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嘉首次回顧成長之路,不懼自剖性格,拿自己當案例,對自己每一次的心靈升級,都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坦白、深入的剖析。告訴讀者每個人都可以和他一樣,一步步找到自己、修煉自己,突破自己。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社會,就讀柴靜《看見》;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自我,就讀樂嘉《本色》。
寫完此書,樂嘉的本色一覽無余;
讀完此書,你就徹底懂得了自己。
樂嘉,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FPA 性格色彩”創始人、性格色彩傳道者,演講家、培訓導師、暢銷書作家、電視主持人。
著作
自序——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1. 夢想——那些你想實現的和未曾實現的
2. 目標——旱鴨子的跨海自白
3. 欲望——紀念我的地鐵長腿
4. 熱愛——天天做愛煩不煩
5. 證明——信任我的,我為你死;不信我的,我讓你悔
6. 自卑——面對豪門斗爭的日子
7. 自尊——你是如何傷害自己的
8. 育女——給15歲女兒的信
9. 養兒——給18歲兒子的信
10. 野史——性格色彩的前世今生
11. 傳道——我是送奶工
12. 內幕——《非誠勿擾》公案
13. 跨行——上電視說話須知
14. 寫作——我能寫,你也能寫
15. 崇拜——怎樣做個聰明的粉絲
16. 人性——微博江湖中的腥風血雨
17. 情愛——這些“愛情格言”的鳥話把你給害慘了
18. 修行——閉關記
19. 斷食——飛仙不成,排毒瘦身
20. 獨行——自駕江湖的樂趣
后記——自剖越深,活得越真
致謝
這是一本我的自剖錄,通過自剖力圖讓你看清一些人性的真相和世事的真相。雖然本書之闡述,未必涵蓋你所關心的全部,但我現身說法,橫刀切腹,只為真實。
這本書,表面上談了我的故事,其實是在說你的人生,因為我很清楚,如果我不下狠手先剖自己,你是斷然不肯自剖的,因為有些事你已經忘了,有些事你不愿回憶,有些事就算回憶了你也未必肯下手,有些事你就算回憶了肯下手也不知怎么下手,自剖這事,實在是極痛。
這本書,我會寫些我自己的故事,但這些故事,與傳記毫不搭邊,只是自剖的素材。我一直認為,有資格出傳記的人物,要么做出些驚天動地的大名堂,要么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要么對人們有過深遠的影響,如果啥都沒有,為你寫傳記的人著實下手辛苦;而如果你選擇寫自傳的話,在體現你對自己所取得成就的驕傲和保持自身謙遜的腔調之間保持平衡,是太難的命題。我既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大名堂,也常常喜歡自吹自擂,故此,傳記與我無關。
“傳記”也許是大人物的事,但世上每個人都有資格寫自己的“回憶錄”。只要你不期待去影響多少人,“回憶錄”,再好不過,任何時候,你有話要講,你就可以對某段日子某段經歷做定時、定點的回顧,誰對那段經歷有興趣,誰就去看,比起后人的臆測和評論,親歷者能更客觀地還原歷史真相。一位歷史哲學家說過,歷史是由一系列的誤會、盲從和將錯就錯構成的;解釋歷史的學者又加上他們自己的誤會、盲從和將錯就錯;接受歷史的大眾再加上各自的誤會、盲從和將錯就錯;經過層層混雜,漸漸形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歷史。有時真相會被那些不希望真實的人們隱瞞、歪曲甚至作假,所以,你自己寫回憶錄至少可保持真實。可是,這又會帶來一個新問題:如何確保寫回憶錄的本人是客觀的?難道他就一定能夠真實地面對自己嗎?為了防止我自己不足夠真實,所以,這本書也不是我的回憶錄。
