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此后的歷史評價始終擺脫不掉"丟掉中國的人"。其專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蓋了他的復雜功過。然而是唯獨在中國大陸與臺灣都曾掌權的政治先進者,終其一生不斷參與具世界影響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時間長度近代少有人能及。的一生牽動著現代中國的掙扎以及世界局勢的復雜變換。
哈佛學者、前美國駐華外交官陶涵的這本《與現代中國》,通過近幾年公開的日記以及一系列難得一見的檔案,在歷史還原到那個風雷激蕩的年代,以第三方視角還原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政治家。他一方面敵視,卻敬佩他們的紀律與效率;他多次受史迪威侮辱、冒犯,但訓斥后便不再記恨;他年少時曾經風流,卻對宋美齡情有獨鐘;他思念兒子卻謹守家國分際,不愿用條件與斯大林換回蔣經國。他要求屬下忠誠至上,卻也會行徑殘暴,運用一些拙劣的外交手腕。《與現代中國》是緊扣時代、貼近人物的傳記。不論你怎么看待一生動蕩歲月的功過,這本書里他的故事大有可觀。
陶涵(Jay Taylor):美駐華外交官,哈佛學者,通曉國事務。曾任職美國駐臺北使館,負責政情報告與分析;美國與國建交后,任美國駐華(北京)大使館政治參事,后任職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現為哈佛費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序
自序
及時部 革命
及時章 新儒家青年
第二章 北伐與內戰
第三章 南京年代
第二部 抗戰
第四章 長期戰爭開始
第五章 和他的美國盟友
第六章 中國戰區
第七章 雅爾塔、東北和戰后戰略
第三部 內戰
第八章 妄想勝利
第九章 大失敗
第四部 島嶼
第十章 荒漠甘泉
第十一章 管理保護人
第十二章 換檔
第十三章 尼克松及晚年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