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路由器學習指南》是國內圖書市場本,也是目前為止一本專門介紹華為路由器配置與管理的工具圖書,同時也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指定的ICT認證系列培訓教材。全書共分三篇、15章。篇:路由器選型及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具體包括AR G3、NE系列路由器的選型及應用,各種登錄方式/啟動系統/BootROM菜單/信息中心/U盤開局/自動配置,各種路由器接口(特別是各種WAN接口)、WAN接入與互聯、DHCP/DNS服務、NAT等功能的配置與管理。第二篇:性配置與管理,具體包括BFD/NQA、VRRP、接口備份和雙機熱備份等功能的配置與管理。第三篇:路由配置與管理,具體包括靜態路由、RIP路由、OSPF路由、IS-IS路由、BGP路由,以及路由策略和策略路由的配置與管理。
《華為路由器學習指南》結合了筆者20多年的工作經驗,其內容非常、系統,對每章所介紹的技術原理及基礎知識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與講解,并在介紹完每一功能的配置后還有大量的綜合配置案例加以鞏固。因此,《華為路由器學習指南》無論在專業性方面,還是在經驗性和實用性方面均有很好的保障,是相關人員自學或者教學華為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內容的必選教材。
由華為公司授權,并指定作為企業認證培訓教材;
全國本,也是目前為止的大型華為路由器配置與管理工具圖書;
深入淺出,技術原理剖析與分層次配置示例結合;
綜合配置思路分析和詳盡配置步驟介紹結合
王達,全國網管技能水平考試專家委員,四屆51CTO“最受讀者喜愛的IT圖書作者”(并有5屆、7部作品榮獲51CTO主辦的“讀者喜愛的IT技術圖書”稱號),國內博學網絡工程技術專家和知名的IT圖書作者。曾在天極網、IT168、e800等網絡媒體上發表千篇以上IT方面的專業文章,出版過超過50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著作,其中的代表作包括《網管員必讀》系列、《網絡工程師必讀》系列、《Cisco/H3C交換機配置與管理手冊》(第二版)、《Cisco/H3C交換機高級配置與管理技術手冊》,以及剛剛出版上市的《深入理解計算機網絡》等,并有多部版權輸出到了臺灣地區。個人及所著圖書獲得過許多各級獎項,其中包括在國際圖書博覽會上由出版協議等組織頒發“輸出版優先圖書獎”,由書刊發行協會頒發的“全行業暢銷品種獎”等行業大獎,以及由電子工業出版社頒發的“品牌獎”、“作者獎”和“貢獻獎”等。
及時篇 路由器選型及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
第1章 路由器的選型及應用
1.1 華為AR G3系列路由器概述
1.1.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1.1.2 AR G3的主要路由器系列
1.1.3 AR G3系列路由器的命名規則
1.1.4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1.5 AR G3系列路由器的主要應用
1.2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
1.2.1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1.2.2 AR150系列產品外觀結構及配置規格
1.2.3 AR15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說明
1.2.4 AR150-S系列產品外觀結構及配置規格
1.2.5 AR150-S系列路由器指示燈說明
1.2.6 AR160系列路由器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2.7 AR16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說明
1.2.8 AR200系列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2.9 AR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說明
1.2.10 AR200-S系列產品外觀結構及配置規格
1.2.11 AR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燈說明
1.2.12 AR150/160/200系列的基本配置和性能綜合比較
1.2.13 AR150/150-S/160/200/200-S系列路由器的主要應用
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
1.3.1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主要特點
1.3.2 AR1200系列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3.3 AR1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