雖然本書中,你時常會看到我對不同階段的回憶片段,但這對我的種種過去而言,只是冰山一角。我總覺得,除非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借鑒,除非你能從我的身上得到對你有滋養的力量,除非你覺得我所說的讓你覺得有相識已久的感覺,否則,你毫無必要對我的人生八卦好奇,那些只是曇花一現,嚼后索然無味,我對你的真正價值,必定只存乎于借鑒、力量和感覺。可能,你我二人對“有價值”的定義不同,你認為“娛樂和開心”就是價值,而我認為“成長”才是價值,大家定義不同,無所謂對錯。不過,本書并不是為了那些尋找好玩的朋友而來,而是為了那些從未停止追求個人成長、精神喜悅和內心共鳴的朋友而來,我相信,這些人,可以懂我。
這本書我想借回憶之名,行自剖之實,起人性筆記之效。我希望,當你起先開始閱讀時,也許存有窺私的欲望;但當你放下本書時,你已忘記了初心,你得到了超越期待的久違的激動。如果作者的人生無法與你交匯,那永遠只是他的人生而已,不是你的。很多可憐的人總是通過觀賞和羨慕別人的生活來意淫自己得到滿足,從未想過自己要去經歷一些事情,我鄙視這樣的人生。這本書,我希望你能完成自我體驗之旅,如果你經常帶著自己的心去旅行,就讓本書帶你走條別樣的路。
現在,你可能會問,為何我要自剖?
2007年,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不滿,某個清晨,晨勃結束后,寫了篇文章懺悔。文章發出沒多久,收到學生鼐的短信,“看了你那篇《何以驅魔障》,把它刪了吧,你是很多人心中的老師,要給大家信心。”我回復她:“謝謝,不能刪,我是人,不是神。”
我知道她說的是什么,在那篇文章中,我有如下字句:
魔障,我有很多。
我常看武打片,從《大唐雙龍傳》到《覆雨翻云》,從《神雕俠侶》到《天下及時》,從電視到小說。我發作起來毫無控制,看武喪志。我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生物鐘顛倒,與天地抗衡。
我脾氣暴躁,容易沖動。我時常被人撩撥得怒從膽邊生,杏眼圓睜青筋密布。我擅長將屁事變為大事,興師動眾,氣勢洶洶,腎上腺分泌經久不衰。
我欲望無限,雖不算貪婪卻想法太多。我于上天之恩賜少有滿足和感恩,常對比他人之奢華心生不平;我不怪天地不怨爹娘只恨自己能力欠缺努力不夠,本質里是不打折扣的工作狂;我在欲望勾引之下,亂了方寸忘了自己要的是什么;我教導他人要知生活中所需到底為何,自己卻在行走中被萬千瑣事迷惑雙眼。
我表面皮笑肉也笑充滿積極樂觀,骨子里流淌著頹廢消極;我在演講時充滿陽光將快樂留給他人,私下里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我冬天的早上賴在床上,一方面原諒自己昨天干到深夜,今天可以不用早起,另一方面我痛罵自己是混蛋,忘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必傷悲”的古訓。
鼐多年前,參加過我的培訓,常有共鳴,交流不斷。鼐和我性格不同,此生從未向任何人示過弱,任何袒露內心聲音的作法,在她看來,都有弱者之嫌,而我卻常常向周圍大倒苦水,號啕自己的郁悶。鼐為我著想,擔心這樣的自白會有損我“師尊”的形象,放眼望去,她在培訓界見到的臺前諸人,沒人用此招行走江湖,大抵多以圣人自居,這樣容易建立神壇威權,因為生活中人力不可及時,人們經常需要有個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可頂禮膜拜的偶像。
