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李白集校注(典藏本·全五冊)圖書
人氣:167

李白集校注(典藏本·全五冊)

前言王運熙 一 我國古代素以詩歌發達著稱,詩人輩出,佳作如林,進入唐代中期,更呈現出百花齊放、爭妍競豔的繁榮局面,其中李白和杜甫的成就尤爲,奇葩怒放,光輝燦爛,成爲我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的突出現象。...

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乾隆刊本王琦輯注《李太白文集》為底本,并校以北京圖書館藏北宋本《李太白文集》、日本京都大學影印宋刊《李太白文集》等十余種重要刊本和唐宋重要總集和選本。注和評箋部分,除以楊齊賢、蕭士赟、胡震亨、王琦四家為基礎外,又搜集唐宋以來詩話、筆記、考據材料,以及同期研究成果,加以箋釋和考訂,并糾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此次重版將“”后朱金城先生所作的校訂內容納入正文。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際,今推出典藏版,謹以此書紀念為古籍整理作出貢獻的前輩。

編輯推薦

值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之際,《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典藏版首批推出四種足以代表中國古典文學成就和古籍整理水平的李白、杜甫詩和蘇軾、辛棄疾詞。謹以此書紀念為古籍整理作出貢獻的前輩。

作者簡介

李白,我國盛唐時期偉大詩人。

整理者:瞿蛻園(1894-1973),名宣穎,字兌之,以字行,號銖庵,自稱銖庵居士,晚號蛻園,湖南長沙人。現代文史大家、書畫家。曾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前身)特約編輯。精通文史,著述繁富,晚年成為古代文學典籍整理研究的大家,其中《李白集校注》、《劉禹錫集箋證》是其代表作。朱金城(1921-2011),上海古籍出版社博學編輯。除與瞿蛻園合撰《李白集校注》外,還撰有《白居易集箋校》。

