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金一南將軍首部隨筆集。作者以極其廣闊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的氣勢,生動客觀的記錄了世界近當代歷史上不為人知的史料和將帥命運,同時對中國乃至全球紛繁復雜的時局進行理性、深刻的剖析。
金一南將軍首次提出全新概念——心勝。針對當下普遍存在的強勢不足、弱勢有余,陽剛不足、陰柔有余的風氣,賦予每個人、每個組織乃至整個民族以力量。書中文字傳遞的那種“心勝則興,心敗則衰”精神,需要我們在百年復興的今天從苦難的過去再找回來。
《心勝》共分八章,每一章的主題都厚重、深刻,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打磨,看點十足。
看興衰,反思;評將帥,客觀;論戰爭,深刻;講局勢,開闊;說和平,警醒。
《心勝》:《苦難輝煌》作者金一南首部隨筆集,是作者20年來心血作品全記錄。
在書中,作者震撼推出全新概念——心勝——戰勝對手有兩次,次在內心中。這是一本針對當下普遍存在的強勢不足、弱勢有余,陽剛不足、陰柔有余的風氣,賦予每個人每個組織乃至整個民族以力量的書。
心勝,也許并非是勝利的全部,卻是邁向勝利的步。
,在井岡山搞工農武裝割據,才幾個人,幾桿槍,就發出史詩般的語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甘地,沒有一兵一卒,沒有辦事處,沒有權力,周游貧困鄉村和污穢城市,摧毀了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殖民體系;
馬克思,交不起房租,,衣食住行都成問題,終馬克思主義卻掀翻了多少王座、顛覆了多少獨裁者、改變了多少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他們制勝的力量,皆來自他們的內心。在真正的勝利到來之前,他們已經實現了心勝。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全國模范教師,全軍教師,連續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
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
序言
及時章 強軍之夢
自戰爭誕生出軍人這種職業,它就不是為了承受失敗的。軍人生來為戰勝。我們這一代軍人享受著前輩威名的庇蔭。讓下一代軍人也踏上我們的肩膀,是我們的重任。
軍人生來為戰勝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記住甲午,知恥后勇
和平年代無英雄?
力量可以從天而降,思想不會
第二章 將帥之風
除了戰爭,別無所慮。除了勝利,別無所求。對這樣的老兵來說,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戰術家,都不是桂冠。“枕戈待旦”才是真正的桂冠。
本色最無敵
含而不露的靜水
艱難困苦,元帥功成
三個不能忘記的名字
戰將帕夫洛夫:一顆被遺忘的流星
戰將朱可夫:勝利的象征
戰將基爾波諾斯:死不瞑目
強勢拉姆斯菲爾德:露多大臉,現多大眼
阿里爾 沙龍:謝幕
第三章 戰略之思
領導者的判斷出錯,勝利的希望即會渺茫,此時部屬的鮮血或許能夠力挽狂瀾,或許不能。盡管世上無人不犯錯,但一定要避免關鍵時刻、關鍵人物的戰略思維出錯。
什么在決定成敗?