我和鼐說,你還不了解我的歹毒陰險。
我的歹毒在于,正是因為很多人都力圖呈現自己的一面,而我研究性格多年,清楚再大的“老師”也不是完人,就連孔子先生也難免被視為“老憤青”,60多歲還沖動無比,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歷史的意義和人們對他的尊崇。我很清楚,自己身上的臭毛病一堆,在別人指責我之前,我先將自己分析到最底處;我說你,是因為我每次先說我自己;我指出你身上的問題,是因為我在痛斥自己的問題時,更心狠手辣。
我的陰險,出于我的無奈。要知道,任何人的個性修煉,都是極其漫長和痛苦的,我從不說我自己修煉得很好,但從來就知道自己身上的惡習有多少,欣喜的是,和世上大多數人相比,我已經知道“我是誰?我在哪里?我將去往何方?”當我看到生活在混沌和痛苦中的人們,還不知路在何方,每天如無頭蒼蠅一般用盡各種方法尋找方向時,我為能按照真實的自己生活而欣慰。
我不想告訴別人,我個性圓滿,修煉至圣,我想告訴每個朋友,我修煉得還不夠好,正在這條路上艱辛地前行,可是,雖然有很多還沒過去的坎,但我有更多已經走過的坎,我愿意把我怎么走過那段痛苦的過程,說給你聽。我會告訴你,如果你準備走的話,可能會經歷什么,可能會在哪些地方摔跟頭,可能會遇見哪些勾引,可能做了不同的選擇會得到怎樣不同的結果。我想起,很久以前,我很窮,我想賺錢,但我去看很多的書,書中的那些人告訴我,他多么有錢,他的生活多么像國王,他以前多么苦,現在已經苦盡甘來了,他說那些,除了讓我感覺他在炫耀他已經高我一等外,還是無法讓我到達我想要的生活,只會讓我沉浸在深深的嫉妒、無奈和自責之中。畢竟,我還是不知道他到底是怎么做到苦盡甘來的,我不知道在他落魄悲傷,看不見人生希望的時候,是否會如我一樣顧影自憐,躲在一個角落靠看麻痹自我混沌度日?我真的需要有個人能告訴我,他是怎么做到的?我真的能做到嗎?我很清楚任何人的成功都要付出代價和努力,我只是在想,如何可以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早抵彼岸,我知道他沒有義務告訴我這些,但是我仍舊一邊在努力,一邊在尋找。
我傳道十一年,性格色彩的日復一日,讓我初窺洞悉人心的規律和活出真實自我的關鍵。我寫《何以驅魔障》,是因在個性修煉的途中,遇見強大瓶頸,盡我所能也無法突破。然而沮喪之后,又豁然開朗,這種欣喜,如果以五千言定律示人,我又不是老子,又有何用?我只能選擇用最原始的方式,把自己庖丁解人,讓眾人看到我的軟肋,然后漸漸演示如何把軟肋變成硬骨。我知道這一過程可能會被人誤解,引為笑柄,及至遍體鱗傷,然而,是我所愿。
本書的所有文字,有15%是從舊版隨筆集《人之初,性本色》中抽出——我將所有和我個人有關的部分,全部拿出。這些文字中,《閉關記》紋絲未動,我很珍惜那段不觀不聞不念不想的經歷,想想近年來眾生流行的短期出家、修行印度、尋找上師、終南問道等等,有相當和我當年閉關見到的人群,動機如出一轍,只不過是換個形式,輪回罷了。另有幾篇短文,如目標、欲望、熱愛,都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增補。其余85%的文字,均是近年來的新作。本書中最早的文字,一眨眼,已經八年了。八年前,我三十歲。
本書我寫了自己走過的一些路段,寫了內心隱秘的齷齪與不堪,寫了一路以來自我斗爭時的煎熬與痛苦,寫了追求事業和生活平衡過程中的迷茫與困惑。本書自剖的解讀人性的二十個話題,我自己對它們的理解如下:
