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把東野圭吾的姐姐看哭了的小說——東野圭吾:“我姐姐讀完《紅手指》,流著淚給我打來了電話。”
這是一部可以一讀再讀的推理小說——止庵:“看推理小說樂趣全在看的過程,但偶爾也有看過回味不已的,就以東野論,《惡意》《紅手指》《新參者》這三部當得起。”
這還是一部在日本銷量超過180萬冊、生命力很長的小說,10年來贏得了百萬讀者的心,當選兩大推理榜年度10佳
這部小說里的犯罪愚蠢又淺薄,但案件背后隱藏的真相卻極為震撼人心,而且極有可能就發生在你我身邊
這是一個關于家庭、親情、人性的故事,能深刻打動每個人的心。正如理查德 巴赫所說:“家人之間真正的橋梁并非血緣,而是彼此之間的尊重與快樂。”家是人在這世上安心的港灣,如果家冷漠疏離支離破碎,人還能退往哪里?難怪阿部寬會說:“《紅手指》是加賀系列中我喜歡的故事,敏銳描繪了養老和家庭矛盾等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
在震撼的情節之外,敏銳又執著、強悍又溫柔、男人味十足的刑警加賀,是這部小說的另外一大看點。他破案的方法充滿人情味,破案過程帶有招牌式的個人色彩,讓人過目難忘,只希望在生活中也能有這樣親切又犀利的警官。
加賀和父親看似疏遠但大有隱情讓人感動的關系,則在案件呈現的親情之外,展示了人性的另一種可能,念念不忘,仍有回響
《紅手指》是一部深刻的作品,尤其是對于現代社會大量三代同堂的家庭,引人深思“真正的家庭”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存在。
《周刊文春》推理榜年度10佳
“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年度10佳
東野圭吾粉絲網站“五星圖書”
《紅手指》這部作品讓人思考現代社會中的種種問題。人性的軟弱與丑陋讓人消沉,但終還是被“紅手指”救贖。即使是不擅長閱讀推理小說的讀者,也請讀一讀這部作品。——紀伊國屋書店官方書評博客
東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
1985年,《放學后》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專職寫作;
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
2005年出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同時獲得第134屆直木獎、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獎,以及年度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第1名;
2008年,《流星之絆》獲第43屆新風獎;
2009年出版的《新參者》獲兩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第1名;
2012年,《解憂雜貨店》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2014年,《祈禱落幕時》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獎。
2
前原昭夫整理好會議要用的資料,正在考慮關不關電腦,隔兩個座位的山本站了起來,把包放在桌上,準備下班。
“山本,這就走了?”他招呼道。山本和他同時入職,升職的速度也相似。
“嗯,雖然還有些雜活兒,下周再說吧。你干什么呢?星期五還這么拼命?”山本提著包來到昭夫座位前,看了看電腦上的資料,感到很意外,“這個不是下周的會議才用的嗎?現在就弄好了?”
“早做完早利索。”
“了不起啊。星期五下班后我什么都不干,又不給加班費。”
“嗨,我也是突然心血來潮。”昭夫操作鼠標關機,“怎么樣,去‘多福’喝一杯?”他說著做了個喝酒的動作。
“今天可不行,老婆家的親戚來了,讓我早點回去。”山本面露遺憾。
“可真不巧。”
“下次再說吧。你也早點回去吧,最近好像一直在加班。”
“誰說的,也不是一直。”昭夫強作笑容,心想山本表面上不說什么,暗地里可盯著我呢。
“反正啊,別累壞了。”山本說完轉身離開。昭夫看看墻上的鐘,剛過六點鐘。他若無其事地環視周圍。營業部還有十多個人。其中有兩個是昭夫領導的直銷二科的科員,一個是入職第二年的新手,每次和他單獨談話都很困難;另一個比昭夫小三歲,最談得來,偏偏滴酒不沾。總之沒有能結伴去喝一杯的人。
昭夫悄悄嘆了口氣。沒辦法,今天只能直接回家了。手機忽然響了,是家里打來的。昭夫頓時心生不祥的預感。
這種時候怎么會有電話?
“喂。”
“啊,你……”是妻子八重子的聲音。
“怎么了?”
“那個,嗯,家里有點事,能快點回來嗎?”