目錄

前言王運熙一

凡例一

卷一古賦八首

大鵬賦并序一

擬恨賦一七

惜餘春賦二三

愁陽春賦二七

悲清秋賦三一

劍閣賦三三

明堂賦并序三五

大獵賦并序七四

卷二古詩五十九首

古風五十九首一一一

其一大雅一一一

其二蟾蜍一一五

其三秦王一一八

其四鳳飛一二二

其五太白一二四

其六代馬一二六

其七客有一二九

其八咸陽一三一

其九莊周一三四

其十齊有一三六

其十一黃河一三八

其十二松柏一三九

其十三君平一四

其十四胡關一四三

其十五燕昭一四六

其十六寶劍一四九

其十七金華一五一

其十八天津一五三

其十九西上一五七

其二十昔我一五九

其二十一郢客一六二

其二十二秦水一六三

其二十三秋露一六五

其二十四大車一六七

其二十五世道一七

其二十六碧荷一七二

其二十七燕趙一七三

其二十八容顔一七四

其二十九三季一七五

其三十玄風一七七

其三十一鄭客一七九

其三十二蓐收一八一

其三十三北溟一八二

其三十四羽檄一八三

其三十五醜女一八八

其三十六抱玉一九

其三十七燕臣一九二

其三十八孤蘭一九三

其三十九登高一九四

其四十鳳飢一九六

其四十一朝弄一九八

其四十二搖裔二

其四十三周穆二一

其四十四緑蘿二三

其四十五八荒二五

其四十六一百二六

其四十七桃花二八

其四十八秦皇二九

其四十九美人二一一

其五十宋國二一二

其五十一殷后二一三

其五十二青春二一五

其五十三戰國二一六

其五十四倚劍二一八

其五十五齊瑟二二

其五十六越客二二一

其五十七羽族二二二

其五十八我行二二三

其五十九惻惻二二五

卷三樂府三十首

遠別離二二九

公無渡河二三五

蜀道難二三九

梁甫吟二五二

烏夜啼二六二

烏棲曲二六四

戰城南二六七

將進酒二七

行行且遊獵篇二七五

飛龍引二首二七七

天馬歌二八一

行路難三首二八六

長相思二九三

上留田行二九五

春日行二九九

前有樽酒行二首三二

夜坐吟三四

野田黃雀行三五

箜篌謡三七

雉朝飛三九

上雲樂三一

夷則格上白鳩拂舞辭三一七

日出入行三二

胡無人三二三

北風行三二八

俠客行三三

卷四樂府三十七首

關山月三三五

獨漉篇三三七

登高丘而望遠海三四一

陽春歌三四四

楊叛兒三四五

雙燕離三四七

山人勸酒三四八

于闐採花三五三

鞠歌行三五四

幽澗泉三五七

王昭君二首三五八

中山孺子妾歌三六一

荊州歌三六三

設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辭三六四

相逢行三六六

古有所思三六七

久別離三六八

白頭吟三七

採蓮曲三七八

臨江王節士歌三七九

司馬將軍歌三八一

君道曲三八六

結韈子三八八

結客少年場行三八九

長干行二首三九二

古朗月行三九九

上之回四一

獨不見四三

白紵辭三首四六

鳴雁行四一

妾薄命四一一

幽州胡馬客歌四一四

卷五樂府四十四首

門有車馬客行四一七

君子有所思行四一九

東海有勇婦四二二

黃葛篇四二七

白馬篇四二九

鳳笙篇四三二

怨歌行四三四

塞下曲六首四三五

來日大難四四二

塞上曲四四五

玉階怨四四九

襄陽曲四首四五

大堤曲四五二

宮中行樂詞八首四五三

清平調詞三首四六七

鼓吹入朝曲四七三

秦女休行四七五

秦女卷衣四七七

東武吟四七八

邯鄲才人嫁爲廝養卒婦四八一

出自薊北門行四八三

洛陽陌四八六

北上行四八六

短歌行四八九

空城雀四九

菩薩蠻四九二

憶秦娥四九三

卷六樂府三十八首

發白馬四九七

陌上桑五

枯魚過河泣五四

丁都護歌五六

相逢行五九

千里思五一三

樹中草五一四

君馬黃五一五

擬古五一七

折楊柳五一八

少年子五一九

紫騮馬五一九

少年行二首五二一

白鼻騧五二四

豫章行五二五

沐浴子五二九

高句驪五三

靜夜思五三一

淥水曲五三二

鳳凰曲五三三

鳳臺曲五三三

從軍行五三四

秋思五三五

春思五三六

秋思五三六

子夜吳歌四首五三九

對酒行五四三

估客行五四四

擣衣篇五四五

少年行五四七

長歌行五四九

長相思五五一

猛虎行五五二

去婦詞五六二

卷七古近體詩二十八首

襄陽歌五六五

南都行五七一

江上吟五七四

侍從宜春苑奉詔賦龍池柳色

初青聽新鶯百囀歌五七六

玉壺吟五七八

豳歌行上新平長史兄粲五八一

西岳雲臺歌送丹丘子五八三

元丹丘歌五八八

扶風豪士歌五九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

畫歌五九三

白毫子歌五九六

梁園吟五九八

鳴臯歌送岑徵君六四

鳴臯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六一一

勞勞亭歌六一二

橫江詞六首六一四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六二

東山吟六二二

僧伽歌六二四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六二七

金陵歌送別范宣六二八

笑歌行六三二

悲歌行六三三

卷八古近體詩五十三首

秋浦歌十七首六三五

當塗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六四六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六五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六六二

峨眉山月歌六七二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六七五

赤壁歌送別六七七

江夏行六八二

懷仙歌六八四

玉真仙人詞六八五

清溪行六八七

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六八九

臨路歌六九一

古意六九三

山鷓鴣詞六九三

歷陽壯士勤將軍名思齊歌并序六九六

草書歌行六九八

和盧侍御通塘曲七三

卷九古近體詩四十三首

贈孟浩然七五

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七七

淮海對雪贈傅靄七九

贈徐安宜七一一

贈任城盧主簿潛七一三

早秋贈裴十七仲堪七一四

贈范金鄉二首七一七

贈瑕丘王少府七一九

東魯見狄博通七二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七二一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七二三

