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為梅花拳嫡傳弟子和小架梅花樁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通過親自演示并拍成200余幅實體圖片,詳細展示了梅花樁拳的練習招式和運氣方法,闡述了小架梅花樁拳的淵源、發展、與道家養生文化的關系以及梅花樁拳的養生之道,特別論述了修德與養生及搏擊的關聯,提出只有在修煉出高尚品格的基礎上方能成就武林大師的觀點。
本書圖文并茂,是目前為止國內的學習梅花樁拳的圖書。
能把中國傳統武術和道家文化、養生結合在一起,韓超先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玉昆子道長,俗名韓超,字沛沅,號玉昆,小架梅花樁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道名韓羅超。
玉昆子道長出生于武道世家。六歲起便跟隨祖父——著名武術家韓其昌先生習武修道,系統地學習了梅花樁拳、戳腳拳、太極拳及形意拳等多種拳法。由于多年來精進不輟的勤學苦練,他積累了深厚的武術搏擊經驗,并具有獨到的武學見解。
2007年,經北京道協黃信陽會長的引薦,拜張繼禹道長為師,成為正一派天師道門下。在武道修煉中獲得了較高的領悟與收獲。
近年來,眾多求學者慕名而來,道長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基礎和狀況,精心指點,因材施教,并結合武、道、琴、醫、茶、食等學科,以淺喻深地傳經布道,他在弘揚武學和道學精神的同時也贏得了學子們深深的愛戴與尊敬。
玉昆子道長博學多識,著述頗豐,已出版《陰陽五行里的奧秘》、《中華劍道》、《內功是怎樣練成的》、《鐵臂俠韓其昌》、《戳腳拳秘譜》、《形意拳真義》、《太極拳真義》、《太極拳秘譜》、《道家修煉秘笈》等十余部著作。闡述其多年來習武修道心得的力作《神拳梅花樁系列叢書》(3冊)即將面世。
1. 序 2. 前言 3. 及時章 小架梅花樁拳的淵源與發展 第二章、 梅拳的尊師重道文化 第三章、小架梅花樁拳新規及入門弟子與不入門弟子的區別 6. 小架梅花樁拳——養生之道及時部份 第四章、靜功練習原理及注意事項 第五章、八段錦功法練習 第六章、道家周天功法 10. 小架梅花樁拳——養生之道第二部份
11. 第七章、金鐘罩鐵布衫與十三太保功
12. 第八章、動、靜兼修的養生原理
13. 第九章、小架梅花樁拳里的養生之道
14. 第十章、小架梅花樁拳練習法
15. 第十一章、小架梅花樁拳里的經絡學及其養生作用
16. 小架梅花樁拳——養生之道第三部份
17. 第十二章、小架梅花樁拳與道家、醫家的關聯
18. 第十三章、何時習武為宜及練梅拳五忌
19. 第十四章、小架梅花樁拳理里的天人合一觀
20. 第十五章 、以“武”入“道”
第十六章、修德與養生及搏擊的關聯
第十章 、小架梅花樁拳練習法
小架梅花樁拳練法如下:
預備式開始站立四門之壹門位置出勢,如圖所示,沿逆時針方向經中線向貳、叁、肆門演練;以下招式自壹門起,沿圖示中線由西向東演練。方位圖示一:(如圖1)
圖1
及時式:預備勢
身體立直,腳跟靠攏,兩腳尖相開30度。兩臂自然下垂,兩掌平貼褲側。舌輕抵上顎,平心靜氣,目平視前方。(如圖2)
圖2
第二式:指天畫地
右臂向前方畫圓上舉,掌心向內,在右臂上舉的同時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即跟上并攏,左臂下垂指地;做到“右手戳天,左手指地”,轉頭目視東方。要有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態勢。(如圖3)
圖3
第三式:摘星布斗
動作一:右腳后撤一步,同時右掌向下經體側向后上方畫圓伸出,成拳,拳心向里。在右掌經過體側的同時,左掌經胸前貼身畫圓向右肩成拳,拳心向里,左腿并向右腿后直立,成“立打虎式”,目視東方。(如圖4)
圖4
