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私塾》
張明楷老師在指導學生時,每個周末都會精選刑法當中的疑難案例與學生討論,通過對案例的討論,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即為近幾年張明楷老師與學生"周末刑法討論會"的內容實錄合集。
本書采用對話體的形式,原汁原味地真實回放刑法討論會的現場,閱讀本書如同親臨張明楷老師與學生的討論會,跟著張明楷老師一起學刑法,學習庖丁解牛般地剖析和處理疑難案例。
本書所選案例,多數是經常困擾刑事司法領域人士的疑難案例,對于司法實踐的法律人士也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刑法格言的展開(第三版)》
本書選取二十余則西方經典法律格言,以輕松的筆法和層層深入的分析展示了刑法學的博大思想和理論內涵。本書將格言和刑法理論地結合在一起,給我們一種全新的體驗,屬于法學的啟蒙之作。
本書自1999年初版以來,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成為很多法學院學生的必讀之書,也是很多刑法學學生的啟蒙讀物,2003年出版第二版。本書第三版結合最近幾年的司法實踐和理論的發展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法律格言。本書沒有時效性,講述的是刑法領域基本理念的話題,值得所有對法律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張明楷,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兼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較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曾為日本東京大學客員研究員,東京都立大學客員研究教授,德國波恩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出版個人專著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
刑法的私塾
及時堂 實質解釋論與形式解釋論
第二堂 行為無價值與結果無價值
第三堂 因果關系與客觀歸責
第四堂 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第五堂 犯罪中止與犯罪未遂
第六堂 正犯與共犯
第七堂 法條競合與想象競合
第八堂 量刑制度與量刑情節
第九堂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十堂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罪
第十一堂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十二堂 侵犯財產罪
第十三堂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十四堂 貪污賄賂罪
第十五堂 瀆職罪
刑法格言的展開(第三版)
法律不是嘲笑的對象(代序)
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
任何權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罪責越重,刑罰越重
法律在懲罰前應予警告
任何人不因他人的不法行為受處罰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人
法律不理會瑣細之事
沒有刑罰就沒有犯罪
任何人不因思想受處罰
不作為也是行為
原因的原因也是原因
緊急時無法律
得到保障的行為不違法
幼年人無異于精神錯亂者
無犯意則無犯人
不知法律不免責
法律不強有所難
受強制實施的惡行應當歸責于強制者
特別法優于普通法
因為有犯罪并為了沒有犯罪而科處刑罰
刑罰與其嚴厲不如緩和
任何人不因同一犯罪再度受罰
存疑時有利于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