玉真公主別館苦雨贈衞尉張卿

二首七二五

贈韋祕書子春七三

贈韋侍御黃裳二首七三三

贈薛校書七三六

贈何七判官昌浩七三七

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

叔封昆季七三九

贈郭將軍七四一

駕去溫泉宮後贈楊山人七四二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七四四

贈裴十四七四五

贈崔侍御七四六

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七五

雪讒詩贈友人七五二

贈參寥子七六

贈饒陽張司戶燧七六二

贈清漳明府姪聿七六四

贈臨洺縣令皓弟七六七

贈郭季鷹七六八

鄴中贈王大勸入高鳳石門山幽居七六八

贈華州王司士七七

贈盧徵君昆弟七七一

贈新平少年七七三

贈崔侍御七七五

走筆贈獨孤駙馬七七七

贈嵩山焦鍊師并序七七九

口號贈楊徵君七八三

上李邕七八五

贈張公洲革處士七八七

卷十古近體詩二十四首

秋日鍊藥院鑷白髮贈元六兄林宗七八九

書情贈蔡舍人雄七九一

憶襄陽舊遊贈馬少府巨七九五

對雪獻從兄虞城宰七九七

訪道安陵遇蓋寰爲余造真籙

臨別留贈七九八

贈崔郎中宗之八一

贈崔諮議八四

贈昇州王使君忠臣八六

贈別從甥高五八七

贈裴司馬八一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八一一

贈從孫義興宰銘八一五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八一九

贈崔司戶文昆季八二三

贈溧陽宋少府陟八二五

戲贈鄭溧陽八二七

贈僧崖公八二八

游溧陽北湖亭望瓦屋山懷古贈

同旅八三二

醉後贈從甥高鎮八三四

贈秋浦柳少府八三五

贈崔秋浦三首八三六

望九華山贈青陽韋仲堪八三八

卷十一古近體詩三十二首

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居廬山屏風疊八四一

在水軍宴贈幕府諸侍御八四四

贈武十七諤并序八四七

贈閭丘宿松八四九

獄中上崔相渙八五

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

尋陽脫余之囚參謀幕府因贈之八五一

流夜郎贈辛判官八五四

贈劉都使八五六

贈常侍御八五八

贈易秀才八六

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

贈江夏韋太守良宰八六一

江夏使君叔席上贈史郎中八七四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

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

贈別八七六

江上贈竇長史八七七

贈王漢陽八七九

贈漢陽輔録事二首八八一

江夏贈韋南陵冰八八三

贈盧司戶八八六

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八八七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八九一

贈柳圓八九三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還兼欣克復之

美書懷示息秀才八九四

贈張相鎬二首八九八

聞謝楊兒吟猛虎詞因有此贈九七

宿清溪主人九八

繫尋陽上崔相渙三首九八

巴陵贈賈舍人九一

卷十二古近體詩二十五首

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九一三

醉後贈王歷陽九一五

贈歷陽褚司馬時此公爲稚子舞

故作是詩也九一六

對雪醉後贈王歷陽九一七

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九一九

贈宣城趙太守悅九二七

贈從弟宣州長史昭九三二

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九三五

自梁園至敬亭山見會公談陵陽山

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贈九三七

贈友人三首九四

陳情贈友人九四三

贈從弟冽九四五

贈閭丘處士九四八

贈錢徵君少陽九五

贈宣州靈源寺仲濬公九五二

贈僧朝美九五四

贈僧行融九五五

贈黃山胡公求白鷴并序九五六

登敬亭山南望懷古贈竇主簿九五七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九五九

獻從叔當塗宰陽冰九六二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九六八

贈汪倫九七一

卷十三古近體詩二十五首

安陸白兆山桃花巖寄劉侍御綰九七三

淮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九七五

寄弄月溪吳山人九七八

秋山寄衞尉張卿及王徵君九八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九八一

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九八二

秋夜宿龍門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

七丈奉國瑩上人從弟幼成令問九八三

春日獨坐寄鄭明府九八七

寄淮南友人九八八

沙丘城下寄杜甫九八八

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中

有高鳳遺跡僕離羣遠懷亦有棲

遁之志因敘舊以贈之九九

淮陰書懷寄王宋城九九三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九九四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九九六

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九九八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一六