重心、樞紐和關節
民族的致命傷
強烈的問題意識
風險在安寧中積累
穩定的利益,漂移的目標
認識與把握國家核心利益
第四章 戰爭之道
人們以什么樣的方式生產,就以什么樣的方式打仗。當左右戰爭勝敗的地緣政治因素大大超過軍事技術因素的時候,我們從中獲得的啟示,就不能僅僅是幾件高技術兵器了。
美國人念念不忘的三場戰爭
研究失敗——美軍的警醒
兵貴神速的奇跡與尷尬
伊拉克戰爭:咬牙唱下這出戲
潘多拉盒子與拉登之死
第五章 前事之鑒
在奔騰不息的光陰長河中,我相信這些命題還將長久縈繞著我們:關于歷史與現實,關于記憶與忘卻,關于歲月的皺紋和歷史的刀痕。
大清王朝的四次說“不”
一支開炮前就已失敗的軍隊
歲月的皺紋和歷史的刀痕
一封關于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通信
大挫折造就大變革
第六章 和平之履
內外因素相交,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能力提出嚴峻考驗。今天最需要也是重要的,不是概念的相互證明和反復演繹,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在不怕碰得頭破血流的實踐中切實向前推進。
“中國威脅論”——謊言也在編歷史
反戰的心態與迎戰的實力
運河回歸:沒有帝國日不落
柏林墻的尷尬
歷史是什么?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擔當
第七章 他山之石
這支缺乏傳統,甚至開列不出像樣軍事思想的軍隊,也是一支作戰理論、戰斗方式、軍隊條令更新最快的軍隊。其包袱之輕、新理論對舊理論否定之大膽,確實令人瞠目結舌。那個最不該談論戰爭的國家
國家之父也是軍隊之父
研究雷鋒和孫武的美國軍人
那些美國女兵
美國國防大學見聞
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印象
第八章 民族之魂
民族自尊從來不是養尊處優中的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與自我炫耀,而往往是在民族命運經受大挫折、前進之途充滿大艱難、生命集合體面臨大苦難之時的精神歷練與靈魂展示。
我們中國人
無名烈士墓 界碑 國徽
民族自尊 民族自信 民族自強
海納百川 壁立千仞
從百年屈辱到民族振興
軍人生來為戰勝
面前有一張表格: 1936年底世界各大國陸軍力量比較。
它令我萬分吃驚。當時中國陸軍220萬人,世界及時;日本陸軍25萬人,世界第八。此時距七七事變僅差半年多一點。
半年以后,世界及時幾乎亡于世界第八。
再往前翻,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火燒圓明園用了多少兵力?英軍18000,法軍7200。區區二萬五千人長驅直入一泱泱大國首都殺人放火,迫其皇帝天不亮就倉皇出逃“北狩熱河”,恐怕在世界戰爭史上也算一項紀錄。
1900年,英、法、德、俄、美、日、奧、意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國家倒是不少,拼湊起來的兵力卻不足兩萬人。雖然京畿一帶清軍不下十幾萬,義和團拳民更有五六十萬之眾,但是仍然無法阻止北京陷落和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以二萬人索取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或許是世界戰爭史上的又一項紀錄。
我們聲討帝國主義的兇殘及其侵略成性、掠奪成性、喋血成性,我們詛咒舊中國統治者的腐敗、卑躬屈膝、喪權辱國,為那部屈辱史我們長嘆不已、揮淚不已、心潮澎湃不已,但這還遠遠不夠。戰爭是從來不講道理的,不一定誰有理誰就得勝。戰爭最講究實力。義和團雖數十萬之眾,但以引魂旌、雷火扇、陰陽瓶、如意鉤等八寶什物和八國聯軍的毛瑟槍對陣,仍是以卵擊石。如果誰人多兵多誰就得勝,恐怕中國早已無敵于天下。
無先進武備無法一戰,有先進武備勝利便唾手可得了么?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7335噸的鐵甲艦定遠、鎮遠是亞洲具威力的海戰利器,大清陸軍之毛瑟槍、克虜伯炮也絕不劣于日軍的山田槍和日制野炮,為何反倒敗得更慘?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國陸軍主力步兵師裝備步槍6127支、輕機槍254挺、重機槍75挺、迫擊炮24門、步兵炮24門、野炮36門,堪稱當時的世界水平,不也仍然一潰千里?
