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在美國發動的眾多戰爭中,越戰是最飽受爭議,和最為人詬病的一場戰爭。
1968年,越南雨季里,200名海軍陸戰隊士兵駐扎在馬特峰上。豪雨和爛泥,吸血的水蛭和致命的老虎,叢林疾病與營養失調, 梅勒斯少尉和他的B連戰友們的不平凡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除了抵御外在的危險,更令人驚駭的是,他們發現的阻礙竟然來自戰友之間——種族歧視和互相競爭的企圖心,還有為了前程欺上瞞下、置士兵生命于不顧的上級軍官……
翻開本書,跟隨這群平均年齡才20歲的男孩,經歷殘酷的廝殺,了解戰爭的真相,還有這背后崇高的責任感和珍貴的戰友情。
《美國人眼中真實的越南戰爭》越戰老兵耗費30年光陰的嘔心瀝血之作
與《第22條軍規》《裸者與死者》《西線無戰事》齊名的戰爭經典
《紐約時報》、《衛報》、美國國家公共電臺、亞馬遜網站、詹姆斯帕特森(暢銷書作家)、馬克鮑登(暢銷書作家)、克里斯蒂娜羅布(普利策獎獲獎記者)、王樹增、南方朔、陳一新傾情推薦
卡爾馬蘭提斯(Karl Marlantes)
畢業于美國耶魯大學,曾獲得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雖然有常青藤名校背景,年輕的馬蘭提斯卻志愿成為一名預備役軍官,隨后參加了越南戰爭。在戰爭期間,他被授予了海軍十字勛章、銅星獎章、2枚海軍榮譽勛章、2枚紫心勛章,以及10枚空軍獎章。
越戰的經歷改寫了馬蘭提斯的一生,《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是他花費30年光陰寫下的嘔心瀝血之作。
第 一 章變態的水蛭
第 二 章勛章的夢想
第 三 章叢林襲擊戰
第 四 章徒勞馬特峰
第 五 章愚蠢的換防計劃
第 六 章威廉斯之死
第 七 章在叢林里饑寒交迫
第 八 章艱難的告別
第 九 章死亡峽谷
第 十 章偵察邊海河
第十一章返回作戰基地
第十二章待命的"禿鷹"隊
第 十 三 章占領直升機山
第 十 四 章馬特峰浴血奮戰
第 十 五 章身陷叢林彈盡糧絕
第 十 六 章絕望中鋌而走險
第 十 七 章再次攻擊馬特峰
第 十 八 章艱難的勝利
第 十 九 章直升機夜降馬特峰
第 二 十 章在海軍醫療船上
第二十一章黑人謀殺風波
第二十二章重返叢林
第二十三章真正的上帝
附錄一美國海軍陸戰隊地面部隊簡介
附錄二武器裝備介紹
第 二 章
勛章的夢想
14個人痙攣似的蜿蜒向前走著。開路的尖兵會不時突然蹲下身,緊張地瞪大眼睛并豎起耳朵,他身后的人則會擠成一團,蹲伏在地,等待著再次起身前行。漸漸地,他們疲勞起來,并放松了警惕。然后,在被一個奇怪的聲音嚇一大跳后又再度恢復警覺。他們的眼睛來來回回地迅速掃視著,試圖馬上就把所有方向都照顧到。他們帶著酷愛飲料包,以及任何能夠消除水的化學味道的重口味食品。不久,他們嘴角沾染上紫色污跡和橙色酷愛飲料顏色,這些加上他們眼中的恐懼,使他們一個個看上去就像看了恐怖片后正往家走的孩子。
