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芳兒科臨床經驗擷英》以醫案、醫論、醫方為主,系統總結先生的學術思想和臨床驗案,內容豐富翔實,語言樸實無華,臨床實用性強,是我們學習、繼承先生學術經驗的重要參考書之一。
封玉琳,1987年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現任上海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市中醫藥學會中醫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海派中醫董氏兒科學術流派傳承總基地"秘書以及"全國名老中醫王霞芳傳承工作室"負責人。
王霞芳自傳及學術思想
王霞芳自傳
學術思想
及時章 肺系疾病
及時節 咳嗽
第二節 哮喘
第三節 反復呼吸道感染
第四節 乳蛾
第五節 鼻炎
第二章 脾系疾病
及時節 小兒厭食癥
第二節 小兒嘔吐癥
第三節 胃脘痛
第四節 泄瀉
第五節 便秘
第六節 口瘡
第三章 心系疾病
及時節 癲癇
第二節 多發性抽動癥
第三節 兒童多動癥
第四節 小兒情感性交叉兩腿摩擦癥
第四章 腎系疾病
及時節 遺尿
第二節 血尿
第三節 尿頻
第四節 鞘膜積液
第五節 五遲五軟
第五章 傳染病
及時節 麻疹
第二節 腮腺炎
第三節 菌痢
第四節 百日咳
……
第六章 熱病
第七章 雜病
第八章 小兒膏方
第九章 小兒保健
參考文獻
《王霞芳兒科臨床經驗擷英》:
兒童多動癥主要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小兒,表現出與年齡不相稱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伴有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的一組癥候群,此乃精神、情志、思維、運動之病,特發于兒童期,與兒童處于不斷生長、發育和不斷完善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王師提出必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兒童多動癥,認為臨床上多動癥各類型?;旌洗嬖?,互相轉變,難于截然分開。根據臨床癥狀,把兒童多動癥分為心肝火旺、心脾氣虛及肝腎陰虛三型。
1.心肝火旺、痰熱上擾型王師認為心肝火旺型為疾病的初期的表現,臨床最為多見,故認為此型是兒童多動癥的主要癥型。臨床表現為多動不安,沖動任性,性情急躁易怒,面赤,易出汗,大便秘結,小便色黃,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均是一派陽熱之象。因患兒飲食多膏粱厚味,使脾胃運化失常,痰濕內生,郁而化火,故多見痰火交結,擾動心肝,神失所藏。治以清心瀉火、豁痰寧神,以經驗方瀉心寧神湯治之。在臨床應用中,待心火降、風痰蠲后,導師常改用百合地黃或甘麥大棗湯,酌加黃連、黃芩清上滋下,合左歸飲滋水涵木,補腎填精養腦;若屬心腎兩虛,心神失養,神氣渙散者,應先予三甲復脈湯和百合地黃湯滋陰潛陽,加石菖蒲、琥珀、遠志化痰通竅之品;久病腎虛精耗,髓??仗摚瑒t加入鹿角、龜甲、益智仁、山茱萸等血肉有情之晶,于陰中求陽,充養腦髓。
2.心脾兩虛、心神失養型臨床主要表現為注意力分散,多動不寧,記憶力差,神疲乏力,素體脾虛,可見形體消瘦、面色少華、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等癥狀。小兒年幼,心脾不足,情緒未穩。若教育不當,溺愛過度,放任不羈,所欲不遂,則心神不寧,脾意不藏,而致躁動不安,沖動任性,失憶健忘。心主血而藏神,心得血養,則神專所用,心血不足則神無所倚;脾主中州,性靜藏意,在志為思,脾傷則精微不化,無以奉心。治以養心安神、健脾益氣。以天王補心丹合甘麥大棗湯加減。
3.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臨床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沖動任性,五心煩熱,形體消瘦,舌紅,苔薄,脈細弦等癥狀。腎為先天之本,肝腎同源,小兒陰常不足,造成肝腎陰虛,進而肝陽偏亢之象,如急躁易怒、多動。腎陰虛者,五心煩熱,記憶力差;肝陽亢者,急躁易怒,沖動任性;腎精虧者,腦失聰明,學習困難。治以滋養肝腎、平肝潛陽。以知柏地黃丸或左歸飲加減治之。
……
還好,有點用
王霞芳兒科臨床經驗擷英 不錯
好好好好好
Satisf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