派對,特地向環球影城的服裝部訂購了一套服裝。費雷德?阿亞扎說:"真正成就這場派對的就是女士們和她們的服裝,而男士們則只是道具罷了。"
蓋茨比派對與其他派對相比的過人之處還在于其經費。今年的派對就花費了超過5萬美元,這筆錢都是由舉辦者支付的。這并不是為了慈善,沒什么需要支持,沒有什么疾病需要抗爭,也不是為了頒獎給慈善家。的目的就是暢飲、跳舞和穿著做作不自然的服裝。
派對的邀請函上主要是一只裝飾著假寶石和粉色羽毛的女鞋,還引用了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著名小說中的一段話:"夏日的夜晚,音樂聲從鄰居的房子里徐徐傳來。男男女女們像飛蛾般在他藍色的花園里來來往往,觥籌交錯,低聲細語,星空燦爛。"
蓋茨比派對的阿斯彭版本通常在白天舉行,地點選擇在洛基山脈的一個偏僻的山谷中,而不是長島沙灘的夜晚,不過這沒關系。就算現在經濟正在衰退中,美國大部分地區就像是菲茨杰拉德所寫的廢棄的"灰燼之谷",而不是白色柱子裝飾的東區,不過這一切并不影響派對的舉行。賓客們都聚集在一起慶祝他們所謂的"蓋茨比價值觀"——即財富、排外主義,以及堂而皇之的享樂主義的絕美組合,這讓富豪們備感特殊。蓋茨比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書中的諷刺在這群人中基本都消失了。
菲茨杰拉德的書中,蓋茨比的世界是腐敗和道德淪陷的代表,是20世紀20年代經濟崩潰前夕專權魯莽的富豪們一切惡習的象征。正如菲茨杰拉德所寫的:"他們是粗心的人們……他們擾亂了事物和生物的運轉,然后撒手不管,繼續回歸金錢或魯莽的大意中,或者回到任何將他們團結在一起的因素中,然后讓其他人為他們收拾殘局。"
不過,在這樣一個夏日的午后,客人在阿斯彭的草坪上喝著香檳,推崇著蓋茨比,看似是結束這一季的方式了,同時也是對苦難中的美國大眾做出的一種可以接受甚至是值得稱道的反應。
其中一位賓客說:"當然,現在這個時代很艱難,所以我們更應該慶祝和享受。這就是蓋茨比的精神所在。享受生活和成功,并與他人分享。"
蓋茨比派對是阿斯彭的夏日狂歡,是延續了八周的派對和節慶的壓軸戲,夏天的派對季規模已經超過了阿斯彭著名的滑雪季。
蓋茨比派對的策劃人南希?斯內爾站在舞池邊,回憶著她最近在本市舉辦的其他派對。其中有一場是在市內較大規模的豪宅中舉辦的,特色是雜技表演,表演者可以從吊燈上跳下來,在空中旋轉;還有埃及主題的派對,女主人扮成埃及艷后的樣子,由打扮成努比亞奴隸的肌肉型男扛進來;另外還有個西部主題派對,赤身裸體的牛仔身上繪制著金色的葉子。
南希說:"我現在正在策劃一場男同滑雪周末,他們通常都有很多出色的派對。"
太陽開始下山的時候,風漸漸變冷。蓋茨比的賓客們開始穿上外套,系緊金色或是銀色的腰帶,向帳篷外走去。很多都走向小內爾酒店,早早地吃個周六晚餐。
也有許多賓客停下腳步祝賀南希辦了場不錯的派對。一個客人說:"好極了,真的好極了!"南希付了樂隊的錢,然后趕緊讓清潔工出來清理,她看了看空蕩蕩的帳篷說:"我試著尋找《藍色花園和香檳》一書中的場景。在阿斯彭的白天太難捕捉到了。但是,我覺得我們已經抓到了這種精神。蓋茨比會為之驕傲的。"
的確,他要是知道的話,一定會驕傲。因為在蓋茨比派對浮華及其魅力的背后,阿斯彭的富豪們已經把這座城市戲劇化地改變了。在帶來了看得見的進步和大筆金錢的同時,他們也留下了經濟和社會性殘局,讓其他的民眾很難去清理干凈。一個曾經以其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為傲的城鎮,現在也領悟到了依靠高風險富豪的負面效應。
遍地都是錢,遍地都是危險
尤特印第安人曾經給阿斯彭及其周邊取了個名字,叫"發光的山脈"。名副其實的是,阿斯彭長久以來是以其財富和好天氣著稱的。
19世紀,杰羅姆?惠勒—— 一個富有的梅西百貨商店的合伙人,也是銀礦主,穿著雪地鞋來到這個城市,將其名字從"尤特城"改為阿斯彭。他把銀礦生意發展成為阿斯彭發展的主動力。這里的人口很快攀升為12000人。1894年,礦工們從附近的司馬格樂山中挖掘出了全世界較大的銀塊,重達2054磅,并舉著銀塊在鎮上的街道上游行展覽。
