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特族"(Freeters)青春自白
2007年芥川獎奪冠作品
日本受矚目暢銷小說
在當選為獲獎作品的《一個人的好天氣》中,主人公(一位二十歲的女性)內斂的感情貫穿始終,令小說奏出一種靜靜的、哀愁的基調。而且,這一基調沒有從現實社會這個基點游離。中間部分有嫌冗長之處、小說過長,這兩點雖是缺點,但讀完后,甚至連這,也化作了表現青春的、倦怠的生命力的、一種節奏。
——《倦怠的生命力》宮本輝
2007年芥川獎奪冠作品,日本受矚目暢銷小說,"80后"新銳女作家青山七惠的第二部力作。描述了20歲的女主人公知壽與71歲的遠房親戚吟子共同生活的一段日子。生動地反映出了許多日本年輕人不愿工作,只想做不擔責任的自由職業者"飛特族",但卻飽受生活與情感的困擾。
目前,日本年輕作家不是大寫通俗愛情公式似的手機小說,就是花招多的情欲小說,再不然也是情節高潮起伏不斷的劇情小說。《一個人的好天氣》這樣如此清淡的細節小說,可謂別具一格。因此,在芥川獎評審會上,八位評委中就有六位,將票投給了這部作品。向來以嚴厲著稱的芥川獎評委石原慎太郎和村上龍此番都對《一個人的好天氣》寵愛有加,兩人還破例共同在記者面前稱贊這部作品。石原稱它以一種都市的輕快筆觸,刻畫出了主人公表現為某種虛無感的孤獨,堪與村上龍的代表作相媲美;村上則盛贊作者的觀察力,作者視線投放之使他感到一種舒服的驚訝。也有評論認為《一個人的好天氣》繼承了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人的"私小說"傳統。
我推薦青山七惠女士的《一個人的好天氣》。在讀這部小說時,我竟然忘記了這是候選的作品,而進入其中,仿佛自己成了主人公。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那些對話寫得很真實,漸漸地又為作者的觀察力,或者說是眼光的性感到驚喜。《一個人的好天氣》這部作品的"核心"場所是這樣設定的:主人公寄宿的房屋"小院籬笆墻對面就是地鐵站,中間只隔著一條小路"。
小說一開始就很不經意地介紹了這個小站。之后它又多次出現在與主人公心情相對應的各種場合,就連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結尾也出現了。這個車站的站臺,是作者依據自己的眼光和觀察力"構筑"的,而且它在整個作品中還具有標志性建筑般的象征意義。主人公以這一場所為媒介,眺望世界,描繪別人眼里的自己。
我想作者并非"有意識地"設定這一場所及其意義的。應該說是憑借直覺捕捉了無意中浮現在腦海里的東西。
——村上龍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一個人的好天氣
青山七惠(1983- ),日本新銳小說家,生于埼玉縣熊谷市,筑波大學畢業。2005年,憑借小說處女作《窗燈》獲第42屆日本文藝獎,在文學界嶄露頭角。2007年,以《一個人的好天氣》榮膺第136屆芥川龍之介獎。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迎接春天
1及時部分
第1節:春天(1
第2節:春天(2
第3節:春天(3
第4節:春天(4
第5節:春天(5
第6節:春天(6
第7節:春天(7
第8節:春天(8
第9節:春天(9
第10節:春天(10
第11節:夏天(1
第12節:夏天(2
第13節:夏天(3
第14節:夏天(4
第15節:夏天(5
第16節:夏天(6
第17節:夏天(7
第18節:夏天(8)1及時部分我拿著手機等了一會兒,然后朝車站跑去,就像要逃離寒冷的春風、逃離挫敗感似的。走在通向車站的櫻花行道樹下,白色的花瓣飄落身上,我不禁煩躁起來。我不需要春天這樣不上不下的季節。連晴天也讓人覺得冷,就盼著夏天快點兒來。冬天完了就是夏天該多好。一聽人家說櫻花怎么
村上龍 我推薦青山七惠女士的《一個人的好天氣》。在讀這部小說時,我竟然忘記了這是候選的作品,而進入其中,仿佛自己成了主人公。開始的時候,我覺得那些對話寫得很真實,漸漸地又為作者的觀察力,或者說是眼光的性感到驚喜。《一個人的好天氣》這部作品的"核心
兄弟推薦的,我用了一天時間把它讀完了。這本書薄薄的140頁,看完之后一回想,卻發現這里面寫到了太多的東西,關于成長與獨立,關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關于愛情,關于死亡。印象最深刻的是關于兩次和男友分手時的心理描寫,如此微妙細膩,也只有日本的女性才寫得出來吧。文中景物的描寫也非常美,不得不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拍案叫絕。整部書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感傷情調,讀完之后仍覺回味悠長。總而言之,確實是難得一見的佳作。
很喜歡這本書。喜歡書里散發出的淡淡的憂傷,一種說不出來的感性美。日本女性作家的作品,有些確實非常特別,比如安房直子的《手絹上的花田》、《小狐貍的窗戶》,又比如阿萬紀美子的《天藍色的出租車》,雖然是童話,但字里行間總是透著那種淡淡的憂傷,卻直逼心靈的深處,有時甚至可以讓你喘不過氣來。這本書講述了一位20歲不到的“飛特族”大半年的生活,戀愛又失戀,與70歲的老太太同居一屋,截然不同的生活態度,兩個人從隔膜到互相接受和理解。老太太吟子沒有了青春卻沉穩、樂觀地應對生活,擁有青春的知壽卻萎靡、麻木,被動地接受生活,沒有生活的激情,愛情變…
很清秀的一本書,主人公是一名飛特族女孩,放棄攻讀大學,做散工,與父母的親情疏遠,和寂寞的七十歲幾歲的老太太過日子,吃清淡色食物,談著半死不活的戀愛,這在我們的眼里看來是與時髦脫線,遠離了生活的主流,但是就在這種簡單得乏味,或是說缺少些跌宕起伏的小說情節的這樣一本書,卻拿下了日本去年的芥川大獎,8位評委中有六位讓這部作品奪魁,看來它的意境是被人接納和欣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