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好“孕”大數據圖書
人氣:96

好“孕”大數據

(大數據并非谷歌專利,經濟學家的大數據分析更引人入勝!)
  • 所屬分類:圖書 >孕產/胎教>孕前準備  
  • 作者:(美)[奧斯特]著,[李敏誼],[劉麗偉],[張露霞]主譯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08649504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01
  • 印刷時間:2015-01-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
  • 套裝:

內容簡介

本書由 "芝加哥學派"的少壯派領袖人物艾米麗奧斯特所著,展現了一位經濟學家如何在孕產過程中,運用經濟學經典的定量研究方法和嚴密理性的思維方式進行科學決策的全過程。

艾米麗奧斯特本人長期從事經濟學和醫學交叉領域的研究,因此眾多證據信手拈來。作者以"對照試驗"為黃金法則,通過嚴格的文獻研究,運用大數據分析,質疑了眾多所謂傳統智慧和相對過時的、標準化的醫學實踐,讓在現行醫療體制下相對弱勢的患者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和自如感。本書既不同于大多數醫學指南的教條式說教,也不是經濟學教科書式的數據羅列,而是圍繞孕期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給出客觀分析得出的各種結果,交給讀者(尤其是準媽媽)自行決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孕手冊"。

編輯推薦

1.大數據很熱,谷歌大數據,互聯網大數據,《21世紀資本論》大數據,懷孕生子這一人生大事必須借助大數據分析才能完滿。

2.作為科學育兒的主流倡導者,以及經濟學前沿的引領者,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研究夢之隊"芝加哥學派"的少壯派領袖人物根據懷孕親身經歷寫出的書,更更具說服力。

3.目前正值生育高峰,尤其單獨二胎政策放開之后,微信、微博、論壇、QQ群等網絡媒介上充斥著各類真偽難辨的孕產信息,令準媽媽們事事小心翼翼,時刻如履薄冰,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本書可謂解惑之作、澄清之作,此書在手,孕產無憂。

作者簡介

艾米麗奧斯特(Emily Oster)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經濟學副教授。她的研究興趣廣泛,研究領域涵蓋發展經濟學、衛生經濟學以及研究設計和實驗研究法。她曾在2007年TED大會上發表演講,經常給《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福布斯》《時尚先生》等刊物撰寫文章。

目錄

中文版序

致謝

前言

及時部分 緣起:受孕

第1章 準備工作

第2章 數據指導懷孕

第3章 兩個星期的等待

第二部分 妊娠早期

第4章 惡習:咖啡因、酒精和煙草

第5章 流產的擔憂

第6章 當心熟食肉類!

第7章 孕吐與我婆婆的故事

第8章 產前篩查和檢測

第9章 園藝中的意外危險

第三部分 妊娠中期

第10章 吃兩個人的食物?太天真了!

第11章 男孩還是女孩

第12章 運動和休息

第13章 藥品安全

第四部分 妊娠晚期

第14章 早產(以及靜臥的風險)

第15章 高危妊娠

第16章 我會一直懷著孕生不下來嗎?

第17章 引產

第五部分 陣痛與分娩

第18章 分娩的數據

第19章 要不要做硬膜外麻醉呢?

第20章 除了緩解疼痛之外還需做的事情

第21章 產后事宜

第22章 在家生產:進步還是退步?誰來清洗澡盆?

后記

附錄 快速參考:非處方藥和處方藥

參考文獻

譯后記

在線預覽

第2章 數據指導懷孕

在過去的二十幾年中,我花了大部分時間來努力避孕。我至少服用過三種避孕藥,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還會用一種叫作"緊急避孕藥"的藥物。因此,我認為自己真的很擅長如何避孕。當然,同時我也擔心我可能不擅長該如何懷孕。

可以說,我是以放任自由的方式來對待懷孕。畢竟,我只有30歲,我和杰西有大把時間用來懷孕,而且沒跡象表明我們會在懷孕上遇到麻煩。我倒希望我能像我的嫂子麗貝卡一樣,她對懷孕是如此地無所謂,直到懷孕2個月后,她才意識到懷上了我的侄子。