阿斯彭的及時次發展高潮持續的時間很短。19世紀90年代,銀價下跌,阿斯彭也隨之衰落了。人口減少為700人,這片地區看起來即將變成洛基山脈中的鬼城之一,被人們遺忘于礦井中。
但是40年后,鎮上來了另一個富有的實踐家——沃爾特?佩普基。沃爾特是來自于芝加哥的錫罐巨頭,他對藝術、文學和哲學有很獨到的眼光。他的妻子伊麗莎白,是個文化程度很高的美女,昵稱叫"普西"。
佩普基夫婦在一個叫做佩里公園的大牧場度假,其位于科羅拉多溫泉的外部。1939年的冬天,伊麗莎白?佩普基打算和家里的兩位賓客一起去阿斯彭度假,因為盛傳阿斯彭是個滑雪勝地。她們坐火車過去,還開車走了一段路程,其間遇到了暴風雪。晚上她們住在破舊的杰羅姆酒店,第二天早上搭了幾個礦工的便車到了阿杰克斯山腳下,踏著海豹皮質的滑雪板滑了好長一段路程,終于到達了山頂。
她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到達山頂的時候,我們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這片巖石冰雪景觀清澈無比,沒有動物或者人的足跡。我們站在那兒,感覺就像是世界剛剛創建,我們是及時批居民。"
伊麗莎白被吸引住了。沃爾特由于沒有參加這及時次的旅行,還需要言辭說服。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伊麗莎白就把沃爾特拉到了阿斯彭。他很快就看到了這里的商業潛質。于是他修建了這座城鎮的及時個滑雪場,建立了阿斯彭滑雪公司和其他的企業,而伊麗莎白則專注于這座城鎮的文化發展。在他的幫助下,小鎮吸引來了很多世界級的音樂家、藝術家和建筑家。這些人較大的文化產物就是阿斯彭研究所,會聚了世界經驗豐富的對會議和概念節日有想法和創意的人。
他們舉辦了歌德200周年紀念典禮。1949年夏天,2000多名參與者來到了阿斯彭。阿爾伯特?史懷哲博士在典禮上發表了講話,這也是他首次來到美國。
佩普基所憧憬的阿斯彭并不僅僅是供富豪們冬天玩樂的滑雪鎮,而是一個文化的綠洲——"西方的雅典"。偉大的思想可以在這里聚集,并為世界出謀劃策,創建和平的環境。佩普基夫婦稱其為"阿斯彭概念"。沃爾特解釋說,意思就是"人類完整生活的地方……在這里有足夠的設施享受藝術、音樂和教育,從中獲得健康和身體的娛樂"。
"阿斯彭概念"將這個城鎮與洛基山脈的其他滑雪城鎮如威爾和布雷肯里奇等區分起來。這里新建了藝術畫廊,舉辦詩歌朗誦、音樂演出,加上一系列的夏季節日,吸引了世界頂級的藝術家和表演家來此。這里漸漸成為了藝術家、作家、滑雪發燒友的天堂,也拉攏了那些牛仔波西米亞人,他們反對建設,但是卻樂意在山中過著舒適、無憂無慮的生活。
阿斯彭一直都有很多有錢人,但他們都是同一類人——安靜、老派、頭發卷曲的女繼承人,與許多寵物一起住在小小的家里。他們很快就能融入阿斯彭的氛圍中。在鎮上,幾乎沒人知道也不在意誰是富人。
1972年,藝術家兼作家邁克爾?克利弗利來到鎮上,他說在老的阿斯彭簡直沒有階級差別。克利弗利在佛蒙特州長大,他說:"這是我到過的最民主的地方。這里根本沒有階級差異,至少我沒有看出來。我真的難以相信還有這樣的地方存在著。在阿斯彭有滑雪發燒友、富豪們,還有名人們,但是你根本區分不出他們來。沒有人會擺架子。"
阿斯彭當地也有一些各具特色的人物。拉爾夫?杰克遜,當地的滑雪發燒友,他總是穿著熊皮大衣,戴著帽子滑到山頂;弗雷迪?費舍爾,一個粗話連篇的吹單簧管的人,開了一家精品店,在7月4日大游行的時候,他開了一輛馬桶形狀的彩車。當然,亨特?湯普森也不得不提,他是個吸毒成癮、對槍支很狂熱的奇聞逸事記者,1960年來到阿斯彭,后來在伍迪小溪附近的私人小院定居下來。
石油大亨杰克?克勞福特說,20世紀60年代中期,他和他的哥哥兩人在這里度過了一整個滑雪季。在這期間,鎮上沒有一個人打聽他們是做什么的,以什么為生。金錢能幫助阿斯彭揚名立萬,但是卻很少有人直接談論金錢。
