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萬億資金逐鹿A股市場,各路私募基金迅速擴張,大量的場內場外杠桿交易大行其道。青山投資異軍突起,從一個皮包公司在短短半年內一躍成為掌管百億資金的私募集團,旗下神秘的股指連鎖俱樂部,是實現了每周翻倍的盈利神話。通過資本運作成功上市之后卻遭遇了股災,青山投資在瀕臨破產的邊緣發現了一個股市致命的弱點,終扭轉乾坤獲得巨額財富…… 每一個人都在改變自身命運的過程中參與了股災,也改變了市場的命運: 《操盤(千股漲停)》作者許楓,以自身的實戰經驗,揭示了2015年股災的內在邏輯:"關于贏利,大資金考慮的不是入場還是如何離場,當年我們把一只1十元票拉到百元,無人敢接盤。股價一下跌到50,散戶盤蜂擁而至,因為他們期待重回百元,以為這就是機會,人都以為自己是聰明的。而我們也跟預計的一樣獲利離場。他們之所以會成為犧牲品,因為資金沒人情,只有利益!……而如今資金離場不再需要誘敵,因為做空工具的出現,股指期貨!"
許楓,浙江人士,交易分析師、培訓講師。著有長篇金融小說《期貨風云》,被稱為期貨界的"才女"。現任中輝期貨寧波營業部副總經理,同時為寧波"鑫自在"投資團隊總決策人。
楔子 一擲千金
章 跑路
第二章 神秘師父
第三章 我不是賭徒
第四章 搏擊與交易
第五章 公海豪賭
第六章 躲不開的回憶
第七章 情人的錯 情人的淚 情人都很忙
第八章 上海一夜
第九章 股指期貨訓練營
第十章 青山大禮為雪白頭基金
第十一章 私募大會
第十二章 你的笑顏 美如當年
第十三章 私奔
第十四章 勇闖上海 股指期少
第十五章 鑫自在投資 再遇搏擊女郎
第十六章 出師不利。清盤困局
第十七章 局中局
第十八章 盧力郎回來了
第十九章 大將歸來
第二十章 股指俱樂部
第二十一章 兩座墳
第二十二章 女神的秘密
第二十三章 雪中送炭的錢燙手
第二十四章 幸福的日子
第二十五章 慶功宴
第二十六章 女人跟行情一樣,說變就變
第二十七章 表白
第二十八章 走了盤大棋局
第二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
第三十章 資本的盛宴 瘋狂的股民
第三十一章 同學會
第三十二章 豪宅派對
第三十三章 魔鬼躲在暗處力
第三十四章 逆勢做空 美人贈琴
第三十五章 開除出局 重掌青山
第三十六章 千股跌婷
第三十七章 貪婪的代價
第三十八章 挫敗
第三十九章 后的機會
第四十章 大結局 家族的敗退
章跑路 酷暑夏日,艷陽火辣,蟬鳴湖畔,芙蓮弄姿。天堂杭州雖多日霧霾迷天卻也因烈日當照天朗氣清,無奈暑氣鼎盛,游客多蜂擁在堤畔西子景區,而當地人多往虎跑深處密林避暑。這里茶館林立,農家小院溫馨別致,驢友常往,龍井一壺,芭蕉扇一搖,樹影婆娑便是消暑發呆的良地。 一輛紅色保時捷跑車沿著滿覺隴路來來回回轉了兩圈,待到第三圈的時候,一輛路虎逆著方向阻斷了它的去路。司機下車很恭敬地對保時捷的女司機道:"何總你好,于老板說您找不到路,您跟著我走吧。"女司機拿下墨鏡,露出迷人的微笑"嗯"了聲,便跟著路虎車開上一岔路山坡,幾經彎轉才在竹林深處看到一古色古香的院門。她下了車走到院門跟前,才看到在濃蔭掩映下一塊不起眼的石頭上,刻著"期貨茶館"。 