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著的《貴婉日記》是一部諜戰小說。講述了1931年春天,中共中央在上海、廣東大埔、哈爾濱等城市建立了紅色交通站。特工"煙缸"與"青瓷"試圖在西歐建立紅色地下新航線,建立秘密倉庫,護送中共中央重要物資及護送地下黨重要情報人員抵達目的地。"巴黎"臨時紅色交通站遭到叛徒出賣,"煙缸"的二哥資歷平精心策劃了一個月的復仇大計,用"貴婉日記"引其兄貴翼入局,破解謎團,鏟除叛徒,真正的"叛諜"浮出水面的故事。
張勇,國家一級編劇,作家。曾獲得中國越劇藝術節劇目銀獎,淅江省第十屆戲劇節劇目獎。刨作長篇小說《一觸即發》,電視劇《一觸即發》《禮不消逝的電波》(聯合創作),大型紅色諜戰川劇《黎明十二橋》以及2015車熱插電視劇《偽裝者》。
楔子
及時章 我叫資歷平
第二章 少女的祈禱
第三章 殺四門
第四章 尸體
第五章 查無此人
第六章 貴婉日記
第七章 張冠李戴
第八章 不速之客
第九章 聲東擊西
第十章 兇手
第十一章 才子佳人信有之
第十二章 紅色交通線
第十三章 布鞋的秘密
第十四章 危在旦夕
第十五章 迷魂陣
第十六章 殊途同歸
第十七章 窮追猛打
第十八章 狩獵季節
第十九章 控制
第二十章 畢其功于一役
第二十一章 換諜者
1936年(民國25年),上海。 天氣陰冷,春寒峭料。仿佛是一個很清冷、很閑適的下午茶時間。 貴翼坐在思南路的一家中式茶餐廳里,看著街對面一排樹,披了一層層細碎的新嫩黃葉子,有點掙扎"春意"的朦朧,平添了一絲寒氣,倍感凄涼。 貴翼到上海三天了。 貴婉已經埋葬了三個多月了,這三個多月來,全家都沉浸在悲哀的陰霾里。赴上海就職,原本打算透一口氣,釋放一下孤冷的情懷。誰知剛到上海,就接到父親的電話,叫他務必去找一下二十一年前,被父親遺棄的女人和她帶走的孩子。 父親年紀大了。貴翼想。 二十一年前,父親喜歡上一名色藝俱佳的坤伶,為傳統道德所摒棄,據聞祖父設局,擺了那坤伶一道,讓父親與從前的不良嗜好徹底決裂。 父親曾經鐵了心不要那坤伶肚子里爬出來的孩子,他甚至剝奪了那孩子的姓氏,對于過去種種經歷,他深以為恥。 直到貴婉去世。 父親認為是那孩子的緣故。 因為,小妹貴婉用的這個名字,當年是給那孩子取的。父親原意要那孩子溫婉和順,對于出身不好的世家子弟來講,只有性格婉約,才有立足之地。 所以,貴婉離奇死亡的事件。對于父親來說,打擊甚大。于今,父親要自己過來看看那孩子現在過得怎么樣,對于貴翼來說,多少有些躊躇。 這是一場不同尋常的"兄弟"見面。 他們并不相識,二十多年來,沒有見過面,彼此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環境,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 貴翼想著,這孩子進門來應該是怎樣一副姿態? 趾高氣揚?亦或是悲悲切切?是誠心誠意打算"認親"?還是"蜻蜓點水"般走走過場?貴翼覺得自己好以第三者的面目出現,他打定了這個主意,所以顯得氣定神閑。 如意嬸坐在貴翼對面,她是被貴翼的手下"請"來的。 她一進來,就沉不住氣地嚷嚷:"你們都是些什么人啊?啊?我們東家是正經人家,你說讓三少爺過來,他就得過來啊。不講道理啊——我還要買菜呢。" 林副官一直好聲好氣地哄著她:"如意嬸,我們只是請三少爺過來坐坐,你看,我們像壞人嗎?" "電話已經給了你們啊。"如意嬸說。 "那不是他不在嗎。"林副官解釋,"你說他在繁星報館當記者,我打電話過去,說他下午不上班;你又說他在風行鋼琴社調鋼琴,我專程派人去接,說他干完活就走了;你又說他下午有課,你家三少爺到底打幾份工啊?" "那……那這一大家子要養活,總得有人掙錢吧。" 這是一個勞碌命的孩子,貴翼想。 "那,你們那一大家子其他人就不能出去找事做啊,你家大少、二少干什么去了?你家三少爺底子好,能干,他要不能干,你們一大家子喝西北風去啊?"林副官有點沖。 "我家大少爺在提籃橋呢,你有本事,你把他給弄出來啊。" "提籃橋?"林副官愣住。 提籃橋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監獄。 貴翼的臉色有些難看。林副官聲氣不自覺弱了點:"你家二少呢?" "在醫院里躺著呢。"如意嬸說,"我家三少爺能干,那也是我們資家花錢教育出來的,與別人有什么相干?" 林副官啞了。 如意嬸說了這句話,多少幫資家找回些面子,她心里恢復了平衡。 "你們不用急,再等等吧,他得從黑山路走過來。"如意嬸說。 "沒車嗎?"貴翼終于開口了。 "坐車要五角錢呢。"如意嬸說。她一說出來,又感覺不該說,好像自己家的主人窮到要省車錢的田地。如意嬸臉紅了,不為自己,為家主。 貴翼沒說話了。 如意嬸緊張地看看整個茶餐廳里的人,吭吭哧哧地動了動嘴唇。貴翼抬眼望她,很客氣的表情,鼓勵她說。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