這里的派對和夜生活中也不會出現天鵝絨圍欄(象征身份,只為業內人士保留進入)和貴賓名單。克勞福特說:"我們的派對,甚至是所有的派對都是大雜燴,可能一個社交名媛旁邊就有個滑雪纜車操作員,再旁邊也可能是個建筑工人,并沒有區分階層的現象。"
邁克爾?克利弗利還說,在這座小鎮上,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藝術和文化的盛宴。他的幾個朋友來到阿斯彭視覺藝術中心,欣賞展示的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家的作品。整個展覽是免費的,通常開幕式的時候都會邀請當地的調酒師助陣,提供紅酒和胡蘿卜條。邁克爾還協助舉辦一年一度的肥皂箱車比賽,比賽結束通常都有一場盛大的開放性派對。
但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阿斯彭的富豪開始發生變化。那些低調謙虛的老富豪們被高調張揚的新富豪們所替代。企業家們、有線電視巨頭、媒體大亨以及及時批華爾街工作者開始涌入。還有一些追求新聞宣傳的名人也來到這里,例如唐?約翰遜(通用汽車美國銷售部副總裁)和伊萬娜?特朗普(地產大亨特朗普的妻子)。
1987年,年事已高的伊麗莎白?佩普基在一次會議的講話中指出,這么多新晉富豪的入駐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如果我們有一只會下金蛋的鵝,我們應該給它拼命喂食使它的肝臟超負荷工作致死,然后生產出我們都消化不了的香腸嗎?榮耀的代價是什么呢?"她跟一名記者這樣說,
"阿斯彭已經變成了一個浮華和魅力之城……一個沒有內核的螺母,我的心都碎了。"
這僅僅是個開始。20世紀80年代的繁華演變成了20世紀90年代的網絡熱潮,接著又滾雪球般地變成了21世紀頭10年的房地產和金融膨脹期。阿斯彭成為了美國最為富有的城鎮之一,會聚了億萬富翁、名人、首席執行官和華爾街的工作者們。諷刺的是,阿斯彭反對建設的文化和藝術氣息正是招來美國新興富豪的主要原因。當然這其中還不乏其他富豪們的迎合,引用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的話說就是"百萬富翁之間的鄰近效應"。
阿斯彭在富豪們眼中一直以來都是個被保護的地方,因為四面圍繞著陡峭的山峰和國家森林。但是到了21世紀開始的時候,富豪們如暴風雪般一夜之間遍布阿斯彭。阿斯彭的機場成了擁擠的停機場,停滿了灣流、李爾和塞斯納等私人飛機。2006年的一個冬日的午后,飛機場不得不進行轉移工作,由于空間太過擁擠,必須轉移150架飛機。
鎮上許多家庭式經營的店鋪都因為付不起租金而倒閉了。取而代之的是國際巨頭所開設的奢侈品連鎖店,如路易?威登、古奇和普拉達。針織毛衣和滑雪鞋不復存在了,換上了鱷魚皮手袋、修身禮服和鉆石。到2008年,阿斯彭已經有五家賣皮草大衣的店,卻只有一家藥店(其中也銷售紅酒、白酒和其他高利潤的產品來維持營業狀態)。2010年,鎮上一家玩具店也停業了。
2007年,鎮上一家書店"探索書商"也瀕臨關門的危險,幸好在時刻被億萬富翁山姆?懷利挽救了。懷利是來自得克薩斯州的一個保守的金融家,他與書店的前任老板簡直是個鮮明的對比——凱瑟琳?塔爾貝。懷利本身是個愛書之人,同時也是一名作家,雖然毫無疑問他拯救了這家書店,但是當地的一些常住居民仍然抨擊這場收購是一場右翼富豪們的占領事件。愚人節那天的《阿斯彭日報》刊登了一篇虛構的故事來諷刺此次新老板的接管,故事講述了安?寇特來到書店給"安?寇特閱讀室"洗禮。
阿斯彭出名的平等主義社會環境被天鵝絨圍欄和貴賓名單打破了。建筑工人和女繼承人相交雜的休閑家庭聚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位于紅山石頭豪宅中的私人晚宴。門禁森嚴的社區成了最受追捧的理想之地。
