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空間的設計》是日本著名建筑師蘆原義信的作品。蘆原義信1942年畢業于東京大學,曾任東京大學教授,并開設有蘆原義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設計了1967年蒙特利爾國際博覽會日本館、駒澤公園奧林匹克體育館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開始研究外部空間問題,為此曾兩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書中通過對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提出了積極空間、消極空間、加法空間、減法空間等一系列饒有興味的概念;并結合建筑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的設計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
《外部空間設計》是日本著名建筑師蘆原義信的經典作品。1960年起,他即開始研究外部空間問題,為此曾兩度到意大利考察。在本書中,蘆原義信通過對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提出了積極空間、消極空間、加法空間、減法空間等一系列饒有興趣的概念,并結合建筑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設計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文字深入淺出,特別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見地。這些都是我們并不會去關注的東西,只想著建筑外觀的重要性,可是基本的周圍限定的外部空間都沒有去了解,很難相信我們可以設計出合理的作品,更難談得上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創作。閱讀本書,通過蘆原義信的空間理論可以認識到認識外部空間的重要性,并判斷如何是好的外部空間,更可作為實際設計中的重要參考。
蘆原義信(1918—2003年),日本當代著名建筑師,畢業于東京大學建筑系、哈佛大學研究生院,歷任日本法政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和東京大學教授,曾擔任日本建筑學會主席、日本建筑師協會主席。著有《外部空間設計》《街道的美學》等書。
013 及時章 外部空間的基本概念
014 1.外部空間的形成
030 2.積極空間與消極空間
051 第二章 外部空間的要素
052 1.尺度
062 2.質感
079 第三章 外部空間的設計手法
080 1.外部空間的布局
095 2.空間的封閉
101 3.外部空間的層次
111 4.外部空間的序列
117 5.其他手法
141 第四章 空間秩序的建立
142 1.加法創造的空間與減法創造的空間
151 2.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
162 后記
——外部空間的構成與建筑空間論的動向
170 參考文獻
1.外部空間的形成
空間基本上是由一個物體同感覺它的人之間產生的相互關系所形成的。這一相互關系主要是根據視覺確定的,但作為建筑空間考慮時,則與嗅覺、聽覺、觸覺都有關。即使是同一空間,根據風、雨、日照的情況,有時印象也大為不同。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無意識地在創造空間。例如,有時去野餐,在田野上鋪上毯子。由于在那里鋪了毯子,一下子就產生出從自然當中劃分出來的一塊一家團圓的場地。收起毯子,即又恢復成原來的田野。又如,男女二人在雨中同行時,由于撐開雨傘,一下子在傘下產生了卿卿我我的兩個人的天地。收攏雨傘,只有兩個人的空間就消失了。再如,由于戶外演講人周圍集合的群眾,產生了以演講人為中心的一個緊湊的空間。演講結束群眾散去,這個緊湊的空間就消失了。
所謂空間,就像這樣是非常有趣的,是有研究價值的。老子說得很妙:“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實際上,捏土造器,其器的本質也不再是土,在它當中產生了 “無”的空間。建筑師創造這個“無”的空間時,土這個材料仍然是必需的,這一點是不能忘記的。
根據常識來說,建筑空間是由地板、墻壁、天花板所限定的。因此,可以認為地板、墻壁、天花板是限定建筑空間的三要素。當然,最近墻壁與天花板形成一體的曲面結構以及地面構成了原來的墻壁與天花板的地下建筑等,也有上述三要素不明顯的情況。不過,即使在進入宇宙時代的今天,考慮建筑空間時,從重力上承托人的地面,無論如何也還是必需的。室外空間也和室內空間一樣,地面的質地、紋樣、高差等全都是十分重要的設計重點,關于這方面的內容,將在后面章節詳述。建筑師,就是在地面、墻壁、天花板上使用各種材料去具體地創造建筑空間的。例如,在燦爛陽光照耀的毫不出奇的平坦土地上,用磚砌起一段墻壁,于是,在那里就的的確確地出現了一個適合戀人們憑靠傾談的向陽空間,在它背后則出現了一個照射不到陽光的冷颼颼的空間。拆去這段墻壁,就又恢復到原來的毫不出奇的土地。
有點看不懂的感覺。
好評,好書無需多言!
經典之作啊
跟專業比較有關聯,幫助比較大,推薦
挺喜歡蘆原義信設計的建筑!
