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論語故事(上)》——"同學們好"
孔門弟子三千,優等生據說有七十二人。
其中,有五個同學擁有代表性:
愣頭青子路,高富帥子貢,
讀書郎顏回,叛逆期宰予,好人緣公西華。
他們風采各異,上演了一段好玩的同學故事。
而這故事,或許正在我們之間重演。
02 《論語故事(下)》 ——"老師好"
孔子這個老師很可愛。
他居然要把自己賣了,又被逼去見老板的太太;
他辯白自己不是葫蘆瓜,又被人弄得狼狽不堪。
這樣一個出糗的孔子,卻對世間充滿仁愛之心。
他反對望子成龍,主張有教無類。
這里沒有高高在上的圣人,只有更接近真實的孔子。
03 《莊子故事》——"你看那些魚"
莊子雖強詞奪理,卻表明了人生態度: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海鳥遠道而來,居然被隆重的國宴嚇死了。
鯤鵬馭風逍遙游,后人卻誤讀其為勵志。
天生我材一定要有用嗎?生命很寶貴的價值是什么?
莊子選擇活出真性情,與天地精神往來。
04 《孟子故事》——"做個男子漢"
孟子說:"做個男子漢!"
即使是齊宣王召見,孟子也要托病不見。
大老遠跑來培訓梁惠王,卻說"講講仁義就好"。
孟子俠肝義膽,氣勢磅礴,一洗凡馬空。
他告訴我們: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05 《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參禪是為了獲得覺悟。
覺悟,但不必拘泥于形式。
佛無定相,就不要見樣學樣,
禪非坐臥,也不用死守戒律。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成佛的種子。
06 《周易故事》——"其實很容易"
深奧難懂的《周易》,其實很容易。
從古文字妙趣探索周、易、經、傳起源,
哼著歌謠輕松記住卦名和意義。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各自代表一種自然元素。
蘊藏在爻與卦之中的古老智慧,
能給我們現代人帶來哪些新的啟迪呢?
《易中天中華經典故事》是學者易中天聯合動漫萌寵刀刀狗,全新推出的"創新傳統文化教育"爆款。本叢書兩大創新特色:
1、文本創新
提煉論語、莊子、孟子、禪宗、周易要點精華,用講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快樂學習傳統文化
原汁原味呈現經典古文,清楚有趣詮釋,讀者無需半點古文功底也能輕松讀懂
總結中華傳統智慧,幫助現代人應用于當下生活
2、動漫創新
易中天化身動漫角色小天,與治愈系萌寵刀刀狗一起上演開心熱鬧的文化之旅
多達700個創意動漫,腦洞穿越古今中外,以超乎意料的新鮮創意呈現傳統文化精粹
易中天
1947年出生于長沙。
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漢大學、廈門大學。
現居江南某鎮,潛心寫作32卷"中華史"。
慕容引刀
笑起來很好溫暖的漫畫家。
早年從事動畫工作,曾擔任動畫導演。
2002年創作了"刀刀狗"漫畫形象,由此成為中國治愈系漫畫的先行者。
十幾年來,刀刀狗已經伴隨了許多人的成長,
并將繼續溫暖更多人的心靈。
[目錄]
01 《論語故事》(上)——同學們好 及時章 子路的故事:尊嚴比生命更可貴
第二章 子貢的故事:做好自己更重要
第三章 顏回的故事:知識未必改變命運
第四章 宰予的故事:沒有懷疑就沒有真理
第五章 公西華的故事:有錢不如有人緣
免費學習 《易中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02 《論語故事》(下) ——老師好 及時章 求職的故事:做人要有底線
第二章 育人的故事:教育的目標是成人
第三章 傳道的故事:做一個有愛心的聰明人
免費學習 《易中天:我堅決反對"望子成龍"》
03 《莊子故事》——你看那些魚
及時章 魚的故事: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第二章 鳥的故事:己所甚欲,也勿施于人
第三章 樹的故事:天生我材別有用
第四章 農場的故事:活出真性情
第五章 原野的故事:人貴有自知之明
第六章 道的故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免費學習 《易中天:剝奪孩子的童年,你將永遠賠不起》
04 《孟子故事》——做個男子漢 及時章 齊宣王的故事:有愛心才有威望
第二章 梁惠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三章 男子漢的故事:要做就做大丈夫
第四章 人性的故事:有共同人性,就有共同價值
免費學習 《易中天:健全人格比知識更珍貴》
05 《禪宗故事》——菩提本無樹 及時章 祖師的故事:覺悟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第二章 惠能的故事:人人都有成功的可能
第三章 覺悟的故事:智慧只能靠啟迪
第四章 破執的故事:你的敵人就是你
第五章 成佛的故事:無所求才有所得
免費收看 《易中天親口講述禪宗故事∣視頻》
06 《周易故事》——其實很容易 及時章 書名的故事:世界永遠在變,不變的就是變
第二章 《易經》的故事: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第三章 《易傳》的故事:沒有好,只有最合適
免費收看 《刀刀狗:一枚永遠的少年∣視頻》
[試讀章節]
03 《莊子故事》節選:開心別問為什么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莊子 秋水》
濠就是濠水,在安徽鳳陽。儵讀如條,就是白條魚。麻煩的是,安,怎么理解?作為疑問詞,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怎么,怎么可能,比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 陳涉世家》。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燕子和麻雀怎么可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另一種是哪里,什么地方,比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僖公十四年》。這話翻譯過來就是:皮都沒了,毛又能附著在什么地方呢?
很清楚?;葑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意思是:你不是魚,怎么可能知道魚快樂?莊子卻回答:你問我什么地方知道的?告訴你吧!魚的快樂,我是從濠水之上知道的。
答非所問啊!
而且,莊子很早的回答是: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翻譯過來就是:如果我不是魚,就不可能知道魚快樂不快樂,那么,你不是我,請問你又怎么可能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
這雖然有點繞,卻在理。
但是到了后來,安的意思就從"怎么可能"變成了"什么地方",這不是偷換概念嗎?
當然是。
其實,這兩人一開始就不在同一個頻道。莊子說魚之樂也,不過因為當時他自己很快樂,這才覺得那些魚兒們也很快樂;自己很悠閑,便認為魚也悠閑。實際上魚是什么感覺,還真沒人知道。
但,你不覺得這很有趣嗎?
是的,因為這就叫移情。
這是一種審美的態度。有此態度,則萬物無不有靈,也無不有情,還無不有趣。
這樣看,惠子反倒是煞風景的。
莊子也只好不跟他啰嗦。
但是莊子的強詞奪理,卻表明了他的態度:
我的人生與你無關。
所以,你就別問我怎么知道了。
反正,人活著,要開心。開心就好。為什么開心,別問!
要問,也問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