美女穿著職業套裝,露出纖細的長腿,大踏步走進茶館。 茶館院內小溪潺流,假山園藝相得益彰,參天古樹下陰涼消暑,竟心曠神怡。館內古風雅致,廊間各處包廂需繞道而行,講究隱蔽獨立。大廳內電子屏幕正跳動著股指期貨和滬深300指數1分鐘K線圖,屏幕正前方有似舞臺隔區,四周圍繞十方桌椅,整廳可同時容納四五十人。這里平日里接待非會員,偶爾會舉行各種報告會、講座與活動。會員常會選擇帶客人朋友進到獨立的包間享受私密交流。這里不但風景好,私密隱蔽,重要的是網寬環境好,多有股票期貨操盤的高手來此做單交易,是投資人暢聊行情,結交朋友的好去處。 美女熟絡地尋到VIP房,還沒進門就聽一個大胡子男道:"于老板,你借我500萬做股票,我押100萬給你做保障金,要是我虧了80萬你就給我清空賬戶所有股票。保障你資金安全,每個月我給你1%的借款利息也就是5萬。成交嗎?" "成交啊!他不做,我來做。"美女笑著接話道。 于老板聽到聲音便知老朋友到了,忙起身相迎道:"何言,你可終于到了!" 何言無奈一聲笑道:"你這地方太難找了!你確定客人們不會走錯路?" 大胡子男打趣道:"于老板開這個茶館就是不讓一般人找得到,這靜謐難尋才是我們做交易人喜歡的做單地方。" "呵呵,是你好久沒來了。"于老板笑著介紹道,"這是茶館的常客老胡。這就是信禾期貨杭州營業部的美女老總,何言。"于老板便是這茶館的老板,于晨風。他原是信禾期貨公司員工,因2008年做空期貨銅而發跡,為人樸實好客,喜愛結交四方做交易的朋友。 "何總,您可來了,于老板對這個借錢炒股還沒轉過來彎,你說現在證券公司都融資融券兩年多了,現在圈里頭誰不借錢炒股炒期貨的,都out了!"老胡想借錢,借貸公司利息高,找于老板這樣有錢又懂股票期貨的,能講得通,利息也就隨自己喊。 "杠桿交易是一種趨勢啊,不過股票弄得跟期貨一樣,你說這沒風險嗎?"于晨風疑惑地看著何言問道。他沒涉獵過這個領域,都是自有資金做做交易,只是近老胡這樣想借錢炒股的客人越來越多,總來尋問自己有沒有這方面的門道,風險控制原理和期貨一樣很簡單,利息收益也很誘人,他就琢磨著自己也能把閑置的資金借出去給這幫盤手交易,賺點利息錢。 何言馬上理解了于晨風找自己來的原因。自從他2008年賺了一波大錢,娶了大佬的女兒便辭職離開了公司,經營了一家期貨茶館。茶館是副業,做這個交易人的圈子才是主業,他成立了一個私募基金,募集的資金都來自這個圈子。作為曾經的同事,兩人因一層特殊的關系,不曾往來,特地把她叫來,就為了弄明白這個借錢炒股,行話叫配資業務能不能做。何言作為期貨公司營業部老總,對這個市場的各種業務了如指掌,她笑道:"做什么事沒風險呢?近很流行這個,我有個客戶叫盧立朗,他介紹過來的客戶都是跟他借錢來炒期貨的。2年做了10個億規模。跟我一樣也是80后,普通家庭,現在個人資產已經上千萬了。你說這業務能不能做——嗯?" 這樣的實例有說服力,這后的一個尾音反問,實在打動于晨風。老胡感興趣道:"這人真了不得,何總哪天給介紹下。他那邊資金要是安全,我找他借去。" "你別急么,我又沒說不做。"于晨風怕煮熟的鴨子飛了,忙道,"你那100萬打我賬戶里,我再給你一個600萬的股票賬戶,100萬虧得只剩下20萬,我就給你強行平倉,把股票清盤了是不是?"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