最能說明我是個什么東西的,是《證明》,如果你覺得我描述的每一步的心理感受和我陳述的這一路過來都在干什么的事實,都和你有相通之處,毋需多言,你我性格相同,是一路人,前世有緣。這篇文章是本書中我寫得最痛的。
而《人性》是本書具社會性的一篇文章。作為一名微博博學用戶,我親手打理并且一條一條地碼字,謹慎地和網絡人際關系保持一定距離,即便如此,還是難免有時躺著中槍。文中詳細分析了網絡上那些和你相識或不相識的人,他們做的每個舉動,都有人性最基本的訴求在其中;更重要的是,你一直以來,可能以為自己是個大善人,就算不是,也至少是個善良的好人,卻不知,你這個好人常常做壞事,是的,說的就是你。這篇文字,從開始構思到成型,用了一年半,是我寫得最久,思考最多的。
即便你和我是兩個世界的人,我們的性別、年齡、經歷、背景、現狀和性格沒一樣相同,在《夢想》中,我們定會交叉相擁。因為誰都有夢想,只是大小不同,欲望不同而已,我嘗試用割夢的方式,逐一解析,描述追夢和圓夢的心路歷程。正餐太大,一口消化不了,配了三道輔菜,分別是《目標》《欲望》和《熱愛》,沒這三樣,夢想都是空想,這三篇,都是短打,不需前奏,開門見山,每篇十分鐘看完,自己看一遍,嚼一遍。
人們最常見的兩種心理狀態是《自卑》和《自尊》。我的自卑和自尊,一路上,成全了我,亦讓我飽受其害。自卑源于對比,一個總在對比而又無力改變的人是自卑的;而自尊的最底部其實就是自卑,自尊心強的人,既意識不到自己的自卑,更無力積極地轉換。在自卑和自尊中,首先你需意識到是你自己傷害了自己,而非別人傷害了你,你才有可能重生。
新書《本色》,8年前動筆,是一本“自剖式的人性筆記”。我想通過自剖,幫你看清自己,活得更真。2013年,我重要的事就是完成此書,這是我迄今所有作品中,剖析深、下手狠、文字好的書,沒有之一,就是。放眼望去,50年內,無出其右。
——樂嘉
書買來就一直在看,感覺這本書是作者寫的最用心的一本書。看樂嘉的書就好像是他本人在你身邊演講一樣,娓娓動聽,其中很多東西很是打動人心,卻是像書中說的那樣,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內容不是我特別喜歡的那種,不過也可以當作睡前讀物~
我們都有自己的本色,不要逃避現實,我們要正面對本色。
超有共鳴的!!!!!對于樂嘉,我的印象就是我媽在看的非誠勿擾,語言尖銳甚至有些刻薄的人,買了書之后剛開始覺得寫得文采一般,但是越看越覺得他把他自己的想法剖析得很深入,而且是我們平時都有的感觸,只是沒有完完全全地表達出來,看到他的文字覺得寫的就是我想說但表達不清的那些話,謝謝他!
找到自信的秘訣就是內外兼修。所謂內力,是I必須要做成事,無論大事還是小事;所謂外力,是你要找到別人鼓勵你,給你信心。這兩者,內力最關鍵。信心也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看了性格色彩學,以為這本書會有延伸,可惜還在同一個層面,沒有達到我買他的目的,整體來說還行,如果有看過性格色彩那本書,這本書就沒必要再買了
剛看了開頭就上癮了 寫得非常好 相信讀完整本書會有很大收獲 受益匪淺 寫的是我 說的是你 贊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我之前了解樂嘉是通過《非誠勿擾》,現在看過他的書以后,我發現現在的我和他之前的一些狀態真的好像,現在我經常在看他的《首席夜話》。真是非常喜歡你————樂嘉
知道樂嘉是因為非誠勿擾,盡管周圍有同事不怎么喜歡他,盡管我不了解他,但看了對書的介紹,還是買下了這本書,覺得是物有所值。樂嘉的剖白,對人對事的看法和分析,有一定的深度和啟發。學習了。
質量差,兩天第一頁就掉了,實在讓我對當當網的書不報希冀,原本想買《本色》當作收藏的!
