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頻道做過一個有意思的調查,2012會到來嗎?90%的人認為:根本不可能到來。其實,我們根本不了解我們的過去,怎么可能預測未來呢?歐洲最負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外太空研究的世界、NBC、ABC、BBC文獻片和紀錄片王牌制片人埃里希?馮?丹尼肯堅信外星人不但曾經光顧我們地球,而且人本身就是外星人基因工程的杰作。經丹尼肯先生授權,我們與金城出版社聯合推出了這套"精典博維?丹尼肯古代文明探秘系列"叢書,共26本,意在為讀者全景展現世界各地神奇的古代文明之謎。在眾多關于古代文明之謎的觀點中,丹尼肯的研究無疑是膽、最系統、最有影響力的。如果讀者能去親自到書中所提到的世界各地的遺跡去體驗一下,那將是一次收獲頗豐的旅游體驗!
全球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踏遍世界上著名和鮮為人知的古文明遺址,帶你追蹤外星人的地球遺跡,系列書全球熱銷6300萬冊。
埃里希·馮·丹尼肯(Erich von Daniken),1935年4月14日生于瑞士。世界未解之謎的最作家,歐洲最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被稱為外星人研究之父。傾盡四十余年,踏遍全球最知名和最鮮為人知的古文明遺址,埋首探尋世界各地古老傳說、史詩與神話之…尋找外星遺跡。探索人類文明不解之謎的系列著作被譯成三十多種文字,總銷量超過了6300萬冊。并被美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 、德國電視臺拍攝成多部專題片、電影等。
自 序
上篇 蹤 跡
1. 墓碑和上帝的地球3
埃里希·馮·丹尼肯 安托·托馬斯
2. 尋找天狼星系統內的外界文明影響的痕跡15
約翰納斯·菲巴克
3. 儲藏室之謎21
拉夫·索能貝爾格
4. 神奇石球27
威利·迪倫貝爾格
5. 馬耳他的史前之謎36
勞若·哈斯曼
6. 玻璃質火山巖之謎42
瓦爾特·約格·朗拜爾
7. 前蘇聯的奇石之謎
阿米·史瑞克48
8. 古埃及的電燈之謎
海哈德·哈貝克51
9. 《圣經》中的戰車之謎
彼得·博哈克博士58
10. 德里的鐵柱之謎
英格·昆特62
11. 德里鐵柱新的研究線索
羅斯基斯拉夫·S·福多吉博士65
12. 中國的古墓之謎
彼得·科拉薩67
13. 我找到了我的"幻景"
彼得·科拉薩70
14. 橡樹島的秘密
沃夫岡·斯本哈爾73
15. 夢幻地下城
胡戈·約斯特78
16. 盧安巴塔姆的水晶頭骨之謎
艾瑞克·麥修偌82
17. 瓦斯特克電鍍之謎
馬庫斯·尼可拉斯、約翰納斯教授和彼得·菲巴克88
18. 普瑪彭古——真正的外來世界之謎
埃里希·馮·丹尼肯95
19. 海勒姆·賓厄姆的神話
海霍爾德·穆勒102
20. 揭密"揭密者"
埃里希·馮·丹尼肯110
下篇 推 測
1.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傳遞的信息
沃夫岡·菲伊克斯教授125
2. 石頭外表下的幾何學
米歇爾·黑塞曼139
3. 星際間的幾何病毒信息傳遞?
本哈德·克萊森鮑爾145
4. 來自空間的子彈
彼得·科拉薩149
5. 魚人還是外星人?
霍德·科霍厄策153
6. 古印度文獻中的地下城市
迪利普·庫馬·坎基萊158
7. 圣母現身——是和高智商外星人的親密接觸嗎?
約翰納斯·菲巴克博士161
8. 圣杯——外星之物?
約翰納斯·菲巴克博士 彼得·菲巴克168
9. "冰山矛盾論"
烏里希·多帕特卡172
10. 凱龍星和內雷德星——太陽系中的人造星體?
約翰納斯·菲巴克博士 彼得·菲巴克178
11. 伊迪卡拉動物區系之謎
約翰納斯·菲巴克博士187
12. 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證據了嗎?