但是,這真的不符合我的個性。我甚至懷疑在我們開始認真準備懷孕之前我就會變成一個神經質的人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其實在我們開始嘗試懷孕前,我就已經對懷孕感到恐慌了。這必須是事實,當我去找我的家庭醫生時,她關切地看著我,并建議我更多地了解懷孕或許會幫助我放松(即使我不能真正地控制懷孕的過程)。

我不知道為什么這種情況之前沒有在我身上發生過,但是醫生的建議是正確的。在她的推薦下,我拿起了一本《生育指南》(Taking Charge of Your Fertility),從頭到尾認真地閱讀。

我從書中學到最重要的一點是,懷孕需要萬事俱備,因此人類得以延續至今真是一件神奇的事。

你有可能記得從生理衛生課上所了解的懷孕的基本概念:在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中,精子遇到卵子,于是一不小心你就懷孕了。高中的生理衛生課一般都喜歡用恐嚇的方式,讓學生認為懷孕很有可能真的是一不小心就會發生的事。但是,事實上,大多數情況是不可能懷孕的。因此,懷孕的關鍵問題是時間:你需要在正確的時間使精子遇上已經準備好了的卵子。

那正確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呢?通常情況下女性的月經周期是28天,從上一次月經及時天開始算起,到第二次月經期開始結束。從你經期的及時天開始算起,你經期的這周和隨后的一周都是排卵的準備期。即你經期開始后的14天左右卵子被釋放出來(這就是排卵期)并開始向子宮內游動。

在這段"旅程"中,卵子的受精時間可以持續幾天。如果卵子在去子宮的路上碰巧能夠遇上精子,而且這個精子足夠幸運,就會完成受精。如果你碰巧釋放了兩個卵子,并且她們都能遇上精子,那么你會懷上雙胞胎;如果受精卵一開始就發生分裂,你也能懷上雙胞胎。當受精卵到達子宮、著床,那么妊娠就真正發生了。卵子從釋放到著床這個過程持續6到12天。對于大多數成功懷孕的女性來說,著床發生在上次經期及時天后的第22到24天。

(在卵子釋放后)整個過程的下半周期被稱為"黃體期"。在這一期間內,要么卵子會受精、著床(如果你懷孕了的話),要么卵子在子宮內等待著在經期內被排出。如果你沒有懷孕的話,28天后你又會來月經了。而如果你受孕成功,那么在28天過后不會來月經,這時你也許就開始慌張了。圖2.1是一個基本的時間軸(這符合某些人標準的28天的月經周期,如果你的周期多幾天或者少幾天的話,那么你的排卵期就會比14天早一點或者遲一點):

圖2.1月經周期時間軸

懷孕的關鍵點是當卵子沿著輸卵管游動的時候,精子一定要在那里等她。這意味著的做愛或者受精時間是排卵的前24小時或者排卵日當天。精子要游進輸卵管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所以在排卵的第二天做愛的話對于受精來說已經晚了。

然而,精子一般都會比卵子更健壯。他們通常可以在輸卵管生存5天,等待卵子。這意味著能夠受精的時間窗口實際上要長一些。在排卵期的前四或五天做愛還是有可能懷上寶寶,雖然這不太可能發生。我很好奇"不太可能"所指的可能性是多少?所有這一切都在討論一個小的"排卵窗口期"。這真的有道理嗎?那這個窗口到底是多小?

要計算出這個排卵窗口期,實際上需要更多地了解人們的性生活。幸運的是,一些研究者正致力于這項研究。我發現一項研究追蹤了200多對夫婦,他們一年多來一直在嘗試懷孕。研究者記錄了這些女人做愛的詳細信息并每天收集她們的尿液(每24小時!),這樣研究者就能監測她們排卵和妊娠的信息了。利用這些信息,便能找到最易受孕的做愛時機(這并不是這個研究的目的,而只是該研究可以為我們所用的一些輔助事實)。

但是棘手的問題出現了,受試的大多數夫妻為了能夠懷孕而經常做愛。這就使得研究者很難知道到底是哪一次做愛讓她們懷上寶寶了。是因為在排卵日那天做愛了?還是因為排卵日前三天做愛了?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那些在相對的受孕窗口期只做過一次愛的女性來解決這個問題。