1.3.4 AR1200-S系列路由器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3.5 AR1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燈
1.3.6 AR2200系列路由器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3.7 AR2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
1.3.8 AR2200-S系列路由器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3.9 AR2200-S系列路由器指示燈
1.3.10 AR3200系列產品外觀及配置規格
1.3.11 AR3200系列路由器指示燈
1.3.12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基本配置和性能綜合比較
1.3.13 AR1200/1200-S/2200/2200-S/3200系列路由器的主要應用
1.4 NE系列路由器
1.4.1 NE20E-S系列多業務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1.4.2 NE20E-S系列多業務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4.3 NE40E系列全業務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1.4.4 NE40E系列全業務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1.4.5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點
1.4.6 NE5000E集群路由器的主要特性
第2章 路由器登錄及基礎配置
2.1 AR G3系列路由器的登錄
2.1.1 首次本地登錄
2.1.2 首次Telnet遠程登錄
2.1.3 首次登錄后的基本配置
2.1.4 AR G3系列路由器首次登錄基本配置示例
2.2 Web登錄
2.2.1 上傳Web網頁文件
2.2.2 加載Web網頁文件
2.2.3 創建Web網管賬號
2.2.4 配置HTTPS服務器
2.2.5 登錄Web網管
2.3 配置系統啟動
2.3.1 系統啟動概述
2.3.2 保存配置文件
2.3.3 比較配置文件
2.3.4 備份配置文件
2.3.5 恢復配置文件
2.3.6 清除配置
2.3.7 設置設備的出廠配置
2.3.8 配置系統啟動文件
2.3.9 重新啟動設備
2.3.10 系統啟動配置示例
2.4 BootROM菜單
2.4.1 BootROM簡介
2.4.2 BootROM主菜單
2.4.3 串口子菜單
2.4.4 網絡子菜單
2.4.5 啟動選擇子菜單
2.4.6 文件管理子菜單
2.4.7 密碼管理菜單
2.5 信息中心基礎
2.5.1 信息的分類
2.5.2 信息的分級
2.5.3 信息的輸出
2.5.4 信息的輸出格式和輸出過濾
2.6 配置Log信息輸出
2.6.1 Log信息輸出配置任務
2.6.2 配置Log信息輸出基本功能
2.6.3 配置Log信息輸出到Log緩沖區
2.6.4 配置Log信息輸出到日志文件
2.6.5 配置Log信息輸出到控制臺或終端
2.6.6 配置Log信息輸出到日志主機
2.6.7 Log信息輸出管理
2.6.8 向日志文件輸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
2.6.9 向日志主機輸出Log信息的配置示例
2.7 配置Trap信息輸出
2.7.1 Trap信息輸出配置任務
2.7.2 配置Trap信息輸出到SNMP
2.7.3 向SNMP輸出Trap信息的配置示例
2.8 配置輸出Debug信息
2.8.1 Debug信息輸出配置任務
2.8.2 向控制臺輸出Debug信息的配置示例
2.9 U盤開局配置與管理
2.9.1 U盤開局流程
2.9.2 U盤開局文件
2.9.3 U盤開局索引文件制作
2.9.4 配置U盤開局認證
2.10 Auto-Config配置與管理
2.10.1 Auto-Config工作原理
2.10.2 Auto-Config特性的產品支持
2.10.3 配置同網段Auto-Config功能
2.10.4 配置跨網段Auto-Config功能
2.10.5 Auto-Config維護
2.10.6 同網段Auto-Config功能的配置示例
2.10.7 跨網段Auto-Config功能配置示例
第3章 接口配置與管理
3.1 路由器接口基礎及基本參數配置與管理
3.1.1 接口分類
3.1.2 物理接口編號規則
3.1.3 接口基本參數配置
3.1.4 接口基本參數配置管理
3.2 以太網接口配置與管理
3.2.1 以太網接口分類
3.2.2 配置以太網接口基本屬性
3.2.3 自動協商速率范圍配置示例
3.2.4 配置二層以太網接口
3.2.5 端口隔離配置示例
3.2.6 配置三層以太網接口
3.2.7 以太網接口管理
3.2.8 典型故障分析與排除
3.3 Serial接口配置與管理
3.3.1 同/異步Serial接口
3.3.2 配置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的物理和鏈路屬性
3.3.3 配置異步方式下Serial接口物理和鏈路屬性
3.3.4 Serial接口管理
3.3.5 同步方式下Serial接口連接網絡的配置示例