彼得菲巴克 約翰納斯·菲巴克博士191
13. 上升,上升,離開——下一維空間
烏里希·多帕塔卡195
1.墓碑和上帝的地球
美國著名射電天文學家弗蘭克?德哈克教授在26年前曾經斷言,來自外太空的來訪者會在考古遺址中留下他們存在過的蹤跡。這和俄羅斯物理學家摩德斯特的觀點如出一轍。他也認為:"我們有理由相信,外太空的宇航員們曾經竭盡全力為地球上的后人們留下他們在地球上逗留過的痕跡。"
20世紀20年代初,東方學家尼古拉斯?海歐里希教授和他的兒子喬治曾經游歷過中亞地區。在他們于1929年出版的著作中,這對父子曾經提及藏族寺廟中的僧侶們向他們提過一種由金屬材料制成的炮,可以用來運輸外太空來訪者。海歐里希甚至還提到了位于拉薩布達拉宮的一個地下洞穴,并稱那里供奉著上帝的物品。
在他的著作《雪花寶藏》中,還曾描述過自己橫穿喀喇昆侖山口的經歷。在昆侖山山脊上,和他同行的當地向導在山脊深處發現了一個大大的拱門,據說拱門里面藏著全世界所有的原始信息。他在書中斷言,有些人親眼目睹了拱門,但是拱門尚未被打卡,因為時機未到。
在奧森多夫斯基博士的自傳《野獸、人類和上帝》中,這位在蒙古度過一生大部分時光的學者曾經證實蒙古的喇嘛向他透露,地下的拱門確實存在,不過現在被掩蓋了。
和耶穌同時代的羅馬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也是這種觀點的擁護者。他在書中寫道,祖先已經將他們的知識寫在古老的墓碑之上了。位于現黎巴嫩境內巴勒貝克的龐大階梯狀的建筑物就是其中一個遺物。早在200年前(1787年),法國學者格拉夫?馮?沃奈就曾這樣寫道:"巴勒貝克階梯狀建筑物的建造正是為了保護拱門下方難以計數的貴重寶藏。"
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寶藏比尼羅河地區多。位于荷蘭萊頓的博物館中收藏了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用于書寫的莎草紙,出土于古埃及的一個祭司墓中,紙上記載著為向天神歐西里斯表達尊敬之情的墓穴落成典禮的情況。司祭們需要穿過七道門和地下通道才能進入被燭光照耀的墓穴。
關于尼羅河地區地下拱門的消息并不只是人們的幻想,位于薩卡拉的賽拉比尤姆就已經部分對游客開放了。人們走在長長的通道里,可以看到寬敞的墓室,墓室里擺放著宏偉巨大的豪華石棺。被精密切割過的石棺重達80噸,其中棺蓋就重達20噸。當時的人們是如何將這些磨光的巨石運輸到這里的已經無從知曉。鋪在石棺四周的地磚的切割可以到毫米。更令人驚訝的是,一座石制怪獸被起重機無誤地放置在事先預留出來的空白區域內!
當我數年前錯過這個豪華石棺時,到賽拉比尤姆朝圣參觀的旅游者卻絡繹不絕。面對墓室里巨大的怪獸石雕,游客們無不驚訝得目瞪口呆。導游在一旁解釋道:"每個石棺里都保存著一個神牛的木乃伊。"
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這種想法從何而來,但是直覺告訴我,真相一定不是導游說的那樣,這個地下墓穴應該不是什么所謂的"圣地"。這個陰暗的墓穴讓我想起了之前的一個監獄,那里面保存著一些讓人畏懼的東西,所以這個墓穴里保存的應該也是一些不愿意被人們發現而受到安全威脅的東西。于是,我開始收拾行囊。我想探究墓穴中到底保存著什么,難道真的是神牛嗎?是誰發現了這個墓穴呢?又是誰及時次將這個20噸重的石棺蓋放到石棺上的?
時光倒流至1850年,當時的法國考古學家奧古斯特?馬雷特偶然發現了賽拉比尤姆的入口。馬雷特從歷史學家赫爾奧特、普林琉絲和施特哈彭的著作中了解到,埃及人有祭祀阿匹斯神牛的習俗。如今,他正站在這個龐大的石棺面前,石棺里到底有沒有神牛的木乃伊,對他來說已經顯而易見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考古人員借助杠桿和絞車開啟了及時座石棺,然而里面什么都沒有。帶著驚訝和失望之情,人們開啟了第二座石棺。馬雷特發現,"……有一塊含有瀝青、散發難聞氣味的泥塊,隨著手按壓的壓力化為碎片……沒有頭蓋骨,沒有大片的骨頭,只有一些零碎的骨頭碎片"。整個墓穴里根本沒有神牛的木乃伊,但是馬雷特在一座木制的棺材里找到了一具年輕王子的木乃伊。
那個年代還沒有打字機,奧古斯特?馬雷特用鵝毛筆蘸墨水記下了他的考古發現。我帶著這份珍貴的考古記錄的照片復制品去拜訪了當今薩卡拉的考古學家。
"加哈里博士,我很仔細地研究了奧古斯特?馬雷特寫于138年前的考古報告。他在石棺中并未發現神牛木乃伊。對此您了解嗎?"
"是的,我知道。"
"那么在整個薩卡拉的考古區域內至今仍沒有發現一具神牛的木乃伊嗎?"