通過觀察這些夫婦做愛的數據,我們能夠發現周期中每天的懷孕幾率。請看圖2.2:

圖2.2月經周期中的懷孕幾率

一個月中大多的天數都不可能懷孕(最起碼根據圖2.2中的數據來看是這樣)。在排卵期后做愛受孕的幾率為0——因為當精子游進輸卵管時卵子早就跑了。另外,在排卵期的前5天之前做愛的人也不可能受孕。

能夠受孕的窗口期很短:從排卵期前5天到排卵日當天。但請注意,如果你把握好時間,懷孕的幾率還是很大的。在排卵前24小時和排卵當天的受孕幾率超過30%!這個概率真不算差!!

如果你必須在一個月中選擇24小時來做愛的話,你好選你排卵的那24小時(或者排卵的前24小時:受孕的幾率都是相似的)。如果你選擇人工授精的方式,選擇排卵日前24小時和排卵當天進行人工受精也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時受精的可能性較大。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月經標準的周期是28天,也就是說排卵日一般是經期開始后的第14天。

當然,能確保你在排卵期當天做愛的一種方式就是在可能是排卵期的附近幾天每天都做愛(或者一個月里每天都做愛)。至少在頭一兩個月,這種天天做愛的方法是非常受丈夫歡迎的。但是一些婦產科醫生會警告你不要這樣做。有人告訴我好的策略是隔天做一次愛。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可以確保至少抓住了兩個受孕日中的一個,以及重點是如果你(或者你的伴侶)能"攢起"精子來,那么受孕的幾率就會增加。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攢太多精子的話(也就是說超過10天沒有做愛)往往會導致精子的存活率降低。

這聽起來總覺得有點可疑。我可以輕易地相信如果你多等24小時的話精子的數量會增多,但真的會比前24小時的兩倍還要多嗎?難道這就是隔天做愛的計劃打敗天天做愛的計劃的真正原因嗎?

事實證明,我的懷疑還是稍微有點道理的。之前那篇給出關于在正確的時候做愛的信息的文章也在計算性交的頻率是否那么重要。研究人員算出那些在排卵前6天窗口期內做過1次愛的女性懷孕幾率跟那些在同一期間做過2次愛、3次愛等的女性的受孕幾率幾乎是一樣的。換句話說,交替著做愛、頻繁地做愛或者不經常做愛,這些似乎得不到什么好處。至關重要的要在排卵期那天或者前24小時做愛!

這似乎就使事情變得簡單了。所有我需要做的事就是算出排卵的日期,然后在排卵日當天或者前24小時做愛就行了。雖然我有點擔心工作旅行會耽誤了做愛的日期,但是我想在排卵期那天或者前24小時做愛不會非常困難。我舒了一口氣,幸好自己避免了生育書上所說的其實會導致不孕不育的陷阱——沒有在正確的日期做愛。

那么就只剩下一個問題了:我似乎根本沒有排過卵。或者,至少說,月經周期一直都不正常。當我停止服避孕藥時,我的醫生說我的月經周期會恢復正常(或者,如果我能記住的話,能恢復到我服避孕藥前的狀態)。他們告訴我在三個月內月經周期就會恢復正常。但是這并沒有發生。我有兩次經期間隔長達兩個月,然后兩次經期間隔就在短短幾周內。

過了三個月零24小時時,我打電話給我的醫生。當護士回撥過來時,我問她事情為什么會這樣?我應該為月經周期不正常擔心嗎?我該怎樣辦?

我想要的是一個具體的答案。類似這樣的:70%的女性會在3個月內恢復到正常的經期,90%的女性會在6個月內恢復正常。我想知道我服了12年的避孕藥是否對這有影響。經期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嗎?然而,我并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我從醫生那得到的回答只能用模棱兩可的安慰來形容。("放輕松"真是萬金油啊!)