勝利如果僅僅是人力與物力的算術和,舊中國的軍事何至敗得如此之慘。
自戰爭誕生出軍人這種職業,它就不是為了承受失敗的。軍人生來為戰勝。但戰爭法則如鋼鐵一般冰冷。戰場的榮辱不是軍人的選擇,而是戰爭的選擇。一支平素慕于虛榮而荒于訓練、精于應付而疏于戰備的軍隊,一支無危機感無緊迫感的軍隊,一支沒有軍人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也無有不敗。
人民解放軍中有一位在戰爭年代打出傳奇色彩的名將粟裕。人們皆知其輝煌戰績,卻鮮知他為勝利付出的心血。他終生不會打牌下棋,不會喝酒跳舞,一輩子較大的愛好就是觀地形、看地圖。勝利了,進城了,在繁華的大街上別人逛商店看商品,他卻琢磨這個街區怎樣攻占,那個要點如何固守。和平生活持續幾十年,每晚就寢前他都將衣服鞋襪仔細放好,一旦有事可隨手摸到;生命垂危之時靠別人幫助穿衣服了,他還要按照軍人要求,把襯衣、毛衣整整齊齊地扎進褲腰。
人民解放軍中還有一位一生未經歷戰爭、卻一生為未來戰爭準備不已的蘇寧。古人形容常備不懈是“枕戈待旦”,蘇寧從軍23載,23載他都枕著疊放軍裝的梆硬的包袱皮。別人整晚整晚聊天看電視,進餐廳歌舞廳,他卻整晚整晚縮在簡陋的小屋,泡方便面就咸菜鉆研軍事學術,點半截蠟燭研究高技術戰爭。
人要有點精神,軍人最寶貴的精神就是勝利精神。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樣的軍人是國家和民族的無價之寶。從大將粟裕到少校蘇寧,沒有這樣的軍人,我們到哪里去發掘人民軍隊過去制勝的精髓,和未來決勝的根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這樣一批人為之獻身,怎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軍人皆夢求勝利,卻不是所有人都舍得為勝利付出代價,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為勝利燃燒自己的生命。這就是為什么勝利的給予總是那么嗇吝,為什么從古至今,勝利從來偏愛千錘百煉的軍隊和千錘百煉的軍人的原因。
謎一樣的東方精神
訪美期間,我發現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美國軍人對中國軍人十分尊重。這種尊重不僅僅出于禮貌或者客套,而且的確出自他們的內心。美國人自視甚高,能放在眼里的人不多,為什么對中國軍人情有獨鐘?
后來,我發現他們一個特點:尊重與他們交過手的對手,尤其是那些讓他們吃了虧的對手。
美國海軍分析中心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對外用兵次數超過240次。其中規模較大的有3次:1950年至1953年的朝鮮戰爭,1961年至1975年的越南戰爭,1991年的海灣戰爭。
三場戰爭,前兩場都與遏制中國有關。三場戰爭中,朝鮮戰爭持續三年,用兵44萬,美國官方統計死亡、失蹤54246人;越南戰爭持續14年,用兵55萬,死亡失蹤58 209人;海灣戰爭用兵44萬,43天解決戰斗,陣亡146人。
對這三場戰爭,美國軍人自有比較。在為什么失敗與為什么取勝這些問題上,他們甚至比現在我們一些人分析得還要客觀。一句話:從美國軍人的每一分尊重中,我們都能感覺到那些長眠于戰場的先烈為今日中國軍人地位的奠基。
今天,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當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是在怎樣的條件下與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的了。他們或許能記住一兩篇描寫志愿軍的文學作品,對以下這些比任何文學描寫都更加震人心魄的數字卻不知情。
朝鮮戰場上美軍一個軍擁有坦克430輛;我最初入朝的6個軍,一輛坦克也沒有。
美軍一個陸軍師的師屬炮兵有432門榴彈炮和加農炮,還可以得到非師屬炮兵同類口徑和更大口徑火炮的支援;我志愿軍一個師的師屬炮兵僅有一個山炮營,12門山炮。美軍一個步兵師擁有電臺1600部,無線電通信可以一直到達排和班。我軍入朝時從各部隊多方抽調器材,才使每個軍的電臺達到數十部,勉強裝備到營,營以下通信聯絡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軍號、哨子及少量的信號彈等。
美軍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擁有汽車約7000輛;我志愿軍入朝之初,主力三十八軍只有汽車100輛,二十七軍則只有45輛。
更難以置信的是,當時我三十八軍90%的戰斗兵仍在用日軍1905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