"是的,沒有。雖然我們也不是很確定。慕尼黑的博物館里存放著一具保存完好的公牛木乃伊,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維也納博物館也各保存了一具,但是這些木乃伊的歷史至今仍無法探究。慕尼黑博物館內的那具木乃伊是一位現在在埃及州法院工作的博士所贈。據此推測,這具木乃伊應該來自薩卡拉。但是,考古學家找不到這一挖掘成果的相關記錄。而保存在紐約和維也納的木乃伊都不全,它們都是上世紀的阿伯特的私人收藏品。阿伯特是當時駐開羅的領事,他說木乃伊是在代赫舒爾發現的。這就是我們仍不確定是否在薩卡拉地區發現過公牛木乃伊的原因。
人們一再斷言賽拉比尤姆的石棺中根本沒有神牛木乃伊,但是旅行團領隊的話讓我想起了一些更重要的線索。
很奇特,古埃及人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不辭辛勞地建造這樣一座規模龐大的墓穴和巨型保險柜,將它運到這里,就是為了什么東西都不放,一直閑置嗎?公元前1290年,正是拉斯美斯二世時期,那時薩卡拉應該已經有賽拉比尤姆了。當時,古羅馬、古希臘尚不存在,拉斯美斯二世的后代應該有足夠的時間修繕地下墓穴和建造一個長期的保險柜。可是為什么沒有標注修建日期呢?難道這些墓穴在拉斯美斯二世之前就誕生了嗎?
曾在2000年前就編著了40卷本號稱"歷史圖書館"著作的歷史學家迪奧多?馮?伊茲林在他的首部作品中曾經寫道:"上帝伊西斯和奧斯西斯為人類帶來了文明,是伊西斯和奧斯西斯教會當時還處于蒙昧狀態的人類種植小麥和大麥,賜予沒有表達能力的人類以姓名。"迪奧多?馮?伊茲林這樣寫道:"從伊西斯和奧斯西斯到以他們的名字而命名的城市的亞歷山大,時光已經流逝了一萬年多年。"
隨后,迪奧多?馮?伊茲林談到了奧林匹亞諸神與大力士之間的爭斗,他對希臘人的看法進行了批評。他指出,希臘人一直認為海格拉斯只比特洛伊戰爭早一個時代的看法是錯誤的。因為海格拉斯所處的時代早就有人類存在了,古埃及人已經有了存在超過一萬年的記錄,而特洛伊戰爭不過是公元前一千兩百多年前的事情。
以上所有關于古代考古的說法,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他的著作《歷史》第二冊(第141、142章)中均有涉及。他曾于公元前450年游歷過古埃及。
埃及西伯斯當地的祭司們曾向他展示了已經存在11340年之久的象征至高神權的巨型雕像。每位祭司長生前都會有屬于自己的一座雕像。希羅多德得知,祭司們的職責明確,他們負責記錄每一代的信息。當地的祭司還告訴他,每座雕像都記錄了每位祭司長的年齡。
希羅多德在他的著作《歷史》第二冊中還寫道,在古埃及,海格拉斯是一位古老的神。一些有關古埃及的考古發現也逐漸得到了證明:到雅赫摩斯統治時期,歷史已經過去了17000年。
這位2500多年前游歷古埃及,與當地祭司共處了數月并記錄自己所見所聞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還給后人留下了這樣的文字:"……祭司們說,他們可以從一本專門記錄的書中找出從古埃及及時位法老美尼斯到接下來共330位法老的所有名字……"
這已經足夠令人稱奇了:2500多年前,一位遠比當今人類靠近歷史真相的目擊者傾聽著祭司們從一本古書中讀出每一位古埃及法老的名字。如今的考古學卻是一片空白。
希羅多德也談到了至今都無法確定具體位置的古埃及的龐大地下古墓群,但是他的說法引起了當今所有歷史研究學者的爭議。
不可否認,丹尼肯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幽默大師,也是一個敢于對傳統科學和提出質疑的勇士。
《世界報》(周日版)
擁有超凡精神和淵博學識的丹尼肯將他的觀點娓娓道來,即使那些最堅定的懷疑論者也深深折服。
《世界報》
但凡看過埃里希·馮·丹尼肯作品的人,都會熟知他的理論。他不但用他的理論向我們證明他是一個多么了不起的幻想家,最重要的是會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真應感謝這個帶領我們走進神秘世界的大人物。
《新威斯特法倫報》
這種富有想象力的冒險對我們這個因過于現實而失去自我的時代來說,是多么地令人向往啊,同時這也是一本娛樂性、趣味性、知識性很高的書。
《斯圖加特新聞報》
在當今眾多味如嚼蠟的圖書作品中,埃里希·馮·丹尼肯是一個能將藝術和歷史講述得如此栩栩如生的人。
德國《明星》雜志
這本書讓人愛不釋手,跟隨丹尼肯的敘述,人們不知不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
《基爾新聞報》
丹尼肯喚起了人類對遠古的追憶。
《蘇黎世日報》
憑著令人欽佩的勇氣,這個暢銷書作家非常勇敢地與那些科學家們辯論"那些看起來似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星期日圖片報》
今天,埃里希·馮·丹尼肯已經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風格充滿激情又不乏幽默,語言通俗易懂,充滿神秘的異族風情,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對古老、遙遠國家和地區的描述更是精彩絕倫、惟妙惟肖。他的作品大大地促進了各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
《瓦利賽爾信使報》
埃里希·馮·丹尼肯依據古老的傳說和傳統故事對未來作出了大膽假設,這些結論讓很多科學家大為震驚。雖然這本書充滿懸念和幻想的情節,卻不屬于子虛烏有的科幻小說。
《地方志》雜志
事實上,丹尼肯是一個能將故事講得非常生動的人,我們感謝他為我們帶來的樂趣。
《西南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