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空經濟蓬勃發展、良好態勢,但臨空經濟相關理論與實證研究相對欠缺,本書選擇中國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系統研究,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構建了臨空經濟區與腹地區域發展的數理模型;二是多層面系統考察了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的事實特征;三是科學識別了北京、西安、鄭州等典型臨空經濟區的優勢產業并對其績效進行了客觀評估;四是利用空間動態面板模型實證分析了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王全良,河南虞城人,西安交通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現任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兼任城鄉協調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區域經濟學、臨空經濟等經濟學相關領域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承擔省部級課題近十項,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二十余篇。
及時章 緒論/1
及時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和意義/8
第三節 研究方法/11
第四節 研究思路、內容及技術路線/12
第二章 文獻綜述/16
及時節 關鍵概念界定/16
第二節 理論基礎/20
第三節 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產生的經濟影響效應/25
第四節 文獻評述/31
第三章 臨空經濟區的國內外發展/33
及時節 國外臨空經濟區的發展/33
第二節 國內臨空經濟區的發展/50
第四章 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理論框架/64
及時節 臨空經濟區的發展演變/64
第二節 臨空經濟區成長的機制分析/67
第三節 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發展影響的機理模型/72
第四節 臨空經濟區與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邏輯關系/79
第五節 本章小結/80
第五章 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的事實特征/82
及時節 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的背景特征/82
第二節 我國臨空經濟區的事實特征/97
第三節 我國臨空經濟區發展的主要模式/109
第四節 本章小結/112
第六章 臨空經濟區優勢產業識別及績效評估:實證分析/114
及時節 典型臨空經濟區的基本概況/115
第二節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120
第三節 臨空經濟優勢產業識別和績效評估/126
第四節 本章小結/135
第七章 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的影響:實證分析/136
及時節 臨空經濟區與腹地區域經濟發展關系梳理/136
第二節 臨空經濟區與腹地區域經濟發展因果關系檢驗/139
第三節 臨空經濟區對腹地區域經濟影響的空間計量分析/147
第四節 本章小結/158
第八章 提升臨空經濟區發展的對策建議/160
及時節 臨空經濟區發展策略的基本原則/160
第二節 提升臨空經濟區發展的一般對策/162
第三節 典型臨空經濟區(鄭州臨空經濟區)發展的對策建議/166
第四節 本章小結/178
第九章 結論與展望/180
及時節 結論/180
第二節 本書的創新之處/183
第三節 展望/184
參考文獻/185
后 記/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