我認為我努力爭取的話,就能得到更加詳細的證據,但是沒有。他們告訴我:"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是的,這就是我為什么要問一般情況是怎樣的?"我向杰西抱怨道。我一次又一次地有這樣的感受。他們所建議的產前篩查率如何?"相當。"我什么時候會進入預產期?"每個人預產期都會不一樣。"

我需要的是的數據。我渴望得到證據。即使得到的證據是有漏洞的和不完整的,我還是想得到證據。是的,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任何可取的信息!

還是那樣,我得親自去尋找數據!

在美國受歡迎的臨時避孕方式是(按順序排):避孕藥、避孕套、宮內節育器和體外射精。顯然,無論是避孕套還是體外射精都不會對你的經期有任何影響。如果你經常使用避孕套,那么你的月經周期不會有任何改變。對于體外射精和其他阻斷的避孕方式如避孕膜、現今的避孕海綿等等也都是一樣。

服用避孕藥的方式會更加麻煩。正如我的醫生所說,有時女性(停用避孕藥后)經期會馬上恢復正常,但是有時又需要稍微長一點的時間。參照實際研究的優勢是我們可以知道得更些。在德國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剛剛停止服用避孕藥女性的月經周期。對于一些女性來說,需要用長達9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經期。在停止服用避孕藥的最初幾個月,這些女性的月經周期都會長一些,并且在這幾個月中她們并沒有排卵,以及更有可能的是,月經周期的下半期("黃體期")太短以至于不可能受孕。

這項研究跟其他研究有相似之處。美國的研究人員研究停止服用避孕藥的女性在停藥3個月后的變化,發現她們的月經周期較長(長幾天),經期長度變化更大,以及比起那些已經停服避孕藥時間較長的女性,她們在某些經期的排卵期會遲一些。另外,當研究者測量她們的子宮頸粘液時,那些停服避孕藥較長時間的女性的子宮頸粘液會更加"歡迎"精子。

然而,重大的好消息是服用避孕藥帶來的影響相對來說是短暫的。在德國的研究中,幾乎每個女性在停服避孕藥9個月后經期都會恢復正常。對于一些女性來說這要快得多:在該項研究中60%的女性在停服避孕藥1個月后經期就恢復正常了。

我對此很放心,因為一旦你開始排卵,之前一直服用避孕藥對現在的懷孕幾率幾乎沒有影響。在另一項德國研究中,研究者調查那些一直在嘗試懷孕的女性。他們發現那些剛剛停服避孕藥的女性不太可能在剛開始的3個月內懷孕,但依舊有可能在1年內懷孕。這項研究也分析了女性服用避孕藥的時長,發現這并沒有什么影響:即使像我一樣是從青少年期就開始服用避孕藥的人,在相同的基本時間范圍內經期還是會恢復正常的。

之前我從3個月零1天就開始擔心經期不正常是沒必要的。如果9個月過去了,經期還是不正常的話,我就可以考慮要緊張一些了。

很少女性使用宮內節育器來避孕,但是在過去的10年中,宮內節育器的使用率在上升。跟避孕藥相比,在摘除宮內節育器后,需要花更長時間來恢復生育能力。在最近一篇綜述性文獻中,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剛剛摘除宮內節育器的女性比剛剛停服口服避孕藥的女性要多花1個月的時間才能懷孕,但是80%~90%的女性(根據這項研究)都會在1年內懷孕。

于是我耐心等待著,在幾個月后正如數據所說的那樣,經期變得稍微正常些。但是我仍然需要弄清楚我的排卵期。第14天?第16天?第12天?即使6個月后我的經期還是沒有正常,因此我就不能假設我的排卵期是第14天。但是,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個收集數據的好機會。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干起來了!