空中力量的懸殊更大。志愿軍當時不但沒有飛機,連防空武器也極端缺乏。面對美軍1100架作戰飛機,志愿軍當時只有一個高炮團,36門75毫米高炮,還要留12門在鴨綠江邊保衛渡口。最初帶入朝鮮的,竟然只有這種舊式的日制高炮24門。至于雷達則一部也沒有,搜索空中目標全憑耳聽和目視。
侵朝美軍總司令李奇微后來回憶道:“我們在北朝鮮戰場上空幾乎未遭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們可以不受阻礙地攻擊敵補給線。在頭一年,對方甚至連防空火力還擊也沒有。”
當時美國飛機從朝鮮東海岸炸到西海岸,從鴨綠江炸到漢江,連后方大榆洞我志愿軍司令部都遭到狂轟濫炸,司令員幾乎遇難。在志愿軍總部工作的長子,剛剛出國一個多月,即犧牲于美國空軍凝固汽油彈的熊熊烈焰之中。
中國人民志愿軍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艱苦奮戰,迫使不可一世的遠東美軍總司令、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丟官去職,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翻車喪命,硬把美國人打回到談判桌前的。
當時志愿軍作戰艱難困苦的情況,很多美國人直到現在也并不清楚。他們對曾與之對陣的中國軍人懷有一種頗富神秘感的尊重。這種尊重是對實力的尊重。從他們的角度看,中國軍隊的實力更多地表現在排山倒海、堅韌頑強、奮勇沖殺和不懼犧牲的精神,他們稱之為“謎一樣的東方精神”。當年到過朝鮮的美國軍官,在回憶錄里皆印象深刻地描述志愿軍發起沖鋒時“撕心裂肺的軍號聲“和“尖利刺耳的哨子聲”。這些聲音一直伴隨他們走到軍事生涯的終點,甚至生命的終點。
這就是兩軍的相識。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連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沖鋒不止的戰士,那些在零下40℃嚴寒中單衣單褲作戰凍死在長津湖畔的英雄,以他們驚人的犧牲為我們這些后來者贏得了今日地位。我們應該驕傲。我們也應該慚愧。我們千萬不能吃盡這一老本。我們也應該為明天的中國軍人留下點什么。
毋庸諱言,我們面臨挑戰。當今世界軍事新發展給中國軍人帶來的挑戰,其嚴峻程度與深刻程度,絲毫不亞于我們的前輩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所面對的局面。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迫切于高科技知識積累,迫切于復雜技術裝備掌握的今日中國軍人,更迫切于當年戰場對手也不得不衷心嘆服的精神底蘊。那種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精神風貌,是新中國軍人展示在世界面前光耀千秋的無價之寶。我們以這樣的精神風貌迎接挑戰,便是為明日中國軍人地位好的奠基。
挑起今天重擔的中國軍人!
中國人需要陽剛之氣!《苦難輝煌》作者金一南震撼推出新理念——心勝!心勝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金一南,中國頂尖戰略思想家,他的戰略判斷直接影響中國核心領導層的決策!白巖松推薦!
感覺書中有些文字不像是金一南教授的風格。我購買了金一南《苦難輝煌》和《浴血榮光》,感覺《心勝》一般。
的確不錯的一本書。以前有位朋友極力推薦我看的,但一直沒有條件去買,這幾天才如愿以償,不久前還看了苦難輝煌,是光榮傳統老師推薦的,收獲匪淺,尤其對于我們這個需要堅定信念的職業來說。值得一看。
書中講新聞與戰爭那篇長了見識了,一直就崇拜迷戀**N,在國外讀書的時候也是特別喜歡看,木有想到對戰爭還有這么深遠的影響。突然覺得學新聞有希望啊,哈哈哈,金將軍文字真不錯,寫得客觀、真實,有大視角,又很動情。
希望再出書的時候金教授多講一講國家安全問題。聽過金教授講中國近年情報人員叛變的講座,非常生動,在一般場合是聽不到的。心勝這本書也有很多在別處看不到的東西,但總覺得有限,意猶未盡
看過《苦難輝煌》又看《心勝》,雖然不比《苦難輝煌》看的過癮,但是也很值得一看!
讀了金一南教授“苦難輝煌”,以及有關視頻,再讀此書,可以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金一南的視野,胸懷實在讓人佩服,心勝,戰勝自己的內心才能取得勝利!
讀一讀金一南的書,對了解國家的內外政策、戰略方針有益。
。金一南的文字非常客觀,包括對那些逝去的,有些爭議的人,這讓我有些驚訝!書是給人能量的,心勝這個名字很好,中國強大了,有錢了,可是骨氣呢?心氣兒呢?中國真的站起來了嗎?出國買了房子買了奢侈品,買來尊重了嗎?中國及中國人真正要站起來的話,不在浮夸的外在,就在內心中,心勝與否,事關興衰!
這是一部很不錯的書,一部讓人奮進的書,看過此書后讓我們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并且作者用心靈書寫歷史,讓我們受益匪淺,不愧為《苦難輝煌》的子妹篇,希望金一南將軍能再接再勵寫出更好的作品!
