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心整理收錄李叔同的自述性散文、佛學經典演講錄、中西文藝簡談、新舊體詩詞,涉獵、層次分明,以李叔同最經典、最平易的文字,帶領大眾讀者走進李叔同的世界,感受他在紅塵的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以致在空門的清心苦修、慈悲為懷。本書特別附有生僻注釋,另附大師生平大事記。
自述性散文:
揭示李叔同出家的因緣,以及對塵世與佛緣的感悟,讀者可以在此部分零距離體悟大師的內心世界,從中觀照自己的人生,找到令自己收獲幸福的答案。
佛學經典演講錄:
精選了弘一法師對基礎佛學觀念的解讀文章,以及他在各處弘法時的演講錄,深入淺出地向讀者闡釋佛法大意、佛法初學之法、凈土宗修習之法等。這些文章不僅有生動的佛學典故,也有弘一法師就自身經歷的敘述,以及總結出的妙語,可作為佛學入門讀物。人性與佛心的真善美,就在此間。
中西文藝簡談:
從李叔同對文藝的雜論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意義,并適合大眾閱讀的內容,分類整理為書法、篆刻、中國美術、西方美術、西方音樂、西方文學等,大多初衷為向他人講解,因此類似教授用的講義。讀者在感受李叔同的提倡“士先器識(器量與見識)而后文藝”這一文藝思想的同時,可以對中西文藝有一個系統的認識。
新舊體詩詞:
精選李叔同出家前后的古詩、古詞,以及現代歌詞,并涉獵由他為文、豐子愷作畫的《護生畫集》,他的詩作有助于我們了解他一生的心路歷程。
生僻注釋:
本書對作者提到的一些大眾讀者并不熟悉的業內名人進行了注釋,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李叔同所處的時代環境和人生經歷。
長亭外,古道邊,一朝芳草碧連天。從李叔同到弘一,送別半世紅塵的風流熾烈,煥然半世菩提的傲骨慈悲。生平自述、佛學入門、文藝鑒賞,一本書讀懂張愛玲、魯迅、朱光潛、豐子愷、林語堂、夏丏尊等推崇的佛門大師
“民國”版曹雪芹,大起大落、大徹大悟的傳奇一生。
以“宗教救國”,延伸“教育救國”的理想。
誰言紅塵空門一步踏,殊不知,早有菩提種,孕育在心頭。
談“民國”才子,必談李叔同,談佛教律學,必談弘一法師。
做才子,他身世顯貴,家族號稱津門富甲,“二十文章驚海內”,弱冠之年便名震上海灘,詩詞歌賦、書畫金石樣樣精通;留學海外,將中西文藝融會貫通,并成為教員將所學所悟傳授給青年一代,培養出大畫家豐子愷。
做僧侶,他一念入佛門,修行佛家苦的律宗,作為世俗與佛門的橋梁,積極排解世人的誤會,讓人們對佛教與佛學有了全新的認識,以至善佛緣普度眾生,成為重興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從錦衣玉食的大才子,到孤燈素餐的大法師,這是厭倦紅塵的一念之變,還是命中注定的落葉歸根?聆聽李叔同自述,聆聽弘一法師講佛,答案自現。
李叔同(1880—1942),是中國近現代佛教杰出的高僧之一,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他祖籍浙江,生于天津,出身豪門,自小飽讀詩書,詩詞、書畫、篆刻、文學、音樂、戲劇均卓有建樹。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等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奇才,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是中國采用圖文廣告藝術的及時人,主編了本音樂刊物,創辦了個話劇社。
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以滿腔熱情向大眾和青年一輩,傳達文化與道德,燃燒自己,感染他人,便是他的天性。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被世人尊為弘一法師。
序言
及時章
周遭歷盡,悟得從容靜心之妙
初到世間的慨嘆 003
遇見精神的出生地 006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 008
斷食日記 012
遁入空門的修行 019
余弘律之因緣 021
追求律學的真諦 023
從容弘法的感悟 025
藝海暢游的樂趣 027
南閩十年之夢影 029
之□□ 035
人生之 038
第二章
講禪解佛,參透至善佛緣
佛法大意 045