妻子語速很快。她驚慌失措的時候就會提高語速。
昭夫覺得不妙,很是煩悶。“怎么回事?工作還沒做完呢。”昭夫緊張起來。
“不能早點結束嗎?出大事了!”
“什么大事?”
“電話里說不清楚,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說。反正快回家吧。”
電話里傳來她的呼吸聲,好像非常緊張。
“到底怎么了?哪怕先說是關于什么。”
“那個、那個……出意外了。”
“光這么說我哪里知道是怎么回事,說清楚點!”
但是八重子沒有回答。昭夫煩躁起來,剛想說話,就聽到了哭泣聲。一瞬間他感到心跳加速。“知道了,我馬上回去。”
昭夫正要掛電話,八重子說道:“等一下。”
“還有什么事?”
“今天別讓春美來了。”
“她來不方便?”
“是的。”八重子答道。
“那你說不就得了?”
“正因為這樣才不能……”她突然沉默下來,仿佛思維陷入了混亂。
“那我給她打電話吧。隨便找個理由。這總行了吧?”
“快點回家。”
“知道了。”昭夫說完掛了電話。
比他小三歲的部下好像聽到了談話內容,抬起頭來。“怎么了?”
“沒什么,老婆讓趕緊回家。真沒辦法,那我先走了。”
“好的,您路上小心。”部下嘴上這么說,表情好像在說:“沒有工作還假裝加班,不是更奇怪嗎?”
昭夫供職于一家經營照明器材的公司本部,公司位于東京中央區茅場町。前往地鐵站時,昭夫用手機撥打春美家的電話。春美是昭夫的胞妹,比他小四歲,現在改姓田島。
春美接起電話,聽出是昭夫,有點困惑,馬上問道:“有什么事嗎?”其實她的話里省略了主語“媽媽”。
“沒什么,就是剛才接到八重子的電話,說媽媽已經睡了,就沒必要再特意叫起來,今晚就讓她好好睡吧。”
“那我……”
“你今天就不用來了,明天再來吧。”
“嗯……明天還和往常一樣?”
“對。”
“知道了。我這邊也有要緊的事,這下正好。”
大概是計算營業額之類的事吧。春美的丈夫在車站前面開了一家日雜店。
“你很忙吧?總是麻煩你。”
“還好吧。”春美放低了聲音,似乎不喜歡聽這種假惺惺的臺詞。
“那明天見。”昭夫說著掛了電話。走了一段,昭夫發現把雨傘忘在公司了。早上離家時正下雨,便帶了一把傘。不知雨是什么時候停的,因為他一整天都待在公司里。現在回去取太麻煩,他索性直接走向車站。這樣一來,他已經把三把雨傘落在公司了。
從茅場町乘地鐵到池袋,然后換乘西武線。電車還是那么擠,別說換姿勢,就是稍微動動手腳也會碰到周圍的人。雖然才四月中旬,眾人的臉頰脖頸卻都沁滿汗珠。
昭夫好不容易抓到一個把手。對面的玻璃窗上映照出了自己——一個五十出頭的男人疲憊的面容。這幾年發際線后退了不少,眼角下垂,整張臉的皮膚都松弛了。昭夫越看心里越不舒服,干脆閉上眼睛。
昭夫一直在考慮八重子的電話。究竟是怎么回事?想到的是母親。難道老母親的身體出了什么問題?但如果是那樣,八重子也不會用那種語氣。既然說不讓春美來,應該是和母親沒什么關系。
昭夫不由得擔心起來,不知八重子會生出什么是非。尤其是最近,一從公司回來就聽她抱怨,什么她又哪兒難受了、已經到了忍耐極限之類,絮絮叨叨,怒氣沖沖。昭夫的任務就是一言不發地聽著,不開口反駁。哪怕稍微否定她一點兒,事態就會更加嚴重。
之所以沒工作還賴在公司,就是不想回家看妻子的臉色。回家也休息不好,不光身體,精神上還要受折磨。
要是不和母親住在一起就好了。昭夫也曾后悔。但想想搬進來的經過,就知道無論如何都會導致這樣的結果。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是斬不斷的。但為什么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昭夫滿心憤恨,卻沒有發泄的對象。
3
昭夫和八重子已結婚十八年了。他通過上司的介紹認識了八重子,交往一年后結的婚。兩人的愛情并非刻骨銘心,只是雙方都沒有更合適的對象,也沒有分手的理由,女方又即將超出適婚年齡,才不得不結婚。
昭夫在未婚時獨自生活。至于結婚后怎么辦,兩人談論過多次。八重子說怎么都行,但他們還是租房結婚。昭夫的父母都還健在,早晚要住到一起,在那之前,昭夫想盡量讓妻子輕松一些。
三年后,他們有了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名字是八重子起的,叫直巳,據說懷孕時就已想好。
直巳誕生后,前原家的生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八重子的重心轉移到培養兒子身上。昭夫覺得這樣未嘗不可,但八重子對教
育孩子以外的事漠不關心,任由屋子亂七八糟,晚飯則拿超市里的便當充數。這些都讓昭夫心生不滿。當昭夫提及此事時,八重子馬上橫眉怒目。“你知道教育孩子多不容易嗎?房間亂一點算什么!看不順眼的話自己去打掃好了!”
