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文明演進的視角出發,以全球史的視野鳥瞰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時間上貫通古今,從古代農業文明論及現代工業文明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展,空間上跨越各文明界限,兼顧各文明的獨立演進與彼此交融,囊括文明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維度。本書由北大歷史學系等機構的十余位知名學者共同編寫,建基于北大歷史系深厚的治學傳統,是多年科研與教學的結晶,展示了中國人視角下的人類文明史。自首版以來,廣受好評,并多次重印,可謂國內學者世界通史著述的經典之作。
馬克垚,著名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著有《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英國封建社會研究》《封建經濟政治概論》。
導言
文明與文明史
文明的發展和演變
文明的交流
[及時編]農業文明時代
及時章古代西亞文明
及時節古代兩河流域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城市的發展與城邦時代
第三節帝國的興起與發展
第四節兩河地區的社會生活
第五節古代累范特地區
第六節波斯帝國的崛起與古代文明的交流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及時節法老的土地和人民
第二節古代埃及的歷史
第三節語言與圖畫
第四節儀式化的文學與史學
第五節古埃及的宗教信仰
第六節古埃及的造型藝術
第三章古代印度文明
及時節印度河文明
第二節吠陀時代
第三節佛教與孔雀王朝
第四節印度教的興起
第四章古代中華文明
及時節古代中華的生產力狀況
第二節政治和經濟結構
第三節社會各階層狀況
第四節文化的諸形態
第五章古代希臘文明
及時節古代希臘的地理環境
第二節古代愛琴文明
第三節希臘城邦的形成與發展
第四節古典時代的希臘
第五節希臘化時期
第六章古代羅馬文明
及時節羅馬對地中海地區的征服
第二節從城邦共和制到帝國君主制
第三節奴隸制和羅馬文化
第七章發達的中華農業文明——唐宋時期
及時節唐宋時期中華文明的開放與進步
第二節政治和社會情況
第三節思想文化
第八章中古伊斯蘭文明
及時節早期伊斯蘭教國家
第二節伊斯蘭教教義
第三節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
第四節阿拉伯的科學和文化
第九章中古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及時節文明整合和宗教社會的興起
第二節封建制度
第三節農村和城市
第四節中古時代的西歐社會文化
第十章農業文明的相互交流
及時節初級農業文明階段文明的交流
第二節發達的農業文明階段諸文明的交流
[第二編]工業文明的興起
第十一章原工業化時期亞歐諸農業文明的嬗變
及時節明清時期中華文明的新變化
第二節伊斯蘭文明的擴展
第三節西歐基督教文明的進步
第十二章科學革命與科學思維傳統的確立
及時節科學與科學革命:概念的探討
第二節科學的出現與早期發展
第三節伊斯蘭文明對科學的貢獻
第四節科學革命的醞釀
第五節牛頓革命及其哲學意義
第六節牛頓革命時代的學科革命
第十三章現代民主政治的興起
及時節改良古典民主政體的最初思考
第二節現代民主政治兩大前提的形成
第三節現代民主政治創制試驗的開始
第四節美國早期民主化的成就
第五節法國革命民主的成就與教訓
第十四章工業革命——"第二個創世紀"
及時節工業革命的概念
第二節英國的工業革命
第三節法國的工業革命
第四節德國的工業革命
第五節美國的工業革命
第十五章早期工業化時期西歐的文化
及時節哲學
第二節文學與史學
第三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