宿白鷺洲寄楊江寧一七

新林浦阻風寄友人一八

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

尋顔尚書笑有此贈一一

題情深樹寄象公一一二

北山獨酌寄韋六一一三

寄當塗趙少府炎一一四

寄東魯二稚子一一四

獨酌清溪江石上寄權昭夷一一七

禪房懷友人岑倫一一七

卷十四古近體詩二十六首

廬山謡寄盧侍御虛舟一二一

下尋陽城汎彭蠡寄黃判官一二六

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一二八

寄王漢陽一二九

春日歸山寄孟浩然一三

流夜郎永華寺寄潯陽羣官一三二

流夜郎至西塞驛寄裴隱一三三

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一三四

望漢陽柳色寄王宰一三六

江夏寄漢陽輔録事一三七

早春寄王漢陽一三八

江上寄巴東故人一三九

江上寄元六林宗一四

寄從弟宣州長史昭一四一

涇溪東亭寄鄭少府諤一四二

宣城九日聞崔四侍御與宇文太守

遊敬亭余時登響山不同此賞醉

後寄崔侍御二首一四三

寄崔侍御一四七

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

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一四八

早過漆林渡寄萬巨一四九

遊敬亭寄崔侍御一五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一五二

自金陵泝流過白壁山翫月達天門

寄句容王主簿一五四

寄上吳王三首一五六

卷十五古近體詩三十五首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

范侍御一五九

別魯頌一六一

別中都明府兄一六二

夢遊天姥吟留別一六三

留別曹南羣官之江南一六九

留別于十一兄逖裴十三遊

塞垣一七二

留別王司馬嵩一七五

還山留別金門知己一七六

夜別張五一七七

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一七八

留別西河劉少府一八

潁陽別元丹丘之淮陽一八二

留別廣陵諸公一八四

廣陵贈別一八六

感時留別從兄徐王延年從弟

延陵一八七

別儲邕之剡中一九三

留別金陵諸公一九四

口號一九七

金陵酒肆留別一九七

金陵白下亭留別一九九

別東林寺僧一一

竄夜郎於烏江留別宗

十六璟一一一

留別龔處士一一四

贈別鄭判官一一五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一六

將遊衡岳過漢陽雙松亭留別族

弟浮屠談皓一一七

留別賈舍人至二首一一九

渡荊門送別一一一三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

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

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一一一四

別韋少府一一一八

南陵別兒童入京一一一九

別山僧一一二一

贈別王山人歸布山一一二二

江夏別宋之悌一一二三

卷十六古近體詩二十一首

南陽送客一一二五

送張舍人之江東一一二六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一一二七

(附)金陵酬翰林謫仙子魏萬一一四四

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一一四七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一一四九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一一五二

