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如沙塵暴般浮躁的時代。我們抓狂于職場,迷失于愛情,無奈于友情,遠離于親情,我們雖然身處國內最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外表光鮮,卻內心苦楚。重壓下的低吼——我絕不后退,也"無以言退"。
無以言退 獻給高科技企業員工
我從事IT行業十多年,幾乎經歷了國內高科技、IT行業發展的過程。恰逢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我很想寫點什么,寫一寫這群與改革開放一樣歲數的人群,正是他們以自己的青春造就了不平凡的事業。他們代表了一個時代,表達了一種精神。
我把這種精神總結為"無以言退"。
"無言以退"和"無以言退",我使用哪個呢?我想了很久,決定使用"無以言退"。
"無言以退"可能已經有了思想和精神的松懈。
"無以言退"是更徹底的堅持,是低調和真摯的執著,是快樂的過程。
我的心靈朋友問:"更徹底的堅持,難道沒有退卻嗎?"
當然,不可能沒有放棄和退卻,但是這種放棄和退卻只是向前去尋找另外一條道路,去開拓一條更能挖掘自己靈性的道路。
因為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不僅自己,而且別人,更因為這個時代。信息化浪潮已經席卷了全球,沖擊著中國的各行各業、各種人群,并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特征。這股信息化浪潮就像春天的沙塵暴,充滿機會和希望,也帶著狂風和沙子,讓人激動,浮躁、彷徨、不安和迷惑。
信息化讓中國的很多行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它們有探索,有困惑,有堅持,有放棄,更有成功。信息化也催生了很多高科技信息行業,鑄造了一批著名和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例如,華為、聯想等,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作出了典范和榜樣。
在這些背后,則是時代的弄潮兒,特別是近二十年左右的高校畢業生,他們在信息化的潮流中找到了新的就業機會、新的職業發展道路、新的人生奮斗方向,并為中國的信息化進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和貢獻。然而,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則充滿壓力,在摸索中學習,在晝夜顛倒的辛苦中前進,帶著對未來的躁動和困惑……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競爭殘酷,不僅和國內外同行、同事競爭,還要和時間、青春競爭……他們忍受著孤獨,承受著寂寞,背負異地愛情的傷痛,經受著兩地分居的折磨,壓抑著人性的情欲……然而,他們在堅持著、忍受著……
我的心靈朋友寫過一首詩,他說這首詩寫出了信息化時代無以言退的靈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書評人:暢銷財經小說《基金經理》作者趙迪 父親問年幼的兒子:"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兒子回答:"金錢和美女。" 父親清脆的賞了兒子兩個耳光,接著問道:"重新回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兒子捂著臉,支吾道:"事業和愛情。" 父親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則笑話至少說明,事業和愛情,或許是人生永恒的主題。 近,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商業小說,叫做《無以言退》,描寫的正是一個普通的理科碩士生從兼職到求職、從培訓到職場、從技術到管理、從國內到海外的職業成長歷程。這本財經小說基于現代IT企業背景,以事業和愛情為兩條主線,描寫了男主人公面對各種環境,以無以言退的信念一步步自我超越和實現價值,終贏得了真正的愛情,找到了人生坐標。 故事本身并不新鮮,但放在信息化浪潮的大背景下,還是有不少的新意。在這樣一個浮躁和迷茫的年代,強調堅持不退卻的精神似乎有些不合時宜。然而,對于IT企業而言,這種精神其實是不可或缺的。古人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為什么不前進就會后退呢,這里面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逆水"。那么,順著流水的方向,不就可以輕松的前進了么?事實并非如此。因為"順流而下",順著流水的方向,只能夠越來越向下,不可能登上遠方的高峰。 對于每天都要面對外部環境變化和競爭對手威脅的企業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我并非從事IT行業,但出于證券分析的敏感,我十分關注IT行業的上市公司。從拓普軟件到中興通訊,從歌華有線到同洲電子,國內IT行業的上市公司在不斷成長,也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他們當中有的成功堅持了下來,并成長為在世界上都有影響力的企業領袖,有些因為走上彎路,試圖通過財務造假來迷惑投資者,終卻折戟沉沙,如今已杳無音信。 這一切,緣自堅持與否。《無以言退》的作者本身從事IT行業十多年,幾乎經歷了國內高科技、IT行業發展的整個過程,因此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作者看來,信息化催生了很多高科技信息行業,鑄造了一批著名和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作出了典范和榜樣。 從《無以言退》中,我看到了這些企業沉浮起落的影子,只有在正確的時間、選擇做正確的事情并堅持到底,才能夠在血腥的市場競爭出殺出一條生路。在這些成功企業的背后,則是一批時代的弄潮兒。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充滿壓力,他們從事的職業競爭殘酷。他們在堅持著、努力著,支撐他們的,正是無以言退的精神。 正如作者所概括的——無以言退是徹底的堅持,低調和真摯的執著,快樂的過程……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這樣的過程……
零因子,與聯想零距離,與華為零距離;與高科技零距離,與時代零距離。因為喜歡文學,因為喜歡詩歌;在寫作中工作,在工作中娛樂。不法古,不循今,如韓非子把思想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