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所選的十五篇文章,主要通過主體生存實踐的視角,對儒學之發展歷史進行了“點”式的解剖。其中既有對儒學研究方法的歷史性反思,也有對天人合一包括天命觀念之形成與發展的考察;既有對“孟子道性善”之具體發生學解讀,也有對《大學》思想譜系的“辨正”。更重要的一點在于,作者緊扣儒學發展的五個階段,既涉及儒家道德理想主義精神的歷史形成,同時又辨析儒學歷史境遇的演變包括理學崛起這些儒學史上的重大關節,則歸結于朱子天理論的普遍性拓展與陽明良知說之個體性落實,從而凸顯出儒學發生發展的重大主題。
儒學在歷史上是怎樣發生的?又是如何發展的?其發生、發展又具有什么樣的特征?所有這些問題,既是一個“原始反終”的歷史性話題,同時也是一個清理家底以“鑒往知來”的現實問題。
丁為祥,哲學博士。現任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貴陽孔學堂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中國哲學的教學與研究,對儒學的未來命運尤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