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然而卻沒有格局改造和裝修經驗,設計師又不能了解家人的生活習慣和需求,怎么辦?其實,居住者才是zui了解自身需求的人!爸爸在繁忙的工作之后需要一個溫馨舒適的讀書角;媽媽需要大量收納空間以滿足不斷增多的物品的收納需求;孩子們需要在自己的天地中保持zui佳的交流狀態;老人需要便于生活的同時更有空間植花種草……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可以滿足家人需求的問題在這本書中都可以找到應對方案!作者以平面版手繪圖和不同角度的分解解說,力求引導讀者打造專屬的“理想住宅”。是打造自己夢想住宅的藍本,也是室內設計和建筑相關人士不可錯過參考讀本。
法政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建設工學碩士畢業。
在宮脇檀建筑研究室,工學院大學teiji ITO 研究室工作學習后,后為工學院大學建筑學科教授(2000—2010 年)。
現就職于TESS 計畫研究所。
主要著書
魔法技巧讓生活變得魅力十足的
P.12 平面布局與交通流線
P.16“錯位”生成新的空間
P.18 因縱向錯開, 光和風在家中舞動
P.20 旋轉將營造出曖昧空間
P.22 挑空將營造生機勃勃的空間
P.24 坡地與階梯狀的住宅
P.26 行禮如儀的家庭其建筑主立面朝向道路
P.28 朝北的坡地顛覆傳統的采光方式
P.30 北向的坡地住宅可以擁有多個剖面
P.32 三角形的場地考慮剪掉角落
P.34 減弱流線猶如鰻魚式冗長的臥室空間場
P.35 進深淺細長型的場地考慮從中間進入
P.36 在不規則的狹窄場地營造寬裕的空間
營造方法讓房間變得更舒適的
P.42 玄關是家的顏面,營造明亮的安全感
P.44 接待空間, 分贈一些高品質的生活
P.46 起居室不設整體接待家具
P.50 地板將改變起居空間
P.53 令兒童、成人都愉悅的起居室
P.56 設計適應生活模式的廚房
P.58 利用優勢的廚房設計
P.60 最愉悅的“一”字形廚房
P.62 和單薄灰暗的廚房說再見
P.64 僅睡覺有點可惜
P.66 臥室與洗手間、收納空間共同考慮
P.69 偶爾試著改變床的位置
P.70 兒童需要快樂教育, 營造快樂房間
P.72 比起獨立房間, 營造培養兒童協調性的空間
P.76 兩間并列的兒童房利用天井聯系
P.78 營造自由的房間
P.80 正因為是浴室, 著重考慮開敞式
P.83 利用墻縫可以改變浴室
P.84 滿柏樹香味的浴室
更美好收納使生活變得
P.90 收納能夠維持玄關的美觀
P.92 衛生間、臺盆處的縫隙
P.94 方便使用樓梯下方空間收納
P.96 維持美好生活的收納能力
P.99 值得觀賞的展示收納
P.100 在狹小家庭內家具更要有收納功能
P.102 全年都能使用的日式餐桌
P.104 伴隨收納的生活方式
居住環境讓我家影響整體社區的
P.112 街道展現了居住環境的優劣
P.114 與人為善的家也會與街為善
P.116 圍墻的作用是緩和而不是禁錮
P.118 車可以展示的同時封閉
P.120 盡可能延長入口的流線
P.122 入口設置令人愉悅的機關
P.124 有高差的場地使用無障礙板材
P.126 庭院朝向街道也未嘗不可
P.128 天井讓住宅空間變得寬松
P.130 拆建以確保天井的存在
P.133 過于寬敞的庭院也會比較煩惱
P.134 天井是無價的
P.136 舒適感良好的空間既不在室外也不在室內
P.138 庭院的“分隔”是生活的潤滑油
專欄
P.38 不完整的別墅比較令人憐愛
P.86 讓家庭關系更溫馨的DIY別墅
P.106 未來具有擴建可能性的別墅設計方法
決定住宅給人及時印象的部分是玄關。為了使其看上去美觀整潔,比起擁有寬敞的尺度和豪華的布置,具有收納力才是最為重要的。看到玄關處堆積如山似的物品將會影響心情和印象,為了時時刻刻都能方便快捷地整理清掃,建議設置適度的收納空間。
