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立足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宏大背景,以當代民俗發展進程中所產生的生活與現象為考察對象,一方面作為中國民俗文化發展進程的"觀察者",呈現中國當代民俗現象的細節與脈絡,另一方面又為當代中國民俗發展"把脈",關注中國民俗文化發展的世界背景與現實焦點,揭示民俗變遷在當代中國社會所引發的深層劇變。報告內容分為總報告和若干分報告、專題報告。分報告分別從田野考察、學術研究和相關國家政策的角度,對民俗文化發展狀況予以立體的展示。專題報告關注焦點,剖析熱點,所涉及的傳統節日、民間文藝知識產權保護、民間信仰、民俗旅游、網絡謠言等。大量采用鮮活的及時手田野調查資料,研究深入細致,在此基礎上建言獻策,對于國家政府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民俗文化改善民生,貼近民心,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所涉及的"漢服運動""農村婚俗研究""民間信仰調查""網絡謠言"等等主題均為當代民俗文化中的新景觀,具有很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標本意義,對有關部門如何更好地了解民情、改善民生、貼近民意具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張士閃,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教授,民俗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民間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理事。
2013 總報告
2012年度中國民俗文化發展總報告
一、2012年度中國民俗文化發展考察的理論基點與方法
二、2012年度中國民俗發展考察的六個發現
三、2012年度中國民俗文化發展七項建議
2013 分題報告
2012年度中國民俗文化研究綜述
一、理論探討
二、田野研究
三、民俗文化發展策略
2012年度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與民俗文化發展報告
一、2012年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發展與對策建議
二、2012年中國民俗文化發展概況
2012年度中國城鄉廊道與民俗傳統的變遷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雙重屬性與民俗文化的雙層約定
二、中國區域傳統中城鄉廊道的公共意義與六要素
2013 專題報告
2012年度中國"漢服運動"研究報告
一、"漢服":追求文化純粹性的尋根
二、旨在建構"漢服"的漢服活動
三、收獲:2011—2013年漢服運動的近期動態
四、瓶頸與前景:漢服運動對"中式服裝"可能的貢獻
2012年度中國農村婚俗研究報告
一、多元化的婚姻模式
二、動蕩的婚姻
三、非正常婚姻形式
四、婚姻儀式的變遷
五、婚姻的倫理性危機
結語
2012年度中國民間信仰研究報告
一、歷史回顧:近代以來中國社會中的民間信仰
二、新世紀以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與民間信仰的多方位復活
三、2012年民間信仰實踐的發展情況
四、2012年民間信仰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
結語:問題與展望
2012年度中國網絡謠言與民間話語研究報告
一、2012年的謠言大勢
二、謠言生產和傳播的專業化傾向
三、釣魚謠言日漸流行
四、圖片謠言成為新的謠言生長點
五、網絡謠言的"自凈"功能
六、信謠和傳謠是一種情緒
七、謠言的變異性特點
跨越數字鴻溝:2012年度中國民族文化資源保護——信息化時代中國民俗文化數字化的現狀、問題與對策
一、信息化時代帶來變革
二、民俗文化與信息化時代的相遇
三、我國的民俗文化數字化現狀
四、國際趨勢和經驗
五、跨越數字鴻溝
附:跨越"數字鴻溝"與文化創新
2012年度中國民俗旅游發展報告
一、2012年度中國民俗旅游發展的背景分析
二、2012年度中國民俗旅游發展狀況綜述
三、2012年度民俗旅游發展和產業運行對策建議
四、2012年度中國民俗旅游十大熱點話題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