有三種常見的方法可以測排卵期:基礎體溫圖、宮頸粘液檢查和驗尿棒。前面兩種方法已經流行很多年了,驗尿棒相對來說是比較新的方法。

基礎體溫圖:基礎體溫圖(又叫基礎體溫制圖)的原理很有趣:你的體溫在排卵后,即月經周期的下半周期開高。因此你可以通過記錄你每天的體溫計算出你的排卵期。這項技術本身并不復雜。每天早晨,在你起床之前(走動會影響你的體溫,你好在醒來時就立馬測體溫)用一個的數字體溫計測量你的體溫。

在你月經周期的前半期,你的體溫會比較低,通常低于98華氏度(36.7攝氏度)。在排卵期后體溫會跳躍上升,通常情況下至少會上升半度,有時會上升更多一些。這表明你有排卵的跡象了。在這次月經周期內剩下的時間里你的體溫都會保持高溫,直到你下次經期開始的那天或者(經常是)經期前24小時體溫才會下降。如果你懷孕了,你的體溫會保持升高的狀態。

基礎體溫圖是一個很好用的東西。在你記錄的那個月份,它能告訴你哪天你的體溫確實升高了,也就是你排卵的日期。如果你的經期規律的話,它在下個月照樣能夠幫助你,告知你通常情況下排卵的日子。它也能夠提醒你懷孕了,你的體溫超過14天都是高溫的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懷孕跡象。

然而,基礎體溫圖也不。它較大的問題是只能在你排卵后告知你排卵了。所以雖然它對預測下個月的排卵期很有用,但是對預測這個月的排卵期就沒有幫助了。而且,它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要使基礎體溫曲線圖真正有效,在理想狀態下,你需要每天在連續4、5個小時的睡眠后起來的早晨的同一時間測量你的體溫。時差、發燒、睡眠質量不好都會影響你測量的結果。

但是我挺喜歡這種方法的。僅僅因為它能夠讓我感覺自己每天能夠做一些積極主動的事情(而且因為它記錄的數據能夠讓我制作一些吸引人的圖表)。不利之處在于,一直以來我尤其不擅長做這種事。

圖2.3是我懷上佩內洛普那個月的基礎體溫圖。一方面,我的體溫最終上升并保持高溫狀態的事實給我一個我懷孕了的(小)線索。而另一方面,時差和我糟糕的睡眠質量等意味著曲線圖幾乎沒有利用價值。起初我以為我9號排卵了,因為我的體溫在10號的時候

圖2.3 2010年6~7月我的基礎體溫圖

上升了,然后才意識到這僅僅是因為我們剛從歐洲回來倒時差的緣故。直到我從加納回來后持續的高溫才出現。我只能通過一件事情判斷我在旅行前就排卵了并懷孕了,那就是杰西并沒有跟我一起旅行。

我們可以稍微更科學地了解下基礎體溫圖對一般女性來說有多大用處。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了一組避孕的女性并評估了各種檢測排卵期方法的優劣。在這項研究中,他們能夠用超聲波查明確切的排卵日期,因此研究人員知道真正的排卵期。那些使用基礎體溫圖方法的女性中,大約有30%的女性能夠記錄排卵日。另外30%的女性記錄的排卵日比真正的排卵日提前了24小時。

在排卵日的前24小時做愛也有助于受孕。把上面兩個數字加起來:如果你根據基礎體溫圖顯示的排卵期來做愛,那你有60%的幾率可以確定在這個月最有利于受孕的兩天中的24小時做愛。

宮頸粘液:如果你真的想認真對待自然排卵檢測,你可能需要把記錄宮頸粘液和記錄體溫結合起來。這比基礎體溫圖要復雜一些,而且至少對于一些女性來說(例如我),提取宮頸粘液有點"惡心"。它檢測的原理是:在排卵日附近幾天時,你的身體會產生一種有利于精子游進子宮的粘液。你可以在子宮頸里及周圍檢測到這種粘液。

做宮頸粘液檢測,你要把手指伸進陰道并在子宮頸口轉動。這樣你會收集到一些可以用來"檢測"的粘液。在排卵之前這種粘液會有彈性,就像雞蛋清一樣。當你檢測到連續幾天都是這種有彈性的粘液時,這就是懷孕的好時機。子宮粘液的拉絲度在排卵那天達到較大值。