切莫誤解佛教 047
佛法十疑略釋 057
佛法宗派大概 061
佛法學習初步 064
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068
律學要略 071
常隨佛學 079
新集受三皈五戒八戒法式凡例 081
改過實驗談 084
改習慣 087
受八關齋戒法 089
授三皈依大意 091
敬三寶 094
初發心者在家律要 096
青年佛徒應注意的四項 097
普勸凈宗道侶兼持誦《地藏經》 102
為性常法師掩關筆示法則 104
泉州開元慈兒院講錄 106
關于凈土宗 109
藥師如來法門一斑 114
藥師法門修持課儀略錄 117
問答十章 120
木輪相《不殺》 124
征辨學律義八則 125
《華嚴經》讀誦研習入門次第 128
持非時食戒者應注意日中之時 130
南山律苑住眾學律發愿文 132
說經悟佛精妙錄 133
第三章
中西藝談,引領新文化風潮
談寫字的方法 147
粹評明清篆刻名家 153
淺談中國美術史 166
淺談西方美術史 186
西洋音樂雜談 197
近世歐洲文學之概觀 201
第四章
詩文精粹,感懷悲欣交集
詩詞 207
歌詞 234
附錄
弘一法師生平大事記
253
在清朝光緒年間天津河東有一個地藏庵,庵前有一戶人家。這是一座四進四出的進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間的進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乎此使李家在當地的聲名更加顯赫了。但是,他為官不久,便辭官返鄉了,開始經商。在晚年的時候,他虔誠拜佛,為人寬厚,樂善好施,被人稱為“李善人” 。而這就是我的父親。
我是光緒六年(1880 年) ,在這個平和良善的家庭中出生的。生我時,我的母親只有二十歲,而我父親已近六十八歲了。這是因為我是父親的小妾生的,也正是如此,雖然父親很疼愛我,但是在那時的官宦人家,妾的地位很卑微,我作為庶子,身份也就無法與我的同父異母的哥哥相比。從小就感受到這種不公平待遇給我帶來的壓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著,也許這就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筆。
在我五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了。沒有了父親的庇護,我與母親的處境很是困難,看著母親24小時到晚低眉順眼、謹小慎微地度日,我的內心感到很難受,也使我產生了自卑的傾向。我養成了沉默寡言的內向性格,終日里與書做伴,與畫為伍。只有在書畫的世界里,我才能找到快樂和自由!
聽我母親后來跟我講 : 在我降生的時候,有一只喜鵲叼著一根橄欖枝放在了產房的窗上,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佛賜祥瑞。而我后來也一直將這根橄欖枝帶在身邊,并時常對著它祈禱。由于我的父親對佛教的誠信,使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佛教經典,受到佛法的熏陶。我小時候剛開始識字,就跟著我的大娘,也就是我父親的妻子,學習念誦《大悲咒》和《往生咒》 。而我的嫂子也經常教我背誦《心經》和《金剛經》等。雖然那時我根本就不明白這些佛經的含義,也無從知曉它們的教理,但是我很喜歡念經時那種空靈的感受。也只有在這時我能感受到平等和安詳!而我想這也許成為我今后出家的引路標。
我小時候,大約是六七歲的樣子,就跟著我的哥哥文熙開始讀書識字,并學習各種待人接物的禮儀,那時我哥哥已經二十歲了。由于我們家是書香門第,又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官商世家,所以一直就沿襲著嚴格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哥哥對我方方面面的功課,都督教得異常嚴格,稍有錯誤必加以嚴懲。我自小就在這樣嚴厲的環境中長大,這使我從小就沒有了小孩子應有的天真活潑,也疑我的天性也遭到了壓抑而導致有些扭曲。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這種嚴格施教,對于我后來所養成的嚴謹認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作風是起了決定作用的, 而我后來的一切成就幾乎都是得益于此, 也由此我真心地感激我的哥哥。
