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源起于死亡。2010年9月12日,阿公咽下很后一口氣,結束了在世上97年9個月又16天的日子。如何看待自己漫長卻又短暫的一生?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從阿公辭世那一刻起,部分的我彷佛也跟著一塊兒死去。阿公的過世,重重敲響我的生命警鐘,時間,真的不多了。我決定離開待了將近十年的新聞圈,獨自步上一段思考、對話人生的旅程。這本書是算是自我對話的部分,58篇清新故事,如58味藥材引子,加以自己的淺薄的經驗、思悟,希望熬成解惑、惜福、振作的藥方。不管你過去如何,人生只有單程票,一去不復返。但不用悲傷,生活很有意思,你有夢想,你有堅持,只愿意接受挑選的。你一定會得到挑選的
魏棻卿,出生于臺南佳里,大眾傳播學系畢業。2001年成為記者,曾經任職于遠見雜志、東森、民視、三立等新聞媒體,榮獲多座新聞獎項。從小堅信,人因夢想而偉大。熱愛寫作、閱讀和流浪,致力以"單純、自由、愛"活出生命精彩,讓自己的存在成為世界的祝福,現為自由作家。
作者序 人生只有單程票,一去不復返
及時輯 人生中的每一個選擇,都是的
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父親開的感恩賬戶
翻盤吧!人生
被遺忘的時光
不要在沙子里找答案
世上最美味的葡萄干
花瓶的裂痕
早起半小時的蝴蝶效應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八百美金的奇跡
別讓自我期待,成了自我限制
精打失算
多做一點,得到更多
用不同方式抵達目的地
蓋在沙灘上的城堡
六十九天的礦坑慢跑
阿婆的嫁妝箱
倒數計時的人生目標
只喝幾口的黑咖啡
選擇才會帶來負責
第二輯 游戲可以重來,但人生只有一次
隱形馬鈴薯
混在銅幣中的一枚小金幣
自私的馬
感謝傷害過你的人
拿掉工作,還剩下什么?
當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問題,不在于杯子
三十五美金的轉機
等風的?里島帆船
一碗水的智慧
貪小便宜的代價
不是路已到盡頭,而是該轉彎了
暗夜,讓你看見更遠的星星
不是億萬富翁,也能過富足的生活
獨臂的女沖浪手
教養的關鍵,在于愛
有時,就是要犯點錯
一顆鉆戒,不如一口井
不要跟著瓦斯工逃跑
第三輯 活在當下,就是活出最真實的人生
失而復得的一雙腳
不會演自己的女演員
別急著搭救護車
被自己凍死的鐵道員
喜樂的源頭,來自內心
悲觀的人看到問題,樂觀的人看到機會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
傷痕化妝師
你的地有多大?
不上酒家的生意哲學
慢性自殺的狼
重點不在于結果,而是嘗試的過程
愛競速的賽車手
拔毛重生的老鷹
上帝給了你什么?
主觀真實不等于事實
掛鐘的芯
自信的小女孩
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男子的母親過世了,留下他照顧失智的父親。有,他推著坐輪椅的父親到公園透氣。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他專心地看著手上的報紙,突然,父親開口問:"那……那是什么?"
順著父親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男子回答:"哦!那是鴿子啦!公園里面常常會有鴿子飛來吃東西。"
沒多久,又有一只鴿子飛過來,父親又問:"那是什么?"
"不是剛跟你說過嗎?那是鴿子。"男子已經略顯不耐煩。
幾分鐘后,父親又指著鴿子,問:"那是什么?"
這時,男子再也受不了,站起來對父親咆哮:"到底要講幾次才會記得啊?已經跟你說過那是鴿子,這種連三歲小孩都懂的事情,還一直問我!"
低下頭,父親沒有說話,眼眶卻泛著淚。
氣消后,男子相當自責。晚上替父親整理房間,他發現抽屜有一本筆記本,里頭寫道:"今天帶兒子去公園里玩,他靠前次看到蝴蝶,既好奇又興奮,還一直問我那是什么……一整個下午,問了超過十次,我還是不厭其煩地回答,因為,他是我的寶貝兒子……"
看到這段塵封已久的內容,男子愧疚極了,他主動走到父親面前,說了一聲:"爸!對不起。"
臺語有句話叫做"老人小孩",意思就是說,老人家的個性,有時會像小孩子一樣,愛撒嬌、需要人哄,加上心智和身體功能逐漸退化,到了一定年紀之后的老人,所需的照顧,有時還真的和一個三歲小孩差不多。
當我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父母總是無微不至地守護在我們身邊,但是當有,父母老了,像個無助的小孩需要人陪伴和照顧時,我們卻礙于很多現實因素,無法付出同等的愛心和耐心。
北上定居這十多年來,和南方家人相處的時間很好有限,大多是靠長途電話來聯系。有傍晚,家中的電話響了,是父親打來的。
"你在做什么啊?"
"寫稿啊!"
"有沒有吃晚餐?"
"吃過了。"
我的回答很簡短,擺明不想多聊,因為當時我正在寫稿,不希望被打擾,加上前才剛從南方老家回臺北,已經陪伴家人好幾天,此刻接到父親電話,只想敷衍一下,然后掛上電話,繼續趕稿。
聽出我的不耐煩,父親尷尬地笑了笑,說:"其實也沒什么事啦!只是想聽聽你的聲音……"
父親的這句話,像是當頭棒喝,敲醒了滿腦子只有工作的我,也讓我對于自己先前的態度感到很愧疚。放下手邊的工作,我開始找話題陪父親聊天,十分鐘后才互道晚安,結束通話。
愈是親近的人,我們愈會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和情緒,這并非不好,甚至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還是一種親密關系的展現。但,過猶不及,若是一味放任自己的態度,到很后,反而會傷害到身旁很愛的人。
態度,并不是沒有改變的可能。故事中,男子因為看到筆記本,發現父親當初對自己是何等耐心,便主動向父親致歉。而我也是一樣,父親的一句話,讓我體會到他只是渴望被陪伴,就即刻調整當下的態度。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