這種方法有值得加分的地方。基礎體溫圖只能在排卵后才告訴你兩天前是懷孕時期。與基礎體溫圖不同的是,檢測子宮粘液可以預測到接下來的排卵日。而且它能夠在24小時中的任何時候檢測,即使你睡眠不好、發燒了等等,檢測結果都照樣可信。許多女性把這種方法和基礎體溫圖結合起來:假如把這兩種信息結合起來(例如,當你的子宮粘液彈性很好的一兩天后你的體溫就升高了),你就能得到一個可以很好描述你排卵期的圖表了。

但這種方法也有弊端。較大的問題是,當你在陰道周圍收集粘液時,你會感到不舒服。第二個問題是精液看起來像是高質量的子宮粘液,所以當你做完愛后要等一段時間(好是等24小時左右)再檢測宮頸粘液。即使你沒有做愛,也很難地區分出宮頸粘液的"質量"。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需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真正辨別宮頸粘液的"質量"。

檢測方法正確的話,子宮粘液在度上跟基礎體溫圖相同。在那個研究基礎體溫圖的同一研究中,研究人員也讓被試女性用子宮粘液的方法檢測她們的排卵日。大約有50%的女性根據子宮粘液測得的排卵日能跟真正的排卵日對應上,在另一個類似但只研究子宮粘液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有34%的女性根據子宮粘液監測到真正的排卵日,另外25%的女性監測的排卵日比真正的排卵日提前24小時。

檢測排卵試劑盒:自然生育記錄圖表已經存在幾十年了。我媽媽記得當初懷我最小的弟弟的時候使用過基礎體溫圖(她聲稱她在這方面沒我做得好)。這種方法很便宜(花幾美元買個質量好點的體溫計,或許還能買到坐標紙),而且相當,特別是你掌握了一些竅門后。

但是如果真的想確定排卵的日子,你可以選擇使用高科技的手段:排卵驗尿棒。這是通過監測促黃體生成素

促黃體生成素(Lutenizing Hormone,簡稱LH),腺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一種,主要生理作用為促進卵母細胞成熟和排卵,黃體期維持黃體功能。謝幸、茍文麗主編,《婦產科學》,第25頁。——譯者注來確定排卵日。使用驗尿棒很簡單,當你覺得排卵日快來時,就每天早上用驗尿棒驗尿,當促黃體生成素的水平升高時,驗尿棒上一條線會變暗(一些驗尿棒會用數字來代替)。通過這種方法監測到促黃體生成素的較高值是在排卵日的前24小時,所以這個結果告訴你要在未來的48小時內(這可能是排卵日當天或者前24小時)做愛以較大限度地提高受孕的幾率。

這些測試較大的好處是性比較高。在檢測體溫和子宮粘液的同一試驗中,驗尿測排卵的監測會讓其他監測方法看起來很遜色:這種監測方法可以確定排卵日。一項針對使用"易孕寶"排卵監測儀(Clear Blue)的研究發現,那些隨機抽取的使用這種高科技監測排卵期方法的女性中,有23%在研究期間的兩個月內就懷孕了,而沒有使用這種高科技方法的女性中只有15%懷上寶寶。使用這些測驗也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尿在測孕棒上就知道結果了。

這種方法的缺點就是成本高,進行這些測試每個月大約需要花費30~40美元,總費用就是乘以你需要使用它們的月數。

甚至有一些更高科技的選擇。例如,我曾經短暫地使用過一種叫排卵期預測手表(OV Watch)的東西。它看起來像一種丑陋的運動手表,你24小時戴它幾個小時,然后它能通過你的皮膚來監測你的荷爾蒙。原理是它能夠比驗尿棒監測到更多的荷爾蒙,在你即將要排卵和排卵日當天,它都能通知你。我用這種手表沒有效果,很顯然是我出汗太多了,或者出汗不夠,要不然就是因為我在錯誤的時間進行監測了。

不管如何,我認識的每個女人至少都會使用其中的一種方法。通常情況下,人們剛開始會使用基礎體溫圖,如果幾個月過去了,肚子還是沒有動靜,就會上升到使用驗尿棒。

這些方法有用嗎?數據表明是有用的,但是對我來說它們給我較大的好處可能是給了我一種掌控感。人們經常會說(當然這也是正確的)放棄控制權是懷孕、尤其是為人父母的一部分。我只是還沒做好準備。