他們停下來吃午飯,并建立起一個小防御圈。揚喬維茨、梅勒斯和漢密爾頓靠著電臺平躺在地上,吃著C口糧,然后把空罐頭盒往叢林里到處亂扔。蒼蠅和蚊子從潮濕的空氣里鉆了出來。梅勒斯再次把驅蟲劑噴到自己身上。浸入傷口的藥水狠狠地刺痛了他。他發現右腿上有兩條水蛭。他一邊吃著罐頭桃子一邊用點燃的紙把它們活活燒死了。
因為睡眠不足,梅勒斯感到很疲倦,他現在只能努力克制著勞累,在幾乎無法通過的叢林中掙扎前行。在向山脊爬去時,他不斷滑倒在泥濘的斜坡上,同時還要費力地搜索小徑,尋找可疑的蹤跡。汗水和雨水使他全身都濕透了。強打精神,保持平衡,小心蒼蠅,小心別被刮傷,躲開無盡的植物。他腦子里只剩下這么幾個簡單的意識。
他不再關心他們身處何地。他很高興自己是新來的,揚喬維茨多少還在負責,但他為有這樣的想法感到羞愧。這就是未來389天每天醒來后要面對的任務。
在一個地方他們撞上了一道無法避開的竹林墻。竹墻就位于他們和一個哨卡之間,墻那邊的一道山脊上可能有北越軍的機槍陣地。他們必須砍開竹墻鉆過去。當擔任尖兵的隊員拿出大砍刀向竹林劈去時,所有的安全警戒措施全都失去了作用。不久,他們就開辟出了一個竹林隧道。地面傾斜向上,變得益發陡峭。他們開始滑跤。用砍刀開路的人累了,另一個人就上去替換他。他們一個小時才向前開辟出大約200米。
突然,尖兵威廉斯僵住了,然后慢慢地彎下一個膝蓋,把步槍槍托抵在了肩膀上。他的背上冒出一股汗水產生的蒸氣。每個人都愣在原位,豎起耳朵,盡可能壓住自己的呼吸聲。揚喬維茨靜靜地向前移動,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通信兵漢密爾頓也熟練地向前移去,就好像他是揚喬維茨身體的一部分。梅勒斯跟在后面。
"你聽見了嗎,揚茨?"威廉斯低聲說。他身體戰栗,眉頭緊鎖。他們正位于一道山脊的一側。一條小溪緩慢地從濃密的灌木叢和闊葉林中穿過。梅勒斯緊張地聽著自己的呼吸聲和撲通撲通的心跳聲。不一會兒,他就聽到了輕柔的鼻息聲,還有模糊的像是咳嗽的聲音,以及樹枝的撕扯和折斷聲。
"那是什么?"梅勒斯低聲問。
"越南猴子的載貨車,長官。"丹尼爾斯輕聲說。他悄悄地跟在梅勒斯身后,鎮靜的耳語把梅勒斯嚇了一大跳。梅勒斯看見丹尼爾斯正滿臉嬉笑,他嘴巴上沾著紅色的櫻桃汁水,使他的臉頰看上去一片暈紅。
"越南猴子的載貨車?"梅勒斯問,"你說什么?"他轉向揚喬維茨,對方臉上正掛著輕微的逗笑看著他。
"是大象,長官。"揚喬維茨說。
"越南猴子用它們來運東西。"丹尼爾斯說。
這時每個人都松了口氣,全班現在已經到了防御陣地的外緣,每次由兩個人交替觀察前方的動靜。揚喬維茨指點了一下波利尼和德爾加多。德爾加多是個長著一雙溫柔眼睛的墨西哥裔美國男孩,大家都叫他阿馬里洛,因為那是他的家鄉。兩個人不情愿地挪著步子,躡手躡腳地分頭向全班的兩頭走去擔任警戒。
"是嗎?"梅勒斯問。他不舒服地意識到自己的麻煩來了。
"難道你不覺得我們應該順便呼喚一下炮火,長官?"丹尼爾斯問。
"呼喚炮擊?對一些大象?"
"他們是越南猴子的運輸工具,長官。"
梅勒斯看著揚喬維茨。他記得基礎學校里的一門主課曾告訴他要信任軍士和班長——他們是那里的老油條。但那門主課里沒有提到這里的軍士是個19歲的準下士。
"他說得對,長官,"揚喬維茨說,"他們就是用它們來拖東西的。"
"可他們是野象。"梅勒斯說。
"你怎么知道,長官?"