3.4 CE1/PRI接口配置與管理
3.4.1 CE1/PRI接口簡介
3.4.2 CE1/PRI接口物理屬性
3.4.3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E1方式
3.4.4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CE1方式
3.4.5 配置CE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
3.4.6 CE1/PRI接口管理
3.5 E1-F接口配置與管理
3.5.1 E1-F接口簡介
3.5.2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非成幀方式
3.5.3 配置E1-F接口工作在成幀方式
3.5.4 E1-F接口管理
3.6 CT1/PRI接口配置與管理
3.6.1 CT1/PRI接口簡介
3.6.2 CT1/PRI接口物理屬性
3.6.3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CT1方式
3.6.4 配置CT1/PRI接口工作在PRI方式
3.6.5 CT1/PRI接口管理
3.7 T1-F接口配置與管理
3.7.1 T1-F接口簡介
3.7.2 配置T1-F接口
3.7.3 T1-F接口管理
3.8 3G Cellular接口配置與管理
3.8.1 3G Cellular接口簡介
3.8.2 配置WCDMA網絡中的3G Cellular接口
3.8.3 配置CDMA2000網絡的3G Cellular接口
3.8.4 3G Cellular接口管理
3.8.5 WCDMA網絡中3G Cellular接口作為主鏈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3.8.6 WCDMA網絡中3G Cellular接口作為主備鏈路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3.9 POS接口配置與管理
3.9.1 POS接口簡介
3.9.2 配置POS接口
3.9.3 POS接口管理
3.9.4 POS接口物理參數配置示例
3.10 CPOS接口配置與管理
3.10.1 配置通過CPOS接口實現設備相連
3.10.2 配置CPOS接口匯聚接入E1線路
3.10.3 配置CPOS接口匯聚接入T1線路
3.10.4 CPOS接口管理
3.10.5 CPOS接口通過光纖直連的配置示例
3.10.6 CPOS接口匯聚接入E1線路的配置示例
3.11 PON接口配置與管理
3.11.1 PON概述
3.11.2 配置EPON接口
3.11.3 配置GPON接口
3.11.4 PON接口管理
3.12 ADSL接口配置與管理
3.12.1 ADSL概述
3.12.2 ADSL主要特性
3.12.3 配置ADSL接口
3.12.4 ADSL接口管理
3.12.5 A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3.13 VDSL接口配置與管理
3.13.1 VDSL概述
3.13.2 VDSL主要特性
3.13.3 配置ATM模式下VDSL接口
3.13.4 配置PTM模式下VDSL接口
3.13.5 VDSL接口管理
3.13.6 V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3.14 G.SHDSL接口配置與管理
3.14.1 G.SHDSL概述
3.14.2 G.SHDSL接口配置任務
3.14.3 配置G.SHDSL接口
3.14.4 G.SHDSL接口上行配置示例
第4章 WAN接入/互聯配置與管理
4.1 廣域網接入/互聯網概述
4.2 DCC基礎
4.2.1 DCC概述
4.2.2 兩種DCC的撥號控制原理
4.2.3 DCC的主要應用場景
4.2.4 配置DCC前的準備
4.3 配置輪詢DCC
4.3.1 配置撥號接口鏈路層協議和IP地址
4.3.2 使能輪詢DCC并配置DCC撥號ACL及與接口的關聯
4.3.3 配置發起或接收輪詢DCC呼叫
4.3.4 配置DCC撥號接口屬性
4.3.5 配置DCC呼叫MP捆綁
4.3.6 配置撥號串循環備份
4.3.7 配置通過DCC實現動態路由備份
4.3.8 通過輪詢DCC中的接口備份和3G網絡實現干線鏈路備份的配置示例
4.4 配置共享DCC
4.5 DCC管理
4.6 PPP配置與管理
4.6.1 PPP簡介及基本工作機制
4.6.2 配置PPP基本功能
4.6.3 配置PPP的PAP認證
4.6.4 配置PPP的CHAP認證
4.6.5 配置PPP協商參數
4.6.6 PPP管理
4.6.7 PAP單向認證配置示例
4.6.8 PAP雙向認證配置示例
4.6.9 CHAP單向認證配置示例
4.7 MP配置與管理
4.7.1 MP概述
4.7.2 MP主要特性
4.7.3 配置將PPP鏈路直接綁定到VT上實現MP
4.7.4 配置按照PPP鏈路用戶名查找VT實現MP
4.7.5 配置將PPP鏈路加入MP-Group實現MP
4.7.6 配置MP分片和捆綁數
4.7.7 MP管理
4.7.8 將PPP鏈路直接綁定到VT上實現MP的配置示例
4.7.9 按照PPP鏈路用戶名查找VT實現MP的配置示例
4.7.10 將PPP鏈路加入MP-Group實現MP的配置示例
4.8 PPPoE配置與管理
4.8.1 PPPoE工作原理
4.8.2 PPPoE典型應用
4.8.3 配置設備作為PPPoE客戶端
4.8.4 配置設備作為PPPoE服務器
