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為了紀念已故著名的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和民族學家王靜如先生誕辰110周年。王先生一生在學術上涉獵廣泛,造詣極高。他長期從事語言學、音韻學、歷史學和民族學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在漢語音韻,秦漢史,古代與現代少數民族如西夏、契丹、女真、突厥、回鶻、吐蕃、達斡爾、土家、苗等民族的歷史、語言和文字,以及古代生產工具史等領域的研究成效卓著。他的論著中多有獨到的見解,具有開拓性的價值,特別是在西夏研究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本書屬于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西夏文獻文物研究"系列,系統地出版已故著名西夏學家、音韻學家、民族史學家(老二級研究員)王靜如先生論文全集,共收論文40多篇,學術價值很高。本書屬于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西夏文獻文物研究"系列,系統地出版已故著名西夏學家、音韻學家、民族史學家(老二級研究員)王靜如先生論文全集,共收論文40多篇,學術價值很高。
王靜如,(1903—1990),初名振宇,號凈之,筆名斐烈,河北省深澤縣人,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歷史學家和民族學家;1929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研究院,師從趙元任、陳寅恪和李濟諸先生;1929~1949年曾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中法大學、輔仁大學、燕京大學、中國大學等單位擔任研究員、教授;1950~1990年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和中國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任研究員與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7月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和民革中央委員等職。
王先生一生著述豐富,建樹頗多,在古漢語和少數民族歷史、語言、文字以及秦漢史與科技史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西夏學研究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所著《西夏研究》(第1~3輯)于1936年榮獲法國法蘭西研究院銘文學院授予的東方學"儒蓮獎",王靜如先生是中國學者個人獲得此獎的及時人。
上冊
西夏《番漢合時掌中珠》補及西夏民族語言與夏國史料
跋高本漢的上古中國音當中的幾個問題并論"冬、蒸"兩部
西夏文漢藏譯音釋略
論阻卜與韃靼
中臺藏緬數目字及人稱代名詞語源試探
釋定海方氏所藏四體字"至元通寶"錢文
《西夏文專號》一書之"引論"
蘇俄研究院亞洲博物館所藏西夏文書目譯釋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龍王、大仙、眾生主名號夏梵藏漢合璧校釋
遼道宗及宣懿皇后契丹國字哀冊初釋
就《元秘史》譯文所見之中國文人稱代名詞
契丹國字再釋
宴臺女真文進士題名碑初釋
突厥文回紇英武威遠毗伽可汗碑譯釋
論開合口
釋弔
論吐火羅及吐火羅語
二十世紀之法國漢學及其對于中國學術之影響——在中法漢學研究所的講演
新莽革政與失敗
Arsi and Yen-Ch`i焉耆,Tokhri and Yüeh-Shih月氏
重論rs'i,rgi與焉夷、焉耆
論古漢語之腭介音
下冊
論中國古代耕犁和田畝的發展
西漢的奴隸和傭假
關于達斡爾語言問題的初步意見
關于湘西土家語言的初步意見
關于吐蕃國家時期的社會性質問題
奢香
王靜如文集鄭和下西洋
西夏文木活字版佛經與銅牌
興隆出土金代契丹文墓志銘解
甘肅武威發現的西夏文考釋
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畫
西夏語音系導
齁貴齁貴,不過這么冷門的專業書也可以理解
不錯 略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