金一南,讓我意識到部隊還有這樣的精英,不偏袒、不吹捧、不浮夸,只是客觀的、睿智的、深情的又不乏戰略的去描述,感嘆中國軍人有力量,打氣兒的作品啊,雄起!這書值得單位領導團購一批送員工
一支平素慕于虛榮而荒于訓練、精于應付而疏于戰備的軍隊,一支無危機感無緊迫感的軍隊,一支沒有軍人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也無有不敗。——金一南
“心勝”在平時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如何積蓄形成自己的力量。這個力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自己形成的,產生的環境就是平常的生活,人從生活中吸取的東西不一樣,有些人心態消極得出“心衰”的概念,有些人積極主動得出“心勝”的概念。
心勝:《苦難輝煌》作者金一南震撼推出新理念——心勝!心勝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金一南,中國頂尖戰略思想家,他的戰略判斷直接影響中國核心領導層的決策!首部隨筆集,傳遞正能量!
這是金一南將軍的力作,我已經全部讀完,很好的理論水平,有說服力,把中國的某些現狀做了對比與分析,很好很好的書。
書不錯,封面的紙很有質感呀,比之前金老苦難輝煌那本強太多了。這書是隨筆,內容很豐富,長見識了,挺給人能量的,書里不是說了嘛“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中。”講的不局限于軍事和歷史,我覺得很好,那些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給人很多警醒!良心評論,求積分!
經過多年來的堅持不懈和自身努力,終于也是個老板了,也被眾人熟知。每天可以過著那種開著車在大街小巷晃悠的日子了。有時候所到之處皆有人打招呼。就連六樓的人有時都把頭伸到窗外跟我說:喂,老板,酒瓶收不收啊?
文章力透紙背.作者文如其人,他能夠從一個普通士兵成為軍人的楷模,其過程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只是想說,自我實現的成功屬于意志堅定的人.刻苦鉆研,百折不撓的心勝精神是這個時代稀缺的.
當下社會陰柔之氣盛行,不復陽剛氣魄,我們普通人這樣會讓社會懶散墮落,那軍人如果也這樣呢?面對強敵,不敢打仗,那我們老百姓怎么辦?國家怎么辦?所以,當下無論是軍隊還是普通人,都需要這樣一本自強的書,一種“心勝”的精神,明知不敵,也要敢于亮劍,敢于心勝!
“窮,不僅指物質,也指精神。弱,不僅指體格,也指內心。”說的太好了,現在中國人有錢了,就強了嗎?出國一趟,大筆花銷就買來尊重了嗎?不是那么回事兒,金老師這書是讓人從心里開始自信的,從心里開始有力量的,是讓中國人真正從心里面站起來的。
為什么有的書付款方式只有網上、銀行和他人代付呢?過去還有貨到付款。為什么過去是一次性購書都在一個單子上,超過一定數量免免運費,現在直接分單有的書不夠一定數額卻要會運費?要考慮沒有網銀的顧客的方便。謝謝。
中國人需要陽剛之氣!《苦難輝煌》作者金一南震撼推出新理念——心勝!金一南,中國**戰略思想家,他的戰略判斷直接影響中國核心領導層的決策!白巖松推薦!
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 這里包含著勇氣 力量和自信 風云變幻的今天 我們不會重蹈歷史的覆轍 在變革中發展 在變革中生存 在變革中強盛 中國夢 強軍夢 你的夢 一本充滿正能量的書籍 凝固的也許是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的心勝 喜歡金一南老師的著作…
全書內容非常好。但留有遺憾的是,在編輯上不夠用心,較多內容三次以上重復出現,本來很經典的內容,但如果反復嚼同一塊饃,滋味就會大減。總體上,比《苦難輝煌》差很多!但愿不是金一南老師也已然浮躁,期待金一南老師更多佳作!
金一南的書一如既往地充滿正能量,值得擁有。每次在當當買書質量都很高,而且一般會買當當自營的書籍,感覺質量有保障,絕對是正版,內容和紙張質量都很好。物流也很快,服務態度不錯,速度也快,值得購買。
很好,一向喜歡金教授的書,這么好的書毫不猶豫就買了。
我讀完了此書,受到很大震撼,戰爭較量的是意志是信心是毅力,日常工作生活遇到挫折較量的也是精神,就是首先要從內心產生信心,產生可以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精神自信,才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障礙,沒有內心的自信,難以取得任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