這時丹尼爾斯插話說:"我們總是向它們開火,長官。你否認它們是越南猴子的運輸工具?"
"但我們的位置是在較大射程上。"
"這是個面目標,長官。"丹尼爾回答。面目標指的是一個大體的方位,如軍隊在戰場上的位置,因此其精度可以比單一的點目標放寬不少,就像一個碉堡或掩體。
梅勒斯看著漢密爾頓和持M-79榴彈發射器的蒂爾格曼。他們也只是回視著他。梅勒斯不想在全班面前表現出感情脆弱或愚蠢的樣子。畢竟這是在戰場上。他也不想搬出標準作戰程序繼續反對下去,因為他對自己的理由也沒有多大把握。他已被告誡過要相信自己的班長。"嗯,"他開始慢慢地說,"如果你確實要向它們射擊……"
丹尼爾斯咧嘴笑了,他已經在他的地圖上做好標記,現在正伸手去拿電臺上的話筒。
"安德魯高爾夫 ()①,我是大約翰布拉沃。請求炮擊。完畢。"
梅勒斯想象著當這一呼叫傳到射擊指揮中心后,那個炮兵連匆忙行動的情景。
在丹尼爾斯把地圖上的坐標和羅盤方位轉述完后,過了片刻,及時發炮彈就從叢林上方呼嘯而過,那聲音聽上去就像是一列加速穿過隧道的列車。地面發出了沉悶的重擊聲,然后空中傳來一聲劇烈的爆炸,接著就是灌木林斷裂的聲音和大象受驚嚇后巨大身軀的移動聲。丹尼爾斯很快做出了修正,然后第二發炮彈又呼嘯著砸了過來。地面再次震撼了一下,接著又是劇烈的爆炸聲。這以后,低沉的動物聲響再也沒有了。
丹尼爾斯取消了任務。"這會兒它們全都他媽的完蛋了。"他滿意地笑著說。
揚喬維茨不想費勁去核實戰果,因為這意味著要順著山溝一路往下走。再爬上來得需要好幾個小時。梅勒斯同意了。
……
此經典之作深刻揭示了美國戰爭機器之所以強大的秘密,以及美國在越戰中失敗的難言之隱。
——軍旅作家 王樹增
我的一位海軍軍官的朋友正好就在卡爾馬蘭提斯的書中描寫的地區,這位朋友說,這是他讀過的越戰小說中,最的一部。書中的場景和人物描寫非常真實,你會有觀看戰爭電影的感覺。在我看來,《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之于越戰,就像是《西線無戰事》之于一戰。
——暢銷書作家詹姆士帕特森(James Patterson)
《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是部偉大的小說。海軍陸戰隊員被壓迫到極限并超越,是馬蘭提斯筆下最動人的描述。在死亡面前,這些人展現了勇氣與懦弱,殘酷和膽怯,信念和懷疑,仇恨和愛,智慧和愚蠢……生存迫使他們相互依賴、信任,最終彼此相愛。
——暢銷書作家馬克鮑登(Mark Bowden)
本身就是越戰老兵的馬蘭提斯,嫻熟而忠實地將戰爭的恐怖與英雄氣概寫了出來,不只呈現他們所攜帶的物品,也呈現他們所埋葬的恐懼、失去的朋友,以及他們所跟隨的男人。《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說的是梅勒思從男孩長成男人的過程,說的是與你并肩作戰到你愿意為之作戰的男人,因為它說的就是戰爭本身。
——亞馬遜網站
作者在以親身經歷和實戰經驗描述戰爭殘酷的同時,將越戰結束后數十年歲月的人生體驗與對人性的深刻觀察,一并融入小說中,終讓此書成為可歌可泣的一部巨著。
——陳一新(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這是一部精心創作的具有無與倫比的真實性和力量的小說,讀后令人永志難忘,小說對士兵們的英雄主義、杰出的創造力,所遭遇的惡劣環境和犧牲,他們之間的戰友情和種族仇恨,他們所經歷的心靈救贖、戰爭恐懼、官僚主義和政治扯皮,無法挽回的人生蹉跎、常人難于理解的愛情生活進行了豐富的表現。