送友人遊梅湖一一五三

送崔十二遊天竺寺一一五四

送楊山人歸天臺一一五五

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峯

舊居一一五七

送方士趙叟之東平一一六

送韓準裴政孔巢父還山一一六一

送楊少府赴選一一六三

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一一六五

魯郡堯祠送吳五之瑯琊一一六六

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

西京一一六七

金鄉送韋八之西京一一七

送薛九被讒去魯一一七一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一一七六

送族弟凝至晏堌單父三十里一一七八

魯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張子還

嵩陽一一七九

卷十七古近體詩四十四首

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一一八一

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

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棲

霞山留飲贈之一一八四

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一一八五

魯郡堯祠送張十四遊河北一一八六

杭州送裴大澤時赴廬州長史一一八七

灞陵行送別一一八八

送賀監歸四明應制一一九

送竇司馬貶宜春一一九二

送羽林陶將軍一一九三

送程劉二侍御兼獨孤判官赴安

西幕府一一九四

送姪良攜二妓赴會稽戲有此贈一一九五

送賀賓客歸越一一九六

送張遙之壽陽幕府一二一

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一二三

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二首一二五

送外甥鄭灌從軍三首一二八

送于十八應四子舉落第還嵩山一二九

送別一二一一

送族弟綰從軍安西一二一二

送梁公昌從信安王北征一二一四

送白利從金吾董將軍西征一二一五

送張秀才從軍一二一六

送崔度還吳度故人禮部員外國

輔之子一二一七

送祝八之江東賦得浣紗石一二一九

送侯十一一二二

魯中送二從弟赴舉之西京一二二一

奉餞高尊師如貴道士傳道籙畢

歸北海一二二二

金陵送張十一再遊東吳一二二三

送紀秀才遊越一二二四

送長沙陳太守二首一二二六

送楊燕之東魯一二二八

送蔡山人一二三

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

伯禽一二三一

送楊山人歸嵩山一二三二

送殷淑三首一二三三

送岑徵君歸鳴臯山一二三五

送范山人歸太山一二三七

卷十八古近體詩三十五首

送韓侍御之廣德一二三九

白雲歌送友人一二四一

送通禪師還南陵隱靜寺一二四一

送友人一二四三

送別一二四三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遊南岳一二四五

送友人入蜀一二四六

送趙雲卿一二四七

送李青歸華陽川一二四八

送舍弟一二四九

送別一二五

送鞠十少府一二五

送張秀才謁高中丞并序一二五一

尋陽送弟昌峒鄱陽司馬作一二五四

餞校書叔雲一二五七

送王孝廉覲省一二五七

同吳王送杜秀芝舉入京一二五九

洞庭醉後送絳州呂使君杲流

澧州一二五九

與諸公送陳郎將歸衡陽并序一二六一

送趙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一二六四

送陸判官往琵琶峽一二六六

送梁四歸東平一二六七

江夏送友人一二六八

送郄昂謫巴中一二六八

江夏送張丞一二七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一二七

送二季之江東一二七一

江西送友人之羅浮一二七二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一二七四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一二七七

涇川送族弟錞一二八

五松山送殷淑一二八二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一二八三

登黃山淩歊臺送族弟溧陽尉濟

充汎舟赴華陰一二八四

送儲邕之武昌一二八七

卷十九古近體詩三十二首

酬談少府一二九一

酬宇文少府見贈桃竹書筒一二九二

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一二九三

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一二九四

山中問答一二九六

答友人贈烏紗帽一二九七

酬張司馬贈墨一二九八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一二九九

答長安崔少府叔封遊終南翠微

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一三

酬崔五郎中一三四

(附)贈李十二崔宗之一三六

以詩代書答元丹丘一三八

金門答蘇秀才一三一

酬坊州王司馬與閻正字對雪

<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此套叢書太精美了,收藏首選。

2017-11-14 16:12:01
來自yangyon**的評論:

經典之作。必須贊一個

2017-11-14 16:13:55
來自露臍菲**的評論:

好書不錯是正版價格優惠 當當給力

2017-11-17 00:41:20
來自wlp0000**的評論:

書籍不錯。送貨及時。

2017-11-13 14:15:0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好書,推薦購買!

2017-11-11 18:58:4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李白全集的五套經典全部收齊!

2017-11-10 17:16:00
來自濕水炮**的評論:

高端大氣,印刷精良,品質之選,值得收藏。

2017-11-10 18:45: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內容上乘,就是中華書局出品,又好又貴。。。。

2017-11-11 00:09:24
來自印第安**的評論:

非常滿意 活動價150

2017-11-11 08:50:51
來自liudaod**的評論:

這個版本就是用來收藏的,好書趁著搞活動,趕緊拿下,值得。

2017-08-29 16:42:19
來自yiyilin**的評論:

由瞿、朱二位古典文學典籍整理研究大家及上海古籍出版社資深編輯整理校注的李白全集是研究唐詩研讀詩仙李白的優秀讀本,享有龐大的讀者群。此版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為紀念建設60周年而推出的典藏版,其印刷裝幀之精美堪稱極品。購藏此書深感快慰!

2017-11-08 16:36:5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套子太緊了,二刷也沒改進,奇跡。

2017-11-04 07:52:3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不錯.下次還來

2017-11-04 20:21:5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一版一印。

2017-11-05 15:34:2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非常喜歡

2017-11-05 18:15:41
來自zhang11**的評論:

上古典藏值得擁有

2017-11-05 18:17:45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裝幀設計的水準超過了書局的典藏本

2017-11-06 14:48:06
來自海***睛**的評論:

李白的校注已經買了幾個版本了,這套同樣經典,買來讀讀。

2017-11-06 20:44:55
來自錦***川**的評論:

李白是四川唐代誕生的偉大詩人,詩仙的著作享譽古今,上古這次的慶祝60周年的典藏版裝幀精美大氣,值得入手。

2017-05-09 10:21:02
來自ccw8888**的評論:

非常好的一套書,名家大作,裝幀一流,物超所值,十分喜愛!多謝當當!

