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潛力的自由貿易區,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的區內生產總值和1.2萬億美元貿易總量的自由貿易區——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已經啟動。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瞄準了東盟市場,把東盟國家作為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國際競爭,拓展發展空間的地。
在東盟十國中,印度尼西亞位于兩大洲和兩大洋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國際海洋交通線,具有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同時,印度尼西亞不僅人口最多,擁有東盟市場40%的消費者,而且面積,資源豐富,是東盟的經濟體。
2004年上半年,中國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貿易額達6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36.5%,其中:我國向印度尼西亞出口26.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1%;我國從印度尼西亞進口3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3%。中國已成為印度尼西亞的第四大貿易伙伴、第三大進Vl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2年憲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69年外資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68年內資法
印度尼西亞政府1994年投資條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8年有限責任公司條例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2年銀行業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5年資本市場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9年消費者保護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9年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2年稅收法庭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1年專利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1年商標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2年著作權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0年商業秘密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0年工業設計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1年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0年植物品種保護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9年仲裁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破產法(摘譯)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97年環境保護法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2002年洗錢犯罪法
第二章 人民協商會議
第二條人民協商會議的代表由通過普選產生的國會(人民代表會議,下同)議員和地方議會議員組成,其產生辦法由法律另行規定。
人民協商會議至少每五年在首都舉行一次會議。
人民協商會議作出的所有決定以多數票通過。
第三條人民協商會議有權制定和修改憲法。
人民協商會議為總統和副總統舉行就職儀式。
人民協商會議有權根據憲法罷免總統和副總統。
第三章 行政權力
第四條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總統根據憲法掌握國家行政權力。
總統由一個副總統協助行使權力。
第五條總統有權向國會提出議案。
總統可以公布為實施法律而制定的行政法規。
第六條總統或者副總統候選人必須是在印尼出生的,自愿永不加入他國國籍的印尼人,身體健康,有能力履行總統或者副總統的職權,并保障永不背叛祖國。
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的必備條件由法律另行規定。
總統和副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
總統和副總統正式候選人由參與選舉的政黨或聯合政黨在普選之前提出。
正式候選人當選為總統和副總統的得票數應當同時符合兩個條件,
是得票數為全國總投票數的50%以上,二是在全國一半以上省份中得票數至少要在20%以上。
當正式候選人的得票達不到上述條件時,得票數位于普選中及時、二名的其他直接提名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和副總統。
總統和副總統選舉的程序由法律另行規定。
第七條總統和副總統每屆任期五年,連選連任不得超過兩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