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圖書
人氣:37

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

編輯推薦四大發(fā)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fā)明。即造紙術(shù)、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shù)。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并為后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fā)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
  • 所屬分類:圖書 >自然科學>總論  
  • 作者:[李嬌]
  • 產(chǎn)品參數(shù):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46350394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5
  • 印刷時間:--
  • 版次:--
  • 開本:16開
  • 頁數(shù):--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四大發(fā)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fā)明。即造紙術(shù)、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shù)。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并為后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認為這四種發(fā)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且這些發(fā)明經(jīng)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fā)展史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目錄

目錄一、指南針——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前導

二、造紙術(shù)——書寫載體的偉大變革

三、印刷術(shù)——文化傳播的革命

四、火藥——熱兵器時代的來臨

在線預覽

精彩書摘 (三)雕版印刷

1.雕版印刷的產(chǎn)生

在印章、印染和拓印技術(shù)的相互融合、啟發(fā)下,大約在隋朝,雕版印刷技術(shù)應運而生。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zhì)細密堅實的木材,比如棗木、梨木等等。雕版時,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薄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板面所刻出的字約凸出版面1—2毫米。用熱水沖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過程就完成了。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紙,另外拿一把干凈的刷子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了紙上,印出了文字或圖畫的正像,將紙從印板上揭起,陰干,一頁書就印好了。一個印工24小時可印1500—2000張,一塊印板可連印萬次。一頁一頁印好以后,裝訂成冊,—本書也就完成了。這種印刷的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所以大家稱它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發(fā)明時間,歷來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大多數(shù)專家認為雕版印刷的起源時間在590—640年之間,也就是隋朝至唐初。

根據(jù)明朝時候邵經(jīng)邦《弘簡錄》一書的記載: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收集封建社會中婦女的典型事跡,編寫了一本叫《女則》的書,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死后,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來。這是我國文獻資料中提到的最早刻本。從這個資料來分析,當時民間可能已經(jīng)開始用雕版印刷來印行書籍了。雕版印刷發(fā)明的年代,應該要比《女則》出版的年代更早。

2.雕版印刷的發(fā)展

到了9世紀時,我國用雕版印刷來印書已經(jīng)非常普遍。唐穆宗長慶四年,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炫賣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炫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刻印的書籍,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剛經(jīng)》。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發(fā)現(xiàn)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剛經(jīng)》末尾題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樣,距離現(xiàn)在已有一千多年。這是目前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早有明確日期記載的印刷品。這部《金剛經(jīng)》卷首刻有一幅畫,上面畫著釋迦牟尼對他的弟子說法的神話故事,神態(tài)生動,后面是《金剛經(jīng)》的全文。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純熟,圖文渾樸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濃厚勻稱,清晰鮮明,刊刻技術(shù)已達到較高水平。

宋代的雕版印刷發(fā)展到全盛時代,各種印本繁多。技術(shù)臻于完善,尤其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陽、四川的成都刻印質(zhì)量較高。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張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經(jīng)》,費時22年,總計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達十三萬塊之多,是早期印刷大的一部書,以此可以看出當時印刷業(yè)的規(guī)模之大。宋朝雕版印刷的書籍,字體整齊樸素,美觀大方,為人們所喜愛。

雕版印刷術(shù)誕生之后,得到了廣泛運用,歷朝歷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制版刻書之風延續(xù)不絕,直到中國封建時代的終結(jié)。雕版除用于印刷文字外,還廣泛用于印制各種圖畫。宋代開始,雕版還不時用于印制紙鈔。此外,除傳統(tǒng)木刻雕版外,歷史上也還出現(xiàn)過金屬材料制作的雕版。上海博物館收藏有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刷廣告所用的銅版,可見當時已經(jīng)掌握了雕刻銅版的技術(shù)。與木版相比,金屬雕版雖然堅硬耐磨,但制版困難,

網(wǎng)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郯城县| 沙洋县| 太谷县| 福贡县| 花莲市| 大英县| 德庆县| 和硕县| 疏附县| 鄂州市| 天门市| 大安市| 乌苏市| 鲁山县| 桐柏县| 昭苏县| 绵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敦煌市| 延吉市| 伊宁市| 井研县| 沁源县| 永顺县| 广宗县| 安丘市| 策勒县| 锦州市| 泽州县| 噶尔县| 新源县| 克拉玛依市| 霍林郭勒市| 汾阳市| 噶尔县| 鄂州市| 成安县| 松潘县| 南开区|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