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向中國讀者介紹在21世紀初美國方興未艾的犯罪學的方方面面。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及時章單獨一體,概括地介紹美國犯罪學教科書中描述的犯罪學歷史和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犯罪學在美國的現狀,并且對各章做了簡評。第二部分,從第二章到第七章,著重介紹當今比較熱門的六個犯罪學理論。第三部分從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介紹犯罪學中的幾個特別議題,涵蓋從警察的百年變遷史到白領犯罪。本書作者有著名學者,也有后起之秀,大都在美、加受過教育。本書把握時代命脈,向讀者呈現美國犯罪學科最前沿的發展,包括理論、政策、爭議,代表性學者及其著作等。
這本《犯罪學》作為一本"進口貨"的犯罪學著作,向中國讀者介紹在21世紀初美國方興未艾的犯罪學的方方面面。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章單獨一體,概括地介紹美國犯罪學教科書中描述的犯罪學歷史和作為一門新興學科的犯罪學在美國的現狀,并且對各章做了簡評。第二部分,從第二章到第七章,著重介紹當今比較熱門的六個犯罪學理論。第三部分從第八章到第十一章,介紹犯罪學中的幾個特別議題,涵蓋從警察的百年變遷史到白領犯罪。
曹立群,男,現任美國東密歇根大學社會學、人類學和犯罪學系教授,是許多犯罪學專業刊物的編委。1993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學位,曾任美國犯罪學學會國際犯罪學部理事會理事(2002—2005),美國犯罪學學會在聯合國的代表之一(2003—2005),富爾布萊特高級
及時部分 總論
及時章 美國犯罪學概況
第二部分 理論
第二章 社會解組與犯罪
第三章 生命歷程理論:個體犯罪行為的持續和變遷
第四章 日常活動理論:犯罪與被害
第五章 社會支持理論
第六章 失范理論與一般壓力理論
第七章 社會控制理論
第三部分 特別議題
第八章 美國警察百年變遷史
第九章 女權主義犯罪學
第十章 再訪布萊克法學理論
第十一章 白領犯罪理論與實證研究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及時章美國犯罪學概況
摘要
這是本書的總論,分為三小節。首先簡單介紹美國犯罪學教科書中的犯罪學歷史;然后簡述犯罪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在美國的現狀;,簡評各章節。
及時節犯罪學簡史
塞林說,犯罪學從來也沒有一個恰如其分的歷史(Sellin,1968);洛克說,犯罪學永遠不會有一個人人公認的歷史(Rock,1994)。有興趣的讀者,可參照吳宗憲的《西方犯罪學史》(1997)一書,這其中有西方各國、各學派犯罪學方面最翔實的描述。然而,正是因為翔實而顯得雜亂,因而失去了犯罪學發展的粗線條。
此外,由于犯罪學的發展受到多種學科的影響,每一個學科都想從自己的觀點出發,講述它的演變,把其他與之對立學科的影響作為陪襯。因此,很難在林林總總、各言其是的各學派之中找到一個共認而又不主觀的歷史。對實證主義者曼翰(Hermann Mannheim,1960)來說,犯罪學的較高形式是實證主義;對存在主義者馬茨阿(David Mat—za,1969)來說,是存在主義;對計量犯罪學者克恩和法靈頓(Cohnand Farrington,1990)來說,是計量犯罪學;對激進派的泰勒等人(Taylor,Walton and Young,1973)來說,是社會主義犯罪學;對后現代派的加蘭德(Garland,1995)來說,是后現代主義犯罪學。對其他沒有派別的犯罪學家來說。實踐高于一切。的確,在這眾說紛紜之中,很難講清楚犯罪學的歷史。本節也不打算趟這個渾水,只是想向中國讀者介紹大部分美國犯罪學教科書中的犯罪學歷史。
……
我很喜歡,這是寫美國一定時期的犯罪學理論
內容詳實 對自己用處很大
總體來說還行,但感覺如果作為以前沒接觸過這方面內容的人而言,閱讀起來有點難度
夠前沿,夠全面,理論與實務結合得很好,對了解本領域的最新動態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