昭夫自知對教育孩子沒有多大貢獻,所以對妻子的指責也無法回擊。他自然知道照顧孩子的辛苦,有時甚至覺得八重子能堅持下來實屬不易。
昭夫的父母對長孫的誕生欣喜萬分。為了讓二老看看孫子,昭夫幾乎每個月都回一次家。八重子最初并沒有表示反感。
但是有一次,母親政惠的一句話激怒了八重子,好像是關于斷奶的建議,與八重子的原則截然相反。她抱起直巳徑直離開,乘出租車回到家中。
昭夫急忙追回去,八重子對他說:“我再也不去那個家了!”她說自己已經受夠了在育兒和家務方面受到的抱怨,情緒爆發得簡直如決堤的洪水一般。無論昭夫怎么勸說,她根本不想聽。無奈之下,昭夫只好決定暫時不回父母家,以為過一段時間妻子會冷靜下來。然而,感情的裂縫并非那么容易彌補。
此后的幾年里,昭夫都沒帶兒子回過父母家,即使有事要去時也是獨自一人。父母自然要求他帶孫子來看看。“這世上哪有愿意去婆婆家的兒媳婦?婆媳之間最不好相處,所以八重子不來就算了。可是至少把直巳帶來吧,你爸也想他了。”
政惠這么說,讓昭夫很為難。他理解父母的想法,只是八重子未必會接受,而他甚至根本沒有開口的勇氣。如果說只帶直巳去,肯定會激怒她。
這樣過了七年。24小時,母親打來電話,說父親章一郎突發腦梗塞,已經失去意識,情況很危險。
這時,昭夫才及時次向八重子提出要一起去,理由是可能是見父親一面了。八重子也覺得如果連公公臨終時都不去太不像話,便沒有拒絕。
他們帶著兒子來到醫院。政惠面色蒼白地坐在等待室里,說章一郎正在接受溶解血栓的治療。“從浴室出來,正抽著煙哪,一下子就倒下去了。”政惠帶著哭腔說。
“我不早說讓他戒煙嗎?”
“誰讓你爸就喜歡這個。”政惠苦著臉說完,看見了八重子。“好久不見,真不好意思,讓你特意來一趟。”
“哪里,我也很久沒去拜訪了。”八重子面無表情地說。
“最近學習很忙吧?”政惠把目光從八重子移到躲在她后面的直巳身上,笑著說,“長大了不少啊,快讓奶奶看看。”
“快問好。”昭夫說道。直巳急忙低頭行禮。
春美和丈夫也趕來了,和昭夫略一交談,又開始安慰政惠,對八重子毫不理會,顯然是對嫂子不讓老人看孫子心懷不滿。昭夫在尷尬的氣氛中等待手術結束,除了祈禱手術成功外束手無策,但另一方面也在考慮別的事。如果父親就這樣去世了怎么辦?葬禮怎么舉行?該怎么跟公司說呢……許多問題一下子涌上心頭。
想象甚至延伸到葬禮之后。母親孤單一人該怎么辦?她現在身體還行,但肯定不能一直一個人過。自己必須承擔起責任來。可是……
八重子和直巳坐在旁邊的位子上,面無表情。直巳好像不清楚發生了什么,感到很無聊。一起住肯定不行,昭夫想。即使分開住,偶爾見面還會起摩擦,要是住在一個房檐下,不得鬧得天翻地覆?總之昭夫希望父親康復。雖然是早晚要面對的問題,還是希望能拖一拖。
也許真是神佛保佑,章一郎撿回一條命,只是左半身有點行動不便,對日常生活也無大礙,直到出院都平安無事。出院后,昭夫經常打電話詢問父親的情況,政惠也不是很悲觀。
24小時,八重子突然問道:“哎,要是你爸去世了,你媽怎么辦?”
