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高屋建瓴的環境法學經典教科書,歷經六次精心修訂,影響廣泛深遠。
四位著者均為環境法學界德高望重或頗具影響力人物,對環境法有精準透徹的理解。著者冷靜思考、理性分析,構建出環境法學理論體系;關注具體細微的制度,展現多方位環境法律規制體系;同時兼顧實踐性,有針對性地指導環境法律實務;大量吸納環境立法和政策,時效性突出。
本次新版,主要根據經修訂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環境保護法》對內容及結構進行更新與優化,尤其是對新法增加或修改的新制度與新規則進行深入闡釋。增設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突出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生態保護補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環境信息公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等重要法律制度,闡明了環境保護是國家基本國策。
閱讀本書,獲取知識外,亦可感受學術宗師和前輩們高遠深邃的思想和嚴謹細致的風骨。
結合四中全會決定,根據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環境保護法》修訂
韓德培,我國當代著名法學家,生前為武漢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國際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國際私法研究會會長。曾任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所長,后任該所名譽所長。在環境法方面,曾主編《中國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環境法知識大全》等書。主編的《環境保護法教程》是建國后及時本供高等院校使用的環境法統編教材。
陳漢光,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教授。多年從事環境保護法學教學與科研工作,曾多次參加國家、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立法活動。主要著作有《環境保護法中的行政處罰》、《公害民事糾紛的行政處理》等;參編《環境法學》、《環境法基礎》等國家統編教材。
彭守約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曾任農業部環境法制建設顧問,湖北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兼環境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農業環境保護》和《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編委。主編和參編《農業環境管理概論》、《大氣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環境資源法論》、《中國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自然保護區的法律保護》等。
李啟家,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多年從事環境法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多次參加國家和地方的環境保護和國土資源法律、法規的起草和調研活動。主要著述有《固體廢棄物的法律控制》、《中國環境立法評估:可持續發展與創新》等,參編《環境保護法教程》、《環境法教程》等。曾兩次獲得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授予的"全國環境政策法制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及時章 緒論
及時節 環境與環境問題
第二節 環境保護與環境保護法
第三節 環境保護法學
第二章 環境保護法概述
及時節 環境保護法的概念
第二節 環境保護法的任務、目的和作用
第三節 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職責
第四節 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制
第五節 環境保護法的適用范圍
第六節 環境保護法體系
第三章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
及時節 環境保護法基本原則概述
第二節 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原則
第三節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原則
第四節 公眾參與原則
第五節 損害擔責原則
第四章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制度
及時節 環境保護法基本制度概述
第二節 環境保護規劃制度
第三節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第四節 "三同時"制度
第五節 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第六節 現場檢查制度
第七節 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區域限批制度
第八節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第九節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第十節 征收排污費制度
第十一節 排污許可管理制度
第十二節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制度
第十三節 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第十四節 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第五章 環境標準、環境監測和環境監察
及時節 環境標準
第二節 環境監測
第三節 環境監察
第六章 自然資源保護法概述
及時節 自然資源與自然資源保護法
第二節 自然資源保護法的原則
第三節 自然資源保護法的制度
第七章 保護土地、水和礦產資源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保護土地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保護水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保護礦產資源的法律規定
第八章 保護森林、草原、野生動植物和漁業資源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保護森林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保護草原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法律規定
第四節 保護漁業資源的法律規定
第九章 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水土保持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防沙治沙的法律規定
第十章 保護特殊自然區域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保護特殊自然區域概述
第二節 保護自然保護區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保護風景名勝區的法律規定
第四節 保護國家公園的法律規定
第五節 保護濕地的法律規定
第六節 海島保護的法律規定
第十一章 節 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節 約能源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可再生能源的法律規定
第十二章 保護城鄉環境和農業環境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保護城鄉環境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保護農業環境的法律規定
第十三章 環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及時節 關于防治對象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關于防治公害的法律制度
第十四章 防治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防治水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防治大氣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十五章 海洋環境保護和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十六章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和危險化學品污染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防治固體廢物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防治危險化學品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十七章 防治放射性污染、農藥污染和電磁輻射污染的法律規定
及時節 防治放射性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二節 防治農藥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三節 防治電磁輻射污染的法律規定
第十八章 行政責任
及時節 行政責任概述
第二節 行政處罰
第三節 行政處分和紀律處分
第十九章 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
及時節 民事責任
第二節 刑事責任
第二十章 國際環境保護法
及時節 國際環境問題和國際環境保護
第二節 國際環境保護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第三節 中國對解決全球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原則立場
第四節 我國參加的主要國際環境保護條約、文件
參考書目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總目標,鼓舞著廣大公眾努力奮進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經修訂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增設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出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生態保護補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環境信息公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等重要法律制度;還闡明了環境保護是國家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在法律責任方面,增設了按日連續處罰、環境污染民事公益訴訟主體;刑事責任的《刑法修正案(八)》、《兩高解釋》關于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的12條。這些新規定的貫徹實施,必將更加有力地打擊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犯罪行為,更好地保障公眾身體健康,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的法治建設。
《環境保護法教程》第七版做了相應的修改和補充。其中及時、二、十三、十四、十八和十九章由陳漢光執筆,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和十二章由彭守約執筆,第十五、十六、十七和二十章由李啟家執筆,全書由副主編統稿。不妥和錯誤之處肯定不少,懇請廣大讀者和同行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