動作二:左、右拳同時經體前變掌畫圓。左掌沿身前向上方畫圓伸出,右掌向后下方畫圓按壓;同時左腳向前邁步,身體重心前移立于左腳,右腿伸直,右腳尖虛點,目視左掌伸出方向。左掌前伸如同摘星,右掌下按如同按住老虎頭,不讓老虎抬頭一般。(如圖5)
圖5
動作三:重心后移至右腳,右腿屈蹲,身體下蹲成單重力,左腳尖虛點前伸;同時左、右掌經身前交叉后外展呈布斗之勢,右掌與頭同高,左掌與胯同高,胸微含,轉頭,目視東方。(如圖6)
圖6
第四式:立打虎勢
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右腳跟上,虛不落實;隨即右腳沿中線向身體右側橫跨一步,左腳跟上并攏,同時右掌經身體前畫圓向上方伸出,成拳。左掌經胸前向右肩成拳,掌心向里。目視東方,成“立打虎勢”。(如圖7)
圖7
第五式:右順勢
左腳沿中線向左側邁出一步成左弓步,左腳尖向東,小腿與地面成90度垂直,平膝胯;右腿繃直,右腳與左腳成丁字步。同時,左拳經下腹前向左側畫圓伸出,與肩齊;右拳直接放下與耳齊。兩拳平行伸直,拳心向下,目視東方。(如圖8)
圖8
第六式:對心捶
動作一:以左腳為軸向左轉體180度,重心立于左腳,身體下蹲;右腳腳尖向東,虛點,兩腳間距一腳寬;同時右拳隨轉體屈肘與地面平行擺打擊出,與左拳同時收于胸前,左右兩拳拳面相對,轉頭,目視東方。(如圖9a、圖9b)
圖9a
圖9b
動作二:兩拳同時向身體兩側擊出,拳心向下,兩臂與地面平行伸直。(如圖10)
圖10
動作三:兩拳自然落于體側,同時以左腳為軸,向右反向轉體180度,成馬步,身體下蹲,膝關節外展,兩腳內扣,平膝胯;兩拳抬起,兩臂平行伸直。轉頭,目視東方。(如圖11)
圖11
第七式:摘星布斗
動作一:左拳經體前變掌由下向前上方畫圓伸出,右拳經體前變掌向后下方按壓;同時身體向左轉體90度,面向東方,重心轉向左腳,左腿立直,右腿伸直,右腳尖虛點,目視左掌伸出方向。(如圖12)
動作二:重心后移至右腳,右腿屈蹲,身體下蹲成單重力,左腳尖虛點,左腿略屈;同時左、右掌經體前交叉后外展,右掌與頭同高,左掌與胯同高。胸微含,目視前方。(如圖13)
圖12
圖13
第八式:拗勢三捶
動作一:右掌變拳由下經體前貼身畫圓,自左腋下經嘴前向正前方鉆打,拳心向上,左掌變拳勒于腰間,拳心向上;同時左腿收回后迅速向前方邁出成拗勢步。左膝內扣,右腿伸直,右腳腳跟外旋,左、右腳橫向間距與一腳等長,目視前方。(如圖14)
圖14
動作二:左拳由下經體前貼身畫圓,自右腋下經嘴前向正前方鉆打,拳心向上;同時右拳勒于腰間,拳心向上。在出拳鉆打的同時,右腿迅速向前邁出成拗勢步:右膝內扣,左腿伸直,左腳腳跟外旋,目視前方。(如圖15)
圖15
動作三:右拳內旋自腰間由下向上沖打,與嘴齊;同時左拳收回至左肩側,拳心向下,肘與肩齊。在出拳沖打的同時,左腿迅速向前邁出成拗勢步。左膝內扣,右腿伸直,右腳腳跟外旋,目視前方。(如圖16)
圖16
第九式:右小勢
兩拳變掌自然落于體側(如圖17),身體向右側轉90度,重心后移,左掌經身前由下向上環繞自然向前伸出成拳,沉肩墜肘,左腳迅速收回成虛丁字步,腳面朝前,重心轉移至右腳,右腿微屈,身體下蹲成單重力。右掌畫圓后變拳置于右耳后上方,胸微含,兩拳眼意念相對。目視東方。(如圖18)
圖17
圖18
第十式:右順勢
左拳向胸前收回變掌后,向下畫圓握拳向左側伸出與肩齊,右拳直接放下與耳齊;同時左腳向左側橫跨一步成左弓步,左腳腳尖向東,左小腿與地面成90度,平膝胯,右腿伸直,右腳與左腳成丁字步。兩拳平行伸直,拳心向下,目視東方。(如圖19)
圖19
第十一式:右拗勢
左拳平行收于胸前,拳心向下;右拳伸直自下而上經體側向前方擺打,拳心向下,同時身體向左旋轉90度(如圖20);右腿迅速向前邁出成拗勢步,邁步同時,右拳繼續向上畫圓,向后擺與耳齊,左拳繼續向下自身前由下向前伸出,拳與肩齊。兩臂伸直,右膝內扣,左腿伸直,左腳腳跟外旋,兩腳橫向間距與一腳等長,扣跨,目視前方。(如圖21)
圖20
《小架梅花樁拳——養生之道》這樣的作品,深刻地回答了修習小架梅花樁拳為什么能夠提升人類生命質量的問題,將小架梅花樁拳從拳腳技法,提升到了“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