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2010年中國審計準則修訂稿為指引,講解現代審計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旨在幫助學生熟悉審計執業工作環境及要求,培養應對復雜、重大、隱蔽性高的財務舞弊行為做出適當的審計判斷、偵查和確認、具體處理等實戰能力。
本書有以下特點:
再現年報審計的邏輯體系;
剖析經典案例,著力培養學生偵查報表舞弊的能力;
凸顯實訓項目,模擬審計實務操作;
體現審計理論和實務的前瞻性。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陳漢文 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聯系導師。現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特聘教授,全國審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會計研究》(CJAS)聯合主編與《審計研究》編委。曾任國家重點學科廈門大學會計學學術帶頭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廈門大學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研究生院副院長、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系主任。在國際會計學刊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以及國內《經濟研究》等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以及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
廖義剛 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財政部會計領軍(后備)人才,主要從事資本市場審計問題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在《會計研究》、《審計研究》等期刊多篇。
張 玲 汕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資本市場審計問題研究,在《金融研究》、《審計研究》等期刊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
及時章 審計概述
第二章 審計職業規范與審計人員法律責任
第三章 注冊會計師與會計師事務所
第四章 審計目標、審計證據與審計工作底稿
第五章 審計風險與審計重要性
第六章 審計抽樣技術
第七章 接受業務委托與計劃審計工作
第八章 風險評估程序
第九章 風險應對
第十章 審計流程在業務循環審計中的應用
第十一章 完成審計工作
第十二章 審計報告
十三章 內部控制審計
綜合模擬試題
參考答案
審計反映了社會的特定需要,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審計起源于財產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受托責任關系。基于受托責任關系形成了四種審計動因理論,即信息論、監督論、保險論、沖突論。信息論認為審計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審計具有改善財務信息質量和通過信號傳遞有效配置財務資源從而起到降低信息風險的作用。監督論認為委托人能夠通過審計監督受托人的行為,抑制其機會主義傾向,以確定受托人的行為與委托人的利益保持一致。保險論認為審計具有保險價值,審計活動中的保險人,也即審計人員,可以為投資者分擔一定的風險。沖突論認為審計可以協調財務信息的提供者與其使用者之間存在的潛在的利益沖突,通過審計使財務信息能夠反映公司的客觀事實,從而幫助財務信息的預期使用者進行決策。
書包裝的很好,快遞還算快
喜歡,加油學吧!
不錯的,只是有點薄,內容不多
好賣家,有機會再合作!祝生意興隆質量很好,便宜夠實用,與描述的一樣,發貨快,包裝仔細嚴實!
好書,用名師的作品自學成才!
很滿意非常好!
快遞速度挺快的
買完才注意到這是指導書,帶習題的那種,不是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