當我長到八九歲時,就拜在常云政先生門下,成為他的入室弟子,開始攻讀各種經史子集,并開始學習書法、金石等技藝。在我十三歲那年,天津的名士趙幼梅 ① 先生和唐靜巖 ② 先生開始教我填詞和書法,使我在詩詞書畫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功力也較以前深厚了。為了考取功名,我對八股文下了很大的功夫, 也因此得以在天津縣學加以訓練。在我十六歲的時候, 我有了自己的思想,因過去所受的壓抑而造成的“反叛”傾向也開始抬頭了。我開始對過去刻苦學習是為了報國濟世的思想不那么熱衷了,卻對文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戲曲,也因此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票友。在此期間,我結識過一個叫楊翠喜 ③ 的藝人,我經常去聽她唱戲,并送她回家,只可惜后來她被官家包養,后來又嫁給一個商人做了妾。
由此后我也有些惆悵,而那時我哥哥已經是天津一位有名的中醫大師了,但是有一點我很不喜歡,就是他為人比較勢利,攀權倚貴,嫌貧愛富。我曾經把我的看法向他說起,他不接受,并指責我有辱祖訓,不務正業。無法,我只有與其背道而馳了,從行動上表示我的不滿,對貧賤低微的人我禮敬有加,對富貴高傲的人我不理不睬 ; 對小動物我關懷備至,對人我卻不冷不熱。在別人眼里我成為了一個怪人,不可理喻,不過對此我倒是無所謂的。這可能是我日后看破紅塵出家為僧的決定因素!
①趙幼梅(1868—1939) , 名元禮, 字幼梅, 號“藏齋” , 近代詩人, 天津“四大書法家”之一。②唐靜巖(1823—1898) ,名毓厚,字靜巖,浙江人,久居天津,以醫術著稱,在書畫金石方面造詣非凡,猶善山水、篆隸。③楊翠喜,生卒不詳,本姓陳,幼年家貧被賣給楊姓的樂戶,取名楊翠喜,后以此名出入風塵,成為清末至民國初的名妓。相傳,李叔同年輕時曾對她有一番深情,寫過兩首《菩薩蠻》以訴衷腸,詳見本書第四章。然而,紅顏多薄命,楊翠喜以關鍵人物的身份被卷入轟動一時的政治事件“丁未大參案” ,成為政治犧牲品。
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質生活,此大多數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學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數。三曰靈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諦者極少數耳,弘一法師則安步閱此三層樓臺也。事母孝,待妻愛,精深藝術,精研佛法。實最一人也。
——豐子愷
李叔同是我們時代里最有才華的幾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個人,最遺世而獨立的一個人。
——林語堂
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閱讀,慢慢體味,用一生的時間靜靜領悟。
——梁實秋
不要認為我是個高傲的人,我從來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師寺院轉圍墻外面,我是如此的謙卑。
——張愛玲
弘一法師是我國當代我所最景仰的一位高士,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朱光潛
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趙樸初
綜師一生,為翩翩之佳公子,為激昂之志士,為多才之藝人,為嚴肅之教育者,為戒律精嚴之頭陀,而以傾心西極,吉祥善逝。
——夏丏尊
不錯 價格便宜剛上優惠不錯 價格便宜剛上優惠
很好的書
好書,神速到達
很精美的書 內容詳實 印刷質量也很高 讀完受益良多 五分推薦之~
很滿意,發貨速度快,最喜歡當當這一點
必須贊,不過竟然沒包裝
滿意
不錯
好書,正版,活動價入手,實惠。
遁入空門,只因紅塵玩夠了。大師游走在紅塵內外
幫同事買的,內頁有點折,不過不影響閱讀。
品質如一,絕對正品,繼續努力!
內容挺好的,紙張很好,印刷清晰,很用手感,好評
貨很好送貨快
支持當當網
好書,期待內容
前次購書發的評論,被刪了,是不是只能發好的??
書很好!!
買本生地的書籍給學生作為生地會考的資料拓寬知識面很不錯
質量不錯,正版書籍,印刷清晰,比淘寶上買的質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