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魯迅的全部創作生涯中,雜文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占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他的雜文也是我們認識中國人,認識中國社會、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的、生動深刻的文本。本書收錄了魯迅《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等13個雜文集,每個雜文集中精選經典篇目,包括《我之節烈觀》《并非閑話》《無花的薔薇》《中國人的生命圈》《無聲的中國》等。
一、本書收錄作者《熱風》《南腔北調》《華蓋集》等共13個集子內容 ,幾乎涵蓋魯迅所有雜文集,而真實地展現大師的思想、風采。
二、魯迅先生是中國的脊梁,對中國社會、人性、文化有著深刻的洞悉與體察,其寫的文章每每力透紙背,敢于揭露病灶,帶著悲憫之情對舊禮教和國民性進行深刻批判,希冀喚醒大眾麻木的神經,他的觀點,在現在依然有警醒世人的力量。
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他以筆為武器,抨擊時弊,揭露黑暗,喚醒麻木的人民,成為中國現代文化界的精神領袖,被譽為“民族魂”。先后發表小說、散文、雜文、學術著作等大量作品,成就卓著。他的作品已被譯成50多種文字,行銷世界,被稱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領土的作家”。
魯迅代表作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譯本《死魂靈》《毀滅》等。
――墳
題記
我之節烈觀
未有天才之前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他媽的!”
堅壁清野主義
――熱風
隨感錄二十五
隨感錄三十三
隨感錄三十六
隨感錄三十七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五十八人心很古
隨感錄六十一不滿
隨感錄六十二恨恨而死
隨感錄六十三“與幼者”
隨感錄六十四有無相通
隨感錄六十五暴君的臣民
所謂“國學”
即小見大
――華蓋集
北京通信
并非閑話
補白
并非閑話(二
并非閑話(三
――華蓋集續編
小引
無花的薔薇
無花的薔薇之二
“死地”
空談
無花的薔薇之三
新的薔薇
馬上日記
馬上日記之二
――而已集
題辭
黃花節的雜感
革命時代的文學
扣絲雜感
盧梭和胃口
文藝和革命
擬預
未有天才之前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會講
我自己覺得我的講話不能使諸君有益或者有趣,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什么事, 但推托拖延得太長久了, 所以終于不能不到這里來說幾句。
我看現在許多人對于文藝界的要求的呼聲之中,要求天才的產生也可以算是很盛大的了,這顯然可以反證兩件事:一是中國現在沒有一個天才,二是大家對于現在的藝術的厭薄。天才究竟有沒有?也許有著罷,然而我們和別人都沒有見。倘使據了見聞,就可以說沒有;不但天才,還有使天才得以生長的民眾。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有一回拿破侖過Alps 山 a,說“: 我比 Alps 山還要高!”這何等英偉,然而不要忘記他后面跟著許多兵;倘沒有兵,那只有被山那面的敵人捉住或者趕回,他的舉動,言語,都離了英雄的界線,要歸入瘋子一類了。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產生之前,應該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了;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痉怯型敛豢?,正同拿破侖非有好兵不可一樣。
然而現在社會上的論調和趨勢,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卻要他滅亡,連預備的土也想掃盡。舉出幾樣來說:
其一就是“整理國故”。自從新思潮來到中國以后,其實何嘗有力,而一群老頭子,還有少年,卻已喪魂失魄的來講國故了,他們說,“中國自有許多好東西,都不整理保存,倒去求新,正如放棄祖宗遺產一樣不肖。”抬出祖宗來說法,那自然是極威嚴的,然而我總不信在舊馬褂未曾洗凈疊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馬褂。就現狀而言,做事本來還隨各人的自便,老先生要整理國故,當然不妨去埋在南窗下讀死書;至于青年,卻自有他們的活學問和新藝術,各干各事,也還沒有大妨害的。但若拿了這面旗子來號召,那就是要中國永遠與世界隔絕了。倘以為大家非此不可,那更是荒謬絕倫!我們和古董商人談天,他自然總稱贊他的古董如何好,然而他決不痛罵畫家,農夫,工匠等類,說是忘記了祖宗:他實在比許多
國學家聰明得遠。
其一是“崇拜創作”。從表面上看來,似乎這和要求天才的步調很相合,其實不然。那精神中,很含有排斥外來思想,異域情調的分子,所以也就是可以使中國和世界潮流隔絕的。許多人對于托爾斯泰,都介涅夫,陀思妥夫斯奇的名字,已經厭聽了,然而他們的著作,有什么譯到中國來?眼光囚在一國里,聽談彼得和約翰就生厭,定須張三李四才行,于是創作家出來了。從實說,好的也離不了刺取點外國作品的技術和神情,文筆或者漂亮,思想往往趕不上翻譯品,甚者還要加上些傳統思想,使他適合于中國人的老脾氣,而讀者卻已為他所牢籠了。于是眼界便漸漸的狹小,幾乎要縮進舊圈套里去。作者和讀者互相為因果,排斥異流,抬上國粹,那里會有天才產生?即使產生了,也是活不下去的。這樣的風氣的民眾是灰塵,不是泥土,在他這里長不出好花和喬木來!還有一樣是惡意的批評。大家的要求批評家的出現,也由來已久了,到目下就出了許多批評家??上麄冎泻苡胁簧偈遣黄郊遥幌衽u家,作品才到面前,便恨恨地磨墨,立刻寫出很高明的結論道:“唉,幼稚得很。中國要天才!”到后來,連并非批評家也這樣叫喊了,他是聽來的。其實即使天才,在生下來的時候的及時聲啼哭,也和平常的兒童的一樣,決不會就是一首好詩。因為幼稚,當頭加以戕賊,也可以萎死的。我親見幾個作者,都被他們罵得寒噤了。那些作者大約自然不是天才,然而我的希望是便是常人也留著。