4.8.5 PPPoE管理
4.8.6 設備作為PPPoE服務器的配置示例
4.8.7 設備作為PPPoE客戶端的配置示例
4.8.8 利用ADSL Modem將局域網接入Internet的配置示例
第5章 DHCP/DNS服務配置與管理
5.1 DHCP基礎
5.1.1 DHCP概述
5.1.2 DHCP報文及其格式
5.1.3 DHCP服務IP地址自動分配原理
5.1.4 DHCP服務IP地址租約更新原理
5.1.5 DHCP中繼服務
5.2 配置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務器
5.2.1 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務器的配置任務
5.2.2 配置全局地址池
5.2.3 配置連接客戶端的接口工作在全局地址池模式
5.2.4 配置DHCP客戶端的DNS服務和NetBIOS服務
5.2.5 配置防止IP地址重復分配功能
5.2.6 配置DHCP數據保存功能
5.2.7 配置DHCP服務器信任Option82選項功能
5.2.8 配置DHCP服務器為BOOTP客戶端分配IP地址
5.2.9 基于全局地址池的DHCP服務器的配置示例
5.3 配置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服務器
5.3.1 配置接口地址池
5.3.2 配置DHCP客戶端的DNS服務和NetBIOS服務
5.3.3 基于接口地址池的DHCP服務器的配置示例
5.4 配置DHCP中繼
5.4.1 配置指定接口工作在DHCP中繼模式
5.4.2 配置DHCP中繼轉發的目的DHCP服務器組
5.4.3 配置DHCP中繼接口綁定DHCP服務器或DHCP服務器組
5.4.4 配置DHCP中繼請求DHCP服務器釋放客戶端IP地址
5.4.5 不同網段內DHCP服務器和DHCP中繼的配置示例
5.5 配置DHCP/BOOTP客戶端
5.5.1 配置DHCP/BOOTP客戶端屬性
5.5.2 配置DHCP服務器路由下發屬性
5.5.3 使能DHCP/BOOTP客戶端功能
5.6 配置DHCP報文限速
5.6.1 DHCP報文限速配置步驟
5.6.2 DHCP報文限速功能配置示例
5.7 DHCP服務管理和典型故障排除
5.7.1 DHCP服務配置管理
5.7.2 典型故障分析與排除
5.8 DHCP Snooping基礎
5.8.1 DHCP Snooping概述
5.8.2 DHCP Snooping支持的Option82功能
5.8.3 DHCP Snooping的典型應用
5.9 DHCP Snooping的基本功能配置與管理
5.9.1 使能DHCP Snooping功能
5.9.2 配置接口信任狀態
5.9.3 使能DHCP Snooping用戶位置遷移功能
5.9.4 配置ARP與DHCP Snooping的聯動功能
5.9.5 配置用戶下線后及時清除對應MAC表項功能
5.9.6 配置丟棄GIADDR字段非零的DHCP Request報文
5.9.7 DHCP Snooping基本功能管理
5.10 DHCP Snooping的攻擊防范功能配置與管理
5.10.1 配置防止DHCP服務器仿冒者攻擊
5.10.2 配置防止仿冒DHCP報文攻擊
5.10.3 配置防止DHCP服務器拒絕服務攻擊
5.10.4 DHCP Snooping的攻擊防范功能配置示例
5.11 配置在DHCP報文中添加Option82字段
5.12 DNS服務配置與管理
5.12.1 配置作為DNS客戶端
5.12.2 配置DNS Proxy/Relay
5.12.3 配置DDNS客戶端
5.12.4 DNS管理
第6章 NAT配置與管理
6.1 NAT基礎
6.1.1 NAT主要特性
6.1.2 Basic NAT實現原理
6.1.3 NAPT實現原理
6.1.4 Easy IP實現原理
6.1.5 NAT Server實現原理
6.1.6 靜態NAT/NAPT
6.1.7 NAT與路由的本質區別
6.2 NAT擴展技術及主要應用
6.2.1 NAT ALG
6.2.2 DNS Mapping
6.2.3 NAT關聯VPN
6.2.4 兩次NAT
6.2.5 NAT過濾和NAT映射
6.2.6 NAT的主要應用
6.3 配置動態NAT
6.3.1 配置地址轉換的ACL規則
6.3.2 配置出接口的地址關聯
6.3.3 使能NAT ALG功能
6.3.4 配置NAT過濾方式和映射模式
6.3.5 配置兩次NAT
6.3.6 配置NAT日志輸出
6.3.7 配置NAT地址映射表項老化時間
6.3.8 動態NAT地址轉換配置示例
6.3.9 配置兩次NAT示例
6.4 配置靜態NAT
6.4.1 配置靜態NAT地址映射
6.4.2 配置DNS Mapping
6.4.3 靜態一對一NAT配置示例
6.5 配置NAT Server
6.5.1 配置NAT Server地址映射
6.5.2 NAT Server地址映射配置示例
6.5.3 NAT綜合配置示例
6.6 NAT管理與故障排除
6.6.1 NAT管理
6.6.2 典型故障分析與排除<
目前在華為公司的路由器產品中,廣泛應用的主要就是兩大系列:一個是用于各種規模企業和企業分支網絡廣域網接入/互聯,集路由、交換、語音、安全、有線/無線Internet接入的近期一體化企業網關AR G3系列,一個是面向企業IP網絡骨干節點、匯聚節點、邊緣節點和數據中心,提供多業務,甚至全業務的匯聚處理,或者大型路由器集群的NE系列。本書是以AR G3系列路由器為主線進行各種功能配置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