真是個棘手的問題。“還沒想好呢。”昭夫說。
“考慮過一起住嗎?”
“我還沒想那么多。怎么突然這么問?”
“我在想萬一你媽提出來該怎么辦。”八重子明確表示不想一起住,“說句不好聽的,實在是和你媽相處不來。總有24小時咱們要去照顧吧,我可不想住在一起。”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昭夫也沒什么好說的,只簡短地應了句“知道了”。他還想,要是母親先去世,沒準對大家都好。八重子好像還不是那么討厭他父親。但是,事情并未像他希望的那樣發展。幾個月后的24小時,母親打來電話,顫聲說父親有點不正常。
“不正常,到底是怎么不正常?”昭夫問道。
“比如一件事說好幾遍,我剛說的話記不住……”說著她重重嘆了一口氣,“可能是老年癡呆了。”
“怎么可能?”昭夫條件反射似的答道。父親身材不高,但身體硬朗,每天早上都散步讀報,怎么會癡呆呢?自己從來都沒想過。雖然明知這種事在哪個家庭都可能發生,卻絲毫不曾擔心這種災難會降臨到自家頭上。
“反正來看看吧。”政惠說完掛了電話。
他把這件事告訴八重子,八重子聽完盯著他問道:“那……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哪兒知道?反正先去看看唄。”
“那……如果你爸真癡呆了呢?”
“嗯……我還沒想好。”
“你可別腦袋一熱就拍胸脯打包票。”
“什么意思?”
我姐姐讀完《紅手指》,流著淚給我打來了電話。——東野圭吾
每一次打開東野的書,都會有一種期待,期待會帶給我不一樣的精彩,每個故事都是慢慢深入,會讓你置于其中,會迫不及待的想把整本書看完,這就是東野的魅力。
東野圭吾的書每次買都有驚喜 都很讓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為東野圭吾打call啊!!!
親情有時是一種負擔,但它至始至終是最柔情的美好。但老人老去時,作為子女,我們不要只看到利益和價值,而是要學會感恩。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而不幸的家庭卻各有不同。這本書是值得每一個人深深地思考的。
東野圭吾每本都追,但有的也不并不好看。這本不錯
發票填成電子發票了,真的是沒注意!打電話給客服補開紙質發票居然跟我要郵費…真尼瑪坑人,要不是沖著咪蒙的新書才不來呢!請看看別的商家是怎么做的!別動不動就學別人!你學不來!書我給好評,服務差評!
也是東野圭吾的,最近很迷他的東西,白夜行當時看的很痛苦,但是看完很惆悵~希望紅手指也好看!
很大一部分的人都是一樣的,對自己的下一代如何都行,愿意付出全部但容易忽視一直也在默默付出的父母,東野圭吾的表達真實且現實
這部作品說的是有關親情,考驗的也是親情,有些諷刺。看到最后有些同情紅手指的老人家,反關現今一些社會狀況,更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直喜歡東野圭吾的書,之前都是借的書來看,第一次買他的書。書還沒看,相信不錯。一直在當當買書來著,希望活動可以多搞點。物流挺快的,昨天下單,今天下午就到了。
非常感人的一部推理小說,很喜歡里面的一句話“對待癡呆老人,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母愛很令人敬佩,好好對待他們;做父母的,也要懂得家庭的重要性。這本書給我很多啟發……
從頭到尾,看得心情特別沉重。因一個孩子殺人引發出家庭中緊張,惡劣的母子關系,父子關系以及婆媳關系,讓人看得很痛心,最終的結局很東野圭吾。
這不是精彩的推理,而是對現實的思考。東野圭吾的很多書都是如此,初讀會被精彩的情節所吸引,不禁屏氣凝神讀下去,而讀完后再回味,會發現除了情節外,還有更深層的東西等待發掘。
東野圭吾每一部作品都能給人帶來很大震撼,看了這么多他的書,最喜歡這一本,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尊重而不是理解,另外快遞小哥服務態度沒得說,建議加工資
書名已經吸引我了,看了東也圭吾的其他兩本書《惡意》和《放學后》,對這本也期待的不要不要的,當當買書,每次都十二分滿意,我看的書和寶寶的繪本全是在當當買,沒有一次不滿意的。全都是一百二十分!