惡意的批評家在嫩苗的地上馳馬,那當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幼稚對于老成,有如孩子對于老人,決沒有什么恥辱;作品也一樣,起初幼稚,不算恥辱的。因為倘不遭了戕賊,他就會生長,成熟,老成;獨有老衰和腐敗,倒是無藥可救的事!我以為幼稚的人,或者老大的人,如有幼稚的心,就說幼稚的話,只為自己要說而說,說出之后,至多到印出之后,自己的事就完了,對于無論打著什么旗子的批評,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就是在座的諸君,料來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產生罷,然而情形是這樣,不但產生天才難,單是有培養天才的泥土也難。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賦的;獨有這培養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還切近;否則,縱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為沒有泥土,不能發達,要像一碟子綠豆芽。
做土要擴大了精神,就是收納新潮,脫離舊套,能夠容納,了解那將來產生的天才;又要不怕做小事業,就是能創作的自然是創作,否則翻譯,介紹,欣賞,讀,看,消閑都可以。以文藝來消閑,說來似乎有些可笑,但究竟較勝于戕賊他。
泥土和天才比,當然是不足齒數的,然而不是堅苦卓絕者,也怕不容易做;不過事在人為,比空等天賦的天才有把握。這一點,是泥土的偉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而且也有報酬,譬如好花從泥土里出來,看的人固然欣然的賞鑒,泥土也可以欣然的賞鑒,正不必花卉自身,這才心曠神怡的――假如當作泥土也有靈魂的說。
一九二四年
……
葉圣陶:與其說魯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散到大眾的心里。
老舍:看看魯迅全集的目錄,大概就沒人敢說這不是個淵博的人。可是淵博二字還不是對魯迅先生的恰好贊同。
書比較輕,魯迅的文章,尤其是雜文還是很應該讀一讀的
從小學到大的魯迅課文多角度的去看看魯迅的作品
上學時期從來不認真學。如今都沒學可上了,忽然就懷念魯迅先生了
以前看不懂魯迅的文章,現在再看看,真的字字戳心
魯迅先生的書,內容自然不必說了,評價好書足以
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學時覺得晦澀、基本無感、不過現在、每一篇都愈感深刻、
魯迅即是一支筆勝過千軍萬馬的典型。有些書埋在心里很久,即使現在沒時間拜讀,將來有一天你總會拾起來的。
還沒讀完,魯迅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上學時就開始學習他的文章,但他的雜文涉及的少,值得細品。
魯迅先生的語言很辛辣 雜文寓意也往往很深 希望能加強自己的理解能力
以犀利的文筆揭示了中國人的劣根性!值得每個中國人都讀一讀??!
期待雜文很久,看了很久現在才評論,很喜歡先生的文風
魯迅的書要慢慢看,很多話放到現在同樣很有驚醒人的作用。看的時候,常常想自己腦子抽了,才會買這樣 一本書,但現在總結起來,還是覺得買了這本書挺好的。
魯迅雜文精選集包裝很好,性價比真的很高,厚厚的一本便宜了將近一半的價錢,非常劃算。送來的時候包裝的也不錯,沒有壓痕變性的問題。非常簡約大氣!好喜歡??!很厚!紙張很好,手感也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風范!魯迅先生的雜文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的,我覺得自己應該讀讀雜文,培養一些批判意識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習慣。這本書的價位也很好,相信大家買來也會非常滿意,讀完之后,也一定會有深刻的想法和領悟。
性比價較高,活動入手。選擇了魯迅經典雜文篇目,還不錯。
喜歡魯迅先生的雜文,言辭犀利、精辟。其實現在的國人應該多看看魯迅先生的書,讓自己清醒一點。
我是魯迅的雜文粉,多年的故鄉毀了魯迅的真性情,三觀超正,簡直是婦女楷模。
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的領軍人物,作品尤其是雜文到目前為止都每人能超越,值得閱讀,研究和收藏
很喜歡魯迅!?。∵@本雜文集收錄的挺全的,價格也不高,推薦購買。
魯迅先生的文字,特別是雜文,其風格,大家都曉得。
只能說,讀魯迅雜文太過癮了。他的批判與諷刺什么時候都不過時。
魯迅先生的文章確實犀利深刻,尤其雜文簡直是不斷懟人啊,感覺對辯論有幫助?
魯迅先生的經典雜文精選,非??勺x,尤其是前幾篇《熱風》中的文章。
非常簡約大氣!好喜歡??!很厚!紙張很好,手感也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風范!魯迅先生的雜文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的,我覺得自己應該讀讀雜文,培養一些批判意識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習慣。這本書的價位也很好,相信大家買來也會非常滿意,讀完之后,也一定會有深刻的想法和領悟。
非常簡約大氣!好喜歡??!很厚!紙張很好,手感也好,最重要的是大家風范!魯迅先生的雜文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的,我覺得自己應該讀讀雜文,培養一些批判意識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和習慣。
魯迅的書每個階段讀起來都有不同的感觸。長大后再看魯迅,可能沒有當初那么晦澀難懂。不過筆觸鋒利如刃,還是在心里刻下了不能磨滅的深邃。
語言犀利且富于戰斗性的雜文,以憤激地吶喊,喚醒沉睡在迷茫中的人們,激勵人們勇敢地站出來,破除一切惡,讓真善美的光輝永駐人間
魯迅雜文被我當恐怖故事和諷刺經典來看,他的觀點很偏激,但個性使然,不叫人乏味。至于目前學界對他的政治性稱贊,可以視其無物。學生要是僅為學語文買這本書,那真是玷污了它的價值了。