2016-11-29 17:59:11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關注已久了,謝謝當當神券。上海古籍最優秀的作品,一版一印,比平裝好許多倍。

2016-12-12 14:37:26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值得收藏的作品,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價格太高了。

2017-05-20 13:08:32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活動5折拿下,裝幀精美,印刷清晰,內容不用說,喜歡的不得了。值得收藏閱讀。

2017-03-08 20:22:40
來自余愚同**的評論:

上古的典藏本很大氣,略有遺憾的是已經二印了

2017-08-03 07:05:32
來自sivan10**的評論:

目前比較好的詩仙校注本,布面精裝,不必書局的差

2017-08-18 19:53:4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我買了一套李白集校注5本,就給我發了第5本!

2017-10-31 11:36:3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典藏本算不錯吧,上古的古典叢書應該還是編的比較好的,書的裝幀也從平裝到精裝到典藏,一步一個腳印,質量提升了,但價格也貴了。

2016-11-29 23:01:5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上古版的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又收一種,而且是典藏本。經典好書必收。具有閱讀和收藏價值。平時價格高,買不起。現在促銷活動每滿200元減100元,很劃算。可惜還有三種顯示無貨。只好等待下次活動再收。

2017-07-30 17:26:31
來自w***g(**的評論:

很不錯,典藏版的,紙質和裝幀一流,比中華版強,不知不覺又在坑里了。與首批其他三種比較,李白集確實函套太緊,委屈了詩仙。

2017-04-26 07:41:4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書籍非常好,質量沒得說,就是函套太緊了,不知道當時工人是如何把書塞里去的,反正我不行,五本書有三本差點就動剪子了。當當的服務太好了,物流很快,贊!

2016-11-25 17:08:04
來自小小美**的評論:

我已經不知道該怎么推薦這一套《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典藏版》了,真的好。當然,如果這邊邊角角的問題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簡直完美

2017-11-03 22:31:37
來自兔熊毛**的評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很精明,先小批量出版,靜觀市場銷量,然后再行加印,此次紀念立社60周年的系列都是精品,除了函套和書籍相扣不易拔出外,沒有其他毛病,很滿意!

2017-05-08 17:00:28
來自***(匿**的評論:

和中華書局一樣,函套太緊了,費九牛二虎之力才扣了出來,函套內里四角都搓破了,真是花架子。 上古這套典藏版古典文學叢書,就只買前面已經出的四種,后面還是安心只買普通精裝本,經濟實惠。

2017-02-18 10:16:36
來自t***6(**的評論:

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感情熱烈,性格豪放,其詩歌藝術的主要特征,是善于運用夸張的手法,生動的比喻,豐富的想象,自由奔放的體裁和語言來表現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2017-06-24 12:26:19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非常喜歡這套書,拿到手可以說是欣喜的。裝幀非常棒。李白是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文學史上一個不能忽視的人。從小就會背誦李白的詩,而這套他的集子可以說是讀之歡欣,思之有趣。強烈推薦!

2017-09-21 16:06:45
來自h***3(**的評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李白集校注》典藏本,精裝32開帶函套,書脊鎖線紙質優良,排版印刷得體大方,活動期間價格優惠,而且可以疊加優惠券,當天下單第二天送到,可以說是神速了,非常滿意,五分好評。

2017-03-14 15:49:29
來自***(匿**的評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點四部典藏版收了三部,就差杜甫集了,哈哈,不說了直接上圖吧

2017-07-30 10:46:1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本書受眾群體廣泛,不但是文哲專家學者的重要參考書,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通俗易懂,是師生創業者的必讀心法。正像書中所述:中華哲學,師生必讀,千年心傳,一朝復得;就業必修,創業必備,為政必通,人生必行。

2017-03-12 21:08:3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一版的李白集很不錯,想收藏的話選這一版就行了,相比中華書局那一版稍遜一籌,如果有更高追求的可以收鳳凰社的那一版,可惜我收到的已經是二印了,雖然現代工業印刷無所謂一印二印,但還是略感遺憾

2017-08-03 20:18:25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得荣县| 潮州市| 仁化县| 诸暨市| 家居| 台南市| 黑山县| 丹江口市| 射洪县| 资溪县| 南江县| 留坝县| 佛学| 安龙县| 南汇区| 宜君县| 疏勒县| 文成县| 左云县| 肥东县| 曲麻莱县| 清丰县| 咸阳市| 湖南省| 临邑县| 大邑县| 丰都县| 水富县| 汾阳市| 泸西县| 上栗县| 朝阳县| 原阳县| 昌宁县| 炉霍县| 上高县| 江北区| 富蕴县| 洞头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