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工作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而越是在探索階段的事業,就越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交流碰撞。在傳統村落領域,總體來說,保護的理論和原則是基本清晰的,盡管在普及上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而發展的路徑,尤其是發展和保護相互支撐的路徑,則要面對很多挑戰,同時也充滿了眾多不確定性和可能性。這些挑戰和可能性,恰恰也是傳統村落領域令人著迷之處。本書及其作者愿意成為一塊墊腳石,在傳統村落這門行業的前進中發揮一點作用。
遺產保護,包括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是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基本學科。與它直接相關的學科或行業,包括城鄉規劃、景觀園林、工程學、材料學。對鄉村遺產而言,當地的歷史地理、農業生產和社會結構跟遺產的產生關系密切,所以歷史、地理、農業、社會學和人類學是理解遺產的誕生原理與存在意義的重要學科。
目錄
及時章 發現價值
及時節 中國傳統村落譜系芻議 //002
第二節 "古典中國"在松陽 //014
第三節 哈尼梯田:景觀,利用 //028
第四節 黎槎"八卦村":與洪水共生 //036
第五節 興寧賞燈與圍龍屋 //044
第六節 韓江上游客家傳統村落的分類研究 //053
第七節 觀前:三個小村,三種職業 //064
第八節 清湖碼頭:文獻與田野的互動 //077
第九節 三卿口古窯村 //090
第十節 蔚縣的"八百村堡" //106
第十一節 瓊庫什臺:牧業因何成聚落 //126
第十二節 湖心壩:小花生引起大變化 //135
第二章 激活人心
及時節 中國傳統村落的評選 //142
第二節 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步入關鍵期 //151
第三節 村落保護:關鍵在于激活人心 //161
第四節 讓鄉村遺產回歸百姓生活 //173
第五節 村落保護的大眾化和產業化 //186
第六節 村落保護與發展的四個樣本 //201
第七節 鄉村遺產與現代生活 //212
第八節 為什么遺產保護需要文化創意? //225
第三章 實踐案例
及時節 西河村的規劃實踐 //234
第二節 西河村景觀建設實踐 //243
第三節 許村的藝術實踐 //256
第四節 哈尼民居改造實驗 //266
第五節 從郝堂項目看轉型時代的村干部 //279
第六節 獲浦村的牛欄咖啡和豬欄茶吧 //287
第七節 沿坑嶺頭村的寫生之路 //292
第八節 莫干山鄉村改造實驗 //302
第九節 碧山計劃 //312
第十節 貴州黎平縣黃崗村的規劃實踐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