確實如樂嘉寫的,寫的是他的故事,說的是我們自己,從紅黃藍綠四種性格上分析,人和人之間會多一分理解。
本色這本書沒上市前就知道了,因為有關注樂嘉的微信,但一直沒打算買,結果看了超級訪問對樂嘉的采訪,感覺哪根筋不對,節目沒看完馬上到當當網買下了。看了介紹說不錯的書,收到還不錯,值得拜讀!
寫的是我說的是你!樂嘉老師的書很有魅力,挺喜歡
樂嘉老師的說都看了好多 這本自傳不同于他的工具書 但同樣也不同于當代的自傳 正如同標題所說“寫的是我,說的是你” 剖得很深的說~ 就是有些語言確實有點過 太露骨直白 未成年切勿模仿哈~
講人性的東西,教你怎么去應對這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挺好
樂嘉的書還是第一次接觸,感覺還行,比較通俗易懂,就是樂嘉在書中提及很多的性格色彩,我覺得可以繼續關注。
很佩服樂嘉老師如此真實的自剖,很有勇氣也很真實,讓我看到的人性的多面,受益匪淺!下一本會買他的《色眼識人》來學習!
這本書的內容絕對好評,這本書對我的觀念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對一個不喜歡看書的人來說,這本書有種吸引力,可以吸引你繼續往后看,
在還沒有看樂嘉的書籍之前,我對他確實存在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如果不是朋友的推薦我想我也不會買這本書來讀。言語的直白坦蕩正能戳中你的內心。其中對兒女關愛部份,讓我看到一位父親的偉大與職責。自剖越真活得越深!不錯!
評價特別好的一本書,買來還沒看,質量很不錯,大概翻看了一下,內容很不錯的,推薦,物流不是那么快,發貨因為調貨速度不是那么快,一直擔心收不到,還好及時送到了!
偶然看到網上的視頻決定買了這本書,原以為是近似成長自傳的書,事實有很大區別,在這點上有些失望。不過樂嘉的自剖很到位,寫出了很多人想而不敢表露的心理,看完還是有些自己的收獲。最后就是覺得樂嘉書面上的表達很一般,簡單說這些吧,值得一看。
一本告訴我們如何在不安、多變的世界里活出真我本色的書,內容是樂嘉本領之精華,之干貨。各行各業,只要對現狀不滿、想要人生有所改變和突破的人,皆能從書中獲益。
今天上午剛到的貨,到現在晚飯還沒吃看的差不多了,這本本色真的洞察了人性,本色嘛,很多時候人只是不太愿意承認自己的本色,只是承認光鮮的一面,不敢面對陰暗的一面,樂嘉老師做到了讓大家以誠懇的面目對待自己的內心,做自己就對了,誠鑒此書!!
無論你看的時候共鳴再強烈,事到臨頭,你可能仍舊按照自己的本能行事,忘記了當初讓你心有所悟的感受。多數人的一生,折騰而反復,總會在同樣的坑里摔跟頭,洞見自己身上的問題,對你我而言,都是個漫長的過程。但無論多么漫長,這個過程都是值得的。
這本書實實在在的給了我幫助,人,是那么復雜的一種生物,社會是那么復雜的一種環境,彼此所交織造就的一切,值得思考。。。需要正確的認識自己,不管是好的方面,還是不堪的那一面,披著厚面具而活并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期待好久了,但是還是選擇在生日這天送給自己,昨天拍的,今天果然就到了!太開心了!一直很欣賞樂嘉,尤其是今年的《超級演說家》之后,更加佩服樂嘉,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本書中的一些片段,著實被吸引了,自剖確實挺深刻的。各種滿意
很喜歡樂嘉,剛開始我看性格色彩的時候,原以為看了之后,可以學到的東西用來看透人并且更加奸詐,結果發現,學習之后,我更加開朗,對待他人的行為更加寬容,哈哈,這本本色活出真實的自己,我喜歡能夠幫助我,剛好我處于就業的迷茫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