玄關處需要收納的物品有鞋、傘、高爾夫包等,如果能為來訪者準備小型衣柜則更是錦上添花。
先把握必要的容量,決定好除小雜物以外的尺寸后再設置專用收納空間。收納空間一旦不符合物品的尺度,將會變得難以取放和使用。
狹窄的玄關收納空間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玄關門上方是一個例外的盲點。而且玄關的收納空間可以擴張至走廊。走廊的一側設置收納櫥柜可以整理、收納相當多數量的物品。收納空間的進深要求不太高,鞋柜的話0.3m以上就可以,但改變柜子方向,0.15m也可以解決問題了。根據物品的收納方式,收納力將會發生改變。
多多欣賞別人的設計,充實自己,一個例子竟然有這么多知識可以學習,震驚了。
每次買完東西,不評論就會有小紅點,不能忍!所以一定要評論。可是每次評論實在是很累,所以我把這段話復制下來,每次粘貼就快多了!只要我粘貼了這段話,就表示我對商品是滿意的。
這個得上自建房幫助很大,裝修不是很用。紙質很好。
這些列子真的很有說服力,好書就要推薦給大家。
作者寫的很好,書的質量也很好。當當送貨快快的。
寫的很好,我不是學設計的,但是我很喜歡看這類書籍。
重點是不是看了案列就好了,要學習里面的設計方法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還有其他系列嗎?一定回購
還行,我經常看這類書。覺得本書還可以。還是對得起讀者的。
作者很厲害,一個列子能分析出很多。設計小白學習了很多。
我們頭推薦的,設計師就要不斷的學習他人的經典才好吧。
書不錯,列子覺得很到位。作者寫的很好,還會繼續關注作者的。
有些書只給看列子,這本書不同,設計分析的透徹,這才是學習。
大家可以放心的買,設計的書就是要度偶都得看,欣賞別人的作品。
不局限于單一固化的思路,不用普通尋常的套路,用調研方法和實際體驗說話。
里面的經典列子很實用,書還是要看,在網上找,浪費時間。還不如靜下心了看看書。
很強的專業知識,分析的列子看似簡單,但是其中的知識點也不是我們能想到的。
看過書之后,覺得各方面要素對設計太重要了!希望還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列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設計的靈感并非埋頭苦干或是謹遵套路就可以獲得,好設計更是如此。
內容不錯,有點遺憾的是這種滑滑的紙張反光,在燈光下看不方便,而且重。
介紹調研和設計的好方法,一步一步的帶領設計師實現從構思到方案再到實物的完美轉化。
作為設計師想進步,就要多多的看別人的設計,我經常買此類的書籍,這本書還是分析的很到位。
這本書不僅是設計的角度看問題,還從不同的方面去看問題,而且對于用戶潛在的明顯化的需求等 受益了。
嘗試著從各種調研中獲取靈感和點子,并根據這些靈感和點子嘗試著做出產品,再進行討論,以重新梳理點子。
好的設計,是美觀與實用的統一,是適應生活習慣的需求,是兼顧當下與未來的可持續性,是實現產品商業化的成功……
寫的是日本一戶建的房型設計策略,不適合公寓房的裝修。業內人士可以看一個思路和理念,還是不錯的。
通過這些案例透析設計、調研的方法所在,帶設計師們以基本的觀察和體驗探尋設計的精髓,提煉出好設計的好方法。
意中買的,沒想到這么實用。《好設計,真的有好方法!》中的設計工作室并非是超級國際知名、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但其設計案例卻是設計界獨具說服力的好設計。
是專業學習的學生和設計師們拋卻空洞的理論和套路,將做設計轉為做好設計,以zui實際可行的方法進行產品設計的更具說服力的學習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