——普利策獎獲獎記者克里斯蒂娜羅布
《越南戰爭》是一部原生態的、非凡的戰爭作品,它有可能成為美國歷為痛苦的經歷中之一段的一劑祛邪藥。有史以來描寫越戰或任何其他戰爭的小說中最深刻和顛覆性的小說之一。
—— 《紐約時報》(頭版)圖書評論員 塞巴斯蒂安榮格爾
《越南戰爭》是一部擁有極大性和偉大人性的小說。它無可抗拒地創造了一曲毀滅性的和壯麗的最終樂章。
——《冷山》作者查爾斯弗雷澤
《越南戰爭》是我讀過的有關戰場廝殺、越南戰爭和普通戰爭的影響力和最為動人的小說之一。
——美國備受贊譽的電視新聞主播丹拉瑟
我在閱讀《越南戰爭》時寫下了這些話:真實有趣,令人心碎,讓人憤怒,具有顛覆性。這本大作的及時頁就令我肌膚顫抖,我懷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不會忘記這種感覺。
——《好戰士》作者戴維芬克爾
《越南戰爭》是一部有關我們難以理解的一樁國家重大事件的精湛的驚險劇。馬蘭提斯以其神奇之筆讓我們感受到了苦難中的恩典,絕望中的榮譽和荒謬中的領悟。這個故事里的男女早已重返故國,我們需要聽到他們的真實故事。馬蘭提斯完成了一樁令人心碎的成就。他創作了一部具有永恒價值的文學作品。
——《騎兵》作者道格斯坦頓
我們從中看到了一線部隊的英雄壯舉和犧牲,還有高級軍官與政客們的貪婪和謊言。這部越戰作品不僅是一部政治譴責小說,也是一部戰爭譴責小說,但它還是一部把越戰作為情感紐帶進行頌揚的作品,這個紐帶以出生入死之途把最不可能相交的伙伴們永恒地結合到了一起。作為一名沙場老兵和作家,我理解這個故事,這部作品,以及那些獲得國會榮譽勛章的壯士們的品性。
——《我們》作者切斯特阿倫
《第22條軍規》引我發笑,《細細的紅線》則讓我落淚,但是像《越南戰爭》這樣鮮明、坦誠而又感人至深的戰爭小說,我還是及時次讀到。馬蘭提斯的寫作帶有一種寬容的理性,但在探究B連年輕士兵們的情感時他卻毫無懼色;海明威或是梅勒的那種冷冰冰的虛張聲勢在這本書里毫無一席之地。我讀過的作品比任何活著的美國小說家都要多,馬蘭提斯使我意識到我應該早就明白:戰爭之惡比地獄更甚。就是這樣。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圖書評論員邁克爾肖布
《越南戰爭》是一部注定會成為經典的不尋常的現代小說。卡爾馬蘭提斯為我們展示了戰爭中的一群年輕士兵迷人而又悲慘的肖像畫。
——《榮譽的追求》作者文斯弗林
馬蘭提斯證明了他的這些文字的至高無上的地位。親歷《越南戰爭》的乏味之途或許會讓一些讀者評頭論足,但他們應該在開腔之前細細品味每一個細節。
——《衛報》 羅伯特麥克拉姆
看過介紹,目前還沒看呢。包裝不錯。看后再匯報了
其實想問,這是原版的封面設計嗎?還是我們出版商自行設計的?外觀吸引度不高,要不是了解過內容,不會出手。
了解一下美軍打越南的情況,再看看自衛反擊戰。
給了五星好評,不過書的勒痕很嚴重的,邊都勒壞了
感覺還不錯,根據作者越戰經歷寫的小說,像是新新聞主義的寫作方式
作者以親身經歷寫成小說,于是決定買下來了,很便宜。文筆還不錯。
對步兵分隊在叢林戰中的真實戰況有詳細復述,一切均有所本,出色的步兵讀物
我是買給孩子看的,書中的內容不太適合小孩子看。
前半部分寫的感覺有點亂,沒什么戰役,全是寫兵官的內心。后面應該很精彩,期待。
書不錯正在看,關于越戰的美片看過不少,還真沒看過文字描寫的越戰,很感興趣!