從《白夜行》開始就愛上了東野圭吾的作品,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推理小說,但是這本書和其他推理小說不一樣,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看完了這本書。總之,喜歡這個作品
恨死書中那兩口子了,竟然會讓自己的老母親去頂替罪名,傷心啊,讀到最后是會落淚。但是書中內容一般,不是很精彩,因為案件很清晰,但是對兒子為什么對幼女感興趣,沒有交代清楚,感覺不是完整作品。
東野圭吾的是有一股神奇的魔力,看了就停不下來,這本書將一位男人,為了包住自己得兒子,犧牲自己的親身母親的故事,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關注孩子,更需要關注年邁的父母。
東野圭吾的經典之作,反映了真實的社會現象,家庭關系、教育孩子、老人養老……種種生活矛盾,為坦護殺人犯罪的孩子,罪惡的指認“老年癡呆”的老母親是兇手……
我因《白夜行》認識了東野圭吾,又因《秘密》感覺到了來自求而不得的悲傷,而《紅手指》本來已經在圖書館看過了,但在我看來,自己的紙質書才能無數次的拜讀。
一直都很喜歡東野圭吾的書 自從原來買了第一本一口氣讀完之后根本停不下來 每一本都很好看 決定要集齊東野圭吾的每一本書 哈哈 每一本書故事的背后都有深意 就是辣么著迷推理小說
《紅手指》里面的善存在于惡的底線之下,這是東野圭吾非常好的一本書。看推理小說樂趣全在看的過程,但偶爾也有看過回味不已的,就以東野論,《惡意》《紅手指》《新參者》這三部當得起。
一直都非常喜歡東野圭吾的書,已經買了好多本,也看了好多電子版的。本來想把東野圭吾的書都買了的,發現作者實在太高產了,所以挑了一些感興趣的購買。趕上活動,非常劃算。
東野圭吾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除了這部紅手指我都看過,我覺得還是先看原著再看電影才最恰當。
一次囤了好多喜歡的書,一如既往的好,有的還沒有開始看。等看了再追評。《紅手指》是在購物車里收藏了好久的書,一直喜歡東野圭吾的書,準備收藏他的每一部作品。所有的書都是塑封的,以后還會繼續在當當剁手的。
書到貨很快,對當當網很滿意,紙張看著很舒服,已經連續購買很多本了,以后買書就鎖定當當了,很喜歡東野圭吾的書,他的推理總是出乎意料,根本停不下來~準備把他的書都收齊~這一本還沒有開始看,不過很期待啊
總之質量好,但是我個人不太喜歡封面。內容其實很簡單,知道真相卻一直看到最后,這就是東野圭吾寫作的魅力所在吧。和新參者一樣是加賀偵探系列。接著讀...
該作采用雙角度敘事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工薪族中年男人前原昭夫,一天下班回家后發現自己正在讀初中的兒子殺死了一個小女孩。他本想讓十五歲的兒子直巳去警察局自首,但是迫于妻子八重子的壓力而放棄。于是,為了幫兒子脫罪,他頂著內心的恐懼和良心的壓力,轉移尸體到銀杏公園的洗手間,并且設計騙局,銷毀家里跟小女孩被殺有關的任何罪證。在無法躲開警察質疑的時候,他又嫁禍給自己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給兒子尋找替罪羊。然而,他在最后時刻因良知未泯及母親前原昭惠對自己愛的呼喚而坦白事實真相。
《紅手指》沒有一般推理小說的“架空感”。作者不厭其煩地從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寫起,細膩刻畫著一個個各懷心腹事的人物。殺人是恐怖的,然而比這更恐怖的則是,一家人為替兒子開脫罪責,不惜把殺人的罪過推加給癡呆卻無害的老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