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先生是一代大家,其一生治學和求學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北大清華度過的,這4本專輯是《季羨林說 北大那些人》《季羨林說 北大那些事兒》《季羨林說 清華那些人》《季羨林說 清華那些事兒》,均以北大清華兩校為切入點,選取特定的視角,通過世紀老人生動真實的回憶,追溯北大清華的流年歲月,描述風流韻事,月旦騷人墨客,進而喚起社會各界,尤其廣大青年學子以及其他立志成才者對北大清華的了解和關注,使其"以人為鏡知得失,以史為鑒明利害"。總之,這4本專輯力求做到立意新穎,主題鮮明,淺近簡約,通俗易懂,聚焦熱點,針砭時弊,貼近廣大讀者尤其青年學生及其家長,滿足他們的興趣愛好,成為人手一冊的"啟蒙書"。值得收藏于書架案頭釋卷不綴。
這4本專輯本著絕不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的原則,一方面綜合季老一生在北大清華的活動經歷和特點,一方面查閱研讀季老與此相關的大量文獻資料,忠實原著,切中主題,采用已被證明受讀者歡迎的季老知人論事、縱談學苑風情的作品,具體、生動形象地展示他所親歷的北大清華的人和事兒,以使廣大讀者留下余思或反思,地評判和闡示季老的道德文章,直接或間接地感受大師風采且內心受益。
季羨林,著名的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東方學家、思想家、翻譯家、佛學家、作家。他精通12國語言。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東省清平縣(現并入臨清市)康莊鎮,2009年7月11日病逝于北京。 他博古通今,被稱為"學界泰斗"。 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赴德國人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1978年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他先后擔任中國外國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和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等。著作已經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有24卷,內容包括印度古代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印度歷史與文化、中國文化和東方文化、佛教、比較文學與民間文學、糖史、吐火羅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與其他語種文學作品的翻譯。 季羨林創建東方語文系,開拓了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在佛典語言、中印文化關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學和比較文學等領域,創獲良多、著作等身,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季羨林說北大那些事》
代序 我的心是一面鏡子
編者前言1
有些不是真話,明顯有。。。。。。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很好,很實惠,不錯,很喜歡,點個贊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正版很贊 包裝不錯 印刷很正 內容不錯 性價比很高
這個商品不錯~
goodgoodgood
書已經收到,很喜歡,好評!
這本書不錯,性價比較高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超級點贊!內容和版本裝訂都十分高端。
這個商品不錯~
看了,感覺不錯。
發貨送貨都很不錯哦!
單位搞讀書活動買的
很不錯。。。
喜歡季老
孩子很喜歡
書的篇目還行,書名嘩眾取寵,還是看內容,字稍小
本來買的是清華那些人,那些事兒,可是點錯了,買成北大了,不過也一樣吧
很久之前就喜歡季老。那時他不像現在在大眾面前聲名遠播。所以買這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