一個越戰老兵寫的越戰故事,不錯,很有現場感,讀起來像看好萊塢戰爭片似的。
跟很多外文翻譯過來的書一樣,里面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名讓我暈頭暈腦。內容寫得有點亂,反正不如讀中國人寫的書容易,慢慢讀罷,誰叫我喜歡讀越戰的呢
“520”那天收到這本書,是男朋友送的禮物,雖然知道男朋友是軍事迷,但是對于平時對軍事題材不感冒的我來講,還是有種想打他的沖動。本來以為這事完了,結果男朋友特別較真,三天兩頭問我看書了沒,看著他一副天真的樣子,我只好硬著頭皮讀起來,結果閱讀越起勁,還抄錄了一些篇章,作為文藝愛好者的我竟然第一次對軍事題材的小說產生了興趣呢。
書不錯,就是當當的配送包裝太不靠譜,塑封破了,內頁上有類似耗子啃過一樣的污跡,看也不是扔也不是,有點鬧心…
春節去了趟越南,對越南的歷史充滿了好奇,好像越南一直處于戰爭之中
看看美國人的評價!也可以具體分析一下美國人的嘴臉!
美國佬的越戰、韓戰。敗仗加平手。其實都是搞不過咱中國人。因此狗日很敵視中國,千方百計給中國找麻煩。
這本書中,到處可見白描式的戰爭場景,真實的現場感,使得讀者可以時時感受到燃燒的戰火和士兵們內心的酸甜苦辣,這也是該書不同于其他戰爭小說的重要元素之一。但作者并無一味地夸大將領的運籌帷幄之智和士兵的馬革裹尸之勇,全書表現出來的冷峻追問遠大于對英雄主義的含淚謳歌。這場慘無人道、荒唐野蠻的戰爭為何發生?戰爭背后是否存在著某種權力博弈?軍隊如何看待正義和犧牲?士兵如何安放個人的道德與責任?在作者看來,這一系列問題若得不到完滿的解釋,美國人可能永遠都無法走出越戰的陰影。
親身經歷更有發言權 看看美國人眼中的真實越戰
了解美國人在越戰中的情況,看看美國人的越戰的感受!這個世界不太平,居安要思危!
很不錯,紙張質量和排版都很好。內容在讀,應該很有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看越戰,對戰爭的深度思考,看戰爭是為了和平,為了反戰
這是一本描寫非常細膩的越戰小說,在故事里不僅看到了熱血男兒的血性,也看到了他們的戰友情,雖然是本小說,但是通過對場景的真實再現和對約占軍人內心的描寫,讓我理解了為什么在三十多年后仍然有那么多的越戰老兵仍然飽受創傷后應激障礙的折磨。是一本我推薦給很多戰友一定要看看的書!
很少寫評論,但這本書太 棒了。越南戰爭在美國的戰爭史上有特殊的位置,也是美國在非本土作戰的典型戰爭,是美國為數不多的承認失敗的戰例。書中的紀實成分很能打動人。在看到溫哥華,楊茨們倒下的時候,我哭了。他們是還活著的二戰經歷者的影子。
書還沒看,無語的物流,在廣州一個區到另一個區用了14天,投訴了N次,今天終于到了,書也磨壞了,EMS應該可以關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