紙張不錯 但是全是黑白的 更喜歡稍微帶點顏色的
選擇當當網也是有重要的原因的。就是買東西方便,尤其是買書,比實體店要便宜了很多,記得實惠。很大的節日時候,還有促銷的活動,感覺很值。買東西還是很相信這個質量的。相信這家網站的質量。畢竟在國內還是很大型的網站,平時有空的時候,還是會上來看看,找找自己想要的東西,放進購物車,再慢慢挑選。
經典書值得讀
挺不錯的書,深入淺出,里面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見地,不愧是大師作品。讓人受益匪淺。
學習庭院設計必備
這本書不錯,內容挺好
棒棒噠。。。很好看
是本值得收藏的書,專業,有深度,對設計思路有很大幫助。不過書比想像中的薄。
滿減活動都是有套路的
Satisfied
不錯,值得學習!
就是書好薄啊,
很好,買來慢慢看
經典書籍,有空就翻翻
日本專業書一如既往的好,通俗,明了,我又買了作者的另外的一本書。
語言簡單,道理明了,建筑+空間的入門書籍!值得一讀!
特別好的著作,語言簡單,理論講的很透徹,非常經典。
這本書是空間的入門書籍,所以語言非常淺顯易懂,很容易理解,非常喜歡。
講述了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以及積極空間的概念,彌補理論知識不足!!
這本書早于《街道的美學》成書,難能可貴的是書中的理論大部分來至于作者的設計實踐。
最大的感覺是內容淺顯易懂,很好理解,沒有想象中那么生澀。這點感覺非常好,值得閱讀。
挺不錯的書,深入淺出,尤其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以及積極空間的概念,非常贊。
很棒的書籍,在外部空間設計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借鑒。里面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有作者自己的觀點,尤其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以及積極空間的概念,讓讀者讀了以后獲益匪淺。
超厲害的建筑+空間的入門書籍。語言簡單,道理講的通,絲毫沒有賣弄玄虛的感覺是本特別好的著作。
《外部空間設計》為日本著名建筑師盧原義信經典之作,它為超厲害的建筑+空間的入門書籍,語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這是挺不錯的書,深入淺出,里面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見地,作者絲毫沒有賣弄玄虛的感覺,讓人受益匪淺。
《外部空間設計》為超級棒的建筑+空間的入門書籍。語言雖然簡單,但道理講的特別通,作者絲毫沒有賣弄玄虛的感覺。
不錯的書,深入淺出,里面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見地,尤其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以及積極空間的概念,受益匪淺
挺不錯的書,深入淺出,里面對于外部尺寸和尺度的把握很有見地,尤其著名的十分之一理論和外部模數理論,以及積極空間的概念,受益匪淺
《外部空間設計》超厲害的建筑+空間的入門書籍。特別好的著作就是,語言特別簡單,道理講的特別通,作者絲毫沒有賣弄玄虛的感覺。書通俗易懂,值得入手
果然經典。尤當那章講空間秩序的由內而外而加法而例阿爾托,由外而內而減法而柯布西耶…… 這本書值得你一直看下去,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感受,學習到新的東西
這本書曾是我們很多學建筑同學的啟蒙之作,上學時讀過老版,這次逛當當時發現了這本新版外部空間設計,十分驚喜,就迫不及待買下來了。果然還是經典!印刷排版都很好
這本書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啊,當時入手買了復印版,現在出新版了,趕緊入手,第一版早已經絕版了,快三十年了才出第二版,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太經典了,對于園林的學生來說絕對要讀!!!
這是日本著名建筑師蘆原義信的經典作品。在本書中,蘆原義信通過對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結合建筑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設計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最好的一點是,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書還是很好的,就是比想象中的薄,但內容是很棒的
《外部空間設計》一書得以出版,我非常高興。此書原本是我于1960年根據洛克菲勒財團提供的研究經費,以紐約為中心開展關于外部空間設計的研究成果。當時,使用同一個財團提供的經費研究相同內容的凱文·林奇(Kevin Lynch)和簡·雅各布斯(Jane Butzner Jacobs)偶爾會到訪。現在回想起簡·雅各布斯女士寫書的樣子,我們推測大概是在思考《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的內容吧。我的專業是建筑設計,因此,我只不過是一邊設計一邊繼續研究而已。雖然不能說我的研究和他們比起來更加充分,但是估計是不同的東西。我的強項是通過設計的工作將自己的思考在作品中實行,因此,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