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在房地產行業。21世紀頭10年的中期,阿斯彭的主營業務不再是旅游和滑雪,而是出售規模和價值都不斷增大的豪宅給更加富有的買家。截至2006年,在皮特金縣(包括了阿斯彭)已經賣出了價值26億美元的豪宅。2008年,在阿斯彭的單戶住宅的平均價格已達580萬美元,為全美較高。
沙特王子班達爾?本?蘇丹在鎮上擁有了公認的最奢侈的地段——在喜達屋社區六處房產連接起來的土地,其中包括5600平方英尺的主住宅——哈拉牧場,含15間臥室、一個水療中心、一間美容美發廳、一個室內游泳池和234條電話線路。這處房產2006年的售價是1.35億美元,創下了當時的較高記錄。
約書亞?撒斯拉夫,阿斯彭大型豪宅市場的領軍人物,他說:"這個市場太瘋狂了,我是說真的瘋狂。這些房產的價格感覺就像是兩個家伙在一個屋子里一起抽大麻時隨意定的。一個人可能說:`你覺得它值多少?`然后另一個說:`1000萬美元怎么樣?`對方大笑一聲,然后說:`不錯。嘿,你說2000萬美元怎么樣!`接著就像這樣進行下去。"
即使是這種幾近幻覺的價格,需求還是很強,房地產經紀人忙得幾乎很難跟上買家的節奏。約書亞說:"我們只是接訂單的人。過去20年,我所做的都只是接訂單而已。"
毋庸置疑,富豪們在很多方面改善了阿斯彭的生活。阿斯彭研究所,現在由《時代》雜志前主編和作家沃爾特?艾薩克森經營,已經成為了一個國際化的強大集團,在這里舉行各種高級知識分子會議、專家組討論會和領導人研討會。其董事會會聚著企業家、華爾街人士和前首席執行官們。每年一度的夏季概念藝術節已經成為了某種西方的達沃斯論壇,吸引了艾倫?格林斯潘(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美國前國務卿)和比爾?蓋茨這類人參加。
阿斯彭圣達菲芭蕾舞團、阿斯彭音樂節、阿斯彭劇院、爵士阿斯彭都已經聞名在外了。以前,滑雪季是吸引游客的主要亮點,而現在阿斯彭全年都有演唱會、藝術展覽、工藝品市場、讀書會、詩歌朗誦會和美食節等。如今,夏天是最熱鬧、繁華的季節。
阿斯彭美術館,由于受到紐約和洛杉磯的一群收藏家的贊助,計劃從現在的老舊的水力發電廠搬至位于市區的全新的37000平方英尺的現代化建筑中。
"富豪們為阿斯彭付出了很多。"約翰?費倫說。他來自美國,是個和藹可親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和妻子艾米是阿斯彭美術館的主要捐獻者。"他們所做的事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阿斯彭價值4300萬美元的高中學校,是科羅拉多州好的學校之一,也收到了富豪們贊助的物業稅。阿斯彭有超過250個非營利性組織,都是由富豪們贊助的,其中包括動物收容所,還有大獲成功的阿斯彭好友計劃,即給弱勢青年配備導師的計劃。
然而,富豪們自己也知道,過去20年間大筆金錢的涌入也帶來了一些缺點。除了通常會產生的中產階級化影響,包括社會動蕩、階級分化以及超高的物價,阿斯彭還有一個顯著的深層問題——大量涌入的高風險富豪們沒有使阿斯彭遠離經濟衰退,而是將其經濟變得更加不穩定。
……
本書值得閱讀,這不僅是因為它犧牲了一批超級富豪,給予我們一劑宣泄幸災樂禍情緒的良藥。更重要的是,作者Robert Frank提出了一個嶄新而與眾不同的論斷,其對經濟政策制定有著重要意義:現代財富是種反復無常的資產,其不穩定性之大還遠在人們預料之外。
——《經濟學人》
作者用輕松幽默的寫法,雄辯地證明了財富的不穩定性和高風險財富將使社會、經濟和政府扭曲。
——彭博社
當經濟危機的余波還在摧殘中產階級和低收入人群的時候,作者讓我們認識到,那些超級富豪對今天的經濟慘境負有直接責任,同時,作者也證明了這些富豪對于創造工作崗位或營造長期繁榮毫無興趣。
——《出版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