本章重點

時機很重要!如果你在排卵日當天或者前24小時做愛的話,懷孕的幾率很高,但是排卵日過后受孕幾率迅速下降。在你排卵期的前5天內做愛,你也有可能懷孕,但是這可能性很小。排卵期后,直到下次經期之前就不要想懷孕的事了(當然仍然可以做愛)。

停止服用避孕藥后需要花9個月的時間來恢復正常的經期,但這對生育能力并沒有長期影響。

低技術含量的排卵檢測法(基礎體溫圖、宮頸粘液)是有效的,但不是100%的。

比較高科技的方法,例如排卵驗尿棒,雖然價格昂貴但是非常。

……

媒體評論

本書引人入勝,而且看看那些關于懷孕的重要數據吧,一切就讓人安心了!本書會讓每一位準父母重新思考那些所謂傳統智慧,例如臥床休息是個好主意?三思而后行吧!本書可能是你需要閱讀的有關孕產秘密的最重要的一本書!

史蒂芬列維特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魔鬼經濟學》的作者之一

只有像艾米麗奧斯特這樣的聰明人才能將孕產秘密解碼得如此簡單!她大刀闊斧地劈開重重焦慮和眾所周知的傳統智慧,把真相呈現在我們面前。《好"孕"大數據》不僅僅醍醐灌頂,還讓人平心靜氣。這幾乎讓我都想再好孕一回了!

帕梅拉德魯克曼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法國媽媽育兒經》和《天天照顧小寶貝》的作者

孕產焦慮癥的解毒劑就是直面事實,而艾米麗奧斯特直擊要害,大獲全勝。本書讓人放下戒心,保障能夠讓你打開"眼戒"。孕產研究現在有了一位女英雄!每一位孕婦都會為本書歡呼喝彩,同時想和奧斯特一起喝杯咖啡詳談一二!

瑞秋西蒙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好女孩的"緊箍咒"》的作者

《好"孕"大數據》極其有助于準媽媽靜心孕育寶寶!奧斯特揭露了那些陳舊、過時的醫學實踐,同時聚焦那些至關重要的孕產問題!

哈韋卡普

暢銷書《最幸福寶寶的安眠指南》和《如何讓寶寶安睡》的作者

《好"孕"大數據》一書引人入勝,同時讓孕產之旅變得安心自如,在每一個關鍵節點上用數據展現通途。自始至終,奧斯特輕而易舉地讓我們熟知與孕產有關研究文獻的成果。遺憾的是,我們夫婦已經有三個孩子了,無法受益于這種如此富有洞察力的方法!

查爾斯韋蘭

《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赤裸裸的統計學》的作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kakajia**的評論:

還行吧。

2015-06-08 16:18:2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本書看了一半,因為觀點理論和日常所見所聞不同,所以需要花些時間慢慢細讀,總之孕育新生命的過程很奇特,也因人而異。

2016-04-16 10:46:11
來自末命名**的評論:

里面有很多數據可以讓你理解關于懷孕似是而非的數據,比如為什么有的高齡產婦順順利利就能生二胎,而有的初產婦生一胎都很難等問題,沒啥學術精神的不建議購買。

2015-12-19 11:15:5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送給朋友的書,翻譯水平一級棒的一本書,翻譯很嚴謹科學,用大數據的科學的態度來解釋懷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是懷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懷孕伴侶",是送給懷孕的或準備懷孕的自己、老婆、閨蜜的一本很好的懷孕指南

2015-03-09 18:17:18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扶风县| 闸北区| 霍林郭勒市| 天气| 麟游县| 福州市| 织金县| 临泽县| 资中县| 英德市| 凤庆县| 田林县| 灵武市| 毕节市| 新郑市| 三门县| 威信县| 遂昌县| 尚义县| 固安县| 丹巴县| 宿迁市| 天津市| 历史| 巴塘县| 南宁市| 永川市| 广平县| 双桥区| 西昌市| 江都市| 潞城市| 长兴县| 文安县| 石首市| 海南省| 龙门县| 湖州市| 巨野县|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